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983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3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高频考点43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练习

43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城是城市建设中的奇迹,下图为“巴塞罗那新城街区局部俯视图”和“街区建筑平面图”。

据此回答1~2题。

1.巴塞罗那新城的街道没有与经纬线保持平行,而是与其保持约45°的夹角,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B.减轻城市内涝

C.减轻大气污染D.改善建筑通风采光

2.与多数普通街区相比,巴塞罗那新城这种方块街区可以更有效地(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B.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C.提高土地的利用率D.提升治安管理水平

(2018·通化模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下表示意国内外城市部分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比较。

据此回答3~4题。

国际城市

路网密度

(km/km2)

国内城市

路网密度

(km/km2)

美国

纽约

13.1

北京

6.3

芝加哥

18.6

上海

6.7

旧金山

36.2

广州

7.3

日本

东京

18.4

武汉

9.8

横滨

19.2

深圳

5.7

大阪

18.1

大连

6.0

名古屋

18.1

杭州

5.2

西班牙

巴塞罗那

11.2

成都

5.9

3.我国主要城市道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道路网密度低的原因是(  )

A.主干道路稀少B.人口密度低

C.道路占地面积小D.长度短宽度大

4.推广街区制的意义(  )

A.可以有效抑制地价,促使市中心房价下降

B.减少小区围墙占地,提高小区备用地比重

C.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路网通达性

D.使小区绿地成为公共绿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2017·乌海月考)“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

下图为“潮汐车道”景观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A.郊区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B.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城市房价高

C.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

D.通过建卫星城缓解城市压力

6.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左侧车道汽车向郊区行驶

B.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C.通过增加道路面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0~18:

00进城方向的车道数增加

(2017·昌吉模拟)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

完成7~8题。

年代

城区

郊区

常住人口(万)

就业人口(万)

常住人口(万)

就业人口(万)

1980年

150

200

50

10

1990年

250

350

100

50

2000年

350

450

250

70

2010年

500

700

350

80

7.造成该市城区就业人口大于常住人口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农村工业化B.住房价格

C.产业外迁D.环境因素

8.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  )

A.交通拥堵加剧B.人均绿地减少

C.社会治安变差D.就业压力增大

下图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环形为现在的环形道路,箭头为新规划事项。

读图回答9~10题。

9.新规划事项最有可能是(  )

A.城市过境干道B.城市的放射状道路

C.驱霾通风廊道D.城市工业的迁移方向

10.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条环形道路解决了交通拥堵

B.城市规模大,服务范围广

C.市区整体绿化率很高

D.工业化程度高,轻工业为主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有大量人口入住,但也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人们还是回到市中心上班。

据此完成第11题。

11.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

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

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

下载一个APP,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5元到1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近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走红,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下图为“某城市一周内共享单车与地铁分时段使用频率统计图”。

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与地铁相比,关于共享单车使用高峰描述正确的是(  )

A.周末共享单车不存在早高峰

B.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共享单车更明显

C.周末共享单车高峰不明显

D.共享单车与地铁的高峰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13.共享单车的出现(  )

A.使外环附近地铁站服务范围缩小

B.延长了市民的消费时间

C.使中心市区地铁站的服务范围显著扩大

D.使地铁的客流量锐减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中心城市是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天津市的发展建设以滨海新区为重点,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但近年来滨海新区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

为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我国正以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新城镇为样板,建设中新生态城。

有关部委对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论证,于2007年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

占地约30平方千米的生态城,于2017年被建设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型和谐社区。

下图是天津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

(1)简述天津市入围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

 

(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市面临不少问题,试分析其突出的环境问题。

 

(3)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简述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中新生态城的综合效益。

 

(4)列举中新生态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能够推广并实施的绿色可行措施。

 

(5)厦门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在2017年春节前建成,全长7.6千米,采用箱梁结构,因为建在半空中,所以被称为“空中自行车道”。

简述厦门空中自行车道,在天津发展的可行性。

 

1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表。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单位:

个)

年份

1978年

2010年

城市

193

658

1000万以上人口城市

0

6

500万~1000万人口城市

2

10

300万~500万人口城市

2

21

100万~300万人口城市

25

103

50万~100万人口城市

35

138

50万以下人口城市

129

380

建制镇

2173

19410

注:

2010年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

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0年的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的“城市病”。

 

答案精析

1.D 2.A [第1题,主要目的是改善建筑通风采光,避免阴面房屋见不到阳光,D对。

第2题,这种方块街区能够加快车辆过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A对。

]

3.D 4.C [第3题,我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低,是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联系主干道的支路少。

第4题,推行街区制,使住宅小区的道路可以自由通行,部分小区用地公用化,能够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提升路网通达性。

]

5.B 6.C [第5题,“钟摆族”由于城市房价高等原因,选择在城市工作,郊区生活。

第6题,潮汐车道的设置并没有增加道路面积。

]

7.B 8.A [第7题,根据表格,城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但常住人口与就业人口差距大,说明许多是城市工作人群,不住在城区,而是在郊区居住,这是由于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土地价格上涨,城区住房价格高,工薪阶层选择在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购买住房;产业外迁,城区的就业人口就会下降;环境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农村工业化会使得城区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城区就业人口减少。

第8题,根据表格中城区常住人口与就业人口数的不同,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每天大量上班族往返于城市和郊区,这就将加剧交通拥堵,A对。

绿地减少、治安变差、就业压力都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

9.C 10.B [第9题,图中显示新规划事项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北京市的季风风向一致,有利于形成季风通道,驱散雾霾。

第10题,没有“解决”交通拥堵;北京市工业结构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北京市人口两千多万,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大,服务范围广,故选B。

]

11.D [“睡城”距离市中心较远,房价较低,交通便捷。

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多选择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

]

12.A 13.B [第12题,读图可知,周六、周日共享单车不存在早高峰,但在17:

00~19:

00存在一个高峰期,A对。

第13题,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出行,故延长了市民的消费时间,B对。

]

14.

(1)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下游海滨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东临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以海运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运输网络,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城市化水平高;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产业基础雄厚,经济较发达。

(2)降水集中,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口、工农业生活生产需水量大,淡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大气和水体;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多,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营造自然、绿色的环境,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推广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清洁生产类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为支撑;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

(5)天津人口密集、车辆多,地面交通拥堵;车辆排放污染物多;空中车道占地少、通行顺畅,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

15.

(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996年以后城市化上升速度快;城镇数量不断增多,以中小城镇为主。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