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189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七新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周练(七)

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讲道:

“最高的法律,适用于所有时代,产生于任何成文法之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于任何国家形成之前,”它“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

文中“最高的法律”应该是

A.习惯法B.公民法

C.万民法D.自然法

3.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4.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

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5.有同学按时序整理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下图)。

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法国民法典》B.《钦定宪法大纲》

C.《德意志帝国宪法》D.《土耳其共和国宪法》

6.公元府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燔诗书而明法度”

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7.《共产党宣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

A.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D.夺取政权,实现公有制

8.英国汉学家

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

“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

”理雅各的观点是

A.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

B.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

C.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D.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

9.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

“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

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

”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10.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

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D.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11.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12.邓小平讲到:

“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由此我国

A.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展了农村和城市经营改革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3.《每周评论》刊载: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宣言。

下列图片与该言论直接相关的是

14.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一月,真宗诏论监司失察罪时说:

“分天下为郡县,总郡县为一道,而又总诸

道于朝廷.委郡县于守令

,总守令于监司,而又察监司于近臣,此我朝内外之纪纲也。

”材料侧而反映了宋代

A.监察制度的弊端B.分权制衡的体制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大一统局面形成

15.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16.有学者说: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策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17.宋代《青箱杂记》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该记载表明

A.农村集市的形成始于唐朝

B.宋人曾详细研究村市的名称

C.唐代岭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D.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

18.读下图,秦汉时期货币标示为重量单位(半两、五铢),唐宋时期货币不再标示重量、而标示为年号(乾元、大观),据此读出信息,准确的是

秦半两钱

汉五铢钱

唐乾元重宝

宋大观通宝

 

A.中国古代文字字体的变迁

B.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C.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国古代铸币技术的进步

19.假如你回到1916年,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有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中国民工开始赴欧洲战场服役

D.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20.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

A.葡、西、荷B.英、西、荷

C.英、法、荷D.英、法、俄

二、非选择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

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

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

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

斯亦太不自量矣”。

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材料三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

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

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2.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其中对一些中国原有的名词做了如下解释

电:

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

雷:

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

“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

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

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

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侧重点有何不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中“领土被瓜分”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强调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由“投资”“领土被瓜分”可知,图示的内容时间应该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并未实现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律,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适用于所有时代”“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可知强调的是该法律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是高于一切的自然理念,可知符合这一特征的是自然法,正确选项是D项,习惯法不适合所有时代,排除A项,BC项是人为的对法律的归纳总结,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未涉及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可知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

识的自我觉醒,故C

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4.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推断“差序格局”是宗法制的体现。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A项错误;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其延续,故B项错误;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法国民法典》颁布于拿破仑时期,与材料时间不

符,故A项错误;《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于1871年,晚于俄国1861年“二·一九”法令,早于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故C项正确;《土耳其共和国宪法》颁布于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C

【解析】

试题分析:

“相地而衰征”是战国时期齐国在管仲主持的税制改革(经济改革措施)与材料“五国相王”的政治事件不直接相关,故A项错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春秋时期老子的思想主张,宣扬小国寡民与材料中五国相互往来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五国相互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即使法家的思想主张,而“燔诗书而明法度”是商鞅变法时期的主张与措施,是法家思想的代表,故C项正确;“诸侯更相诛伐”与材料中相互承认不符,故D项错误。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主要表达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A.B表述不全面,D中实现公有制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C。

考点: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名师点睛】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要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③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③肯定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8.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按照理雅各对秦革命性的界定,第一次鸦片战争显然也是一场革命,一场帮助中国改革旧制、摆脱落后愚昧、走向新生活的革命。

这一理论是为英国的殖民侵略作辩护。

B项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

【名师点睛】鸦片战争的影响:

社会性质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

革命性质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B

【解析】

试题分析:

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的纺织业,故A项错误;惠特尼开创了滑膛枪的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题目反映的是为滑膛枪提供零件,不是改进滑膛枪的结构,故D项错误。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依据题干中“钞引”制度指的是

“商人……经营凭证”“暴利性的行业”,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据此分析额可知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阐述了“钞票”起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并没有说明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货币,也没有说明商业活动限制的打破,排除A、B;题干中只是说明了商人取得了暴利行业的经营凭证,并不是说明了控制重要产业,排除D。

故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封建经济形态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庭手工业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家庭手工业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

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

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

排除ABD。

故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策。

这句话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时期,开始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C。

A项“八字方针”是在1960年提出。

B项是1956年。

D项“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开展了农村和城市经营改革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

材料反映了在巴黎和会上把德占中国领土转手给日本,中国领土再次面临着被他人占领,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爱国进步学生发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的呐喊。

A项是封建守旧思想,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B项是戊戌变法;C项新文化运动。

故答案为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

革命性质的确定主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任务、结果等因素。

1、相同点:

(1)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社会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者为主要矛盾;

(4)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6)革命主力:

人民群众。

2、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2)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结果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4)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广度、深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

材料体现了宋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皇帝重用亲信监察官吏,以加强君主专制,故答案为C。

材料不体现监察制的弊端,A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分权制衡”,B项错误。

封建的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汉时期,D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D项错误。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所以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选择B项符合题意。

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中国的实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ABC项错误。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因此选D。

A出现是魏晋时期;B不符合材料中主旨;C与材料中草市不符合。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

【名师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

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

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

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唐宋时期货币不再标示重量、而标示为年号(乾元、大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增长,货币不再标示重量。

故选C。

A中只是一个方面;B也只反映部分信息;D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

解题时紧扣“1916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A在时间上不合题意;“引力波”的存在是爱因斯坦1916年提出,B符合题意;中国参加一战是在1917年,排除C;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在1917年,D在时间上不合题意。

故选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后,随即展开殖民争夺的西欧国家是英法荷三国。

英国和法国分别在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同荷兰商人展开激烈竞争,三国之间冲突频繁,斗争愈演愈烈。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三次战争;17世纪英法发生七年战争。

故B正确。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21.

(1)表现:

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原因:

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3)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