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807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3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计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专升本计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专升本计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专升本计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专升本计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计算机.docx

《专升本计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计算机.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计算机.docx

专升本计算机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电子计算机

1.计算机,是一种能预先存储程序,自动的、高速的、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电子设备。

2.信息和数据:

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

3.信息技术:

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

4.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判断能力可靠、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2月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ENIAC):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1946——1949)冯.诺依曼

1、计算机的发展:

知道年代,元件,语言,应用。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到各个领域

第四代1971年~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

第五代未来计算机光子、量子、DNA等,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开发以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为代表的未来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

①硬件方面:

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外围设备品质越来越高。

②软件方面:

通用性与用户界面越来越好,软件开发从(传统的)面向过程发展到面向对象。

(软件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硬件的发展,即软件危机)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

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

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四、计算机应用

(1)科学计算,如航天工程,气象、地震等领域。

(2)信息管理:

如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等领域。

(3)过程控制:

也称实时控制,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计算机的应用。

具有实时性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4)计算机辅助系统: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5)人工智能:

是一种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人类只能才能做的事情,也称机器智能。

五、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接收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产生输出

六、微型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

(1)硬件系统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型机系统组成

1)运算器:

对数字信息进行运算和加工的部件算术逻辑运算ALU

2)控制器:

计算机的控制中心,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3)存储器:

存放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

4)输入设备:

计算机从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

5)输出设备:

计算机向用户传递处理结果的设备

①CPU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控制协调)

②内存储器:

a.ROM(只读性存储器):

不能写入数据,只能读出数据;掉电后数据不丢失。

b.RAM(随机读写存储器):

既能读取数据,又能写入数据;掉电后数据丢失,在存储器中读写速度最快〔排除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一个协调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差的部件)补充:

读写速度排序:

CACHE>RAM>硬盘>U盘

③外存储器:

a.硬盘:

磁介质存储器,读写速度最快的外存储器

b.光盘:

光介质存储器。

CD-ROM:

只读光盘﹙只能读,不能写入修改数据﹚

CD-R:

一次性可写入光盘﹙只能写一次,读取的次数不限﹚

CD-RW:

可擦写光盘﹙可多次擦写﹚

c.U盘:

半导体介质存储器d.软盘

④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条形码读入器光笔触摸屏数码相机语音录入装置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

⑤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3、微型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运算速度:

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MIPS)

字长:

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

CPU的时钟频率(单位:

MHZ/GHZ)如:

PentiumⅣ,其中PentiumⅣ指CPU型号,指CPU的主频为。

存储容量:

微机所配置的内存总字节数。

其他指标:

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功能等。

性能/价格比是一项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4、微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结构:

计算机设计思想概括为三点五大部件、二进制、存储程序

①计算机应包含: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与数据,一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

(其中操作码表示操作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地址;)

③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5、微型机的总线及标准

总线:

是一组连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信线

地址总线(AB):

传送地址信息,它的宽度决定了微机的直接寻址能力

(地址总线可复用,除传送地址信息外,还可传输数据及其他信息)。

数据总线(DB):

传送数据和指令,它的宽度与CPU的字长有关。

控制总线(CB):

传送控制信号。

常用的总线标准:

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USB总线PCI-E总线等。

七、计算机软件基础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软件是指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及相应支持文档的总和

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

它起着指挥、控制、协调内存与外设的工作,是计算机所有资源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辅助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执行者,也是其它软件运行时所必须的依赖基础。

(管家婆、服务生)

任务:

1、管理好计算机的所有资源2、担当人和机器的接口

①操作系统被称为人机接口

②操作系统五大功能:

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③按照系统功能或者操作方式分类:

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windowsxp属于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也属于实时操作系统)

④Unix和linux属于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也属于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

⑤windows2000Server、Netware、Unix、linux都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⑥DOS:

磁盘操作系统,属于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

未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①指令:

包含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码:

执行功能地址码:

执行对象的地址

②程序设计语言分为:

高级语言:

可读性,可移植性很好

汇编语言:

执行效率高,移植性差,依赖硬件结构

机器语言:

二进制代码,执行效率最高。

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叫源程序,必须被编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3、常用服务程序:

编辑程序、连接装配程序、测试程序、诊断程序、语言处理系统

4、BIOS:

BIOS是主板上ROM存储器中的基本输入/输出模块(程序),其中包含有计算机所配置的一些典型外设驱动程序,用来管理外设的工作。

5、CMOS参数:

是指存储在CMOS芯片中的关于计算机启动和正常运行的基本程序和数据。

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硬件的配置情况(如存储器的型号及容量、软盘驱动器的类型、硬盘容量等),由CMOS参数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数据(如系统的日期和时间、键盘速度、内存奇偶错误检查、内存存取等待时间、启动盘顺序等),由CMOS参数提供。

CMOS参数设置,计算机启动时,根据显示器的屏幕提示,按下“DEL”键,即可进入CMOS参数设置程序。

第四节数制和编码

一、数制

1、数制概念:

数制是数的表示及计算的方法。

2、数据的存储单位:

1)位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二进制的一个数字,如0或1,用bit或b表示。

2)字节表示存储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的容量单位,用Byte或B表示。

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

      1B=8b           1GB=1024MB

1KB=1024B       1TB=1024GB

      1MB=1024KB

3、任何一种数制,都具有三个要素:

①数码:

二进制(0,1)、八进制(0-7)、十进制(0-9)、十六进制(0-9A-F)

(N进制N个数码)。

②进位规则:

N进制逢N进一,二进制逢2进一、八进制逢8进一、

十进制逢十进一、十六进制逢十六进一。

③位“权”:

进制N的幂。

4.进位记数制对应表

十进制(D)0123456789      

二进制(B)01101110010111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八进制(Q)01234567        

十六进制(H)0123456789ABCDEF

5、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二进制

在计算机内部,无论何种数据,都以二进制数表示。

6、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任意N进制转化成十进制   原则:

按权展开,相加之和。

例:

()B=1×24+0×23+1×22+1×21+0×20+0×2-1+1×2-2+1×2-3=()D

A01B(H)=10*163+0*162+1*161+11*160=407

2).十进制转化成任意N进制

原则:

整数部分:

除以N取余数,直到商为0,第一个余数

是N进制数的最低位,最后的余数是最高位。

小数部分:

乘以N取整数,第一个整数是N进制数的最高位,最后的整数是最低位。

3).八进制转化成二进制原则:

一分为三法。

一个八进制数对应二进制的三位。

2371(Q):

2371

010011111001(B)

4).二进制转化成八进制

原则:

三位一组法。

  整数部分:

从右向左进行分组。

 

小数部分:

从左向右进行分组。

  (不足3位补零。

001101101110.110100(B)=(O)

5).十六进制转化成二进制

原则:

一分为四法。

一个十六进制数对应二进制的四位。

2B7C(H):

2B7C

0010101101111100(B)

6).二进制转化成十六进制

原则:

四位一组法。

整数部分:

从右向左进行分组。

小数部分:

从左向右进行分组。

  (不足4位补零)

001101101110.11001000(B)=(H)

数制转换法则:

十转二(整数)除以2取余数(小数)乘以2取整数

二转十按二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十转八(整数)除以8取余数(小数)乘以8取整数

八转十按八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十转十六(整数)除以16取余数(小数)乘以16取整数

十六转十按十六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二转八从小数点向左,向右,三位一分隔,不足补0,每组转换成一个八进制数

八转二逐位转换为三位二进制数,连写

二转十六从小数点向左,向右,四位一分隔,不足补0,每组转换成一个十六进制数

十六转二逐位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连写

凑数法(十转二):

二进制的位权(整数):

124816……

6.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

一个二进制数同时包含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用最高位表示符号,

其余位表示数值,这种表示带符号数的方法为原码表示法

反码:

反码是另一种表示有符号数的方法。

对于正数,其反码与原码相同;

对于负数,在求反码的时候,除了符号位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

即“1”都换成“0”,“0”都换成“1”

补码:

补码是表示带符号数的最直接方法。

对于正数,其补码与原码相同;

对于负数,则其补码为反码加1

二、编码

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用来制订计算机中每个符号对应的代码,

这也叫做计算机的内码(code)。

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

有7位ASCII码和8位ASCII码两种,7位ASCII码称为标准ASCII码,

8位ASCII码称为扩展ASCII码。

2、BCD码(二---十进制码)

常用的BCD码为8421码,其特点为二进制代码本身的值就是它所对应的

十进制数字字符的面值,且它是一种带权码,四位二进制个位的权值由高

到低分别是23、22、21、20,即8,4,2,1,故因此而得名。

如(378)10的编码为:

十进制数378

8421编码001101111000

位权2^32^22^12^02^32^22^12^02^32^22^12^0

与十---二进制转换区别,一个是理论转换,一个是实际使用的转换器。

3、汉字编码

1).汉字输入码(外码)

常用的有:

音码、形码、数码和混合码。

如:

区位码、全拼、双拼、微软拼音、五笔字形等。

2).汉字交换码

国标码(GB2312-80):

我国汉字交换码的国家标准。

其中:

一级汉字:

3755个;二级汉字:

3008个。

汉字分区,每个区94个汉字。

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国标码最高位为0。

3).汉字内码

汉字在设备或信息处理系统内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机内码最高位为1。

4).汉字字形码

汉字字形的字模数据,以点阵或矢量函数表示。

点阵:

16×16、24×24、32×32、48×48、72×72等。

汉字字形码占用的存储空间:

例:

一个32×32的汉字:

32×32/8=128B

一个72×72的汉字:

72×72/8=648B

注:

一个完整的汉字信息处理都离不开从输入码到机内码,由机内码到字形码的转换。

描述一个汉字点阵信息的二进制代码串称为汉字的“字模”

第二章Windows桌面

一、Windows基本概念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并调度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

基本功能是:

1)图形用户界面   2)多种操作捷径、

3)提供了一系列应用程序和附件、4)支持新的硬件标准、

5)32位单用户多任务、     6)增强的网络功能。

2.常见的几种微机操作系统

CP/M是最早的微机操作系统;

MS-DOS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用户、单任务的微机操作系统;

CCDOS及SPDOS、UCDOS等汉字操作系统;

UNIX及其变种XENIX,是一种70年代就广泛使用在微小型机上的多用户、多任务标准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基于DOS的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OS/2(IBM公司)   Mac OS(苹果公司)

3.操作系统的分类

(1)按使用环境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2)按用户数目分类:

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3)按计算机硬件结构分类:

分布式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

4、Windows桌面上常见的图标有:

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网上邻居、Internet

“开始”按钮:

“开始”按钮是控制通往几乎Windows部件的所有通道。

  任务栏:

快速实现应用程序或窗口之间切换。

  提示区:

提示区主要用于设置图标,如任务程序、时钟、语言指示器和音量控制等。

5、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1、Windows的启动:

开机即启动Windows。

2、Windows的退出在“开始”菜单选择“关机”命令。

6.开始菜单:

程序、文档、设置、查找、帮助、运行、关闭系统

二、窗口和对话框

窗口是一个矩形工作区,是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界面

1、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用户工作区、状态栏和滚动条。

2、窗口的基本操作

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窗口内容滚动、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窗口恢复、关闭窗口、排列窗口

3、菜单操作:

所有Windows命令都包含在菜单中。

剪贴板:

Windows程序之间、文件之间传递信息临时存放的内存区域。

窗口拷贝:

按ALT+PrintScreen,将把当前活动窗口存入剪贴板中。

窗口切换:

鼠标点击、Alt+TabAlt+Shift+TabAlt+Esc

4、启动应用程序方法有:

1)双击桌面上应用程序图标。

2)通过“开始”菜单启动应用程序。

3)通过应用程序快捷方式。

4)使用“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启动应用程序

5、退出应用程序方法有:

5)双击控制菜单。

6)单击关闭按钮。

7)ALT+F4。

8)使用“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6、对话框:

与用户交流的工具,常见有命令按钮、列表框、文本框、单选按钮、复选钮等

(33页)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一、Word概述

1、主要功能

管理文档编辑文档格式设置表格处理功能

公式编辑图形处理功能其他功能:

项目符号与编号、宏、邮件合并等

特点:

“所得即所得”、高度的图文混排、优越的表格功能

2、Word工作窗口

启动Word后,就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窗口,它有标题栏、菜单栏、各种工具栏、标尺、文本区、滚动条、状态栏组成。

的启动

(1)利用“开始”菜单启动Word(开始--程序—MicrosoftOffic—Word)

(2)利用“文档”启动Word

(3)利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Word

(4)利用“开始”菜单“运行”启动Word

的退出

(1)通过鼠标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命令。

(2)双击应用程序控制菜单(在窗户的左上角)。

(3)通过鼠标单击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按钮。

(4)按Alt+F4组合键。

二、Word工作窗口

中文版窗口组成

Word中文版窗口主要由文本区、标题栏和菜单栏等基本要素组成

⑴文本区:

Word窗口正中央的一块区域,用于显示正在编辑的文档。

文本区中的闪烁的“I”形光标,称为插入点。

⑵标题栏:

用来显示当前正被编辑文档的文件名。

⑶菜单栏:

Word的菜单栏有九项菜单命令:

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和帮助,各项菜单都有下拉式菜单提供各种功能的命令。

⑷工具栏:

Word包含多种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包含许多按钮,每一个按钮代表一个常用的命令。

⑸标尺:

标尺分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图片、图文框、文本框、表格等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⑹滚动条:

滚动条分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移动文本区。

⑺状态栏:

状态栏在Word窗口的底部,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正在工作的信息,提供插入点位置的统计数字,以及命令简要描述等重要的状态信息。

⑻选定栏:

文档窗口左边的一列空列,用来选定文本。

三、文档的基本操作

1、创建文档

⏹打开后自动打开一个名为“文档1”的新文档,

⏹“文件”—>”新建”

⏹CTRL+N。

2、保存文档(CTRL+S)

老文档,“文件”—>“保存”

新文档,文件“另存为”(可通过“另存为”对话框设置口令)

老文档,文件改名保存,文件“另存为”

注:

(1、按SHIFT键,“保存”变为“全部保存”。

“关闭”变为“全部关闭”。

(2、自动保存,选择“工具”菜单,“选项”对话框,通过“保存”选项卡设置。

3、打开文档

1)打开最近使用的文件,从文件菜单底部选取。

(注:

文件菜单底部的文件数由“工具”菜单,“选项”对话框,通过“列出最近使用的文件数”选项卡设置。

最多9个。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或用“文件”菜单的“打开”命令;

4、选定文本相关快捷键

CTRL+SPACE中英文输入法切换CTRL+、中英文标点符号CTRL+SHIFT各种输入法之间循环切换SHIFT+6省略号SHIFT+SPACE字符的全角/半角SHIFT+←左侧一个字符

CTRL+HOME文档开始SHIFT+→右侧一个字符

CTRL+END文档结尾CTRL+C复制

CTRL+X剪切CTRL+V粘贴

鼠标选定:

一个单词双击该单词一个图形单击该图形

一行文字拖动/单击选定栏矩行区域ALT+拖动

一段文字拖动/双击选定栏/三击该段文字

整篇文档拖动/三击选定栏/CTRL+A

5、移动和复制选定的对象:

选定文本→“编辑”菜单→“复制”/“剪切”

→目标位置“粘贴”移动:

鼠标拖动复制:

CTRL+拖动

6、删除:

1)用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2)用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3)先选定文本内容,再按Delete或者选择“编辑—清楚”命令。

7、查找文本:

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查找下一项

替换文本:

编辑—替换—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为内容—全部替换

在“编辑—替换”对话框中按“高级—格式”可带格式替换

拼写检查:

拼写检查:

工具/拼写和语法,可根据建议修改。

自动更正:

中文中用于将长词句定义为自动更正的词条,再用一个缩写词条名来取代它,简化输入。

(1)建立自动更正词条:

工具/自动更正,建立自动更正词条。

(2)使用自动更正:

当要使用,输入词条名,回车。

8、文档视图:

普通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文档结构视图、联机板式视图打印预览、全屏显示。

9、设置字符格式:

字符格式包括字体、字型、字号、效果、下划线、颜色和字符间距等。

格式工具栏实现或用“格式”菜单的“字体”菜单项实现。

10、设置段落格式:

段落格式包括缩进、行间距、段间距、对齐方式等

格式工具栏实现或用“格式”菜单的“段落”菜单项实现。

11、五种对齐方式:

“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

12、四种段落缩进方式:

首行缩进、左缩进或、右缩进、悬挂缩进。

13、五种制表位:

“左对齐”、、“居中”、“右对齐”、“小数点对齐”、竖线对齐。

14、设置段落间距:

段前或段后

15、设置行间距:

单倍行距、固定值、最小值、多倍行距等

16、页面设置:

“文件”菜单→“页面设置”

17、分栏:

格式—分栏—选择栏数和宽度—确定

18、边框与底纹:

设置边框:

选定需要设置边框的文本,“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项实现

设置底纹:

选定需要设置边框的文本,用“格式”菜单的“边框和底纹”菜单项实现

19、页眉和页脚:

“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输入内容—关闭

20、首字下沉:

“格式”菜单→“首字下沉”命令

21、分栏设置:

“格式”菜单→“分栏”命令

22.项目符号和编号:

有三种方法可以创建项目符号或编号列表:

利用Word的“自动套用格式”功能在键入时创建。

单击“格式”--“项目符号或编号”按钮。

选择“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应用或修改项目符号或编号格式。

23.题注、注释和交叉引用

⑴题注:

是指给表格、图形、文本或其它项目添加的一种带编号的注解。

添加题注后,便可对其建立交叉引用。

建立交叉引用后,如果移动、添加或删除带题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