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docx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
篇一:
人教版初中数学电子书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4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5
第六章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数字活动
小结
复习题6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7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8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9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10.2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0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13.2画轴对称图形13.3等腰三角形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2乘法公式14.3因式分解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15.3分式方程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篇二:
初中数学免费教材
横垛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月考
数学试题(第一章)
(命题校对张正军)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内,每题3
18
2008年北京2004年雅典1988年汉城1980年莫斯科ABC
D
(第1题图)
2.下列各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第2题图)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70o,则它的底角是()
A、70oB、55oC、60oD、70o或55o
4.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A)21:
10(B)10:
21(C)10:
51(D)12:
01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cmB、3cm
C、7cm或3cmD、5cm
(第5题图)
6.如图,D是?
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
则∠1和∠2的关系是().
(A)∠1=2∠2(B)∠1+∠2=90°
(C)180°-∠1=3∠2(D)180°+∠2=3∠1
7.将5、如图,梯形ABCD中,AD∥BC,
角线AC、BD交于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
对
A、1对B、2对
C、3对D、4对
(第7题图)AB=CD,对共有()
8.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E∥DC,∠B=60o,BC=3,△ABE
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B()
A、8B、10C12D16
ADCE
(第8题图)
9.如图,在Rt△ABC中,?
ACB?
90?
,D,E分别为AC,AB的中点,连
DE,C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ED∥BCB.ED⊥ACC.?
ACE?
?
BCE
D.AE?
CE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
10.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
A.7B.8C.9D.10
11.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的个数是
A.2B.4C.6D.8
12.下列语句:
①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②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等于48°,则其顶角为42°;④在△ABC中,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在等腰?
ABC中,若∠B=700,则∠C=700;⑥如果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对称线段所在直线相交,那么这个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第二部分解答题(共114分)
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24分)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4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
应该为.
14.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
图案,
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底角(指锐角)是度.
15、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C=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
(至少写两组);
16.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过P作PC//OA交OB于点C.若∠AOB=30°,
OC=4cm,则点P到OA的距离PD等于cm.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
17.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交AB、AC于D、E两点.
(1)若∠C=700,则∠BEC=;
(2)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cm.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如图,∠MAN是一钢架,且∠MAN=150,为使钢架更加坚固,
需在其内部加一些钢管CD、DE、EF……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
AC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
19.代号为①、②、③、④的4张三角形纸片都有一个角为50°.如果它们另有一个角分别为50°、70°、80°、90°,那么其中只有代号为
20.如图,已知△ABC中,AB?
AC,?
BAC?
90?
,直角?
EPF的顶点P是BC
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
APE?
?
CPF,②AE?
CF,(第20题图)
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
EF?
AP。
当?
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序号有.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8题,共90分)
21.(本题12分)如图:
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
(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公路AB上分别作出P、Q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上距离M、N两村都越来越近?
在哪一段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在哪一段上距离M、N两村都越来越远?
(分别用文字表述你的结论)
⑶在公路AB上是否存在这样一点H,汽车行驶到该点时,与村庄M、N的距离之和最短?
如果存在,请在图中AB上作出此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2.(本题12分)青岛国际帆
船中心要修建一处公共服务设施,使它到三所运动员公寓A、B、C的距离相等.
(1)若三所运动员公寓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确
定这处公共服务设施(用点P表示)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BAC=66o,试求∠BPC的度数.
ACB
23.(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添加一个条件,使DE=DF,并说明理由.
解:
需添加条件是.
理由是:
24.(本题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DE=BC.
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AE
CB
25.(本题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O为BD的中点,∠OAC和∠OCA相等吗
请说明理由.
篇三: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
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
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
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
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
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
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
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像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
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中学数学的美育性,除了上述一些方面,还有其它美妙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捕捉,就会发现数学蕴涵着如此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素材,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既提高教学质量,又使教学韵味深厚。
三、把握校本教材的可读性-------“使教学有拓展性”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
“在现状下,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经过我们反复的思考和研究,同时邀请专家亲临指点,最终我们确定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所有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活动展开的,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
《古老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先进的数学》和《美丽的数学》。
在《古老的数学》一章中,并不是把数学史作为一门研究数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而是根据现代心理学发现的一个体现数学史的认知功能的“遗传法则”。
从数学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寻找数学发现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体会数学家们为寻找这些知识的付出的艰辛。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作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只有付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道理”,“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数学精神”。
在《好玩的数学》一章中,利用心理学中“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的规律,以一系列数学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代名词,真正的数学其实可以是乐趣无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这种兴趣作为他以后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原来与数学紧密相连,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看似乏味的知识,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有用的数学》一章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符合实际、利用学生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生活实例。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这些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数学,知道学习和学好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在《智慧的数学》一章中,通过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以改变人们认为科学研究枯燥无味的看法。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趣的数学问题、经
典的数学问题、奇怪的数学问题。
通过对“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存在的智慧产生强烈的好奇与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通过对“经典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奇怪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先进的数学》一章中,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数学枯燥论”和“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另外,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软件打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电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数学教育上的贡献。
在《美丽的数学》一章中,展示给大家的是数学的美丽无所不在,数学的符号、公式、算法、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
都是很美丽的。
这些“数学之美”都需要我们能够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去欣赏,使美丽的数学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
数学的美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对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载体,用它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心灵更美好。
开发校本课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决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追求(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一说到数学研究就问这件事情对我职称评审有没有用,对我评骨干教师有没有用?
?
),要确定一个核心思想(即开发的核心宗旨、研究方向、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实践和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考虑,装着为我们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编者按
2011年8月
第一章兴趣数学
第一节七桥问题(一笔画问题)
18世纪时,欧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哥尼斯堡,那里有七座桥。
如图1所示:
河中的小岛A与河的左岸B、右岸C各有两座桥相连结,河中两支流间的陆地D与A、B、C各有一座桥相连结。
当时哥尼斯堡的居民中流传着一道难题:
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
大家都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七桥问题引起了著名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关注。
他把具体七桥布局化归为图所示的简单图形,于是,七桥问题就变成一个一笔画问题:
怎样才能从A、B、C、D中的某一点出发,一笔画出这个简单图形(即笔不离开纸,而且a、b、c、d、e、f、g各条线
只画一次不准重复),并且最后返回起点?
欧拉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图是不能一笔画出的图形。
这就是说,七桥问题是无解的。
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呢?
如果我们从某点出发,一笔画出了某个图形,到某一点终止,那么除起点和终点外,画笔每经过一个点一次,总有画进该点的一条线和画出该点的一条线,因此就有两条线与该点相连结。
如果画笔经过一个n
次,那
么就有2n条线与该点相连结。
因此,这个图形中除起点与终点外的各点,都与偶数条线相连。
如果起点和终点重合,那么这个点也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两个点,那么这两个点部是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
综上所述,一笔画出的图形中的各点或者都是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或者其中只有两个点与奇数条线相连。
图2中的A点与5条线相连结,B、C、D各点各与3条线相连结,图中有4个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所以不论是否要求起点与终点重合,都不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
欧拉定理:
如果一个图是连通的并且奇顶点的个数等于0或2,
那么它可以一笔画出;否则它不可以一笔画出。
一笔画:
■⒈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
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⒉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
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终点。
■⒊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
(奇点数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图需几笔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