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482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docx

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表格式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观看动画(主题图),引出活动

问题:

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

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

比较,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讲解:

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

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主题图)

问题:

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

请你动手摆一摆。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11根、12根呢?

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

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四、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

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五、课堂总结

 

板书

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课后

反思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

结果怎样呢?

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

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结果怎样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

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

你是怎样写的?

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

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竖式怎么写?

问题:

1.竖式怎么写呢?

请你自己写一写。

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

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五、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板书

设计

竖式与试商

课后

反思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例5)

教学目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教学重点

用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

“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

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呢?

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三)讨论辨析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检验:

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梳理:

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研究3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

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

动笔试一试。

3.至少要运多少次啊?

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

为什么要“加1”。

四、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做一做2)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

动笔试一试。

追问:

“最多”是什么意思?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问题:

1.最多能买几个?

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问题:

1.这个问题和刚才解决划船的问题哪儿相同?

哪儿不同?

2.刚才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现在余下“1元”,

怎么不增加1个面包呢?

3.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课后

反思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例6)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一个笑脸一个心排列的图片)

问题:

横线上画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第17个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方法交流

(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

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探究:

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

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问题:

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

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

检验:

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

我们一起来答题吧。

变化:

1.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试一试。

2.第25面呢?

第29面呢?

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自己试一试。

3.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

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

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

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

是什么颜色?

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

1.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要求: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独立解决问题。

(3)你是怎样做的?

2.

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

要求:

(1)独立解决问题。

(2)你是怎样做的?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课堂作业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

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课后

反思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课时:

小小设计师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

能在正方形中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综合与实践

一、欣赏,揭题

我们经常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下面这类图案。

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

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动手,创作

剪下教材第123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

三、小组交流,欣赏

每个小组先自我评比,然后再推荐给全班同学。

说一说好在哪里,你有什么改进的好想法吗?

解决问题的过程:

明确要求、作好计划、

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

活动目的

1.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

的平移和旋转。

2.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

四、课堂总结

 

板书

设计

小小设计师

课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