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270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 专题卷 浙江专用.docx

届二轮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专题卷浙江专用

专题检测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7·浙江11月选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解析:

C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意思是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唯恐听到对异己学说的赞美。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各有特点,他们往往各执一端,有其片面性。

荀子批评当时各家自以为是,提出以上观点,强调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C项正确,A、B两项错误;格物致知属于程朱理学的主张,D项错误。

2.庄子认为:

人人自在,唯恐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唯恐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

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就不需要管治天下了。

这说明庄子强调(  )

A.道法自然B.绝仁弃义

C.无为而治D.齐物逍遥

解析:

C “道法自然”“绝仁弃义”是老子的思想,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人人自在,唯恐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唯恐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

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就不需要管治天下了”可以得出“无为而治”,故C项正确;“齐物逍遥”是庄子的观点,指人物本质的同一性,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D项错误。

3.围绕天人关系和大一统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论述。

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的是(  )

A.孔子B.韩非

C.董仲舒D.王阳明

解析:

C 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没有围绕天人关系,故A错误。

韩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材料“故德足以安乐民者”是儒家思想的德治,故B错误。

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德治”“大一统”等,与材料主张符合,故C正确。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错误。

4.(2017·浙江11月选考)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  )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A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儒学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因而得以树立正统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A项正确;太学的设立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结束”表述错误,B两项错误;培养《五经》博士,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不可能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也不可能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C、D两项错误。

5.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

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

此事应发生在(  )

A.西汉B.北宋

C.元朝D.明朝

解析:

B 周敦颐和“二程”是北宋人,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6.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

“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

”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B.朱熹

C.王阳明D.黄宗羲

解析:

C 董仲舒、朱熹、黄宗羲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A、B、D三项错误;王阳明提出“良知学说”,把儒家经典的权威性附属于良知,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更具主体的思维能动性,故C项正确。

7.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

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解析: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故B项错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故D项错误。

8.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

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蠹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当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

”据此他们主张(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唯物主义

解析:

B 材料中所批判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而并不是天理问题,故A项错误;针对明朝空谈误国的现状,以顾炎武为首的进步思想家们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学问应服务于现实,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C项错误;有关世界本原问题,同样不是材料所谈论和批判的话题,故D项错误。

9.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

该发明是(  )

A.造纸术B.灌钢法

C.棉纺织技术D.印刷术

解析:

A 从图中打浆、晒干可知是造纸的工艺流程,故A项正确;灌钢法是指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棉纺织技术不需要蒸煮、打浆,故C项错误;印刷术汉朝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

10.(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工具的用途是(  )

A.鼓风冶铁B.农业灌溉

C.斤两测算D.方向测定

解析:

D 根据“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可知此物为古代的指南针,指南针用来指明方向,是古代的常用方法,故D项正确。

11.如图为商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商代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B.其刻画符号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

C.是研究商代社会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D.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命名甲骨文

解析:

B 占卜带有神权色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上面符号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但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甲骨文是研究商代的第一手资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其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2.(2017·浙江11月选考)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

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A.小篆B.楷体

C.行书D.草书

解析:

D 根据材料中“挥洒性情”“不可端倪”等信息判断,该书体是草书。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D项正确。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A项错误;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B项错误;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C项错误。

13.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

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

A.蕴涵更高艺术价值B.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C.符合晚清政治需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解析:

D 根据材料“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可见其艺术价值非常高,无法说明京剧比其有更高艺术价值,故A项错误;昆曲和京剧主要在中国流行,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昆曲和京剧没有涉及政治斗争,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世俗文化兴起,昆曲与进京的四大徽班融合,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所以最终定型为京剧,故D项正确。

14.(2017·浙江宁波十校期末)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其”指的是下列哪位词人(  )

A.柳永B.苏轼

C.李清照D.辛弃疾

解析:

D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而非豪放派词人,故A项错误;苏轼则是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而北宋并不存在恢复国家统一的状况,故B项错误;李清照是两宋之际著名的婉约派而非豪放派词人,故C项错误;辛弃疾则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爱国词人,纵观其一生,壮志难酬的愤慨是其主旋律,故D项正确。

15.(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有学者认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中。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是(  )

A.《西游记》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红楼梦》

解析:

A 本题考查明清四大小说。

《西游记》是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佛教题材小说,又融入了儒家的道德伦理纲常,夹杂了道家养性修真的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

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5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结合所学可概括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第二小问,由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从而概括对儒学地位的影响;第三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作答。

(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概括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由“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概括出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结合所学还可以回答“君臣平等”“学校权威”“限制君权”等主张,第二小问,可结合黄宗羲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得出。

答案:

(1)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

影响:

迎合了汉武帝时期的统治需要,使儒学的正统地位(或独尊地位)确立。

(2分)

措施:

重用儒生,设立太学,表彰六经。

(2分)

(2)观点:

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君臣平等;学校权威;限制君权。

(3分)

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

1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世界领先,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周先慎《明清小说》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6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为例,说明宋代科技的巅峰。

(2)问,据材料中“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得出受唐宋文学发展的影响;据材料中“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文人士大夫科举受到排挤,故而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据材料中“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得出当时的小说创作贴近生活,人民容易接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也有利于小说的

发展。

答案:

(1)观点: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1分)

理由:

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3分)

(2)原因:

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6分,写出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