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3019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

杨立民教授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立民教授在2009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鄙人三生有幸,能有机会见到这么多同行。

我这个人浅薄而爱发议论。

年过七十以后,肚里越是空,讲起话来就越是滔滔不绝,而且还经常擦抢走火。

按医生说法,这就是老年痴呆的一种症状。

为了避免当众出丑,我今天特地写了一个讲稿,今天我的题目是:

关于英语精读课以及有关一些问题的想法

1.问题的提起

近几年来,我和我的几十位同事编写了一套四十册左右的“现代大学英语的系列教材”。

在这过程中,我一直鼓吹,我们中国教师有点特有的优势:

我们比较了解在中国条件下按照中国的培养目标教会中国学生英语的规律,积累了不少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我希望我们在教学和教材建设中能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而不要轻易抛弃它。

我们教学经验是什么?

我想了几条,不知道对不对:

1)第一条就是培养基本功的理念和方法;

2)第二条是对听说与读写,精和泛,文化和语言,教与学,理论

和实践,课内和课外,中与外,古和今等等辨证关系的恰当处

3)在教学法上,不独尊一家,排斥其余;而博采众长灵活运用。

4)必须妥善处理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

容的关系,加强人文关怀,把教育人,培养人放在首位。

5)在基础阶段确定以精读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

6)我们必须有体现上述各条原则的系列配套的自主教材(我把它称为TextbooksoftheChinese,bytheChinese,andfortheChinese)。

2.怎样精读课才算一门精品课程呢?

首先为什么要有精读?

为什么要把一篇文章切割分解,在上面化

那么多时间?

我想,这是因为:

文章有不同的类型,写文章的有

不同的意图,读文章的也有不同的目的。

因此要求有不同的写法

和读法,从而需要有不同的训练。

人不是生来就会读书的。

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有读书的习惯。

加之世上写在纸上的东西,实在浩如烟海,任何人终其一生也休想读完其万一。

我们能读的那一小部分,很多只能一目十行,随便翻翻;或者跳着看,只看有用的段落和章节;至于那些文字垃圾,不但骗钱,而且害人,根本就不必浪费宝贵精力,大可直接就扔进垃圾桶。

但是有的文章内容是如此重要,分析是如此深刻,结构是如此严谨,文字又是如此精美,它们必须细细的读;反复地读;必须一段一段,一词一句加以琢磨,体会,品味,推敲;也就是必须进行精读,不然就读不通,看不懂,消化不了,欣赏不了。

3.关于精读课的具体定位

但是,对于精读作为一门课程的定位,似乎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我把它列为下面七条:

1)这是基础阶段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的主要平台。

2)重点在培养阅读能力。

3)强调一个“精”字。

4)强调以课文为中心。

5)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6)强调语言训练和人文知识与素质培养的合理结合。

7)强调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的启发与关怀。

下面我想就以上各点做些简单说明:

1)这是基础阶段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的主要平台。

我们设立精读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精读课是我们训练基本功的主要平台,在基础阶段教学中担负着关键的作用。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不能,不必,也不该试图将一切都教给学生。

我们的任务是尽快给学生打好基本功,然后让他们到大海中自己去畅游。

我们基本功的传统概念包括:

(1)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各基本语言要素;

(2)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各种基本技能;

(以上两项,大纲上有具体规定。

这里我个人还希望再加两点:

(3)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较强的独立工

作能力;以及

(4)确立外语学习的志向和培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经验告诉我们,基本功一定要打扎实。

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有突变。

急切需要适应。

从英语教学角度说,他们必须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由被动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转变;二是由学习为了应试向学习为了交流思想转变;三是由单纯学语言向结合语言学习文化,提高人文素质转变。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有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在基础阶段首先就是精读课。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占有最多课时(我们是每周6节),而且还因为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最有利于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当然,精读课也不能包办一切,不能让教师手忙脚乱,

顾此失彼。

应该有重点,应该和其他课程有适当的配合和分工。

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2)重点在培养阅读能力。

精读课首先是阅读课,而不是听力,口语,写作或其他

什么课。

学生会从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但中心任务仍是解决阅读能力。

具体说,包括三个方面:

理解能力(Comprehension)教师通过近百篇精选的文章,作

为麻雀和学生共同进行解剖。

通过反复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彻底理解。

这理解又包括三个层面:

字面的理解(literal):

即对新的单词,词组或句子要能借

助工具书用英语释义(define,explainorparaphrase),从而解决语言的难点。

推理(inferential):

进一步还要能在作者话说半句时猜

出全句的意思;在字里行间和文章背后看到作者别意,真意,和深意;还要透过作者的文字手段看到作者幽默,讽刺,反话,夸张等等所表达的深层的感情,口气;对文章的理解必须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由浅入深,见树见林,从语言到内容;为此需要了解作者必要的情况和文章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宗教等必要的背景;需要对文章涉及的各种题材和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和启蒙。

对文章的真正理解,还需要有必要的联想,引申。

过去的文章要联系到现在,外国的东西要对照中国,文学的东西或许可以反映社会;简单的东西可以挖掘出深奥的哲理,复杂的东西可能归纳成一般的常识。

学生能这样做了,他们对文章就真正融会贯通了。

分析批判(critical):

尤其重要的是要最后能对文章进行分析,

评论,和批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我们的学生必须在这一片混乱的世界里学会明辨是非,决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

我们所选课文不会句句都是真理,作者不一定比读者都高明,作者总有他们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所受教育,知识结构,文章目的和篇幅等等局限,很可能会有表面,片面的看法,会有偏见,谬误。

我们的学生不必同意或完全同意。

应该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反思,敢于挑战。

欣赏(Appreciation)

对文章理解了还不够,还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欣赏力,要让

他们学会细细品味,就像品味法国白兰地,而不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要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用什么办法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说服,感动了读者或说明了某种过程;要帮助他们发现什么是文章的思想美,修辞美,结构美,逻辑美,音韵美。

让他们逐步能够以后一读到妙文就拍案叫好,爱不释手,逐渐与所学专业结成百年良缘。

为了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给学生介绍不同题材,不同作家,不同时代,不同观点,不同文体,不同风格。

还要引导他们关切人世间各种问题,倾听过去各种优秀人物的真知卓见,让他们在知识宝库前面有必要的敬畏和虔诚。

应用(Application)

但是精读课还不能停留在理解和欣赏上,还要对学生语言

技能的提高有实际的帮助。

学生只能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语言。

而精读实际上正体现了通过‘读’来带动‘听,说,写,译’的训练。

因此如果只是讲懂课文,而不能由此出发,进行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就没有完成这门课的任务。

为此,课文还是要朗读;背诵还是要鼓励;教师还是要坚持用外语讲课;学生应该坚持听课文录音;生词和有用的短语,句型还是要会用;各种练习还是不能抄教参应付;围绕课文的问答,复述,讨论还是要认真进行。

为此,必须精讲多练,保证有足够的操练时间。

3)强调一个“精”字。

精读课曾被称为分析性阅读和综合性阅读,但我们仍沿用这个

名称,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我们追求的是质,而不是量;是语言的精确性,而不是流利程度。

因此不能要求它提供大量的“泛听,泛说,泛写”的训练。

不错,精读课的材料是很有限。

但是材料太多了,就不能再叫精

读。

世上的事情,数量过大,速度过快,急躁冒进。

心浮气躁,质量就很难保证。

材料太多,学生只能浮光掠影,教师也只能蜻蜓点水,精读课就形同虚设,就无法完成上面所列的那些任务。

所以精读课只能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精读课材料虽然不多,却至关重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目前,不少学生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他们不朗读,不背诵,不查词典,不记笔记,不充分预习复习,不反复熟读,有的甚至不做练习,一句话,不把精读当精读,上完课,书本光鲜如旧,几乎没有翻阅过的迹象。

这样一来,精读课的核心价值就给阉割了。

4.强调以课文为中心。

它比较强调要以课文为中心。

对课文必须钻深钻透,一切教学活动不能脱离这个平台。

精读课也有口语活动和写作,但和口语课,写作课不同,它们要紧密围绕课文,钻深钻透当然不能没有重点,更不等于钻牛角尖。

精读材料的分析也不是越精越好。

把一个美人分解到分子层面,是很杀风景的事情。

合理的引申和联想是需要的,但不能离题太远。

提供的背景资料和补充材料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一切都要适可而止。

否则好事立刻变成坏事。

关于精读课课文的选择问题

由于我们为精读课设定了那么多的任务,因此寻找合适的课文

就成为我们最艰难的工作。

实际上,要想找到题材多样,文体不同,长短适中,内容丰富,文字优美,难易恰当,生词量不多不少,语言现象可圈可点,学生学起来爱不释手,教师教起来称心如意,思想前卫,又能通过政治审查;涉及的问题既是当前的热点,又具有普世长远的价值的篇子非常不容易。

有不少同行提出精读课教材应该厚古薄今。

我们完全赞成。

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古,什么是今?

是不是除了今天的报纸都过时了?

是不是不要历史了?

是不是可以不要文化遗产了?

当然,不会有人持有这种极端观点。

时间性强调过分了,就不能保证教材相对的稳定。

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老东西,有永久的魅力和价值,而有的当前热门的东西却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没有生命力。

语言也一样。

总之,精读课材料要有利于打基础。

还有不少朋友提出我们精读课材料一般文学味较重,还有不少内容比较抽象,不够实用,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他们希望教材要更有实用价值一些,多一些生活题材,多一些经贸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

这就涉及学英语的目的了。

如果我们要培养比较高级的人才,培养国家队,就不能眼光太短浅,不能按速成班的要求,不能只学点皮毛,现炒现卖。

那就需要有一个深厚的基础,就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就要受系统的教育,就必须要接触更加广泛的题材,就不能完全由着学生的兴趣来。

“学以致用”要考虑我们是精读的教材。

因此必须考虑对语言的基本功训练是否有利。

在这点上,文学题材有其特有的长处。

因为它们语言现象丰富;基本词汇,短语,句型多;对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比较适合;这些都不是其他材料可比的

我们还不能忘记,我们外语教学还不能只考虑语言,而不顾教材包含的文化内涵。

而这点,一般所谓的“实用英语”材料很难体现。

我个人还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

我不大相信真有什么科技英语,经贸英语这种东西;我也不大相信它们真能有效地打好学生的基本功。

我承认有科技,经贸的知识和相应的术语。

但我相信,英语基础打好了,它们都不难学会。

现在,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英语是工具,不学点其他知识就没用。

我认为这种看法有片面性,不利于基础阶段的严格训练。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汉语语文课,多少年来也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乡,祥林嫂”“风雪草料场”之类,但中学语文课学得好的学生,进大学无论学什么都没有大困难。

我系历年来的毕业生,到国外深造,攻读经济,政治,历史,法律,新闻,文学,各种社会科学,也都顺利,这都证明我的看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还有一种相反的意见,认为我们教材应该多用名家名篇。

这一点原则上也没有不同。

问题在于有很多名篇不是精读教材合适的名篇。

“古文观止”为什么不直接用来当中学的语文课本,大概也是同样的原因。

近来还有一种强烈的意见认为,目前形势发展很快,国家地位急速提高,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的水平能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他们强调现在学生学习外语的条件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他们很多人在中学里已经掌握了大量词汇,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也不差。

现有的精读教材太容易,对他们太缺少挑战性。

他们主张增加教材难度。

同时压缩精读课,多出来的时间让学生多扩大知识面,多增加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内容,从而好好培养一些高级人才。

关于这点,也有教师并不赞同。

他们认为学生基本功很差,语言不精确,阅读量很小,写作能力很低。

总之,基本功需要加强,而不是削弱。

他们担心现在学生心浮气躁,基本功有被忽视的倾向。

他们反对过分强调增加教材的难度和文化知识含量,因为不利基本功的训练。

他们坚信,基本功打扎实了,其他问题都好办。

反之,有可能两头落空。

5》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精读课比其他基础课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它更强调教会学生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对语言的敏感(awareness和sensitivity),和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以词汇为例。

精读课教师要鼓励并帮助学生扩大词汇,尤其要求在基本词汇以外大大增加所谓“消极”词汇,以创造条件开展大量课外阅读。

但在精读课内,主要还是教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

比如遇到一个动词,首先要问学生,这动词是否规则?

其次要问它是否及物?

如及物,就要进一步问通常跟什么做宾语?

直接宾语?

双宾语?

复合宾语?

动名词?

不定式?

从句?

还有哪些习惯的动宾短语?

如果不及物,那后面一般跟什么介词或副词。

另外,与这个动词相应的名词,形容词等等又是什么?

动词有几十个用法模式,学生是否掌握?

英语中有几百个常用的短语动词,学生是否熟悉?

动词是如此,别的词也一样。

英语词汇还有构词法的问题,一词多义的问题,同义词,反义词的问题,还有书面体与口语体,英语和美语,褒词和贬词,古和今,正式和非正式等等差别。

这些英语的特点都需要通过精读教师的启发指点让学生掌握。

6。

强调语言训练和人文知识与素质培养的合理结合。

我们精读课非常重视文化的内涵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们希望

有人文关怀,但绝对不等于要回到过去突出政治,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

我们不想重犯那种泛政治化的错误。

不想把外语教学的人文关怀搞得庸俗化,标签化,口号化;不想把外语教学等同于低级的一时一地的宣传或长官意志;不想利用外语课堂强行灌输学生极为反感的种种教条。

近年来,外语被称为交际的重要工具,求业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价值数十亿的重要产业。

但在我们看来,它首先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是对世界的一种新的视野,是学习外国文明的必要前提。

英语教学实际上不可避免地会置学生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之下,对学生文化,精神和道德的健康发展起不是正面就是反面的作用。

反过来,我们的学生不论称职与否,归根结底也必然要成为中西文化的桥梁。

所以,外语教学,事关重大,说到底,关系到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关系到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语言和文化是不能分的。

区别在于是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关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是在文化课中兼顾语言的学习。

我们的做法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这决不是不重视人文素质。

相反,要在有限时间内,更加合理地结合两个方面,对我们教师的人文关怀实际上要求是更高了。

说到文化,现在的概念十分混乱。

据说文化这个词有160多种定义。

凡是猴子不会,只有人会的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必须承认,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比较恰当的定义,但是我觉得文化似乎可以有中西之分,古今之分,雅俗之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先进和落后之分。

我们现在讲的是修养,情操,道德,品格。

而不是啤酒节,人乳宴之类的商业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学校里考过背过的东西都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是人格,是国魂。

当然我们不能天真地指望几本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文

革时天天背老三篇,“狠斗私字一刹念”也没能使我们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但是我仍然想,几本书,几年当中,天天捧在手上,翻来覆去咀嚼,欣赏,朗读,背诵,模仿,讨论,分析批判,它们不可能不对学生起一点潜移默化的作用。

经验告诉我们,学外语的学生,思想上受所读书本的影响,不论正面还是反面,都是确实存在,而且不可低估的。

有些同志向我指出,学生的理想追求和道德风貌,实际上主要

决定于社会的大环境,学校不能离开这个大环境,生活在真空里。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也想到,在一定条件下,学校也能成为人类良智的阵地,成为新文化和新精神的发源地。

退一万步说,即使作用有限,我们也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

即使有些学生不幸将来仍成为贪官奸商或其他什么卑鄙小人,也是inspiteof,而不是becauseof我们教师。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还有一些同志以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为名,反对在外语教学中灌

输特定文化。

我同意不能带着种族优越感,强行输出自己的文化,但应该克服锁国心态,抛弃愚昧的妄自尊大,虚心地引进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所用。

东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我们不能因为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而否认各种文化间的差异和互补性。

我们尤其要看到自己文化中的某些缺陷,引进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正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再造,这是真正爱国的每一个学习英语的人的使命。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对西方文明的正确态度。

西方文化当然有不

少糟粕,但我们不能忘记,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机械化,工业化,电气化,现代化,法治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以及民主,宪政,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以及环保等等思想,都发源于西方,包括我们信奉的马克思主义。

现在有人说,21世纪情况变了,是我们中国的世纪了。

但愿这是真的。

但即使如此,学习西方文化也是绝对必要的。

我们当然不能让学生盲目崇拜西方,误以为他们的月亮也比我们圆;但我们也不能让他们都变成盲目的“愤青”,把西方的东西看成洪水猛兽。

我们的学生,该说“No”的时候应该有勇气说“:

No!

”,但是在该说“yes”的时候,他们同样应该有勇气说”Yes”.

我们不能讳言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文明和愚昧,科学和迷

信,民主和独裁,自由和专制,开放和封闭,都不能借口民族文化的特点而模糊它们的区别(缠小脚,纳妾,吸毒,吃人,陪葬)。

我们好的传统要发扬光大。

外国文化中好的也要热烈拥抱。

很多东西属于普世价值,是人类共同的财产。

民主,人权等等,决不是西方人的专利。

只有那些没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才会认为中国人不会懂,不需要,学不会,不配学。

现在有些人公开反对“普世价值”的提法,实际上是害怕它们威胁到他们的见不得人的特权利益。

现在有些同志提出我们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强调人文知识,这点无疑是对的。

但我们在基础阶段强调人文关怀,重点似乎不应该放在知识上,而应该放在修养,情操,观念,理想上。

不能把精读课上成文化课。

有学者说:

人品比学问重要。

我十分赞赏这一观点。

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世界有一种责任感。

他们不能只关心个人,只关心物质生活的满足。

他们不应该对社会各种问题,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冷漠无知。

他们应该关切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比如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种族矛盾和文明冲突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生态保护的问题;贫困,毒品,男女平等,代沟等问题。

培养他们探索答案的强烈愿望。

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心。

能爱朋友,爱亲人,爱故乡,

爱动物,爱自然,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爱人类各个伟大文明的灿烂成果,爱真,善,美。

反过来,我们又希望培养学生对自私,卑劣,庸俗,偏见,浅薄,虚伪,一切假,丑,恶的厌恶和鄙视。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私德”和“公德”是不可分的。

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有道理的。

我们还希望我们的学生,有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过去似乎很有批判精神。

动不动就批这个,斗那个,把他们批成“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但那种批判是野蛮的,粗暴的,专横的,蛮不讲理,仗势欺人的。

我们实际上只学会了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

我们没有学会思考,只不过在残酷的政治迫害和文字狱中充当了应声虫和打手。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代人中,很多都背着协助迫害无数民族精英的沉重的十字架。

这种惨痛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今天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他们看问题不能简单化;不能养成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赶时髦,瞎起哄,随风倒;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先入为主,靠喜好,凭感觉,无根无据,胡言乱语;不能不尊重对方观点,肆意歪曲,断章取义,强词夺理,胡乱上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他们应该养成一个习惯,一种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他们应该学会一种本领,一种通过分析,思辩找到真理的本领。

近来,到处举行辩论赛,我们学校还把英国的议会辩论引进口语课。

教学生学会思辩是好事,但我们的学生要有是非观念,学会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学会诡辩,学做政客。

总之我们的学校不能生产只具有一定谋生本领的学生,也不能出品头脑里只装有一些固定软件,只能定向思维的机器人,我们要为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自由,独立,敢于对古今中外的偶像进行点评的个体。

近年来,外语教育界非常关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

的确抓到了教育的根本。

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差的关键原因并非因为教师和学生不懂得它的重要,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鼓励不鼓励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社会喜欢不喜欢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有关领导允许不允许对他们认为正确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进行质疑,探讨,评论,批判?

如果仍然是“引蛇出洞“,秋后算账;仍然是政治专制,文化专制;仍然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仍然是“宁可政治上犯错误,也不能组织上反错误”,一句话,如果没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保证,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是一句空话。

而没有批判性思维,真理就不会有真正合适的土壤。

目前我们的学生接受的只有爱国主义的教育。

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呢?

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学生不会成为未来的义和团团丁呢?

我们怎么才能不让我们学生不再像我院师生干部文革时火烧英国代办处那样去做蠢事呢?

我们如何才能让我们学生明白要爱国就要继续改革开放,尤其是政治改革,就要民主,就要保障人权,就要以民为本,就要反对贪污腐败,反对专制独裁,就要讲文明道德,就要接受普世价值?

最近,出了一本书,叫“中国有些不高兴”,我原以为这是一些忧国忧民的年轻人,要表达他们对贪污腐败,失业贫困,贫富悬殊,环境破坏,社会不公等等问题的关切和不满。

没想到里面讲的是赤裸裸的民粹主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为什么这种书能出来,而且一下畅销数百万册?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年轻人突然爆发出一股批判性思维,而恰恰是因为,宣扬浅薄,廉价,幼稚的民族主义在今天的中国,并不需要任何胆量。

可是,时至今日,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以为一面爱国旗号就能掩盖直至消除所有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的失败难道还需要更多证明吗!

问题很清楚,认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技术问题。

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我们有很多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光辉榜样:

比如胡耀邦,赵紫阳,彭德怀,顾准,遇罗克,林昭。

他们的根本一点是肯说实话,敢说实话。

是有正气,有骨气。

一个醉心名利的人,习惯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人,热衷于依附权势,偷偷告密,出卖朋友的人,习惯于跪着生活,甘当奴隶,甘愿指鹿为马的人,是不可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

精读不是一门文化课,伦理道德课,而首先是

一门语言技能课。

我们要通过语言学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忘记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熏陶,但时间必须有所控制,不能片面强调信息量。

对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只能点到为止。

要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