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173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

(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胚芽/家醅慰藉/狼藉鸟瞰/侃侃而谈劲敌/引颈受戮

B.磋商/蹉跎稽首/犄角荫庇/绿草如茵颌骨/颔首低眉

C.沉湎/缅怀喟叹/昏聩间或/挑拨离间名讳/诲人不倦

D.襁褓/勉强拮据/诘难轶事/卷帙浩繁 羞赧/万恶不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荣赝霹雳吹毛求疵苦心孤诣

B.澄澈螽斯荒草悽悽相得益彰

C.戏虐谰语芊芊细草心旷神饴

D.羁绊告罄铤而走险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现在,保尔才明白:

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

B.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C.临摹有两个意思:

一是临,一是摹。

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范字的红模上描(这叫做“描红”),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

D.颜体书法名作众多,楷书名作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行书名作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要靠实力去创造。

机遇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能力去应对,机会就会离你而去。

,创造机遇,永远是强者的行动指南。

一个人不断锤炼自己,执着努力,勇于进取,才能够在机遇到来时脱颖而出,赢得成功。

A.假如尽管只要B.假如因此只有

C.无论因此只要D.无论尽管只有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这句话是病句,可以改为:

“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

B.村后的场院里堆满了粮食。

夜色阑珊,贪吃的麻雀悄悄地光临,谨慎地瞅瞅周围,然后低下头一个劲的吃起来。

(句中加点的“贪吃的麻雀”是一个偏正短语。

C.尼莫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非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句中加点的“非常”一词的词性是副词。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立春过后”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地渐渐苏醒”。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记叙的六要素。

阅读记叙文,抓住了这六要素,也就大体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

B.阅读说明文,需要理清说明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一种是递进式。

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欧阳修、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风代表人物;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

二、(13分)

7.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

(8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3),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4),,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5)虽千里不敢易也,?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8.名著阅读。

(5分)

(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原作内容,从括号内的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次填写出尼莫船长一行所经历的险情。

(3分)

海峡搁浅—→①—→②—→冰山封路—→③

(搏斗鲨鱼、章鱼袭击、土人围攻)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2分)

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

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祥子的爱车“丢了”、“卖出去”,原因何在?

请根据原著分别回答。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9——11题。

(5分)

【材料一】目前,中国8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然开设书法课,但是【甲】(名存实亡/差强人意),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乙】(淡出/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

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

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

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材料二】①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②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③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呢?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

⑤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9.给【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1分)

10.从括号内备选词语中为【甲】【乙】两处分别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

(2分)

【甲】【乙】

11.【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不符合本段文字的内容和结构逻辑,请找出来。

(只写句子序号)(2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4分)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2.试分析诗歌第一句中“衔”字的表达效果。

(2分)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夕阳晚照的美景。

D.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17题。

(13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乙】

上①问侍臣:

“创业与守成②孰难?

”房玄龄曰:

“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④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⑤,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

“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

指唐太宗。

②守成:

保持已有的业绩。

③草昧之初:

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

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④角力:

用武力争斗。

⑤忽:

不注意,不重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曾益其所不能曾: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3)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臣:

(4)莫不得之于艰难莫: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劳其筋骨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陈胜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D.失之于安逸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分)

(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2分)

17.【乙】文表达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用原文回答)(2分)

五、(2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

布鞋

童庆炳

①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

但每年一双也足够了。

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

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

要是上山砍柴则穿草鞋。

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

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

可以说我们那时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着脚念完小学和中学的。

母亲为我每年做一双布鞋,在中学读书时,是绰绰有余的,是不会穿烂的。

②去北京上大学后,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一年穿的了。

哪里想到来北京在校门口看到的一幕是:

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

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为此大惊小怪,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开始我只是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舒服。

③起初半个月,只好“入乡随俗”,勉强穿布鞋去上课、上街等。

过了些日子,我们三个福建来的同学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议论着要“革命”,要把北京人的这“坏习惯”改一改。

我们约好在同一天在校园里当“赤脚仙子”。

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巴嗒,巴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简直美极了。

虽然我们三人的举动吸引来学校里师生们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但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城里人的“偏见”罢了,他们看看也就会惯的,况且“学生守则”里并没有一条规定:

学校里不许赤脚。

就这样我们大概“自由”了半个月。

有一次,校党委书记给全校师生做报告,在谈到学校当前不良风气时,突然不点名地批评了最近校园里有少数学生打“赤脚”的问题,我们“赤脚”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击,一下子就被“剥夺”了。

④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

似乎母亲是有预见性的,要不她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里塞两双布鞋呢!

可布鞋毕竟是布做的,并不结实。

当北京的杨树掉叶子的时候,第一双布鞋穿底了。

等到冬天的第一场初雪降落大地让我这个南方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发现第二双布鞋也穿底了。

我那时每月只有三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只够买笔记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根本没有钱买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昂贵的鞋。

⑤我天天想着母亲临别时说的话:

她会给我寄布鞋来。

又害怕地想:

她不会忘记吧?

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

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

从家乡寄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

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

在等待母亲的布鞋的日子里,我能做的事是,将破报纸叠起来,垫到布鞋的前后底的两个不断扩大的洞上维持着。

可纸比起布的结实来又差了许多,所以每天我都要避开同学的眼光,偷偷地往布鞋里垫一回报纸。

而且每天都在“检讨”自己:

某次打篮球是可以赤脚的,某次长跑也是可以赤脚的,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布鞋也要节省着穿呢?

弄到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

⑥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母亲做布鞋全部复杂的“工艺流程”,可在那些日子连做梦也是母亲和祖母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了。

那时我想起来了,母亲为全家所作的布鞋,除鞋面用的黑布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之外,几乎全部材料都由她和祖母用最原始的办法“搜集”的,连纳鞋底的苎麻绳的原料,也是自家种的,这在我们村子里,可能是“只此一家”了。

母亲和祖母为处理那些结实无比的苎麻皮,则要辛苦好几天,从泡到刮到晒到捻,最后象变魔术一般变成了可以纳鞋底的细细的软软的却坚韧无比的苎麻绳。

至于描鞋底样、剪鞋面、纳鞋底等,这些我都在等待母亲的布鞋的漫长过程中一一想过了无数遍。

⑦在春节前几天,我终于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两双新的布鞋。

在每只布鞋里,母亲都放了一张红色的剪纸,那图案是两只眼睛都朝向一面的伸长脖子啼叫的公鸡。

我知道这肯定是母亲的作品,以“公鸡啼叫”的形象对我寄予某种希望。

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从未如此认真地、细心地、诗意地欣赏过她做的鞋。

我抚摸着那两双又硬又软的新布鞋,觉得每一个针眼里都灌满了母亲的爱意与希望,心里那种暖融融甜滋滋的感觉至今不忘。

⑧在这一瞬间,母亲的面庞、身影又在我眼前生动地重现,我突然感到我虽然离开母亲数千里,可我感到我仍然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是的,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

(选自《读者》2016年第9期,有删改。

【注】苎(zhù)麻:

荨麻科苎麻属亚灌木或灌木植物,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19.仔细阅读,按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5分)

(1)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表达效果?

(3分)

她不会忘记吧?

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

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

从家乡寄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

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

(2)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

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从未如此认真地、细心地、诗意地欣赏过她做的鞋。

20.选文以“布鞋”为题目,有何作用?

(2分)

2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运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语言质朴无华,读来感人至深。

B.第③段写我们同学三个在大学校园里当“赤脚仙子”,以及被学校党委书记不点名地批评的事情,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从全文的行文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第⑥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详细写母亲做布鞋全部复杂的“工艺流程”,连纳鞋底的苎麻绳的原料也是自家种的,写出了我家的贫穷和母亲做布鞋的辛苦,从而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拳拳爱心。

D.选文第⑧段以议论和抒情为主,集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深化了全文的主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1分)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

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

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

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

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

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

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

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

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

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

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

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

⑦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

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⑧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

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

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就像科学家爱德华·詹纳几十年前的发现促进了过去数十年的医学进步,随着疫苗技术的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者埃博拉。

(选自《读者》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22.阅读全文,简述疫苗起效的原理。

(3分)

23.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分)

24.请在第②段横线上补写出一句话,使文意前后连贯。

(2分)

25.第⑥⑦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50分)

26.请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50分)

要求:

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C(A项:

jiè/jí;kàn/kǎn;jìng/jǐng;B项:

qí/jǐ;yìn/yīn;hé/hàn;

D项:

yì/zhì;nǎn/shè)

2.D(A膺;B萋萋;C谑、怡)

3.D(去掉句末的省略号)

4.B(根据句意判断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可)

5.D(句子主干是“大地苏醒”)

6.D(欧阳修是婉约派代表)

二、(13分)

7.(8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造化钟神秀

(3)道狭草木长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5)岂直五百里哉

(6)无案牍之劳形(每空1分,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8.(5分)

(1)(3分)①土人围攻②搏斗鲨鱼③章鱼袭击(每处1分)

(2)(2分)被乱兵抢走(1分);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1分)。

三、(5分)

9.(1分)示例一:

目前,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急需加强;

示例二: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书法水平令人堪忧;

示例三:

目前,我国中小学忽视书法教育情况非常普遍。

10.(2分)【甲】名存实亡;【乙】淡出(每词1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勉强使人满意;“脱离”是独立出来,均与原意不符。

11.(2分)第④句(【材料二】的话题是“朗读是锻炼口才的直接途径”,而第④句讲的是朗读诗词文章的益处)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4分)

12.(2分)“衔”字将黑云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展现出雨从云生的景象。

13.(2分)C(侧重写出了夏雨急骤的特点,而不是夕阳晚照。

(二)(13分)

14.(4分)

(1)曾:

通“增”,增强

(2)明白(3)使……臣服(4)没有人(每小题1分)

15.(3分)C(C项的“也”: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

A项:

指示代词,他,他的/语气词;B项:

并列关系/承接关系;D项:

代词,天下、帝业/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6.(4分)

(1)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2分)

(2)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

(2分)

17.(2分)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五、(23分)

(一)(12分)

18.(2分)“我”上大学时,因为赤脚被批评,后来把母亲为“我”做的布鞋穿透了底,一直等待着母亲寄布鞋来(1分)。

春节前几天,终于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布鞋,“我”很感动(1分)。

19.(5分)

(1)(3分)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我”等待时的焦急心理(1分);从侧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依赖(1分)。

(2)(2分)此处“欣赏”有“把玩、享受”之意(1分);表现了“我”收到新鞋时的喜悦和对母亲为“我”操劳、精心做布鞋的感动之情(1分)。

20.(2分)“布鞋”是全文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1分);“布鞋”寄予了母亲对“我”的爱,寄予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

21.(3分)C(这不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只是突出家庭的困难和母亲做鞋的艰辛。

(二)(11分)

22.(3分)疫苗能够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

23.(3分)逻辑顺序(1分);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了疫苗的神奇功效(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4.(2分)示例一:

但疫苗是如何起效的呢?

示例二:

疫苗的起效原理是什么呢?

(类似引出疫苗工作原理的说法,符合内容,衔接自然就行。

25.(3分)分类别(1分);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疫苗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2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6.(50分)

项目

评分细则

 

一类文

(30~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通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0~29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l9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1~10分)

(1)见解新颖;

(2)透过现象深入本质;(3)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4)材料丰富。

(5)构思精巧;(6)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7)形象丰富;(8)有个性。

(9)词语丰富;(10)句式灵活;(11)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2)文句有意蕴。

书写

(1~5分)

书写整洁、美观,可视情况加l~5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个字扣1分,最多扣5分。

错别字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50字扣1分。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问房玄龄、魏征等人:

“创业与保持已有的业绩哪个难?

”房玄龄回答说:

“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

”魏征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已有的业绩难啊!

”太宗说:

“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

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

”玄龄等人拜了拜说:

“陛下说到这个道理,是天下的福气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