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933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docx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

 

  

 

 

 

 

 

 

 

   

 

 

 

 

 

  导读:

外国文学史论文应该如何写作?

对于现在的很多作者来说,写作论文都是特别常见的现象了吧,但是想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本论文分类为文学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

  第1篇: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本文试图以斯丹达尔专题的教学为例,来分析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实践中,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

外国文学史研讨式教学实践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外国文学史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并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之后,在高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的概况(包括世界文学的发展演变的脉络、各时期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对外国经典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评析能力,并在比较关照的视域中加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在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取的是讲授法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将文学思潮的来龙去脉等文学史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将经典作品“解读”给学生。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堂堂本应生动形象的文学课硬生生变成了死记硬背让学生害怕的速记课,毫无审美色彩可言。

很多高校教师苦苦思索,试图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

一些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学者“发现”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是在“研”的基础上“讨”,它是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对指定的对象进行研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讨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

  相对于传统讲授法的教师讲、学生听与记的情况,研讨法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能够以主动的心态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能力,提高水平。

外国文学史课程往往是在高年级开设,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学原理”、“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和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研讨式教学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二.斯丹达尔《红与黑》的研讨式教学探索

  1.教学引导

  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因其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以及《红与黑》等一系列现实主义小说而被视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斯丹达尔这一专题的教学由斯丹达尔的生平创作概况及代表作《红与黑》的分析两部分构成。

以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我们一般安排2课时授课,而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则以3课时为宜。

其中1课时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并布置相关论题,2课时主要由学生研讨。

  在教师的引导课上,教师应该讲解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是斯丹达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在世时的文学反响。

应该使学生明确斯丹达尔虽然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法国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但是他在世的时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的创作才华并没有得到同时代读者的认可。

当时在法国文坛享有盛誉的是雨果等浪漫主义作家,斯丹达尔也是以一个浪漫主义者自居。

19世纪五十年代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自觉的思潮在法国出现后,那些现实主义的鼓吹者才将他和巴尔扎克等人追认为现实主义。

  二是他与意大利尤其是米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曾以米兰人自居,这既影响到他的情感生活,也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人生的三次恋爱两次在意大利,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体验,使他写出来爱情史上的名篇《论爱情》。

在他的创作中有许多以意大利为题材的作品。

  三是拿破仑对他的影响。

斯丹达尔是拿破仑的追随者、崇拜者,跟随拿破仑有过一些富于传奇性的经历,即便在拿破侖被囚禁的时期,他也不掩饰其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通过作品中人物来表达这种感情。

  四是斯丹达尔的美学思想与文艺观。

他那唯物的文艺史观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我们正确解读其作品的前提。

  五是斯丹达尔的创作概况。

斯丹达尔创作了《阿尔芒斯》《法尼娜·法尼尼》《红与黑》《巴马修道院》及《红与白》等多部小说。

其中《阿尔芒斯》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巴马修道院》是司汤达在世时唯一被称赞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

  2.学习任务的安排与选题

  对作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应该进入研讨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安排与学生的选题并分组。

在进行具体的研讨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向学生阐明具体的学习任务。

教师应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提供一些具体的选题供学生参考选择。

这些选题可以是情节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把握、作品主旨的理解,以及作家在创作中一些突出的艺术手法的分析等等。

对于《红与黑》这部作品来说,教师可以预先布置这些选题,如《红与黑》书名中“红”与“黑”含义的理解;你认为《红与黑》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政治小说?

为什么?

你认为作品中的于连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为什么说《红与黑》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在《红与黑》中有着出色的心理描写,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你认为斯丹达尔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特点?

它具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些选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作品后(一般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研究能力与兴趣选择老师所提供的某一个选题。

个别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探究。

学生确定选题后,应该以选题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选出小组长来负责每个小组的学习。

  3.学生文本的阅读、资料的收集与消化、论文的写作过程

  这一环节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学生应该在反复研读作品的基础上,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然后查找相关资料写作论文。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但是论文的写作必须独立完成。

  在研讨式教学中,这一环节是在课外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置身事外。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一些学生使用手机看电视、玩游戏、阅读网络小说、购物等非常熟练,但是让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却无从下手。

甚至部分大四学生对一直以来挂在图书馆前面的横幅“移动图书馆、你口袋里的图书馆”视而不见,不知道利用学校购买的移动图书馆收集资料。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移动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阅读文本、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同时应该以微信群、QQ群的方式,要求学生及时反馈各自的学习进度,避免部分学生敷衍了事。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说是很不错的。

学生们不仅对《红与黑》这部作品的情节非常熟悉,对作品中人物的关系、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甚至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一部分选择对《红与黑》艺术特色进行研究的学生,在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时,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同时,还与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等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他们刚刚从西方文论课中学到的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指出了斯丹达尔的心理描写是一种显意识层面的心理描写,而王蒙在《蝴蝶》中的心理描寫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将理论知识与文本分析结合的素养。

大部分学生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了学习人物,撰写了初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的中国知网查重系统,进行论文查重,从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论文写作的原创意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4.课题集中讨论

  课堂讨论时学生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环节,也是加强学习、深化学习效果的一个环节。

与上一环节一样,这一环节的主角仍然是学生。

每个学生都应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括,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考虑到课时的限制,个人的成果绝大多数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并在小组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每个专题的观点,在全班进行汇总,每一选题选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在《红与黑》的讨论中,我们根据前面提供的选题将学生分成5组进行讨论。

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对作品主旨的讨论最为精彩,一些学生从文本中主人公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及玛特尔小姐两位女主角的爱情纠葛出发,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同样从作品出发,认为于连对两位女性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他追求并占有德·瑞那夫人是出于报复德·瑞那市长的傲慢无礼,离开德·瑞那夫人也不是因为感情的结束;他对玛特尔小姐的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地位财富的追求,也很难说有多少爱的成分。

在否定了作品爱情主题之后,他们进一步结合作品的标题及副标题、扉页及作者一贯的创作主旨,指出作品是一部政治小说。

  在发言中,学生大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成精美的PPT,声情并茂,一改之前上课死气沉沉的局面。

  5.教师讲评总结

  讲评总结是研讨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教师一是要根据学生在整个研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们大都认真完成了论题,深化了对作品的认识,尤其是部分学生以比较的视域比较分析《红与黑》与王蒙《蝴蝶》的心理描写,这样的思路值得鼓励。

二是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学生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对《红与黑》研讨式教学进行过程的实践与分析,可见研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应用能力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发现研讨式教学需要师生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并不宜作为常规的教学方式,在每一门课程中只能偶一为之,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敷衍了事,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作者介绍:

袁盛财,邵阳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第2篇: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教学探索

  内容摘要:

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符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结合“第二课堂”,采取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采用演讲法、朗诵法、戏剧表演法、影视欣赏法、讨论探究法和角色互换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外国文学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旨在使学生熟知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掌握外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外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受建校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往往盲目照搬母体院校或机械模仿其他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并不符合独立学院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多问题。

  就专业教师而言,独立学院教师以硕士学历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地研究作品。

  就学生而言,独立学院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差,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作品分析只停留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层面,缺乏深入研究的意识。

而且外国文学史内容庞杂,文学作品众多,一般外国文学作品的人名较长难以记住,作品的文化背景也与中国文化传统差异较大,经过翻译后读起来更加晦涩难懂,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缺乏兴趣。

电子传媒时代,学生自制力差,对电脑手机严重依赖,娱乐至上,宁愿花大量的时间在娱乐上,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花时间阅读文学作品,导致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对外国文学作品和知识了解很少,对作品的分析浅显,很难有创新的看法和意见。

  在独立学院纷纷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亟需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应用性,并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由于课堂学时有限,我们应该坚持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例如,组织外国戏剧表演比赛、诗歌朗诵活动、演讲比赛、读书会、专题讨论、比较阅读等。

  在多年的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笔者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试图探索真正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讲授——接受”的模式。

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没有互动交流,学生上课就是耳听、笔记,没有思考的时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

可以说,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共识。

在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后,笔者主要是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思考问题。

如笔者在讲授新古典主义文学特征的时候,采取先分析新古典主义文学作品《熙德》、《安德洛玛克》的方式,然后通过提问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特点,最后总结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这种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比教师直接讲授更让学生印象深刻。

  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讲到艾略特《荒原》的时候,教师先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其中的一章,在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之后,教师随机在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小组的学习探究情况,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补充,最后全班一起不仅细读了作品,还探究出《荒原》的主题、艺术特色,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这和之前学过的诗歌差别很大,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了解这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整个课堂学生互相合作、自主学习、讨论探究,課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成为了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里的配角。

  二.教学方法

  因为外国文学史涉及的知识较多,教师对教材内容应合理取舍,不必每篇作品都讲,应将重难点放在作品分析特别是作品的艺术特色上,使学生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

同时坚持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笔者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演讲法

  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课程开始前教师提供阅读书目,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阅读五部名著,课前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按顺序进行演讲,重点谈感悟。

学生阅读完作品后自行查阅资料来理解作品并分享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也通过分享了解作品。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演讲能力,也提高了作品分析能力。

例如,有同学认为《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利夫根本不值得同情,他原本只是一个弃儿,被收养后因为受虐待,被凯瑟琳背叛爱情后就不择手段疯狂报复,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心理扭曲,是一个可恨的人。

虽然学生提出的观点有待商榷,但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在学生演讲后再对这些观点进行引导分析。

  2.朗诵法

  教师在讲授作品的时候,作品的一些精彩段落和片段可以采用课堂朗诵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诵读感悟作品、了解人物,激发情感。

例如,在讲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时,可以请学生朗诵其中最著名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哈姆雷特的忧郁和多思,为理解作品和人物奠定了基础。

  3.戏剧表演法

  在讲到戏剧作品的时候,因为戏剧作品篇幅适中,教师可以选取矛盾冲突集中的片段,分组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时候,可以分角色表演其中的第三幕。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通过钻研剧本,既理解了剧本中的人物角色,也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和特色。

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实现了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

  4.影视欣赏法

  现在是电子传媒时代,网络、电影、图像无处不在,人们对电影电视的兴趣远远大于文字作品。

虽然对这一现象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了时代潮流。

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目前已经有很多文学作品拍成电影电视,这些影视作品完全可以成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资源。

但是在播放时不需要全片播放,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片段播放或部分播放的方式来辅助教学。

例如,通过播放电影《红与黑》片段,学生清晰地理解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掌握了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生记忆深刻,甚至有学生说上完外国文学史课后只记住了教师播放过电影的篇目,可见影视欣赏是有助于教学的,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度即可。

  5.讨论探究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甚至进行课堂辩论,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通过播放《安娜.卡列琳娜》片段后,学生已经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安娜的悲剧是必然的吗?

她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讨论激烈,有的同学说安娜可以选择离开重新开始,而且好死不如赖活着,就算再艰难也不应该选择死亡。

这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到安娜的处境和性格上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最后学生们既理解了安娜的选择,也总结出了安娜的形象和悲剧原因,自主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6.角色互换法

  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教师职业,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作品分析的方法后,选择几篇比较简单易懂的作品交给学生来讲,让学生尝试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和讲课。

全班面对相同作品以小组的形式课后共同学习,分工合作,每小组私下讨论各讲一个方面,内容不重复,课堂上再由教师抽选代表来讲。

通过抽选代表的方式有效地保证小组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后,教师再总结补充学生没有讲清楚的地方。

例如讲东方文学时,可以选择将《一千零一夜》、《先知》、《我是猫》、《雪国》等作品交给学生来讲,让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

角色互换法既考察了学生是否掌握作品分析的方法,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应堅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坚持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坚持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介绍:

曹倩,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