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560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

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

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

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

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绝对多数,但要注意,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

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吸收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

就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

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

不是血统,而是文化!

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则不同。

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交化,就等于承认了是中国文化的—部分,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

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

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

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是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

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

它吸收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

如,佛教传播到中国,是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

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

从当时的中国版图来看,东、南、西、北要么是高原、山脉、大洋,要么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

因此,中图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

在封闭的大环境中,它最先进。

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它没有什么挑战。

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

二是中国文化相当自信。

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从中国的疆域来看,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中国基本上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又有相当自信的特点。

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害处。

但如果已受到外界的挑战,事实又证明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

三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

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

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的开放是允许、欢迎各国来,很少往海外派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

宋朝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传播中国文化。

但如果不传播,谁会承认、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呢?

(摘自《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作者葛剑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还包括主体在境外但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一些民族的文化,如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文化。

B.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以文化为标准,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因此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C.在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吸收其他文化,不会从主体上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禅宗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D.只开放而不传播是中国文化历来的特点之一,即使在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的汉朝、唐朝也是如此,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宣扬国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些藩属国历史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但这些藩属国文化仍然属于中国文化。

B.我们之所以会有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的优点。

C.从以前的中国版图来看,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大环境中,而中国文化又是封闭的大环境中最先进的文化,它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因而能够延续至今。

D.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己定型,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社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相当自信的特点,因为此时此地,它的确是最先进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虽然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华夏汉族的文化是片面的,因为中国文化应该包括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

B.从文化上来看,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不管来自哪里,都可称为“炎黄子孙”,如白居易;而要从血统上变成炎黄子孙,那只有通婚。

C.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取得了“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辉煌成就,但如果已受到了外界的挑战,已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了,那就应该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优点,

D.如今,我们应当对中国文化充满充分的自信,但又不能持有片面、过分的自信.否则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共12分)

4.下列四个选项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策扶老以流憩(拄着)聊乘化以归尽(乘着)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B、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云销雨霁(消散)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

C、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而刘夙婴疾病(缠绕)朝菌不知晦朔(北风)

D、犹蒙矜育(关爱)慈父见背(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刘病日笃(病重)

5.下列四个选项中,划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一样的一项是()(3分)

A、极娱游于暇日窜梁鸿于海曲

B、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

C、谨拜表以闻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悟已往之不谏善万物之得时

6.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B.侶鱼虾而友麋鹿

C.方其破荆州D.举匏樽以相属

7.下列四个选项中,与例句的句式一样的一项是()(3分)

例句:

而今安在哉?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客有吹洞箫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

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没有什么,只要内心保持真正的芳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一诗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苏轼《赤壁赋》中面对长江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你跑什么跑

安谅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

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

也许当时压根儿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

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响。

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亮。

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

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

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体育老师飞奔而来。

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处逃窜。

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

我也没命地往前跑,终究落在了后面。

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学楼时,高年级同学还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目光尽是幸灾乐祸。

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

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了。

我说我真的没喊呀。

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

出卖朋友,就是叛徒,做叛徒是最可耻的。

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

不知谁说了一句。

我哑口无言。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

工厂的后边,是农田。

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

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

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

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

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

但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

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担心。

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

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

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

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

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

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代有什么企图,我矢口否认。

大人说:

“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

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

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

但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

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

雪花飘舞,已把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去。

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竟也不是废物箱。

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

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踩着雪橇,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

一如树倒猢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

我一步也未挪动,看着他们逃跑,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

我神情淡定,从来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势汹汹,兴师问罪:

“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

“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

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

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应该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从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

D.小说以“我”的口吻行文,说明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E.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意蕴。

前两个故事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

(2)小说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以“你跑什么跑”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就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

193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

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

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

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要让好歌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

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

新中国该往哪里去?

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不好?

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

伏案l8天,阎肃完成《江姐》初稿。

拿回团里讨论,许多人感动得落泪。

他又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并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终于创作出经典之作《江姐》。

《江姐》掀起了全国上下火热的“红梅旋风”。

从1964年9月起,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演257场。

几乎全国的剧团都在排《江姐》,仅在上海,就有6个剧团在同一时段同城演出。

到今天,5次复排10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

而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感觉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他用《军营男子汉》的响亮歌声告诉人们,天下最棒的男人是军人;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他创作的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社会上有一阵子恶搞红歌、歪曲主旋律,他站出来坚决抵制,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还连续3年担任中国红歌会评委;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京腔京韵的歌曲,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

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阎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尚老头”。

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

“《江南style》、《小苹果》……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

”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年,自己创作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音乐”,结果效果非常神奇,“阎老太超前了”。

“阎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

回顾他的作品,不论是立意,还是创作手法,都是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

”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阎肃还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

“当我看到好的作品,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推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它,都欣赏它。

《常回家看看》就是这样被我推上春晚舞台的。

”阎肃说,“那年,歌手陈红拿着这首歌找到我,当时我一看就觉得是首好歌,就推荐给总导演陈雨露。

歌曲一经推出,反响强烈,感动了很多人。

这样的事,几乎在我策划的每届春晚都会发生。

“阎老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看你演了多少,而要看你留下了多少;不要看你留下了多少,而要看别人记住了多少’。

”空政文工团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王莉说,“阎老对我们小辈的关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抽烟,但是从来没有在我眼前抽过一根烟,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保护。

“当年我演唱的《变脸》也是阎老创作的歌词,他不厌其烦地改动歌词,使这首歌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后来获得了很多荣誉,也被全国很多的变脸演员使用。

后来,他跟我说:

‘我们不要他们的版权费,这首歌是公益性的歌曲。

’他那种博大胸怀也深深感染了我。

”空政文工团副团长的歌唱家陈小涛回忆道。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阎肃平易近人,非常谦逊,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

担任众多比赛和评奖活动的评委时,他是出了名的“只认作品不认人”,并且还告诫其他评委不要搞小圈子。

耄耋之年,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时,每次开策划会他都是第一个来,每次排练节目他总是最后一个走,13次节目审查他次次都是提前到场。

如今,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

2016年2月12日凌晨三时,他平静地离开了尘世。

“文坛泰斗满腹经纶巨笔生花花鲜秀中华,时代楷模一腔赤诚大德流芳芳馨沁人间。

”34字的挽联诠释了他一生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辈子为信仰而歌、为时代放歌、为强军高歌的炽热情怀。

(摘编自《光明晚报》)

相关链接:

①除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外,阎肃在幕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划了《祖

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还先后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被公认为“智多星”、“点子王”。

(凤凰网《您走了,歌还在》)

②阎宇说,父亲没教过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阎肃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

(南宁新闻网《著名词作家阎肃逝世》)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阎肃认为,艺术家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品要走在时代前面,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阎肃虽然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但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流行文化毫不排斥,有时还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积极吸纳一些时尚元素。

C.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可谓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他创作的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

D.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阎肃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红色剧作,如《红灯照》《忆娘》《我爱祖国的蓝天》等。

E.阎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照顾和教育的时间较少,但他相信身教重于言教,儿子阎宇从他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个人。

(2)文章开头引用“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给阎肃的颁奖词有何作用?

(6分)

(3)从艺65年,阎肃在艺术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

请简要概括。

(6分)

(4)阎肃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极富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样一来,大批贷款者“委托”自己的配偶或是子女,以家庭的名义到银行拿到更多的贷款,继续在房地产市场中。

②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变化不止。

③但更多的城市对品牌的认识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在品牌定位上左右摇摆、,迷失了方向,错失了机遇。

A.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朝秦暮楚B.翻云覆雨朝秦暮楚朝三暮四

C.翻云覆雨朝三暮四朝秦暮楚D.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翻云覆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后,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

B.在克服大风沙、强干旱、大温差等不利条件之后,沙生芦苇、沙生柽柳、河西菊、沙拐枣、甘草、骆驼刺等植物在西北大沙漠地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C.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的辽西发现了很多种与始祖鸟类似的过渡型化石,这些化石已充分证明了鸟类是从一种恐龙进化来的。

D.醉驾司机文化程度与守法自觉性、安全意识不成正比。

来自武汉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想想我们的先人,多么富于想象力。

一年里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从这又圆又亮的中秋月,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及与其相关的平安、健康、和谐,于是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做出一种好吃又好看的花糕,中间再放进一点甜甜的馅,表示生活的甜蜜。

,,。

A.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B.人们不仅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还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C.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

D.不仅人们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

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①;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②,重点是信息通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