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424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docx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

英国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习俗: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

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

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

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

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

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

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

他效劳。

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

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

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

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

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

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

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

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

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

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

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

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

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

晚到10分钟最佳。

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

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

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

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

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

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

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

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

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

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

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

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

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

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

不能在餐桌上抽烟。

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

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

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

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

法国民俗:

服饰——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因此法国时装一直引导着世界时装的潮流。

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

“时装不卖第二件”。

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

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

“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

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

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但也接受比较便宜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小动物——当今许多法国家庭对小动物恩宠倍加,不惜耗费巨金收买哺养。

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在3000万只以上。

1/3的家庭养狗,狗的数量已近4万条,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

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造成一定的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伤人的事件高达50多万起。

 

    礼仪——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传统。

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

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

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吻——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

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

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婚俗——结婚前先要订婚。

仪式非常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

婚礼也已逐渐简单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

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上9时至下午5时之间举行,婚后大宴宾客。

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

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

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节日——每年11月1日为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

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每年11月25日为圣喀德琳娜节,是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

年满25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俄罗斯的礼仪风俗:

礼仪习俗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48亿人口中,俄罗斯占人口的大多数。

  

   俄罗斯人的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本人名.父名.姓。

妇女婚前用父姓,婚后多改用夫姓,但本人名和父名不变。

  

   俄罗斯人的姓名和称谓的使用非常考究,往往因交际场合性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

在正式场合,陌生人相互介绍时,成年人一般用全名,青年人多只用名字。

俄罗斯人对“你”和“您”的使用,也非常考究。

称“您”表示尊敬,但也表示关系一般。

称“你”则表示关系密切。

  

   俄罗斯人一般的见面礼是握手,但要注意握手时要脱下手套。

久别的亲朋好友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

在隆重的场合,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应邀到俄罗斯人家做客,进屋后应脱衣帽,先向女主任问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

男士吸烟,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

  

   对于数字,俄罗斯人忌讳13,而喜欢7,认为7象征幸福和成功。

送礼也喜爱用单数,认为双数不吉利。

  

   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

主要民间节日有:

圣诞节(1月6日或7日)、洗礼节(1月19日)、复活节、彼得节(7月1日)、以利亚节(8月1日)等。

  丹麦风俗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习惯于给他们的恋人戒指或一束花,作为订婚礼物。

但在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是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

    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

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

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韩国风俗

    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

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

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

也喜欢热辣口味。

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

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

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

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

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

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

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

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

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

初次见面,交换名片。

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

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

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

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

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

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

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

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节庆较多。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传统饮食是种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

农历4月8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

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

农历8月15为中秋节,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

清明扫墓,冬至吃冬至粥(掺高梁面团子的小豆粥)。

除上述传统节日外,韩国人还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等。

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

    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

忌用“四”(韩语音同“死”)。

忌用一个手指指人。

站立交谈时不能背手。

女子发笑时必须掩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