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问答归纳.docx
《心理学名词解释问答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名词解释问答归纳.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名词解释问答归纳
心理学—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及发行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会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意识—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生物节律—是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都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的身上都存在,它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催眠诱导—是催眠师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心理促动药物—指在使用有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感觉—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韦伯定律—是指描述察觉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要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
费希纳定律—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提出描述刺激量与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规律。
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
指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
几秒钟之后会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从光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
视觉色素—的漂泊是指人眼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
三原色论称杨—黑理论—他们认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椎体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为敏感。
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
视觉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官的作用后,它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为正后像;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
拮抗理论—由黑林提出。
他认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但愿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
每一对的两个要素如红与绿、黄与蓝、其作用相反,具有拮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
拍音—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连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
声音的掩蔽—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知觉—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首因效应—指人们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指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说,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
在感觉寄存器中,信息可能受到注意,经过编码获得意义,继续进入下一阶段的加工活动。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语义网络—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根据信息间的语义联系构成的一种层次不太清晰的框架。
它由结点和连线组成。
结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图式—是过去知识经验的有组织的较大单元的“整体团块”,是表征过去知识经验的心理结构。
前摄干扰—也称前摄抑制,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后摄干扰—也称倒摄抑制,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地点法(又称位置法)、韵律法(又称口诀法)、记笔记等。
学习—是指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组织策略—是指根据指示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应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活的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者前科学概念。
这是日常生活中凭经验将同类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概括而形成的概念。
由于这类概念是在日常交往与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内涵中有时包含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的特性。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因此其确切内涵可以用语言进行科学的解释。
人工概念—是人为地在实验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首创,用以研究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心向或心理定势—是指坚定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式多元的,它由7中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有两层含义:
一是实际能力,指个体在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实现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心理年龄—(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提出)。
比内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应的年龄,称为心理年龄。
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x100。
这个智商由于是用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而求得的,因此可称为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心理测量表—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成为心理量表。
通常它是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测验者就可以对引起行为的心理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作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它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构想,它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不是客观事物。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施测于被测群体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
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
信度又可以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此奥杜又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等。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将测验施测于一个标准团体,即总体中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是制定常模的必要条件。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抄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它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
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引起的动机。
主导动机—是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的重要动机。
他影响并控制着其他动机。
从属动机—是指在行为动机中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作用偏弱的动机。
交往动机—是给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有益的内在需要。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趋于消失。
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以往成就的动机。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美的体验。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心理活动背景。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等
认知方式—也叫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场依存性—的人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对信息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所以,把这种人称为场依存性。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给每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色彩。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差异最核心的方面,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人格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人格的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人格的个性特质—是指在一个人身上所独具的人格特质。
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句子完成法简称SCT—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地给予语言放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测受测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内心冲突等。
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需要。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需要。
人际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首创的。
这种方法从群体的角度揭示了成员在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且通过数量化指标的确立,这种方法还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群体中的威望和权力的分配方式与形式,从而诊断群体的积极性水平等。
群体—指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去个体化—主要指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丧失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而致使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中去。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亲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
这种群体决策时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健康是指不仅仅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
压力也叫应激—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有生理系统中对应激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当代的压力有三种含义:
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二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包括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
三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绪。
压力源—是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
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之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躯体性压力源—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物
社会性压力源—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作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实践。
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文化性压力源—指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生活方式。
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的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尉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焦虑障碍—就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定是共同的——极度焦虑体验。
发展心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研究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民族心理的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等三个方面;后者则主要指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横断研究法—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
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是高级认知活动基础。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
它构成了道德行为的必要前提,对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机体机体以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间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由若干个模凌二可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甲乙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
心理健康—广义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协调完整,能适应社会
非言语沟通—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势、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语言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
假性失眠—有一些人经常对外宣称自己饱受失眠之苦,但其状态良好,神采奕奕,半点失眠的意思也没有,细问下,原来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常人,因为认为自己在“失眠”。
这种失眠称为假性失眠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一种特需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依恋行为—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关系。
中年危机中年时期的个体,由于自身生理和健康方面的变化,工作于家庭方面压力,而面临的生活与社会适应上困难。
从众—指个人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服从—是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
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收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
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的心理。
投射—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
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
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系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需要和行为。
主要心理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
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主要研究:
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
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1890年-20世纪30年代,代表: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代表:
杜威。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他的心理学被称为~.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
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
美,华生。
斯金纳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心理学只能研究:
可观察的行为。
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
刺激-反应、强化。
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4.格式塔心理学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
魏太默,考夫卡,苛勒形容内容:
意识体验。
论点: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
奥地利,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
无意识现象。
6.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
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
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强调:
人的社会性特点。
7.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认为:
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认知心理学还指出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临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