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463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docx

《人物春秋》1214陈树菊

◆一周新闻人物之一:

杨威

中国体操“全能王”变身“公益大使”

12月6号上午,“关爱心连心”公益活动在广州正式启动。

在活动现场,体操奥运会冠军杨威和跳水世界冠军、现任广东省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余卓成等体育界明星亮相。

对于当了26年体操运动员,现在担任湖北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杨威来说,体操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体操运动员不可避免会有各种伤病,但杨威看上去好像状态很好,对此他说:

“其实我有很多遗留的伤病,其中最严重的是颈椎和脚踝。

备战北京奥运会时,还曾因为颈椎压迫血管导致眼晕、头晕等症状。

退役后这段时间,颈椎的问题也一直存在。

我愿意成为这次活动的公益大使,就是我亲身感受了产品带给我的帮助。

至于锻炼,我坚持每周踢一场足球,偶尔也玩玩高尔夫。

对于此次来广州担任代言人和公益活动大使,杨威表示,自己做人做事都离不开“诚信”两个字,虽然他并不完全了解高科技产品的研发过程,但在答应这件事以前,他必须亲身实践。

南方孩子练体操有优势

体操是杨威一生的事业,他现在的工作也和体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回到家乡湖北省担任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以前,杨威完成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的学业,学的是体育管理,杨威说:

“(上学)可以说就是为这份工作提前做的准备吧。

”走马上任不足3个月,杨威已经带队参加了城运会和全国体操冠军赛,队伍中还出了全国冠军。

杨威表示:

“我感觉湖北的孩子比较适合练体操,成才率高。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杨威说:

“南方和北方的孩子相比较而言,我觉得南方小孩在灵活性和柔韧性上更有优势,尤其是体操项目的运动员身材都比较娇小。

生活中“平常心”最重要

对于将来的目标,杨威的看法是:

“我的目标就是过好每一天!

我不喜欢喊口号,与其光喊口号,不如实实在在去做。

我相信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比任何口号都有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杨威结婚了,他和妻子杨云的盛大婚礼曾轰动一时。

2009年,杨云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从奥运会“全能王”,到湖北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而且还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杨威的生活在短短3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此,杨威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出现一些变化是必然的,最重要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至于对孩子的教育,杨威说:

“我相信我和杨云可以指引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至于他的将来,我认为在16岁以后,他就应该懂得自己去做出选择。

只有自己选择的人生,才不会后悔。

会不会让孩子延续父母的辉煌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

杨威说:

“我觉得每一个人生命中都应该有一段当运动员的经历,因为那是一笔财富,当然,未必要成为职业运动员。

我现在每天都去体操馆,所以会带儿子去做一些基础训练,但会不会将体操作为职业,选择权在孩子自己。

◆一周新闻人物之二:

李小辉

12月5日下午,浙江舟山街头,一名下肢残疾的乞丐跪在自己的轮板上,对着在14楼楼顶上欲跳楼轻生的男子大声劝导,“大哥,你要想开一点呀。

”“你的爸爸妈妈非常担心你。

”最终,轻生男子被警方救下,而这位客串“谈判专家”的乞丐也感动了围观市民。

他叫李小辉,是我省宿州人,汶川地震后他曾从乞讨款里拿出零零碎碎的100元,全部投进了捐款箱。

楼下只有他一人在喊

事情发生在舟山定海区南珍大厦。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大厦工作人员李先生,当时他跟很多围观市民在一起。

“那个跳楼的人情绪一直很不稳定,还不时把脚探出来,我们站在楼下都不敢大声说话,只有一个乞丐一直对着他大声喊话。

李先生说,这个双腿残疾的乞丐跪在轮板上,浑身脏兮兮的,一听口音就知道不是舟山人,也不可能跟轻生男子相识。

“当时我就听见他朝上面一遍遍地喊‘大哥,你要想开一点呀’。

”喊了一会儿,轻生男子并没有什么反应。

可能觉得距离太远,喊话效果不好,他又要到大厦里面,想上到14楼楼顶当面劝说。

“我看他行动很不方便,只能用左手掌撑在地面上,右手按住右脚板滑行。

”李先生说,不知道乞丐最后有没有上去,但他的行为让大家十分感动。

尝试当面劝导被婉拒

当地电视台的同行向记者介绍,当天下午3点他们赶到现场时,警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消防车、急救车也赶到了。

在警方不断劝说轻生者下楼的同时,一名乞丐也在大声呼喊着。

他叫李小辉,来自安徽宿州。

“我看到他跪在轮板上,仰着头,双手窝成圆筒状放在嘴边,冲着楼顶大声喊‘听我一句,你赶快下来,你的爸爸妈妈非常担心你’。

”这位同行说,为了让轻生者听见,乞丐喊话特别用力,嗓子都哑了。

有好心的市民给他买来了一瓶矿泉水,但他喝水的时候,眼睛一点也不放松,牢牢地盯着楼顶。

后来,李小辉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乘电梯来到了14楼,“他说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那个人放弃自杀。

”因为已经有心理专家在楼顶,李小辉和好心人被守在楼顶的民警拦下,主要担心出现意外。

当面劝说不成,李小辉又回到马路上等候。

“他说那个人要是在楼顶站到天黑,他就在楼下一直陪着。

”下午5点左右,轻生男子被民警救下。

曾为汶川地震捐过款

记者从舟山解放路派出所了解到,李小辉经常在辖区乞讨。

一位关注过他的媒体同行告诉记者,李小辉今年30岁,早年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

2006年他来到舟山定海,以乞讨为生。

“虽然他是流浪乞讨人员,但却并不讨人嫌。

他经常出现在定海文化广场附近,我们见了面都会笑着打招呼。

在舟山当地的论坛上,不少网友都说见过李小辉,对他印象深刻。

网友“栗子欧”说,“这个乞丐很有才,上次我去客运中心接人在候车室碰到过他……他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外国人不仅给他钱还跟他握手……”

舟山媒体同行还告诉记者,李小辉不仅是个乐观向上的人,还很有爱心。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定海文化广场曾经举办过一场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当时他专门过来从乞讨得来的钱里拿出了100元,我们都很感动。

”那是2008年5月20日,那些钱里有五元纸币,也有一角硬币。

◆一周新闻人物:

陈树菊“穷”亦兼济天下

以前在台湾,说起台东,大多数人会告诉你,那里有着美丽的海岸线、烟雾袅袅的知本温泉,还有淳朴的台湾高山族。

而现在说起台东,人们更愿意提起,那边有个让他们骄傲的名字——陈树菊。

在台东县中山路一个人声鼎沸的菜市场里,一个卖菜小贩日复一日的卖着“50元台币(约合12.5元人民币)三把青菜”,而就是她,却让马英九在自己的小菜摊前毕恭毕敬的排队等候,在《时代》周刊“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上,与克林顿等大人物一起列位其中。

她就是陈树菊,一个省吃俭用48年,行善捐献1000万台币(约合227万人民币)而感动了全世界的卖菜小贩。

她以实际的行动告诉世人:

“穷”亦可兼济天下!

省吃俭用的困苦生活

1949年,陈树菊生于台湾西部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6人,她排行老二,一家8口人靠父亲卖菜维持生计。

13岁那年,陈树菊的母亲在临产时难产,要进行剖腹产手术,但家里拿不出5000元的住院保证金。

父亲只好四处找亲友借钱,当他拿着借来的救命钱赶到医院时,妻子已经气绝身亡,腹中的小女儿也未见天日。

为了养活4个弟妹,国小毕业的陈树菊只好辍学,帮父亲卖菜维持生计。

每天凌晨3点,还在睡梦中的她就被父亲叫醒,跟着父亲到两公里外的批发市场批来蔬菜后,父亲蹬着人力三轮车,她则在一侧用力推着赶向中央市场。

两年后,父亲疾病缠身,看病需要钱,哥哥读大学需要钱,弟妹们上学需要钱,全家人吃饭需要钱,而陈树菊成了全家唯一的顶梁柱,她用稚嫩的双肩独自扛下养活全家人的重担。

过了几年,陈树菊正在仁爱小学读书的三弟患上了重感冒,为此三弟的班主任黄顺忠发动全校进行募捐,凝视着那张张陌生的面孔为弟弟一次次的捐款,陈树菊感动得热泪盈眶。

最终,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没能挽救那个年轻的生命,陈树菊的三弟因为贻误最佳治疗时期在医院病逝。

但是从那天起,她更加拼命的工作,每天总是第一个进市场卖菜,最后一个停工收摊,因为她希望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可以伸手相助。

至今未婚的陈树菊在她20岁时,谈成了一门亲事。

但是父亲问她,“如果你嫁出去,这个家怎么办?

你的弟弟妹妹怎么办?

”陈树菊也担心父亲身体不好,没办法照顾家,便让她打消了结婚的念头。

在此后的41年里,卖菜就是陈树菊的全部生活。

每天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摘菜、挑菜,运到菜市场叫卖,一直忙到晚上9点收摊,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除了每年的除夕,她几乎全年无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菜摊掠夺了本该属于陈树菊的青春时光。

而父亲过世前也说过,这辈子欠树菊的太多,害得她没有结成婚。

寒来暑往,陈树菊的哥哥和弟弟妹妹们在她的操持与帮助下,一个个都相继成家,而她自己却形单影吊、孑然一身。

小生意的大哲学

陈树菊故事最令人震撼之处,莫过于一介菜贩,竟能捐赠如此庞大的金额。

这些善款她是如何挣来的?

原来,卖菜也有很深的学问。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卖菜很平凡、利润微薄。

但对于陈树菊来说,这个菜摊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

“卖菜是一个很细琐的生意,要注意并处理很多的小细节、小地方。

菜批发来以后,要不断地整理、分类、包装,务必让它秀出最佳卖相,而不是将菜往摊子上一倒,就开始卖,这份工粗心大意的人是做不来的。

陈树菊说,这和所有的生意一样,没有眼力和脑子的人也做不大。

仔细对比陈树菊的菜摊和其他市场同行后,会发现她摊上菜的成色、新鲜度,都比别人的好。

她细心地在菜的下面垫了宝特瓶,让每个种类的菜看起来更丰富。

在她的菜摊上,她手上动作从来没有停歇。

将菜从包装袋中倒出,挑选,重新打包,调整卖相。

只要有人经过菜摊,瞄了一眼,她立即搭腔,询问需要什么。

如果客户挑选了某样蔬果,她还会顺带“专业建议”,还可以搭配另一种菜色。

陈树菊说,“除了勤快,还有看人和看生意,才能抓住机会。

她描述了打开局面的一桩生意。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走到摊前,拿起一把韭菜花问她价格。

陈树菊看着这个年轻人,打量他的神情、仪表和气质,应该是军人。

军人来买菜,那大概就是部队的采买,量绝对不小。

如果卖给部队,即使利薄,但量大也比一般赚得多很多。

既然如此,报价绝对不能高。

于是报了一个近乎本钱的价格。

不出所料,这个年轻人的确是部队采买,听到低价就下了一个大单。

就因为这把韭菜花的判断,部队客户为陈树菊带来了一个月三四百万的营业额。

口口相传,生意越做越多,台东附近离岛上的部队、台东知名的饭店也成为陈树菊的客户。

由于陈树菊为人正直善良,卖的菜从不短斤少两,而且质量又好,附近的酒店老板都爱在陈家进菜,陈树菊的日子也逐渐摆脱了拮据。

但她生活依旧节俭,一天吃饭的花销不到100元台币,或是酱油拌饭,或是整整一周只开了一瓶豆腐乳配白饭下咽,最奢侈的也就是花30元台币买一个便当,午餐吃一半,留下的另一半就是一顿晚餐。

缩衣节食的生活,为的却是积攒更多的钱,帮助更穷困的人。

为感恩而捐助

陈树菊说,经历过家人没钱看病的惨剧,从心里觉得,世界上有钱最好,一定要多赚钱才能保护家人。

陈树菊毫不讳言,她前半生的目标就是钱。

但真正赚到钱时陈树菊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开心,因为她并不喜欢花钱。

她突然发现,钱在不需要的人手上,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陈树菊第一次捐款是在父亲和二弟相继去世后,她深感世事无常,便以父亲的名义,捐给佛光学院100万元台币(约合24万人民币),踏出了捐款助学的第一步。

陈树菊说,自从开始帮助别人,自己收获很大,那种快乐的感觉,到现在都还没有办法形容:

很平静,又很快乐,从内心里发出的快乐。

1992年的夏天,陈树菊偶然结识了阿尼色弗儿童之家的院长傅约翰。

当得知傅约翰所在的慈善机构收容遭受家庭变故,失去双亲,或缺少照顾的小朋友时,陈树菊的心被触动了。

失去至亲的滋味,她是最清楚不过了,几十年过去了,陈树菊至今仍清楚的记得母亲去世时,自己心中那份不能言说的锥心之痛。

陈树菊决心也要做一个像傅约翰那样无私帮助他人的人。

她准备把自己辛苦半辈子存的100万台币(约合24万人民币)血汗钱,全部捐给阿尼色弗儿童之家。

陈树菊的弟弟妹妹们纷纷劝她,“捐款是富人们的行为,这些钱可都是你的养老钱啊,你一定要想清楚。

”可陈树菊决心已定,她不愿意看到那些孩子们和自己一样,因为没有钱而失去上学的机会。

完成这次捐款的义举后,陈树菊有说不出的感慨,同时在她的心中冉冉升起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努力工作挣钱,继续自己的慈善事业。

不久,陈树菊就以每年定额3万6千元认养了阿尼色弗儿童之家的三名孤童。

身上的担子重了,陈树菊却觉得生活更充实了。

1997年,仁爱小学的老师李国荣,因侄子习惯性迟到与作业马虎找陈树菊谈话。

在互动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李老师是真心关注孩子教育的老师,也让她回忆起发动募捐帮助她家渡过难关的班主任黄忠顺。

陈树菊觉得,这正是回报儿时所受恩惠的机会,便主动提起,“我有100万元,想捐给仁爱国小,设立一个急难救助基金,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在紧急状况时需要帮助的儿童。

我不想求助无门的情况,再次发生在任何一个小朋友的身上。

”据仁爱国小校方表示,陈树菊设立的急难救助金很有用,帮助过很多人。

而且本金至今还没动用,都是用利息在帮助人。

2001年,陈树菊再次回到母校探视侄子时,陈旧不堪的图书馆吸引了她的目光。

“图书馆为什么那么小间?

跟我读书的时候差不多。

”回家之后,陈树菊又将积攒多年的450万元台币全部捐给母校,建造新的图书馆。

这是台东地区小学惟一的一栋三层楼图书馆。

落成当天,她看见这栋以陈树菊命名的图书馆,脸上在笑,但眼泪却掉了下来。

在图书馆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树木饱受风雨而益壮,菊花历经冰霜更坚贞。

在慈善的路上前行

2010年3月,陈树菊与姚明、成龙等48人,一齐登上了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

4月,美国《时代》周刊陈树菊以第八名列入2010年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英雄榜”。

《时代》周刊认为,陈树菊最令人感叹的成就不在于她的卓越非凡,而恰恰是简单平凡的慷慨行为。

2010年,陈树菊被《读者文摘》杂志评为2010年亚洲英雄奖。

陈树菊远赴美国参加《时代》周刊“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表彰晚宴。

大多数宾客都是盛装出席,女性多穿着长裙礼服,只有陈树菊穿着白球鞋,粉红色旧套装站在全球名人中间,忸怩不安。

“每次帮助人家,那天就会很好睡。

”陈树菊的简单一句话,感动了现场所有媒体。

面对如潮水般的赞扬和荣耀,一向低调的陈树菊却不认为自己是慈善英雄,当许多媒体的记者探问她捐钱的动机和想法时,陈树菊所流露的是平淡自然的表情,她质朴地说:

“这没什么,舍得与不舍得而已。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积德不积财,人生短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世,留那么多钱给谁,还不如做点善事积点德!

从美国回来后,陈树菊有了一个新的慈善计划:

靠自己的努力,花三年的时间筹备一千万元台币成立基金会,帮助那些穷得没法看病、吃饭、读书、活下去的人。

如今,陈树菊的生意更兴旺了,大家都知道她的善举,有的干脆买完菜不用找零钱,可陈树菊却不接受,她倔强地说:

“慢慢存钱做好事,才是本来的我。

48年来,陈树菊的全部生活,就是卖菜。

在六七十厘米高的菜摊前,身高不及一米五的她,每天90度的弯腰、取菜、称重、结账,对自己经营了近半世纪的“小生意”尽心尽力。

她卖着青菜,吃着酱油拌饭,却凭借着累积的三五个铜板小利,捐出大多数人远远不及的善款。

陈树菊以倾其所有的执着善举,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庶民善行”,也为社会良知和人类的德行点燃了一盏灯。

陈树菊以简单的信念与行为启示人们:

为善不在多少,起点就在当下。

历程评述:

陈树菊从13岁起撑起家庭重担,47年来,贫困拮据、至亲离世,有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凄苦人生。

但陈树菊并不因此怨天尤人,而是凭借着朴素的人生观和近乎顽固的执着,以三五个铜板的微薄利润,持续而低调地向社会捐赠了1000万元台币(约合227万人民币)。

尽管社会的进步不能仅靠个人的微薄之力,但陈树菊所散发的善良光芒,已经照亮了很多人的心,也向世人证明了贫穷的人也能用爱心兼济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