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734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docx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

  篇一:

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摘要:

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大量的遗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笔者从芮城到大同,经月余考察了山西三十余古建筑(群),在此基础上写就此报告。

以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思路,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为实例,阐述中国从唐代到元代的古建筑发展历程,侧重分析历代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并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作例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

山西古建筑;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

  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用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建筑体系,其间经历了萌芽(新石器时代)、初步成型(夏商周)、基本定型(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兴盛(隋唐五代宋辽金)、持续发展后逐渐衰落(元明清)的过程。

1[①]其中唐代到元代中国古建筑技术上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为建筑技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1.唐

  1.1发展史略

  隋(581-618)立国之初和秦朝一样用民力过急,导致迅速覆亡,其建筑形态在短短四十余年内不可能产生大变化,故可归入唐论。

  唐(618-907)是继汉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文化交融,北方吸收南方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为历史上第一次南方建筑技术北传。

1[②]初唐时的含元殿仍用部分承重墙,次年的麟德殿只两山用墙,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到武则天建明堂已经是全木结构。

自高宗,武后(650-705)之后,唐木构基本定型,厅堂殿堂两种构架形成,斗拱与柱头枋结合形成铺作层,以材为祖的设计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

以后的盛唐、中唐、晚唐主要是踵事增华,更加完善、精密。

1[③]

  国内留存至今的唐木构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其中平顺天台庵和芮城五龙庙均有不同程度改建,只有五台佛光寺和南禅寺较好地保持了唐貌,故研究价值较大。

而四座唐构中又只有南禅寺为中唐建筑,其余均为晚唐。

初唐和盛唐建筑无存,只能靠其他间接材料作研究。

  1.2建筑技术

  唐代建筑技术的最突出成就是铺作层的形成和基于此的殿堂式构架的成型。

  斗拱在前代很大程度上只是挑檐构件,到了唐代终于发展成为成熟的纵架横架的有机结合点,成为梁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横架中的梁与斗拱发生关系,梁头甚至成为斗拱的华栱或者耍头,而顺身拱同时与柱头枋、罗汉枋、阑额一齐组成纵架,横纵架通过斗拱十字相交咬合在一起。

层层叠上的枋栱也组成了一个围合的木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铺作层,利于连接柱网,使之聚合,意义类似于现代的圈梁。

  殿堂式建筑的三个水平层结构正是基于铺作层的形成,柱网、铺作层、屋架依次水平叠加形成整体的构架(图1)。

同时在此基础出现了各种平面分槽形式。

  1.3实例分析

  1.3.1佛光寺东大殿

  唐大中11年,公元857年,山西五台,七开间单檐庑殿

  图1唐佛光寺构架分层示意图

  佛光寺东大殿虽不是年代最古的建筑,但因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非常直接地体现了晚唐中型殿堂的形制而被称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毁于会昌灭发,但灭法后不久便原址重建。

虽处五台之外,但却为当时名刹,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唐代壁画亦对其有所反映。

但随着时势变迁,寺院渐渐冷落,于深山中几无人问津,与台内众多佛院香火旺盛形成鲜明对比。

但正因其香火稀少无人问津,无力大规模修缮,才保得住唐代原构,五台诸寺,已都是明清遗物,相比之下价值不可同日而言。

  图2佛光寺东大殿构架示意图

  图3佛光寺东大殿柱头、补间铺作

  东大殿为殿堂式建筑,平面为宋称的金厢斗底槽,柱网整齐,柱子有明显的侧脚和生起,径高比1:

8.8,柱头抹圆,只用阑额不用普柏枋,同南禅寺大殿。

斗拱宏大,材30×20.5cm,稍大于一等材,出跳1.98m,出檐3.36m,1[④]柱头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第一挑偷心,下昂头用批竹形式,为唐辽特征,昂尾压在草乳栿下,已经异于早期长昂若斜梁的形态。

补间减铺不减跳,五铺作不用栌斗。

此补间做法为唐、五代、辽初期的普遍做法。

(图3)整组铺作层高约柱高的一半,略同南禅寺的比例。

内部分明草栿,明栿后尾出檐变成二跳华栱,支承下昂挑重,此法也略同南禅寺。

草架八椽,四椽栿前后对二椽乳栿,平梁上只用叉手承脊榑,同南禅寺。

铺作层和明栿组成的井干式木框十分明显,横纵交结在一起的木框牢牢地稳定住横纵两架,为上下柱网和屋架层的重要过度层。

(图2)举折1:

4.771[⑤],小于南禅寺,但也是实例中第二缓之举折了。

屋面用椽一层,阴阳铺叠,滴水用重唇瓪瓦,屋脊板瓦垒叠,为元之前的通用形式,异于明清筒脊。

脊尾用鸱尾高3.07m,正脊中间火珠、走兽疑为后物。

小木作方面,用板门、直棱窗,棱条断面正方形,异于南禅寺的三角形。

平闇内槽升高,异于宋法式所见,方格较密,为唐宋特点。

  照片1佛光寺东大殿

  2.五代、辽

  2.1发展史略

  五代时期(906-960)中国再度分裂,战事频繁,建筑基本继承唐代。

北方五代建筑以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为代表,其建筑留有浓厚的唐风。

而南方十国时期(891-979)建筑自成体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宁波保国寺大殿(1013)和福州华林寺大殿(964),还有肇庆梅庵大雄宝殿(996),虽然都是北宋初期建筑,但是其成熟的建筑手法不会是短时期能形成的,所以他们应该可以代表南方五代十国乃至晚唐时期的建筑样式。

  辽(947-1125)与北宋对峙南北,该辖区为唐安史故地,军事区域,唐中后发展较慢,在文化包括建筑上保存中唐以前传统较多,且辽为后进部落,故辽建筑保留更多的唐代传统。

从释迦塔和独乐寺的立面设计模数可以证明。

到辽末期,建筑上才出现一些受北宋影响的迹象1[⑥],例证是已经毁去的易县开元寺观音殿。

  2.2建筑技术

  五代建筑基本沿袭唐制,但五代建筑留存也极少,时关于建筑文献记载也匮乏,能从建筑实例中看到的五代建筑的变化最明显之处是平梁上除了叉手外还使用了侏儒柱。

  图4应县木塔结构层的斜撑

  辽代留存下来的建筑一般都较为宏大,如奉国寺、释迦塔、善化寺、华严寺等,这可能与契丹民族性格有关1[⑦]。

辽代建筑风格接近唐,但更显粗矿,异于同时期北宋趋向精巧的特征。

随着建筑技术和对使用空间要求的提高,辽出现减柱做法,最早的例子是奉国寺。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架的发展上也出现一些进步,即混合式构架的出现:

内外柱不等高但都有斗拱或多层木枋,组成高低不一的两层铺作,这较唐代等高的铺作层更有利于构架稳定,例如善化寺大雄宝殿。

当然这种构架的出现可能是学习北宋的结果。

详细分析见北宋部分。

另外,此时也出现了一种具有空间结构性质的木构体系。

典型代表为应县木塔、独乐寺观音阁。

其中应用了大量斜撑,使木架在弦向和径向都得到了加强。

稳定性超越了一般的传统木构。

(图4)

  2.3实例分析

  2.3.1镇国寺万佛殿

  五代后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山西平遥,三开间单檐歇山

  图5镇国寺万佛殿横剖面、柱头铺作

  (下图为笔者现场手绘)

  万佛殿平面呈正方形,室内不设柱子,均如同南禅寺。

檐柱侧脚,生起5cm,经高比1:

7.5,比唐代现存所有建筑都肥硕,使得屋身异常细小,柴泽俊推测为后代锯断再用的结果1[⑧]。

无普柏枋,转角阑额不出头;斗拱用材22×16cm,四等材,七铺作双杪栓下昂,单拱偷心造,补间铺作悉如唐构减铺不减跳,但用栌斗,下疑有直斗。

斗拱高与柱高之比为0.54:

1,超过唐代的1:

2,亦可能是锯柱再用地结果,非原形制。

内部梁架特别之处是用两道大小不一的六椽栿,使梁架显得异常密集,另外便是平梁上除了叉手还用有侏儒柱。

屋架举折1:

3.45,为笔者按照已有测绘图量度所得,甚陡,比辽建筑还大,是为异常之处。

  篇二:

中国古建筑调研报告(赵州桥)

  千年古桥,历史奇迹

  ------赵州桥

  赵州桥赵州桥坐落在

  河北省赵县洨河上。

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宽9m,拱矢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

  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

  圆弧拱形式设计赵州桥的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

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

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采用敞肩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

  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拱可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

据计算四个小拱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

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单孔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

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建筑原理

  赵州桥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洨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

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

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

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

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

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

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三)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

  “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

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

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绝

  “券”小于半圆

  “撞”空而不实

  券的两肩叫“撞”。

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

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

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洞砌并列式

  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

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

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评价

  梁思成:

“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

  李约瑟:

“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约在610年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

  桥梁专家福格·迈耶(h.Fugl-meyer):

“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

  荣誉

  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不能通车;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牌纪念;

  1999年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篇三: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题目:

洛阳古建筑调查报告指导老师:

黄杰专业:

装饰艺术设计

  学号:

Z12115334姓名:

李英飞

  目录

  内容摘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2

  

(一)、调查的时间……………………………………………………………………………………..3

  

(二)、调查的地点、方式………………………………………………………......…………….3

  (三)、调查的目的………………………………………………………………………………………3

  (四)、调查的内容………………………………………………………………………………………3

  (五)调查的过程………………………………………………………………………………………..4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5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5

  四、结语…………………………………………………………………………………………………........6

  内容摘要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

  ,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

  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

这座一白马寺

  白马寺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史载: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

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

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XX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

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  

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

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

  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

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一)调查时间

  20XX年4月5日—20XX年5月1日

  

(二)调查的地点、方式

  洛阳白马寺

  首先在网上浏览一下相关信息,然后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

  (三)调查的目的

  ①了解更多的古建筑文化,包括增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②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调查的内容

  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

  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

现在,白马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迎请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

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