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053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名画欣赏教学设计

二年级名画欣赏教学设计教者:

卫凯

一、设计意图: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几乎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的格局一统天下。

但随着我校美术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深深地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纲要》中也指出:

“小学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与我园的美术课题总目标的第一点“感受生活”不谋而合,而这个“艺术”,我想也包括名画作品。

因此,在上学期,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米罗、毕加索、马蒂斯的作品张贴在绘画活动室,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但我们小朋友看了都说是鬼画鬼脸,成效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本学期,我就有目的地组织了幼儿进行名画欣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敏锐,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这次欣赏活动我选择了

 

名画欣赏:

《赶集》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赶集》,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胄,引发兴趣。

 黄胄画作线条是主要依据之一,擅长中国人物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

人物画善于运用速写的表现用法抓住人物特征,线条流畅有力,风格奔放,生活气息浓郁。

动物画除驴外,他还常画牛、马、骆驼、狗、鸡等,造型准确生动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骑着驴儿去赶集,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生活情景。

2、大家知道吗,画驴可是画家黄胄的一绝。

看,《赶集》画中的小毛驴造型准确,老实憨厚中透着机灵,真是人见人爱呀。

驴背上坐着两个新疆小朋友,老爷爷步行赶驴,远处还有骑驴赶集的人。

3、画面上人物服饰特征鲜明,人物表情和动作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画中笔墨概括简洁,线条流畅有力,轻松活泼,好像一幅一挥而就的速写,去掉了许多烦琐的细节,弱化了明暗和体积感,突出了人物的生动性。

鲜明、单纯的色彩与墨色配置起来,强烈艳丽,既有传统意味又富有现代观念。

4、纵观这幅画,那灵动的笔墨、充满动感的人物造型、生动饱满的构图、奔放的风格、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使人耳目一新。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一幅“赶集”的作品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荷花水鸟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荷花水鸟图》,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朱耷,引发兴趣。

  朱耷,也叫“八大山人”,是清朝初年的画家,清初“四僧”之一。

他在绘画上手笔纵放,造型夸张,不泥古法,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影响了后来“扬州八怪”等众多的艺术家。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用墨是中国传统书画中很具表现力的要素,笔上蘸墨的浓淡干湿,落在纸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对于大写意的花鸟画而言更是如此,往往疏疏几笔,就能够传神达意,可谓神奇。

2、这幅立轴《荷花水鸟图》是清朝初年画家朱耷的写意花鸟作品,简练而酣畅淋漓的笔墨,寥寥数笔就描绘了一幅池边小景:

两条长长的线条是荷花与荷叶的杆;六片墨块点下去,就成了一片侧面向下的饱满的荷叶;线条轻轻勾勒出鸟与石的轮廓,再用浓墨淡墨稍稍渲染,鸟和石头就生动了起来。

3、朱耷在这幅画里做到了言简意赅,形神兼备。

4、在朱耷的笔下,鸟儿不是春光花影中欢快的鸟,而是与枯木竹石相伴的孤鸟;画面的构图惊险怪诞而又显空灵;画中的虫鱼鸟兽经过夸张变形和拟人,呈现出奇特的表情。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一幅荷花水鸟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红色的和谐》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红色的和谐》,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马蒂斯,引发兴趣。

  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红色的和谐》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画中人物只有一个,身着黑色上衣围白色围裙的妇人,她像在整理餐桌,一大片热烈的红色在她身前身后一桌子和墙壁都是红色壁纸和桌布,上面画有花花草草的图案。

画面上还有些什么呢?

桌上摆放着水果、蜡烛等,桌旁有两把黑色椅子,窗外有模糊的树木、草地和房子。

3、你觉得画家描绘的重点是什么?

人物、物品都在同一个画面上。

4、这幅画画的情景和我们现实中见到的情景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会感觉到画面没有什么立体感,你不能找到光线的来源。

要知道我们住的房子是立体的,光线使得房间里的东西显得明明暗暗。

画中的墙壁和桌子的红色连成一片,给了我们“平”的而不是“立体”的感觉。

5、那画家又是如何把墙壁和桌子区分开来的呢?

原来他是画了一条细小的黑色的桌子轮廓线。

6、画家马蒂斯在作品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运用图案组合,使得画面和谐温馨。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这幅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蒲公英》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蒲公英》,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吴凡,引发兴趣。

 吴凡画画儿总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 《蒲公英》在195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版画比赛得了金质奖章,之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版画因为印刷方式不同,分作黑白木刻版画,套色木刻版画和水版水印套色版画等种类。

四川版画家吴凡创作的这幅版画就是木板水印套色版画。

2、吴凡画画儿总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所以他画中的情景总能让我们似曾见过,感觉熟悉和亲切。

这幅《蒲公英》创作的灵感源自一个偶然的场合,他看到一群孩子在欢快地吹蒲公英玩,感人的情景引起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于是他构思创作了这幅作品。

3、为了突出小姑娘吹蒲公英的天真形象,只画了小姑娘和她割草时挎着的小篮子、镰刀。

画中的墨色虽然不多,但浓淡搭配很有趣,使得画面既有版画特有的刻印效果,又有了国画的水、墨、彩交融的趣味。

4、你观察一下,画面左下角画家的签名和印章,是不是使画面显得平稳了?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这幅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悄悄话》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悄悄话》,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王有政,引发兴趣。

   王有政,陕西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代表作《悄悄话》获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捏扁食》、《倦旅图》分别获六届、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王有政画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你对谁说过悄悄话?

看来童年的经历在画家王有政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2、画面中一个小女孩趴在爷爷的肩上小声说着话,爷爷为了听清孙女的声音竭力的后仰着上身,孙女在和爷爷说什么呢?

3、我们从爷爷手上正在编制的藤筐可以看出,老爷爷是一位淳朴的劳动者,在那个时代老爷爷可能从来没有上过学。

小孙女背着书包,背在身后的手中拿着的书本告诉我们她是刚刚放学回到家,也许他在和爷爷说今天的学习成绩,也许在告诉爷爷学校发生的新鲜事,总之说的内容是孙女的小秘密。

4、你会把秘密对谁说呢?

他一定是你最亲近的人吧。

5、画面背景有一棵长满枝杈的老树,透过粗细不均、深浅不同的树枝,隐约可以看到一个窑洞,这就是爷爷和孙女的家。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四使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四使徒》,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丢勒,引发兴趣。

  慕尼黑旧美术馆和慕尼黑新美术馆都收藏有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德国艺术家的作品主要是藏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丢勒是德国人的骄傲,他是一位可以与达·芬奇、拉斐尔相媲美的伟大艺术家。

慕尼黑旧美术馆里就藏有他的一幅不朽名作《四使徒》。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四使徒》是由两幅作品组成的双联画,左幅画的是站着的、身着红衣的年轻的圣约翰和正低头看书的年迈的圣彼得,右幅立着的是手捧经书神色威严的圣保罗和满脸络腮胡须的圣马可。

2、丢勒巧妙地通过衣着、神色、动作、眼神和体态,把这四位使徒的不同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象征着艺术家对公正、智慧和真理的理解。

3、慕尼黑旧美术馆和慕尼黑新美术馆位于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偏北的一处绿地中,属德国州立美术馆,是德国引以自豪的绘画宝库。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四个不同衣着、动作、神态的小朋友,方式与这幅名画相同(对莲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驼队》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驼队》,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吴作人,引发兴趣。

 吴作人(1908—1997.4.9)安徽泾县人。

擅长油画、中国画、美术教育。

是继徐悲鸿后中国画坛的又一位领军人物。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你见过骆驼吗?

有人说骆驼是沙漠之舟,可见骆驼是人们穿越沙漠的必备交通工具。

如果你牵着骆驼走进沙漠时,你就会发现骆驼是沙漠行路最忠实的伴侣。

2、画面中描绘的就是一支长长的骆驼队伍艰苦地穿越沙漠的场景。

用你学到的近景、中景、远景来分析画面,你发现这幅画的特点了吗?

最远的骆驼你还能看得清楚吗?

这幅画中的近景和远景非常清晰,远景中的骆驼最终缩小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点。

3、这是什么样的画法?

画家利用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让我们感觉到了沙漠的无边无际,使得整个画面真实而且空间感极强。

近景一头骆驼在仰天长叫,另一头骆驼则目视前方。

4、画家吴作人在描绘骆驼脖颈处的长毛时,充分利用中国画水墨在宣纸上渗化的效果,把厚实的毛茸茸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骆驼的四肢有深有浅,这是画家运用了水墨独有的墨色变化技巧,将骆驼的四肢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5、此时你闭上眼睛,能看到这幅画面吗?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某一处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提到这幅作品时,它能立刻闪现出你脑海中,这就足够了。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一幅骆驼的画,注意近大远小的运用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早晨》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早晨》,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方人定,引发兴趣。

  方人定(1901-1975),现代著名书画家。

幼名四钦,复名士钦,广东中山市沙溪人。

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及广东法官学校高等研究部毕业,后专攻美术。

1923年入春睡画院,师从高剑父习画,主张国画革新。

1929年获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

擅人物、花鸟、山水、书法。

1938年赴美游历,开画展。

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部教授、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政协常委等。

著有《方人定画集》。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在这幅画里一切东西都画得非常细腻柔和,充满了甜蜜的感觉,这就是中国工笔画的特点。

2、画面中一位姑娘正在花园中梳妆,你能看出这是一天的什么时间吗?

时间的秘密就隐藏在盛开的鲜花中。

3、花园的竹篱笆上很多喇叭花,这种花只在早晨天刚亮的时候开放,画家巧妙地将“早晨”这个时间表现在景物中。

有的喇叭花完全盛开,有的则只打开了一半,有的还只是尖尖的花苞,画家观察得多么仔细,描绘得多么真实。

4、梳妆的姑娘眼睛往下看,面带微笑,是什么使她这样和蔼而且温情?

原来是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正在欢快地吃着它们的“早餐”。

想必姑娘也被这景象所感动。

5、中国工笔画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这样的绘画方法你还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吗?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认真细致地画一幅人物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纺织女工》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纺织女工》,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委拉斯贵支,引发兴趣。

  走进普拉多美术馆,你一定会目不暇接,因为身边到处都是大师的精品,尤其是西班牙艺术大师的作品尤为全面,其中就有西班牙艺术的代表人物委拉斯贵支和戈雅的馆藏珍品。

委拉斯贵支虽然身居高官却能平易近人,真诚地关注普通劳动者的命运。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他的《纺织女工》画的是挂毯陈列室侧间五名正在默默纺纱的女工,画家表现了她们的朴素、善良、勤劳及工作时的优美姿态。

2、外间的陈列室,挂着纺织女工们已织好的美丽壁毯,几位贵妇正在观赏。

辛勤劳作的纺织女工和欣赏挂毯的贵妇们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形成强烈的反差。

3、壁毯上的画面、贵妇观赏的场景及纺织女工工作的场面,形成了几个错落的空间,让人难辨画里画外,可谓神奇。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哈萨克牧羊女》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哈萨克牧羊女》,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董希文,引发兴趣。

董希文,1932年考入杭州浙江大学土木系,次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39年到越南,同年回国。

1942年赴重庆,次年去敦煌艺术研究所临摹壁画。

1946年在兰州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52-53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起稿组组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2届全国政协委员。

逝后在中国美术馆及拉萨举办遗作展。

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辑》、《董希文画集》等。

发表论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素描基本练习对于彩墨画教学的关系》等。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欣赏《哈萨克牧羊女》,你会最先看到一名好像正在翩翩起舞的哈萨克少女。

2、对,画家重点刻画的就是这个穿着传统服装的美丽的牧羊女。

被羊群围绕的她右手抱着一只小羊羔,左手提着一只深色的罐子。

远处,淡蓝色天空上飘着几朵彩云,天空下山峦叠嶂起伏,连绵不绝。

宽阔的大地上点缀着一座座尖顶毡房,骏马在远处奔跑着,牧民在劳作,这片高山牧场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多么的自由、宁静啊!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哈萨克牧羊女》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哈萨克牧羊女》,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董希文,引发兴趣。

董希文,1932年考入杭州浙江大学土木系,次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39年到越南,同年回国。

1942年赴重庆,次年去敦煌艺术研究所临摹壁画。

1946年在兰州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52-53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起稿组组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2届全国政协委员。

逝后在中国美术馆及拉萨举办遗作展。

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辑》、《董希文画集》等。

发表论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素描基本练习对于彩墨画教学的关系》等。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欣赏《哈萨克牧羊女》,你会最先看到一名好像正在翩翩起舞的哈萨克少女。

2、对,画家重点刻画的就是这个穿着传统服装的美丽的牧羊女。

被羊群围绕的她右手抱着一只小羊羔,左手提着一只深色的罐子。

远处,淡蓝色天空上飘着几朵彩云,天空下山峦叠嶂起伏,连绵不绝。

宽阔的大地上点缀着一座座尖顶毡房,骏马在远处奔跑着,牧民在劳作,这片高山牧场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多么的自由、宁静啊!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落霞孤鹜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落霞与孤鹜图》,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唐寅,引发兴趣。

  被誉为“江南才子”的唐寅,字伯虎,是明中期吴门画派四大家之一,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写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在这幅《落霞孤鹜图》中,明代画家唐寅用画笔精彩地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

2、纵览整幅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山崖巨石陡峭险峻,石上杂树丛生,山坳间草木葱茏;在山崖下一处亭阁中,一位雅士正侧身独坐眺望。

亭台掩映于扶疏垂柳间,真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画中,自己也变成了画中的雅士,坐在了亭阁中。

亭阁矗立在江边的石崖上,视野开阔高远。

朝前方望去,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晚霞里隐约有一只飞燕掠过已不见踪迹,远处高耸的山崖在将要减弱的光线中变成剪影。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江水哗哗流淌的声音……你是不是通过踪迹的想象感受到了更多的景致呢?

3、其实这都归功于唐寅的构图:

画面右边山石亭台的“实景”与左边秋水长天、落霞孤鹜的“虚景”相映衬,从而在给出一个既有环境的同时又给观者留有想象的余地,真可谓让人可据可游,意在画外!

4、唐寅不仅是营造画面意境的高手,在笔墨、用色上也是技艺超群。

画中的亭阁用笔工整,细致入微,连桌上的花瓶与古书都能清晰可辨;柳枝用笔紧劲连绵,柳叶布置则疏密得宜,树干造型各具形态;崖石的皴法显得缜密秀润。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模仿绘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骑羊》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骑羊》,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戈雅,引发兴趣。

  斗牛士是西班牙人心目中的英雄,戈雅年轻时就曾是一名斗牛士。

骑羊却很少听说,这难道是画家戈雅美丽的梦想吗?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我们见过骑马、骑牛、甚至骑驴,但骑羊却很少听说,这难道是画家戈雅美丽的梦想吗?

不,这是西班牙的孩子成长中最快乐难忘的事情。

西班牙的斗牛活动世界闻名,斗牛士是西班牙人心目中的英雄,戈雅年轻时就曾是一名斗牛士。

儿童们最崇拜英雄,他们模仿成年人的举动来证明自己的勇敢,不过画中少年斗的不是牛而是羊。

2、看,画面中的这位少年穿着当时斗牛士的服装,雄赳赳、气昂昂,从他的表情你能了解他此时的心情吗?

他一手用力拉着绳子,另一只手举起了皮鞭,他脸上的自信告诉我们,他已经征服了这只不听话的大黑羊。

3、画家不仅看到这些细节,而且把它们画了下来,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墨绿色的背景衬托下,红衣少年更加活灵活现,好像在对我们说“看!

我是不是最棒的斗士?

4、你曾经为自己童年时做的事情感到骄傲吗?

想一想当时你的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你会把它画出来吗?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一幅骑马或骑牛的画,注意细节的刻画和色彩的相互衬托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清洁工人的怀念》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