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修订版新版.docx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修订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修订版新版.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修订版新版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
伤后2周以内。
(2)中期:
伤后2周~4周。
(3)晚期:
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
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0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锁骨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
4.除外以下情况
(1)合并有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者。
(2)开放性骨折者。
(3)多发骨折,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肝功能、肾功能
(5)血糖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
(8)胸部X线片
(9)锁骨正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无机元素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治疗:
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2.外固定治疗
(1)三角巾悬吊:
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它不全骨折。
(2)“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
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4.功能锻炼。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骨折处肿痛明显缓解;
2.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满意;
3.肘腕关节活动良好;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闭合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差,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缺损;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等无法通过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者需行手术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天)
年月日
(第3—7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麻醉(必要时)
□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骨折复位评估,如需要再次复位,由上级医师完成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记录
□骨折复位评估
□观察血运、感觉、功能活动、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
□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相关科室会诊与治疗(必要时)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便常规
□心电图
□肝功能、肾功能
□凝血功能
□复位后复查X线片评估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查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8—13天)
年月日
(第14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出院时间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
□完成出院记录
□开具出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康复训练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及用药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2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
伤后2周以内。
(2)中期:
伤后2周~4周。
(3)晚期:
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外展型骨折。
(2)内收型骨折。
(3)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适应症。
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
4.除外以下情况:
(1)合并有腋神经、血管损伤者。
(2)开放性骨折。
(3)多发骨折。
(4)同时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肩关节正侧位片(穿胸位片);
(2)血常规、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检查;
(5)肝功能、肾功能;
(6)心电图;
(7)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MRI、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治疗:
适用于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
2.外固定治疗
(1)三角巾悬吊:
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不全骨折。
(2)超肩关节夹板固定:
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稳定的外展型骨折或粉碎型骨折。
(3)外展支架固定:
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稳定的内收型骨折。
3.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
适用于复位后骨折处不稳定的患者。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配合外敷中药膏剂或洗剂。
(1)血瘀气滞证: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
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
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5.针灸治疗。
6.其它疗法。
7.功能锻炼。
8.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骨折局部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2.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或解剖复位。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手法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或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手术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住院期间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发生药物反应等不良反应需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2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具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颈丛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局部麻醉(必要时)
□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必要时在X线透视下进行复位)或手术治疗
□骨折复位评估,如需要再次复位或保守治疗改为手术治疗,由上级医师完成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记录
□骨折复位评估
□观察血运、感觉、功能活动、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
□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相关科室会诊与治疗(必要时)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或臂麻后6小时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功能□心电图
□肾功能□凝血功能
□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复位后X线片检查
□其他: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查
□心脏彩超、肺功能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等(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3~7天)
年月日
(第8~13天)
年月日
(出院日,第14天)
主要诊疗工作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或术后换药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必要时)
□术后拔除引流管、导尿管等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出院时间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或术后换药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必要时)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如期拆线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夹板外固定或换药
□X线片检查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夹板外固定或换药
□X线片检查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医嘱进行护理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护理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介绍康复计划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
BGG00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ICD-10编码:
S42.4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早期:
伤后2周内。
(2)中期:
伤后3周~4周。
(3)后期:
伤后4周以上。
3.疾病分型
(1)伸直型
(2)屈曲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
血瘀气滞证。
中期:
营血不调证。
后期: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髁上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症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X线片检查;
(2)血常规、血型;
(3)尿常规;
(4)凝血功能;
(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6)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骨折部位CT、MRI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整复和固定
2.中药外用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骨折初期: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骨折中期:
和营生新,接骨续损。
(3)骨折后期:
益气健脾固肾。
4.康复治疗
5.对症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2.局部肿胀减退或消失,压痛、纵轴叩击痛减轻。
3.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复位不理想、或复位后再发移位,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外固定期间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编码:
S42.4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5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签署“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臂麻或局部麻醉(必要时)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必要时在X线透视下进行复位)
□骨折复位评估,如需要再次复位,由上级医师完成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记录
□骨折复位评估
□观察血运、感觉、功能活动、夹板松紧度等情况
□夹板外固定调整(必要时)
□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相关科室会诊与治疗(必要时)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或臂麻后6小时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功能□心电图
□肾功能□凝血功能
□X线检查(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
□其他: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6~14天)
年月日
(第15~20天)
年月日
(出院日,住院21天内)
主要诊疗工作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
□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更换中药外用制剂(必要时)
□外固定调整(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出院时间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
□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更换中药外用制剂(必要时)
□外固定调整(必要时)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夹板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夹板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介绍康复计划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孟氏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TCD编码:
BGG00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孟氏骨折(ICD-10编码:
S52.2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