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022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docx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

电气工程师入职试题

1、试说明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区别?

答:

磁场强度用H表示,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二者都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并且都与激励磁场的电流及其分布情况有关。

但是H与磁场介质无关,而B与磁场介质有关。

H的单位是A/m(安/米),而B的单位是T(特斯拉)。

在有关磁场的计算中多用H,而在定性的描述磁场时多用B。

2、什么是涡流?

在生产中有何利弊?

答:

交变磁场中的导体内部将在垂直与磁力线的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闭合的环形电流,称涡流。

利用涡流原理可制成感应炉来冶炼金属,利用涡流可制成磁电式、感应式电工仪表,电能表中的阻尼器也是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在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中,由于涡流存在,将产生附加损耗,同时,磁场减弱,造成电气设备效率降低,使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3、应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可以达到哪些目的?

答:

①判断Q点设置是否合适②分析波形失真情况③确定放大器不失真最大输出范围④估计电压放大器倍数。

4、什么是直流放大器?

什么叫直流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对放大器的工作有何影响?

答:

能放大缓慢变化的直流信号的放大器称为直流放大器。

当直流方法器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能保持为零,而要偏离零点上下移动,这种现象即为零点漂移。

放大器在工作中如果产生了零点漂移,由于信号的变化是缓慢的,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就无法分清漂移和有用信号,甚至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5、什么是二进制数?

为什么在数字电路中采用二进制计数?

答:

按逢二进一的规律计数即为二进制数。

由于二进制数只有“0”、“1”两种状态,很容易用电子元件实现。

二进制数运算简单,很容易地转换成八进制、十六进制数。

也能转换成十进制数,因此,数字电路一般采用二进制计数。

6、简述调试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步骤?

答:

一般调试步骤是先调好控制电路,然后再调试主电路。

先用示波器观察触发电路中同步电压形成、移相、脉冲形成和输出三个基本环节的波形,并调节给定值电位器改变给定信号,察看触发脉冲的移相情况,如果各部分波形正常,脉冲能平滑移相,移相范围合乎要求,且脉冲幅值足够,则控制电路调试完毕。

主电路的调试步骤为:

先用调压器给主电路加一个低电压(10~20伏)接上触发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晶闸管阳阴极之间电压的变化,如果波形上有一部分是一条平线就表示晶闸管已经导通。

平线的长短可以变化,表示晶闸管得导通角可调。

调试中要注意输出、输入回路的电流变化是否对应,有无局部断路及发热现象。

7、电力网是如何分类的?

答:

按其功能可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按期供电范围大小可分为区域电网和地方电网;按期结构形式可分为开式电网和闭式电网。

8、电力负荷是如何分级的?

答:

根据电力负载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分为三级:

一级负载突然停电将造成人身死亡,或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

如重要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载、重点企业中的重大设备和连续生产线、政治和外事活动中心等。

二级负载突然停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者,如突然停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或大量减产的工厂用电负载,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载,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

三级负载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载者。

供电部门将依据用户的负载级别确定供电方式。

9、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指的是哪一种电力系统?

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又是指的是哪一种电力系统?

答:

小接地断路电流系统指的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如IT系统);大接地断路电流系统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如TT、TN系统)。

10、当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系统的运行有何影响?

答:

在该系统中正常运行的三相用电设备并未受到影响,因为线路的线电压无论其相位和幅值均未发生变化。

但是这种线路不允许在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长期运行,因为在单相接地的情况下,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将升高√3倍,容易引起相绝缘的损坏,从而形成两相和三相断路,造成电力系统的事故,影响安全用电。

另外,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接地电流(故障相接地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将会在接地点处引起电弧,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接地不良,接地处还可能出现所谓间歇电弧。

间歇电弧常引起过电压(一般可达2.5~3倍的相电压)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此,电力系统调度规定中规定: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h。

11、我国在110Kv及110Kv以上的超高压系统和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源中性点通常都采用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两种性质不同的系统采用同一中运行方式,各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

超高压系统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当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值Ik很大,继电保护装置立即动作,断路器断开,将接地的线路切除,因此不会产生间歇电弧。

同时,因中性点电位被接地体所固定,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压不断升高,因而各相对地绝缘水平取决于相电压,这就大大降低了电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网络的电压等级愈高,其经济效益愈显著。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电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可以方便为单相用户提供电源。

当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接于其上的单相用户工作不受影响。

发生故障时,接地电流一般能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除故障部分,比较安全。

如加装漏电保护器,则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12、电力线路的经济指标有哪些?

答:

电力线路的经济指标一般以电压损失△U%、有功功率损失△P、无功功率损失△Q、电能损失△W以及线损率△P%的大小来表示。

这些指标越低则电力线路运行越经济。

13、供电系统中为降低线损,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

降低线损的措施有:

①减少变压次数,由于每经过一次变压,在变压器中就要损耗一部分电能,变电次数越多功率损耗就越大②根据用电负载的情况,合理调整运行变压器的台数,负载轻时可停掉一台或几台变压器,或停掉大容量变压器而该投小容量变压器③变压器尽量做到经济运行以及选用低损耗变压器④线路合理布局以及采用合理的运行方式,如负载尽量靠近电源,利用已有的双回路供电线路,并列运行,环形供电网络采用闭环运行等。

⑤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尽量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以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损耗。

⑥实行合理运行调度,及时掌握有功和无功负载高峰潮流,以做到经济运行⑦合理提高供电电压,经过计算可知,线路电压提高10%。

线路损耗降低17%⑧均衡三相负载,减少中性线损耗⑨定期维修保养变、配电装置,减少接触损耗与泄漏损耗。

14、某车间变电所,装有一台变压器,其高压绕组有5%UN、UN、-5%U三个电压分接头。

现调在主分接头“UN”的位置运行。

该车间变电所有低压联络线与相邻车间变电所相联。

现该车间变电所,白天工作时,低压母线电压只有360V,而晚上不生产时,低压母线电压高达410V。

问此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昼夜偏差为多少?

宜采用那些改善措施?

答:

①昼夜电压偏移范围:

白天的电压偏移△U=(360-380)/380×100%=-5.26%晚上的电压偏移△U=(410-380)/380×100%=+7.89%因此低压母线昼夜电压偏移范围为-5.26%~+7.89%②宜采取的改进措施:

主变压器分接头宜换接至“-5.26%Un”位置运行,以提高白天的电压水平,而晚上,经协商,可切除本车间主变压器,投入低压联络线,有邻近变电所供电。

15、电力系统的电源中性点采取经消弧线圈接地,目的何在?

答:

消除系统在一相接地时故障点出现的间歇电弧,以免系统出现过电压。

16、什么是电压偏差?

什么叫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

各是如何产生的?

答:

电压偏差(又称电压偏移)是指系统某处实际电压与系统额定电压之差,一般用此差值相对于系统额定电压的百分值来表示。

电压偏差是由于系统运行方式改变及负载缓慢变化所引起的。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动,一般用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相对于系统额定电压的百分之来表示。

电压波动是由于负载急剧变动所引起的。

电压闪变是指电压波动引起照度急剧变化,使人眼对灯闪感到不适的一种现象。

17、供电系统中出现高次谐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危害?

如何抑制?

答:

供电系统中出现高次谐波的原因,主要在于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非线性元件,特别是大型的晶闸管变流设备和大型电弧炉,他们产生的高次谐波最为突出。

高次谐波的危害,可使电动机、变压器的铁损增加,甚至出现过热现象,缩短使用寿命。

还会使电动机转子发生振动,严重影响机械加工质量。

对电容器,可发生过负载现象以致损坏。

此外,可使电力线路得能耗增加,使计费的感应式电能表计量不准确,使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发生误动作,使系统发生电压谐振,并可对附近的通信设备和线路产生信号干扰。

抑制高次谐波的措施有:

①三相整流变压器采用Y、d或D、y的接线,以消除3的整流倍次高次谐波,这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②增加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③装设分流滤波器④装设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VC)⑤限制系统中接入的变流及交变调压装置的容量⑥提高对大容量非线性设备的供电电压。

18、工厂高压配电电压通常有6Kv和10Kv,从技术经济指标来看,采用哪一种电压为好?

为什么?

答:

从技术经济指标来看,工厂高压配电电压最好采用10Kv,因为采用10Kv较之采用6Kv,在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等方面都能得以降低,适宜输送的距离更远,而10Kv和6Kv采用的开关设备则基本上是相同的,投资不会增加很多。

19、简述短路电流计算的程序?

答:

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以前,应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搜集有关资料,如电力系统的电气原理图、运行方式和各个元件的技术数据等。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先做出计算电路图,再根据它对各短路点做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利用网络简化规则,将等效电路逐步简化,求短路的总阻抗Z∑。

最后根据总阻抗,即可求得短路电流值。

20、常见电缆附件中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什么?

答:

目前中压电缆附件中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几何型:

是通过改变电缆附件中电压集中处的几何形状来改变电场分布,降低该处的电场强度,如包应力锥、预制应力锥、削铅笔头、胀喇叭口等。

二是参数型:

是在电缆末端铜屏蔽切断处的绝缘上加一层一定参数材料制成的应力控制层,改变绝缘层表面的电位分布,达到改善该处电场分布的目的。

如常见的应力控制管、应力带等。

21、绕包型交联电缆中间接头的结构特点?

答:

①每相线芯都有单独的绝缘和屏蔽,故安装是将三芯电缆变成三个单芯电缆来安装②在接头的半导电层切断处要包一个应力锥,在绝缘的末端要削铅笔头③在导线线芯裸露部位及连接管外要包一层半导电带,在接头绝缘的最外层也包一层半导电带,形成接头绝缘的内外屏蔽④接头外部用一组热收缩管组成密封层和护套,也可用塑料保护盒、内灌绝缘树脂,加强密封并牢固接头。

22、热收缩型终端头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

①在线芯绝缘屏蔽断口处,不是采用常规的应力锥来改善电场分布,二是采用具有特定电气参数的应力控制管来改善电场分布②用绝缘管、手套、密封胶、热溶胶来保护缆头的密封③用绝缘管来保证外绝缘④用于户外时,为适应户外的恶劣气候条件,采用了无泄漏痕迹的耐气候老化的绝缘管,为加大爬距及提高抗污闪能力,还可根据电压等级加2~5个防雨罩。

23、冷收缩型电缆附件的结构和安装特点是什么?

答:

冷收缩形实为预制型电缆附件的另一种形式。

其结构特点是集绝缘、应力锥、屏蔽和密封于一体,采用硅橡胶为基料,利用硅橡胶的弹性,在工厂内预先将终端头、手套、绝缘管等各部件扩张成一定尺寸。

在安装时,只要将电缆按规定尺寸削切好,先后分别套入分支手套,密封绝缘管、终端头本体,在将各部件放置在预定位置后,将内部支撑物抽出,各部件即依赖硅橡胶的弹性,自行收缩于电缆芯上,完成电缆附件的安装,安装更方便快捷。

24、什么叫“等电位联接”?

什么叫“总等电位联接”?

什么叫“辅助等电位联接”?

这样区分的意义何在?

答:

等电位联接就是将人可能接触到的可导电的金属物品与PE线直接相联接。

在国际上和我国都规定,电源进户外应实施“总等电位联接”,即将电源进户线外附近所有的金属构件,管道均与PE线连接。

在特别潮湿,触电危险大的场所还必须实行“辅助等电位联接”即将该场所内所有的金属构件,管道再与PE线相互联接。

等电位联接的目的是使所有金属构建于PE线处于同一电位,以降低接触电压,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25、列出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基本方程?

答:

变压器负载运行是的基本方程:

K=N1/N2

N1İ1+N2İ2=İ1I1N1    Ú=-Ė1+İ1(r+jx1)    Ú2=Ė2-İ2(r+jx2)

26、试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

若并联运行的变压器不满足上述条件,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

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

①电压比相同,允差±0.5%②阻抗电压值相差<±10%③接线组别相同④两台变压器的容量比不超过3:

1。

若并联运行的变压器不满足上述条件如①电压比不同,则并联运行时将产生环流,影响变压器出力②阻抗电压不等,则负载不能按容量比例分配,也就是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满载时,阻抗电压大的欠载③接线组别不一致,将造成短路④变压器容量相差较大,则阻抗电压亦将相差较大。

27、什么叫变压器的经济负载?

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负载如何求得?

答:

使变压器运行在单位容量的有功损耗换算值为最小的负载叫经济负载Sec.T。

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负载计算公式:

Sec.T=Sn√Po+KqQo/Pk+KqQk

28、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什么?

有哪几种并联方法?

答:

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列运行时,要求不产生有害的冲击电流,合闸后转子能很快地拉入同步,并且转速平稳,不发生振荡,并列运行的条件是:

①发电机电压的有效值和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等②发电机电压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相位相同③发电机频率和电网频率相等④发电机电压的相序和电网电压的相序一致。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有准同步和自同步法两种,准同步法是调整发电机至完全符合并联条件时,迅速合闸使发电机与电网并联。

自同步法是将未加励磁的发电机由原动机带到同步转速附近件就进行合闸,然后加以励磁,利用同步发电机的自整步作用将发电机自动拉入同步。

29、同步电动机为何不能自动启动?

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启动?

答:

同步电动机仅在同步运行时才产生电磁转距。

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吸引转子磁极随之旋转。

而转子是静止的,它具有惯性,不能立即以同步转速随定子磁场旋转。

当定子旋转磁场转过180º电角度后,定子磁场对转子磁极有牵引力变为排斥力。

于是,每当定子电流按工频变化一个周期时,转子上的转距即由正向变为反向一次。

因此转子上受到的是一个交变力矩,其平均转距为零。

故同步电动机不能自行起动。

同步电动机常用异步起动法起动。

30、同步电动机异步启动的控制电路有哪两大部份组成?

工作步骤如何?

答:

一部分是对定子绕组电源控制电路,可以是全压起动,其起动转距较大;也可以是经电抗器的减压起动。

两种起动控制电路与异步电动机的全压起动和减压起动控制电路相同。

另一部分是对转子绕组投入励磁的控制电路。

工作步骤是:

①先接入定子电源②开始启动,同时在转子电路加入放电电阻③当转子转速达到同步转速的95%时,切除放电电阻,投入直流励磁,牵入同步。

31、同步电动机启动时,其转子绕组为什么既不能立刻投入励磁电流?

又不能开路?

答:

同步电动机不能自行起动。

起动时,若在转子中加入励磁电流,将使转子在定子磁场作用下产生更大交变力矩,从而增加了起动的困难。

故刚起动时不能立即向转子绕组投励。

同时为了避免起动时由于定子磁场在转子绕组中感应过高的开路电动势击穿绝缘,损坏元件,所以起动过程中,用灭磁电阻将转子励磁绕组两端联接,待起动过程结束前(转子转速达95%同步转速),在将电阻切除,投入直流励磁电流。

32、同步电动机自动投励的控制原则是什么?

答:

因同步电动机起动时,其转子回路的电流频率和定子回路的电流大小,均能反映转子转速。

所以同步电动机自动投励的控制原则有二:

一是按转子回路频率原则投入励磁,而是按定子回路电流原则投入励磁。

33、同步电动机通电运转前,检查集电环与电刷时有哪些要求?

答:

应检查集电环上的碳刷装置是否正确,刷架固定是否牢固。

碳刷在刷盒内应能上下自由移动,但不应有偏转,其配合为H11/d11。

刷盒与集电环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3mm。

要注意碳刷与刷盒间的空隙,不能有凝结水。

碳刷与集电环之间接触良好。

如果接触不良,可用细纱布沿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磨光碳刷。

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单个电刷截面积的75%。

集电环上碳刷的压力为1470~2370Pa,各碳刷彼此之间的压力相差不大于10%。

要注意碳刷上的铜编织导线不能与机壳或与不同极性的碳刷相碰。

51、高压电气设备的定级标准是什么?

答:

高压电气设备的定级标准分三类:

一二类为完好设备,三类为非完好设备,。

其具体分类如下:

①一类设备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技术资料齐全,能保证安全、经济、满发满供的设备②二类设备设备技术状况基本良好,个别元件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保证安全运行③三类设备有重大缺陷不能保证安全运行,或出力降低、效率很差、或漏油、漏气、漏水严重,外观很不清洁者。

52、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

①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②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时,必须使用短接片或短接线,应短路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的方法③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上和导线上进行任何作业④工作必须认真、谨慎、,将回路的永久性接地点断开⑤工作时必须由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53、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什么?

答:

①严格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接地,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②根据需要将有关保护停用,防止保护拒动和误动③接临时负荷应装设专用刀闸和熔断器.

54、怎样校验电气的热稳定度?

答:

一般电器热稳定度的校验条件是设备电器短时允许的热量要大于短路所产生的热量,即满足I²t≥I(3)2∞tina(It为电器的允许热稳定电流)。

校验时应按以下步骤校验:

①计算线路最大短路电流I(3)∞②计算短路发热假想时间tina(tina=tk+0.05s)③根据制造常给出的短时允许热稳定电流It即允许热稳定时间t,按上式校验。

55、高压油断路器发现什么情况应停电进行检查处理?

答:

高压油断路器发现:

①运行中油温不断升高②因漏油使油面降低,看不见油面时③油箱内有响声或放电声④瓷瓶绝缘套管有严重裂纹和放电声⑤断路器放油时,发现较多碳质或水分⑥导线接头过热,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等情况之一,即应停电检修处理。

56、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有哪些要求?

答:

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有下列要求①应能监视控制回路保护装置及其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以保证断路器的正常工作②应能指示断路器正常合闸和分闸的位置状态,并在自动合闸和自动跳闸时有明显的指示信号③合闸和跳闸完成后,应能使命令脉冲解除,即能切断合闸或跳闸的电源④在无机械防跳装置时,应加装电气防跳装置⑤断路器的事故跳闸信号回路,应按“不对应原理”接线⑥对有可能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或故障的设备,应装设预告信号⑦弹簧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的电源可为直流或交流,电磁操作机构的电源要求用直流。

57、什么叫“不对应原理”接线?

答:

当断路器采用手动时,利用手动操作机构的辅助触点与断路器的辅助触点构成“不对应”关系,即操作机构(手柄)在合闸位置而断路器已跳闸时,发出事故跳闸信号。

当断路器采用电磁操作机构或弹簧操作机构时,则利用控制开关的触点与断路器的辅助触点构成“不对应”关系,即控制开关(手柄)在合闸位置而断路器已跳闸时,发出事故跳闸信号。

58、为什么有的配电线路只装过流保护,不装速断保护?

答:

如果配电线路短,线路首末端短路时,两者短路电流差值很小,或者随运行方式的改变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综合阻抗变化范围大,安装速断保护后,保护的范围很小,甚至没有保护范围,同时该处短路电流较小,用过电流保护作为该配电线路的主保护足以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故不再装设速断保护。

59、带时限的过流保护的电流整定,不只是要求动作电流躲过最大负载电流,而且要求返回电流也躲过最大负载电流,为什么?

答:

用图4-17所示电路来说明,如果保护装置KA1的动作电流整定只考虑动作电流躲过其线路WL1的最大负载电流,而不考虑返回电流躲过最大负载电流,则在后一级保护KA2的线路WL2首端发生三相短路时,KA1和KA2同时起动,但KA2的动作时间t2比KA1的动作时间t1短,所以KA2首先跳开QF2,切除故障线路WL2。

这时KA1因短路故障已切除,按保护选择性要求应该返回。

但是如果KA1的返回电流未躲过WL1的最大负载电流,则在WL2切除后,因WL1还有其他负载线路,其负载电流也可能接近最大,因此KA1可能不返回,而保持动作状态,从而在到达t1时使QF1错误地跳开,切除WL1,扩大了故障停电范围,这是不允许的。

因此KA1等动作电流整定,除考虑动作电流躲过最大负载电流外,其返回电流也应躲过最大负载电流。

  

60、什么叫保护装置的“死区”?

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会出现“死区”?

如何弥补?

答:

凡保护装置不能保护的区域,称为“死区”。

由于电流动作保护的动作电流时按躲过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因此靠近末端有一段线路在发生短路故障特别时两相短路时就不可能动作,因而出现了“死区”。

弥补“死区”的办法,是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配合使用。

在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区内,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而在电流速断保护的“死区”内,则用过电流保护作为基本保护。

61、什么叫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PD)?

如工作电源断开时,备用电源时如何自动投入的?

答: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PD)是在工作电源断开时能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工作的装置。

APD通常是利用原工作电源主断路器的常闭联锁触点来接通备用电源主断路器的合闸回路。

62、装有纵联差动保护的电力变压器是否可取消瓦斯保护?

答:

电力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不能代替瓦斯保护,瓦斯保护灵敏快速,接线简单,可以有效地反映变压器内部故障。

运行经验证明,变压器油箱内的故障大部分是由瓦斯保护动作切除的。

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共同构成电力变压器的主保护。

63、Y.d11接线的变压器对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两侧电流互感器只允许一侧接地?

答:

Y、d11接线的变压器,其两侧电流相位相差330º,若两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大小相等,但由于相位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动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

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电流,应将变压器星形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成三角形,而将三角形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成星型,以补偿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的相位差。

接成星形的差动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中性点应接地,而接成三角形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接地,否则会使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

64、图4-29所示的单侧电源供电的自动重合闸装装置(ARD)原理展开图,该装置是如何保证一次重合闸的?

答:

若线路故障位永久性故障,ARD首次重合闸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保护装置又使断路器跳闸。

QF(1-2)再次给出了重合闸起动信号,但在这段时间内,KAR(重合闸继电器)中正在充电的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尚未上升到KM的工作电压(充电时间需要15-25s),KM拒动,断路器就不可能被再次合闸,从而保证了一次重合闸。

65、图4-29所示的单侧电源供电的自动重合闸装装置(ARD)原理展开图,该装置是如何保证用控制开关断开断路器时,ARD不动作的?

答:

通常在停电操作中,先操作选择开关SA2,其触点SA2(1-3)断开,使KAR退出工作,再操作控制开关SA1,完成断路器分闸操作,即使SA2没有扳到分闸位置(使KAR退出位置),在用SA1操作时,断路器也不会自行重合闸。

因为当SA1的手柄扳到“预备跳闸”和“跳闸后”位置时,触点SA1(2-4)闭合,已将电容C通过R6放电,中间继电器KM失去了动作电源,所以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