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335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docx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final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

 

产业促进处

2009年7月20日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

1992年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经过16年的建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532家,从业人员达到19438人。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共取得服务收入304013万元。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机构概况

1.1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情况

据统计,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为1532家,其中行业中心241家,上报统计中心数1401家。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比上年增加107家,增长7.51%。

历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情况见下表:

表1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情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心数量

581

701

865

1071

1218

1270

1331

1425

1532

 

图12000至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情况

截止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532家,上报统计中心1401家,占中心总数的91.45%。

以下情况是根据上报的1401家中心得出。

1.2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情况

(1)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布广泛,各省数量相差较大

153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分省分布情况见表2。

表2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区分布情况

区域

省份

辖区内中心数

辖区内示范中心数

东北地区

辽宁

58

12

吉林

42

3

黑龙江

111

8

小计

211

23

西部地区

内蒙古

11

3

广西

93

3

重庆

29

4

四川

144

2

云南

3

2

贵州

20

3

西藏

3

1

陕西

80

12

甘肃

14

4

青海

3

2

宁夏

9

1

新疆

22

6

小计

431

43

中部地区

山西

103

5

安徽

17

3

江西

34

1

河南

70

7

湖北

52

6

湖南

37

4

小计

313

26

东部地区

北京

49

10

上海

7

1

天津

24

3

河北

79

13

山东

79

10

江苏

67

14

浙江

106

9

广东

78

5

福建

87

7

海南

1

0

小计

577

72

全国

总计

1532

164

按省份看,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是四川省,共有144家中心,其次是黑龙江省111家、浙江省106家、山西省103家。

这4个省份的中心数都超过100家。

另有6个省份的中心数低于10家,分别是宁夏9家,上海7家,云南3家,西藏3家,青海3家,海南1家。

各省市间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相差较大。

(2)东部数量最多,东北密度最大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的中心数量最多,共计577家,占全国中心数量的37.66%;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431家中心,占全国中心数量的28.13%;中部地区共有313家,占20.43%;最后是东北地区,211家中心占全国13.77%。

图2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情况

但是从省均密度来看,东北三省211家中心,省均数量高于70家,密度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6省市共有313家中心,省均数量52.2家;密度最低的是西部地区,省均只有35.9家中心。

(3)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布情况

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有164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布在除海南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示范中心数最多的是江苏省,全省共有14家示范中心,其次分别是河北13家、陕西12家、辽宁12家、山东10家、北京10家。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大于10家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中西部较少。

图32008年全国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情况

按区域分,依然是东部的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最多,共计72家,占全国的43.9%;其次是西部地区43家和中部地区26家,分别占全国的26.22%和15.85%;东北地区最少,3省共有23家,占全国的14.02%。

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的区域分布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所占全国总数的比重略有不同: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占全国的比重略高于普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正相反。

1.3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情况

(1)事业法人占全国中心数量的一半以上

根据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组成情况,在统计中分别按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以及非独立法人进行分类。

统计结果显示事业法人有804家,占统计中心数量的57.38%,事业法人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体;企业法人有222家,占总统计数量的15.85%。

具体法人性质组成情况见表3所示。

表3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组成情况

法人类型

数量(家)

占比(%)

企业法人

222

15.85

事业法人

804

57.38

社团法人

10

0.71

民办非企业法人

98

7.0

非独立法人

267

19.06

合计

1401

100.00

(2)组建方式以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主

统计中,把组建方式分为新组建独立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以及内设机构等三种。

对1401家中心统计的结果显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组建方式比较多,有591家,占统计中心数量的42.18%。

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有一部分是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技术市场以及创业中心为一体的。

具体组建方式情况见表4:

表4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建方式情况

组建方式

数量(家)

占比(%)

新组建独立机构

495

35.33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591

42.18

内设

315

22.48

合计

1401

100.00

图4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方式情况

(3)80%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综合性业务

根据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业务的情况,统计中分为综合性、行业性以及专业性。

开展综合性业务的中心有1130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80.66%。

行业与专业中心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某一类企业,根据统计,全国专业和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271家,占统计总量的近20%。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的详细情况见表5:

表5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情况

业务范围属性

数量(家)

占比(%)

综合性

1130

80.66

行业性

241

17.20

专业性

30

2.14

合计

1401

100.00

图5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结构

(4)全国一半以上的中心为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根据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域分布情况,把生产力促进中心分为全国、省级、地市、区县、乡镇以及其他等几种类型,根据2008年统计结果,全国共有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777家,占全国中心总数的55.46%。

详细数据见表6所示:

表6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域范围属性情况

地域范围分类

数量(家)

占比(%)

全国

118

8.42

省级

177

12.63

地市

305

21.77

区县

777

55.46

乡镇

14

1.00

其他

10

0.71

合计

1401

100.00

图6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域范围属性

1.4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情况

(1)职工总数变化情况

表72000~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增长情况

年份

人数

增长人数

增长比例%

2000

8108

 

 

2001

9564

1456

15.22

2002

11466

1902

16.59

2003

14198

2732

19.24

2004

15268

1070

7.01

2005

15893

625

3.93

2006

16027

134

0.84

2007

18993

2966

15.62

2008

19438

445

2.34

年平均

14328

1416

9.88

根据对1401家中心的统计,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就业人数为19438人,平均每个中心近14人;比上年增长445人,增长率约2.43%。

自2000年至今,平均年增长1416人,平均年增长比例为9.88%。

见表7所示:

图72000~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增长情况

(2)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情况

2008年在岗职工19438人中,年龄小于35岁的员工有8188人,占总在岗职工的42.12%,比上年增长4.51%。

35~50岁员工有8690人,占总职工数的44.71%。

年龄小于50岁的员工有16878人,占总人数的86.83%。

2000年至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的职工年龄结构基本稳定,小于35岁的人一般占具总人数的40%左右,50岁以下的员工最低占比86%,最高88.87%。

见表8所示。

表8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情况

人数(人)

占比%

合计占比%

在岗职工人数汇总

19438

100

其中:

<35岁

8188

42.12

86.83

35-50岁

8690

44.71

(3)在岗人员学历结构情况

表9在岗人员学历结构情况

年份

职工总数

学士

硕士

博士

累计人数

累计占比(%)

2008

19438

9426

1611

366

11403

58.66

2007

18993

8844

1537

360

10741

56.55

2006

16927

7230

1262

307

8799

51.98

2005

15893

6737

1119

254

8110

51.03

2004

15268

6519

1002

262

7783

50.98

2003

14198

6124

857

192

7173

50.52

2002

11466

4962

629

156

5747

50.12

2001

9564

3830

443

117

4390

45.90

2000

8108

3269

390

69

3728

45.98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有大专以上学历职工16635人,占总人数的86.68%,其中博士有359人,占总人数的1.87%;硕士1622人,占总人数的8.45%;学士9252人,占总人数的48.21%;学士学位以上的职工累计11233人,占总人数的58.53%,自2000年以来,学士学历以上职工的比重保持稳中有升。

详见表9所示:

图82000~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学士以上人员总数及比重

(4)近六成的在岗职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5135人,占总数的26.42%;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6189人,占总数的31.84%。

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累计占总职工人数的58.26%。

2008年在岗员工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以及职称结构情况见表10所示:

表102008年在岗员工构成总体情况

人数(人)

占比%

分类合计占比%

在岗职工数汇总

19438

100

其中:

<35岁

8188

42.12

86.83

35-50岁

8690

44.71

其中:

大专以上学历

16860

86.74

86.68

其中:

博士学位

366

1.88

58.66

硕士学位

1611

8.29

学士学位

9426

48.49

其中:

高级职称

5135

26.42

58.26

中级职称

6189

31.84

二、资产及投入情况

2.1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资产情况

(1)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情况

根据对140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统计,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总资产达到1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8.89%,其中流动资产52.80亿元,固定资产原值51.04亿元。

2001年至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情况见图9及表11所示。

表112001~2008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状况(单位:

亿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资产总额

31.2

61.4

67

77.1

90.6

109.9

116.41

126.76

图92001~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变化情况

(2)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情况

2008年全国共有164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的10.70%,占参加统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的11.71%。

据统计,164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总资产为40.83亿元,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资产的25.13%;其中流动资产16.23亿元,占全国总数的25.39%。

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状况见表12所示:

表12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状况

 资产名称

单位 

全国资产情况

示范中心资产情况

占比%

总资产

千元

16246256

4082691

25.13

其中:

流动资产

千元

6391840

1623254

25.39

固定资产原值

千元

5644582

1875372

33.22

技术装备原值

千元

1332019

566892

42.56

技术装备台数

56403

28249

50.08

电脑台数

27338

13762

50.34

办公面积

平方米

1412709

732697

51.86

2.2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投入情况

(1)政府投入占总投入的85%以上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共投入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4%,其中政府投入15.73亿元,占全部投入的85.77%,非政府投入2.61亿元,占总投入的14.23%。

具体数据见表13所示:

表13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总投入情况(单位:

亿元)

数量

占总投入比%

政府投入

15.73

85.77

非政府投入

2.61

14.23

合计

18.34

100.00

除2005年外,2001至2008年各年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政府投入均保持正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高有低。

年均增长最大的是2002年,较2001年增长40.71%;增幅最低的是2006年,较2005年增长3.76%。

历年政府投入情况见表14所示:

表142001~2008年政府投入情况(单位:

亿元)

年代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政府投入总额

3.86

6.51

8.49

11

9.21

9.57

11.54

15.73

增加金额

2.65

1.98

2.51

-1.79

0.36

1.97

4.19

增加比例%

40.71

23.32

22.82

-19.4

3.76

17.07

36.31

(2)科技部拨款较上年大幅增加

根据对140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统计,2008年科技部共向生产力促进中心拨款16868万元,比上年的9393万元增长7475万元,增长率为79.58%。

详见表15。

表152001年~2008年科技部拨款情况

政府投入总额

科技部拨款

占比(%)

2001

3.86

0.19

4.81

2002

6.51

0.95

14.6

2003

8.49

0.94

11.13

2004

11

0.84

7.6

2005

9.21

1.14

12.38

2006

9.57

0.83

8.68

2007

11.54

0.94

8.14

2008

15.73

1.69

10.74

(3)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情况

2008年,164家国家级示范中心共获得政府投入4.72亿元,占全国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总额的30.01%;科技部2008年在示范中心投入1.03亿元,占科技部投入生产力促进中心总金额的60.95%,高于2007年的43.16%和2006年的35.89%;其他部委投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50%是面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地方政府投入的25.13%投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低于2007年的61.57%和2006年的35.41%。

由此看来,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占有政府资源尤其是科技部资源方面具有愈来愈大的优势,而地方政府资源则更多地向非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倾斜。

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16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情况(单位:

亿元)

 

政府投入总额

科技部拨款

其他部委拨款

地方投入

全国中心

15.73

1.69

0.64

13.41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4.72

1.03

0.32

3.37

占比(%)

30.01

60.95

50.00

25.13

三、服务内容及收入情况

3.1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及收入情况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取得服务总收入30.40亿元,较上年减少25.12%。

自2000年至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平均服务总收入为19.7亿元,年均增长2.69亿元,平均增长比例为13.87%。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总收入情况见表17所示:

表17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总收入情况(单位:

亿元)

年份

中心总服务收入

增加金额

增长比例%

2000

8.90

2001

11.30

2.40

21.24

2002

10.30

-1.00

-9.71

2003

13.60

3.30

24.26

2004

19.00

5.40

28.42

2005

18.40

-0.60

-3.26

2006

24.80

6.40

25.81

2007

40.60

15.80

38.92

2008

30.40

-10.20

-25.12

平均

19.70

2.69

13.87

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的服务主要可分为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人才和技术中介、培育科技型企业等六大类。

2008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育科技型企业,这三项收入总计占到收入总额的近80%。

表18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及收入情况(单位:

亿元)

服务内容

2008年收入

比重%

2007年收入

比重%

咨询服务

8.28

29.00

6.03

14.85

信息服务

0.86

3.02

0.894

2.19

技术服务

9.07

31.76

10.83

26.68

培训服务

1.94

6.78

2.43

5.99

人才和技术中介

3.25

11.39

10.51

25.88

培育科技型企业

5.16

18.05

9.91

24.41

技术服务是生产力促进中心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近三年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均在30%左右。

其中又可细分为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和产品检测,2008年这三项服务的收入分别为43600万元、47125万元和18391万元。

与2007年相比,咨询服务的比重增加显著,从占总收入的14.85%增长到29%,比重增长近一倍。

图102008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结构及比重

收入比重下降比较明显的是人才和技术中介、培育科技型企业,其中人才和技术中介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的25.88%下降到11.39%,培育科技型企业收入的比重从24.41%下降到18.05%。

3.2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及收入情况

2008年164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取得收入11.70亿元,相比2007年的9.13亿元增长28.15%,在全国中心年度总收入下降25%的背景下,示范中心的增长尤其显著。

示范中心收入占全国中心总收入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22.48%增加到2008年的38.49%,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情况见表19。

表19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情况(单位:

亿元)

服务内容

全国情况

国家级示范中心

占比(%)

咨询服务

8.28

3.27

39.49

信息服务

0.86

0.39

45.35

技术服务

9.07

4.81

53.03

培训服务

1.94

0.89

45.88

人才和技术中介

3.25

1.06

32.62

培育科技型企业

5.16

1.28

24.81

合计

30.40

11.70

38.49

2008年164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取得收入11.70亿元,相比2007年的9.13亿元增长28.15%,在全国中心年度总收入下降25%的背景下,示范中心的增长尤其显著。

示范中心收入占全国中心总收入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22.48%增加到2008年的38.49%,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情况见表19。

表20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结构(单位:

亿元)

服务内容

服务收入

占比(%)

咨询服务

3.27

27.95

信息服务

0.39

3.33

技术服务

4.81

41.11

培训服务

0.89

7.61

人才和技术中介

1.06

9.06

培育科技型企业

1.28

10.94

合计

11.70

100

同全国情况类似,2008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这两项服务之和占示范中心全部收入的近70%。

其中技术服务收入4.81亿元,占全部收入的41.11%,高于全国水平。

图112008年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结构及比重

四、服务业绩

4.1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情况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业绩主要体现在服务企业数量、联系科研机构和专家情况、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为企业增加收益以及为社会增加就业等方面。

(1)服务企业数量情况

2008年140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服务企业189828家,比上年增加34961家;平均每家中心服务企业超过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