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至理名言不忘初心 保持本色word精品模板.docx
《领导的至理名言不忘初心 保持本色word精品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的至理名言不忘初心 保持本色word精品模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的至理名言不忘初心保持本色word精品模板
领导的至理名言:
不忘初心保持本色
领导干部应善于讲故事
黄建国
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是一个好传统、一种好作风。
可以促进领导带头,促进相互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提高讲廉政党课的水平和效果,不止是“讲”的问题,更有“做”的问题,也不光是个人的功力,更有集体的智慧。
就讲课本身而言,可以看到,好的廉政党课都有一些故事穿插其间,作为重要的论据。
这些故事,有过去现在的,有国内国外的,有伟人凡人的,有正面反面的。
生动鲜活的故事,使党课增加了信息量,增强了穿透性,增大了凝聚力。
莫言说: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领导干部是干实事的,事是人做的。
领导者要动员人、组织人,离不开说服、教育,因而也需要讲故事。
耐克公司每次对新员工进行培训,都会讲一些故事。
有见识的领导明白,除了堂皇的企业宣言与行业术语外,还必须让员工认识公司的渊源、价值观以及知名人物等,才能深入了解并体会公司的精神、企业的文化。
领导干部善于讲故事,会更加丰富、更加亲和,会更有魅力、更有效率。
讲故事很有必要,讲好故事也不易。
好的故事,应有“四度”特点、”四动”功能。
即情感的浓度、精神的高度、思维的深度、语词的亮度,从而实现情感层面的感动、精神层面的撼动、思维层面的触动、语言层面的惊动。
一次党课不可能讲很多故事,不可能“四度”“四动”皆俱,往往是只占其中一两种份额,那也就很不错了。
情感层面的感动。
好的故事,能让人产生共鸣和回味。
感动,在当今已成为稀缺之物。
让人感动,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浅薄的煽情。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不到1200字,无疑是号召人们向伟人学习,但没有祈使句,没有一个“要”字。
然而所讲的事,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讲廉政党课贵在循循善诱,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方会有好效果。
“故事能真正打动人心。
”睿智的领导者都爱说故事,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有此特点和特长。
“讲故事是领导者工具箱里最好用的法宝”。
真正好的故事,与信仰、仁爱、忧患、良知等融为一体,同使命、责任、正义、担当联在一起,和真、善、美结成一脉,可产生以一当十的效果。
精神层面的撼动。
好的故事,能产生震撼、震动的效果,使人受到振奋和鼓舞。
精神支柱是做人的脊梁,是团队的支撑。
精神的力量,无形而巨大,似迷茫雾海骤然升起的明灯,像久旱无雨忽然降至的甘霖。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党课无疑政治性强,具有严肃性,但不等于可以板着面孔僵硬说教,不等于可以故作高深抽象议论。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用故事展示丰富内涵、揭示深刻主题,有利于让道理可亲可近、引人入胜。
世界上的百年老企业,大都有自己的故事,传承精神、启迪后进。
好故事能够穿越时空,在建设精神家园、维护精神支柱中,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
思维层面的触动。
富含哲理的故事,能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意外,刺激我们对惯常认知的反叛和刷新,可以使我们拓宽思维视野、完善思维品质、优化思维方式。
走复兴之路,建美丽中国,仅有知识不够,还需要有思想,既要看到所有人能看到的,还应想到没有人能想到的。
现在的领导者,面对的情况之复杂、矛盾之综合、变化之突然、诱惑之多样、压力之巨大,是前所未有的。
领导者要高效履行职责,光有一般的资历、经历、阅历和才情、才智、才华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心灵等级、丰富智慧头脑。
“一画寓万言”。
好的故事也寓意深刻。
人对故事的印象远比数字和事实深刻,因为故事不仅入脑,而且入心,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智慧,不仅有哲理,而且有方法。
很多故事蕴含着怎样修身养性、拒腐防变,如何净化灵魂、宠辱不惊的大智大勇,听得进、记得牢,经久耐用,终身受益。
语言层面的惊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采也是魅力,文采也有力量。
好的故事,词语鲜活,沁人心脾。
讲故事以短取胜、以小见长,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让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
“讲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讲三分钟小故事。
”夸张浮泛的文风使人生厌,刻板空洞的议论令人唾弃,正所谓“文章冗长,空话连篇,谁写谁看,写谁谁看,不写不看”。
人与人(包括上下级)打交道,就是要彼此提供新鲜感的。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以为可以一成不变,可以千篇一律,就可以在为对方创造新鲜感上不用心、不尽力。
鲜活的故事、新颖的语言,取代那些“常讲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我们的宣传教育、廉政党课,才会产生较好效果。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并不是越短越好,关键在于内容。
假大空的东西,“一百字也觉长,一分钟也嫌久”。
转变文风话风,授好廉政党课,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讲故事仅是其中一个要素。
领导干部善于讲故事,决不只是个技巧问题,实质上是个思想作风、领导方法问题,甚至与群众路线、民主意识有关。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那种以“人民教育者”自居的传统意识,曾经给一些执政党造成灾难性后果。
以“领导者”兼“教师爷”自居,就不可能平等看人,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一般干部水平低、知识少,因而容易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在这种状态下,往往会认为只要把书本上、文件上的话搬来、抄来,再按照“新精神”去“组合”一下,就足够干部和群众“学习”“领会”一段时间了。
由此看来,领导干部会不会讲故事、善不善讲党课,还得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湖南组织部长黄建国给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封信
一、人生须常回首
人要不断进步,要获取成功,有三部曲很重要:
一是超前思考,化不利为有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早一点谋划,可以争取主动。
二是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
要注重实干,注重积累。
有渐进量变,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是善始善终,变理想为现实。
起步容易,鲜克有终。
慎终如始,方无败事。
做好这几步,离不开总结经验。
忘记和能记,是人的两大本能。
人不能忘,是活不下去的;如不能记,也不会生存得好。
“不铭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一次没学会,它将不断地重复。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总结经验,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人应该每天做一点自己不想做的事。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的这句话,是一个真理,是进步的阶梯。
有句话与这个观点相近: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每天做点困难但却有益身心的事,每天淘汰自己身上不合时宜的东西,这是逼自己进步的办法之一。
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这是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如有的人坚持每日必记、每事必记,几十年如一日,锻造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也使自己在不断超越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即便是自己所长,注意总结,予以确认,加以肯定,也有助于使之得到弘扬。
正如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
佩罗所说:
“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500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郭沫若的诗《凤凰涅磐》中的“菲尼克司”,就是中国所谓的凤凰。
凤凰本是“神灵之鸟”,尚且要在500岁之后“火焚再生”,可见新陈代谢这一宇宙中的普遍规律,对任何事物更是概莫能外了。
它启示我们,在知识上要不断汰旧求新、吐故纳新,不断地重新进行学习,勇于扬弃陈旧之物。
幼稚的脱去胎毛,换上成熟的羽毛,长出坚硬的翅膀,才能翱翔万里、直冲云天。
老鹰在经过一段长空搏击之后,羽毛也会老化,翅膀也会有损,非下决心“脱毛”不可。
凤凰的“火焚”,悠悠500年才有一次,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脱毛”,却容不得这样漫长的岁月,也不可能只“脱一次毛”便可受用终身。
必须树立时时地“脱毛”、不断地“脱毛”、活到老“脱”到老的思想。
恩格斯45岁时学微积分,毛泽东同志晚年还自学英语,他们都不把年岁大作为不再学习的借口。
它还启示我们,在个人思想修养方面,也需要不断否定、超越,才能获得清醒、获得激情,才能振奋起来、进步起来。
人生须常回首。
人生要经常进行阶段性的“大盘点”,及时回首得失成败,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以便为此后的人生做好减过避祸和免败求成的精神准备。
人的智慧在认识自身短处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总结经验、盘点过去,千万不要护短,不要怕家丑外扬。
暴露了痛疽,方可得到疗效。
吐故纳新实际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只有经过苦痛,才会有真正的吐故,才能获得扎实有用的新知。
如有的人把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归结为外因,全然不反思个人之过、主观之错,这样怎么能变得聪明起来呢?
有的人把自己成长进步慢归咎为没有跑关系、找后台,以为别人被提拔都是靠走旁门左道,而不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这样如何能获得进步呢?
总结经验要善于辩证思维,找准问题的症结。
毛泽东同志是最善于从哲学高度总结经验教训的,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总结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时,他指出,固然有敌我力量悬殊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特别是革命党自身的原因。
认为“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强大是原因,但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军事冒险主义之罪,是主要原因。
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而得出了“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的结论。
由此可见,总结经验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看到问题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努力方向。
总结经验要科学、要客观,必须注意学习哲学,成为自觉的辩证论者,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度。
思维的深刻度,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成功率和事?
ahref=http:
///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尚У牡萆取6呕嘉分剩岣咚嘉愦危鞲袼谷衔?
ldquo;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潜心学习,坚持数年,必有收益。
季羡林先生讲:
“知识分子大概是分为三类:
先知先觉的,后知后觉的,不知不觉的。
第一类是少数,第二类也是少数。
”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不了第一类,至少不做第三类。
学习科学理论,学习各种知识,重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工作,讲形象点,就是要“做湖南猫、抓湖南鼠”。
尤其应注意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
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乎到学习成效的大小和真假。
17世纪的英国学者托马斯?
富勒说:
“知识使好人更好,使坏人更坏。
”塞缪尔?
约翰逊说:
“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
”罗素说:
“科学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善可恶。
”知识具有两面性,不解决学习的动机问题、方法问题,学了不见得必有好结果。
边学边思、边学边干,实现从必然向自由、从此岸到彼岸的飞跃,我们才能更好地做人和做事,完成好担当的使命。
二、为官应重德性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用人的大政策、大原则、大标准。
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
德和才是支撑人字的撇和捺。
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
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德才兼备德为先。
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性。
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来实现价值,来检验成败。
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来提供动力,来保证后果。
方向一错,全盘皆误。
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
1960年,陈毅同志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更糟了。
这段深入浅出的话告诉我们,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灾难。
作为党的各级执政骨干,我们要高度重视德性问题,致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要强化道德意识。
大量事实证明,有德才有得,有诚才有成。
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
正如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
”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
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
林肯说:
“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
”林肯所以享誉世界,重要之点在于他公正自持、廉洁自守。
林肯去世后,陆军部长史丹顿说:
“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
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地为我们工作。
有了这张绿卡,成功将为我们一路放行。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高度重视德的问题,防止懒官、庸官、贪官、淫官占居重要位置。
即便在民主不断
扩大、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注重选用德高望重、人格完善的领导者,防止觊觎权力、善于伪装的奸佞小人。
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具备履行公职的良好品行和职业操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对组织、对事业、对人民,一定要诚实守信,不偷不吹不装不假。
“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人格低下的人,最终是要露马脚、被唾弃的。
要严格道德自律。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领导干部在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树立道德新风尚方面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命令。
这里有三种境界,其一是不做恶事;其二是多做好事;其三是社会楷模。
达到第一种境界是小有所成,达到第二种境界是有较大成功,达到第三种境界是有巨大成就了。
领导干部讲重德性,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
具体讲,就是要忠于党、爱祖国、为人民。
同时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员,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这些都得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们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时候,就深深感到,经典作家不仅具有真理的魅力,更具有人格的魅力。
马克思说:
“我们都是坚持为八小时工作日而奋斗的,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八小时。
”1868年4月30日,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这样说:
“我在几天之内,就满50岁。
如果那个普鲁士少尉对你说:
‘服役已经20年,仍旧是个少尉’,那么我可以说:
‘年届半百,仍旧是个赤贫者’。
”这无疑大大增添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果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怎么可能让人信服、跟着来做呢?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按党章的要求,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
讲道德自律,不能忽略细节、轻视小事。
小和大是相对、相交的,是会转化的;要注意道德积累;要坚持道德修养;三、关键是心境好;心境俗称“心胸”,又名心地、心田,是指个人心神表;正确对待困难挫折;正确对待成败得失;是会转化的。
拿遵守“三德”来讲,能不能保持“慎独”,在无人监督、没人认识的环境里,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文明守法公民?
能不能模范执行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办事?
能不能弘扬传统美德,善待老人、妻子和孩子,建设和睦家庭?
许多细节和小事,常常影响着大节,折射出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
“白天想上班,晚上想回家”的人,比那种不思工作总惦念着牌局、不顾家人总沉醉于饭局的人,要健康得多、高尚得多。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搞得家庭四分五裂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也是要丢分的。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我们常犯的错误有4种:
知识不足的错误,经验不足的错误,能力不足的错误,德性不足的错误。
这几种错误,都应当努力避免,尤其要着力防止犯德性不足的错误。
要注意道德积累。
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记忆力不满,却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很多人都能根据自己身体部位的问题去看医生,但少有人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
人们往往在自认为最清楚的事情上犯错误。
谁都觉得自己缺钱,包括那些不缺钱的;谁都不觉得自己缺德,包括那些缺德的。
一个人的德性,无论好与差,均为日常思想和行为的“零存整取”。
正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
某些人的下场,如罗柯斯所说:
“他们收割的,正是他们种下的。
”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品行达到较高层次,有时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稍微一转动,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起来。
司马光把这枕头叫“警枕”,意在鞭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
一个人对他人讲信用相对容易,因为受到外在力量的约束、监督,会迫使其恪守承诺。
而对自己讲信用则要难得多,因为那只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唯一能监督的只有自己。
但唯有持具这样一种
坚定心力的人,才会出类拔萃,因为这是他超凡脱俗的地方。
齐白石的成功在于对自己讲信用,始终固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
他规定每天作一幅画,从不间断。
85岁那年,有一天连画了4张条幅,已经很累了,又画了一张后,写了这样的话:
“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上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正是雷打不动的行为准则,造就了他炉火纯青的画艺。
德性需要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升华。
要坚持道德修养。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得其下。
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要达到“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就应当把目标定得高一点。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玫瑰花,就应当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专栏作家哈里斯的朋友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眼,没有理会。
哈里斯问: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
”朋友说:
“他每次都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样客气?
”“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想、这样做,可以减去多少无端的烦恼。
一个人只要自身有教养,不管别人举止怎么不适当,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
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
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方能为别人所不能为。
加强道德修养,很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驾驭自身欲望。
人都有七情六欲。
巴尔扎克说:
“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力和动机,是幻想的刺激素,是行动的意义。
”欲望具有两重性,它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东西,既能使人进步,也能使人堕落。
你不想占有,你囊中是空的,但你身轻如燕;你若占有了,身心会受到挤压,就得付出代价。
“欲”字与“火”字常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
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控制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
学会控制,可以获得很多。
在自我控制中加强自我修养,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德性。
三、关键是心境好
心境俗称“心胸”,又名心地、心田,是指个人心神表具的境界,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灵、心态等。
人生在世,求生存、谋发展,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心态表现。
医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心境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
心境决定着人生的命运。
心境好,病难找。
生病的人,大多与精神压力有关。
心境好,抗打击能力就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心境不佳,承受能力就弱,遇到一点小挫折可能就倒下了。
人应当经常调整自己的状态,调理自己的心境。
养身重在养心,补体重在补脑。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人只能活一辈子,不能活两辈子,应懂得善待自己。
在百忙之中,应为自己营造心灵的港湾,修筑生命的驿站,使身心得到栖息,以便胜任事业的重荷。
自我养心,健康心境,关键要学会调摄。
有人主张用“顺、慎、和”三字诀,来促进良好心境的形成。
顺,就是顺其自然,顺随四季气候变化养心,顺理依章处置矛盾和纠葛,凡遇不如意事,顺其来去,不背忧虑包袱,否则劳心伤神、损害健康。
慎,就是谨慎处事,凡事做最好努力,又有风险防范预案。
谋求最好,虑及最差。
这样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规避了万一的风险,进可以成功,退可以安全。
和,就是和谐为上,心平气和,从容镇定,坦然面对一切。
要知道,虽然在你上面的有的比你弱,但在你下面的更有比你强的,比你富裕的人千千万,比你困难的更有万万千,持有这种心境意念,就能够气顺神闲,过好每一天。
养心的核心是个适度问题。
中华传统养生学一再告诫,精神情志活动要适度,体力房事要适度,饮食五味要适度。
苏东坡有“三养”之说:
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
诸事再好,适可而止,贪多嚼不烂。
适可而止是人生哲理,适度是健康之母。
心境理智平和,便会过滤掉不利的思想和情绪,就能够看到柳暗花明,从而维护良好的身心状况。
拥有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而失去健康必会丢掉一切,为了可持续的健康,我们要注意养心补脑,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境。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
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讲,“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他认为,“两眉为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也。
”这形象地揭示了人生难免困苦忧患,故历来有“忧患人生”之说。
我们常讲:
祝你一帆风顺,祝你万事如意。
这只是一种愿望,实际不可能都“风顺”,都“如意”。
而坎坷和挫折,倒是一种常态。
有一些不顺利、不如意,也未必都是坏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位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就带回家去,蛹壳上出现裂缝,蝴蝶挣扎了许久,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老人于是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平扁,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
原来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
蝴蝶的成长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
人的成长也是如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能是一种必然,一道门槛。
不经过挣扎、挫折、磨炼,是很难脱颖而出的,也很难健?
ahref=http:
///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沙ぁ3钥喙笤谙龋彩侨松囊恢直厩⒁环莶聘弧9怕蘼砣ㄋ担?
ldquo;没有谁比未遇到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
”遇到不幸,能够泰然面对,就能渡过难关,也使自己得到磨炼。
凡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
“自古人间苦无边,看得高远境如仙。
”汽车轮胎之所以能在路上支持那么久,是因为它可以接受一切,能够化解各种压力。
有的人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一旦事与愿违,就改变了初衷,动摇了信仰,陷入了极度悲观,进入了抑郁病态。
现在有很多东西在减少,如精神乐园,有许多东西在增加,如精神病院,这或许是一大成因。
培根讲: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宠辱不惊,我们当有这种大度、这种定心。
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民国元老、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
有人问及他高寿之道,他指着家中一对联,笑而不语。
对联的上下联是: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横批:
“如意”。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道是“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如果求全责备,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就能渐入淡泊之境。
有人说: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该得的一定会得到,不该得到的不争不急。
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处在一种智慧状态,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知道适度的人不会遇险。
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它形象而诗意地揭示了一条普遍规律:
不圆满是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惯常现象。
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许就可以“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当遇到春风得意的人生顺境时,我们就不至于忘乎所以而乐极生悲;当身处凄风苦雨的人生逆境时,我们就能心平静气而坦然处之。
人有时会产生失落感,这是因为总在与他人比较。
人在沼泽,身在囹圄。
换一个角度风景就不一样了,你就是世界,你就是幸福,你就是未来,你就不失落了。
失去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获得,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英国思想家罗素,上世纪70年代初来到中国四川,意在帮助民众解除痛苦、获得幸福。
在乘竹轿上峨眉山时,他发现累得满头大汗的轿夫们丝毫没有怨气和烦恼,反而很乐观和风趣。
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坐轿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是不幸福的。
人生之幸福,在每个人的心中。
认为自己聪明的人是愚蠢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