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19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docx

化学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解析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C.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答案】C

【详解】A.部分无机物难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无机物难溶于水,故A错误;

B.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则水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错误;

C.水能与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等反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故C正确;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蒸馏法、电渗析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0.2molNO和0.1mo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A

B.室温下,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

C.7.8gNa2S和7.8gNa2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均为0.3 NA

D.1.0L1.0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

【答案】A

【详解】A.NO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

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少,则最终分子个数小于0.2NA个,故A错误;

B.室温下,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0.1mol/L,故1L该溶液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个数为0.1NA个,故B正确;

C.7.8gNa2S和7.8gNa2O2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且两者均含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故0.1mol过氧化钠和0.1mol硫化钠中均含0.3NA个离子,故C正确;

D.由于NaClO水溶液中的溶剂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1.0L1.0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水溶液中溶剂水对原子个数的影响。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氯化钠固体和氯化氢气体都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中都不存在离子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

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⑤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

⑦用Ba(NO3)2溶液、品红试液都可以区分CO2和SO2这两种气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⑤⑥B.②③⑥⑦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⑦

【答案】D

【详解】①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错误;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是由离子构成的,都含有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④氨气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水和硫酸钡是电解质,但水难电离,是弱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故正确;

⑤风化失去结晶水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⑥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火焰呈黄色,玻璃棒含硅酸钠,则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a+,故错误;

⑦酸化的Ba(NO3)2溶液能与SO2反应生成沉淀,SO2能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可以区分,故正确;

正确的有②④⑤⑦,故选D。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配制100g4%的NOH溶液

 称取4.0gNaOH放

烧杯中,再加入96.0mL水,搅拌均匀

B.

分离KClO3与MnO2制取O2后的残渣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O3

C

证明 Ksp(BaSO4)< Ksp(BaCO3)  

向BaCO3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

D

检验Al和Fe2O3反应后固体中是否含Fe2O3

取样,溶于足量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不含Fe2O3

【答案】A

【解析】A、100g4%的NOH溶液,溶质的质量为4.0g,溶剂水的质量为96.0g,称取4.0gNaOH放在烧杯中,再加入96.0mL水,搅拌均匀即可,A正确;B、KClO3与MnO2制取O2后的残渣为不溶水的MnO2和溶于水的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B错误;C、向BaCO3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SO4溶液,当沉淀不再变化时,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即可证明Ksp(BaSO4)< Ksp(BaCO3),C错误;D、Al和Fe2O3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Fe单质,若含有Fe2O3,与酸发应后生成Fe3+,Fe3+可能与Fe单质反应成Fe2+,加入KSCN溶液也不变红,D错误。

正确答案为A。

点睛:

本题难点在C和D选项,对C选项:

沉淀之间的转化,必须是一种沉淀转化为另外一种沉淀,而不是生成的,如C中应该使用BaCO3悬浊液,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可通过颜色的改变来观察,如无颜色的变化,则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来证明确实生成了新的沉淀,如C中BaCO3和BaSO4均为白色沉淀,无法直接观察,可通过向生成的沉淀中加硝酸,看沉淀是否溶解来判断。

对D选项:

要考虑反应后固体中加硫酸后,Fe单质可能与Fe3+反应生成Fe2+,溶液也不显色。

5.有机物X是某种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16H16O3

B.X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

C.X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答案】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4O3,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两个苯环上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则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故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该分子结构不对称,两个苯环上连接的侧链基团不同。

6.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K+、Na+、ClO-、SO42-

少量SO2

SO2+ClO-+H2O═SO42-+Cl-+2H+

B

NH4+、Fe3+、Br-、SO42-

过量H2S

2Fe3++H2S═2Fe2++S↓+2H+

C

NH4+、Na+、Fe3+、AlO2-

过量铜粉

2Fe3++Cu═2Fe2++Cu2+

D

K+、Na+、HCO3-、Al3+

少量HCl

H++AlO2-+H2O═Al(OH)3↓

【答案】B

【详解】A.二氧化硫少量时,反应产物中的氢离子与剩余的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HCl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3ClO-+H2O═SO42-+Cl-+2HClO,故A错误;

B.NH4+、Fe3+、Br-、SO42-之间不反应,加入过量H2S后发生反应:

2Fe3++H2S═2Fe2++S↓+2H+,故B正确;

C.NH4+、Fe3+与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O3-、Al3+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7.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bO2↑+cCl2↑+dHClO4+e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推断氧化性:

HClO4<HClO3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

5Cl2+I2+6H2O═12H++10Cl-+2IO3-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7.6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lO3═15O2↑+8Cl2↑+10HClO4+8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答案】C

【详解】A.aHClO3═bO2↑+cCl2↑+dHClO4+eH2O反应中H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Cl由+5价升高到+7价,O由-2价升高到0价,因此HClO4、O2是氧化产物;其中Cl由+5价降低到0价,因此Cl2是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ClO4<HClO3,故A正确;

B.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是因为生成I2:

2I-+Cl2=I2+2Cl-,后褪色I2被Cl2继续氧化生成IO3-:

5C12+I2+6H2O=12H++10Cl-+2IO3-,遵循电子、电荷守恒,故B正确;

C.由生成的Cl2和O2的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为47.6g/mol,则

,可得n(Cl2)∶n(O2)=2∶3,由电子守恒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8HClO3=3O2↑+2Cl2↑+4HClO4+2H2O,故C错误;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HClO3=3O2↑+2Cl2↑+4HClO4+2H2O,还原产物只有Cl2,由HClO3→Cl2,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故生成2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2×(5-0)=20mol,即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20e-,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方法。

本题的易错点为C,注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电子守恒的应用。

8.2019年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X、Y、Z、M、R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M单质可与化合物ZYX水溶液反应,也可与化合物XR水溶液反应,且均产生X单质。

化合物ZYX与化合物XR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与M单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分别处于不同主族

B.M与Y、M与R形成

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简单离子半径:

X<Z<M<Y<R

D.Y、R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Y>R

【答案】D

【分析】X、Y、Z、M、R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M单质可与化合物ZYX水溶液反应,也可与化合物XR水溶液反应,且均产生X单质,则M为Al,X为H元素,ZYX为NaOH,XR为HCl,则Y为O元素,Z为Na,R为Cl元素;满足化合物NaOH与化合物HCl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与Al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R为Cl元素。

A.H、Na元素都位于ⅠA族,故A错误;

B.M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M与R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

C.一般而言,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

X

D.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高于氯化氢,故D正确;

故选D。

9.有关下列四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甲装置中的烧杯可以分离SiO2和NH4Cl

B.利用装置乙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Cl>C>Si

C.打开丙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

D.向丁中铁电极区滴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B

【分析】A.SiO2受热不分解,而NH4Cl受热分解;B.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CO2中混有HCl,另外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ClO4;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该装置中铁发生吸氧腐蚀;D.Zn-Fe原电池中Zn为负极,Fe为正极。

【详解】A.SiO2受热不分解,而NH4Cl受热分解,利用加热甲装置中的烧杯可以分离SiO2和NH4Cl,故A正确;B.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ClO4,另外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CO2中混有HCl,无法判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由装置乙无法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Cl>C>Si,故B错误;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该装置中铁发生吸氧腐蚀,一段时间内试管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故C正确;D.Zn-Fe原电池中Zn为负极,Fe为正极,烧杯内无Fe2+,则滴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烧杯中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0.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pH=12的溶液:

K+、Na+、CH3COO-、Br-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C2H5OH

【答案】A

【详解】A.pH=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氢氧根离子也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N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S2-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MnO4-、C2H5OH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乙醇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乙酸。

11.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2代替H2O2

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

C.与加入锌粉反应的离子为Cu2+、H+

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干、高温灼烧即可制取纯净的ZnO

【答案】D

【分析】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电池铜帽加入稀硫酸、过氧化氢溶解,铜生成硫酸铜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2沉淀铁离子,加入锌粉反应过滤得到海绵铜,沉淀锌离子得到氢氧化锌,分解得到氧化锌。

【详解】A.酸性条件下,通入氧气可把铜氧化生成硫酸铜,故A正确;

B.铜帽溶解后,溶液中存在过氧化氢,将溶液加热至沸腾,H2O2受热分解,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故B正确;

C.固体溶解中溶液中存在Cu2+、H+,二者都与锌反应,故C正确;

D.滤液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钠,将滤液蒸干得到ZnSO4和Na2SO4,高温灼烧时硫酸锌分解而硫酸钠,故不能得到纯净的ZnO,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

明确制备流程,注意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操作方法,易错点A,酸性条件下,通入氧气可把铜氧化生成硫酸铜。

12.下列关于0.5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B.温度升高,c(HCO3-)增大

C.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D.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答案】C

【详解】A.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HCO3-只能部分电离,故A错误;

B.碳酸氢钠中碳酸氢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加,所以c(HCO3-)减小,故B错误;

C.加水稀释,促进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会增加,所以溶液中n(H+)与n(OH-)的乘积变大,故C正确;

D.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故错D误;

故选C。

1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

0-3s内,反应速率V (NO2)=0.2 mol•L-1

C.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D.

达到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B、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故v(NO2)=0.6mol/L÷3s=0.2mol/(L.s),单位错误,B错误;C、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能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C错误;D、达平衡时,仅增大c(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x增大而增大,x可以代表O3浓度、压强,D错误。

答案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14.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

保持温度不变,向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固体

B.

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C.

25℃时,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

D.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答案】B

【详解】A.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BaSO4

Ba2++SO42-,加硫酸钠,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BaSO4溶解度减小,故A错误;

B.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Fe+2FeCl3=3FeCl2,则Fe元素的质量增加,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加,而Cl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Cl的质量分数减小,至反应结束不再变化,故B正确;

C.亚硫酸为弱酸,部分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显酸性,pH<7,通入氯气,发生Cl2+SO2+2H2O=H2SO4+2HCl,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直至不变,故C错误;

D.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发生H++AlO2-+H2O=Al(OH)3↓、Al(OH)3+3H+=Al3++3H2O,图中上升与下降段对应的横坐标长度之比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15.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电解装置,B为阳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Cl-+

C.当外电路中有0.1mole-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

D.电子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答案】D

【分析】该装置中没有电源,为原电池。

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根据原电池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e-+H+=Cl-+

,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该装置中没有电源,为原电池,根据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故A错误;

B.

+e-=Cl-+

质量不守恒,A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e-+H+=Cl-+

,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NA,而发生

+2e-+H+=Cl-+

,则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故C错误;

D.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B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正极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B,要注意

+e-=Cl-+

反应前后的H原子不守恒。

16.已知:

25℃时,Kb(NH3·H2O)=1.8×10-5。

该温度下,用0.100mol·L-1的氨水滴定10.00mL0.100mol·L-1的一元酸HA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a=10

C.25℃时,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D.当滴入20mL氨水时,溶液中存在c(NH4+)>c(A-)

【答案】B

【解析】A.水溶液中

,所以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所以HA为强酸,A正确;B.

时溶液显中性,二者恰好反应时生成的铵盐水解,溶液显酸性,则要显中性,则a>10,B错误;C.25℃时,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C正确;D.当滴入20mL氨水时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c(NH4+)>c(A-),D正确,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52分)

17.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是一种单质,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

(3)F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1.0×10-39。

向D溶液中加碱调节至pH为_______时,铁离子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4)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mol-1,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__________kJ·mol-1。

(5)在200mL1.5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CO2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Fe2++H2O2+2H+=2Fe3++2H2O

(2).取少量E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E中有NH4+存在(或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若有白烟也可)(3).2.7(4).-1185(5).c(Na+)>c(HCO3-)>c(CO32-)>c(OH-)>c(H+)

【分析】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说明F为Fe(OH)3,D含有铁离子,结合转化关系,可知金属单质A为Fe、B为FeS、C为FeSO4、D为Fe2(SO4)3、E为(NH4)2SO4,H为H2SO4。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说明F为Fe(OH)3,D含有铁离子,结合转化关系,可知金属单质A为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