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76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docx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

2018年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通项与前n项和通法

1、问题描述

一般地,对数列自身来讲,主要有以下题型:

第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方法有:

(1)利用与的关系;

(2)利用递推关系包括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

第二、求数列的前n项和,主要方法有:

(1)倒序相加法;

(2)错位相减法;(3)裂项相消法;(4)分组求和法。

第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或等差数列,完全依据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证明。

这是解决好数列问题的重中之重。

2、智慧笔记

1.证明等差等比数列

①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

(常数)

(2)等差中项法:

②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

(常数)

(2)等比中项法:

2.通项的求法

①累加法:

数列有形如的递推公式,且的前n项和可求,可利用累加法求。

②累乘法:

数列有形如的递推公式,且的前n项积可求,则利用累乘法求出通项。

③已知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关系求通项:

利用和的关系,若给出或可以求出,则可利用,求。

④辅助数列法:

(Ⅰ)递推公式为型【其中,p,q为常数,】方法为:

利用待定系数法将其变形为,再设,则即为以为首项,p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求出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

(Ⅱ)递推公式为型【其中p,q为常数】.方法为:

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得,引入辅助数列(其中),得,再应用类型(Ⅰ)的方法解决。

(Ⅲ)递推关系为(其中a,c为常数且)型的数列,取倒数得,当时是等差数列;当时

,令,可利用类型(Ⅰ)的方法解决。

3.典型的求和方法

①分组求和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的形式,其中和满足不同的求和公式,常见于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或者和分别是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想,并满足不同的规律。

②倒序相加法:

讲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当它与原数列相加时,若有规律可循,并且容易求和,则这样的数列求和时可用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即用此方法)。

③错位相减法:

求数列和的前n项和,数列,分别为等差与等比数列,求和时,在已知求和式的两边乘以等比数列公比q后,向后错一项,与原数列的和做差,即,然后求即可。

注意:

(Ⅰ)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

(Ⅱ)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注意,如果不能确定公比q是否为1,应讨论。

④裂项相消:

将数列恒等变形为连续两项或相隔若干项之差的形式,进行消项。

常见的裂项相消变化有:

(Ⅰ);

(Ⅱ);

(Ⅲ);

(Ⅳ);

(Ⅴ);

注意:

(Ⅰ)使用裂项法,应注意正负项相消时削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

(Ⅱ)由于数列中每一项均裂成了一正一负两项,所以互为相反数的项合并为零后,所剩正数项与负数项的项数必定相同。

4.几个重要考点

①方程思想:

=等差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即:

已知等差数列之五个量中任意的三个,列方程组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

②函数思想:

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A、B是与n无关的常数),关于n的二次型函数,没有常数项.

③的最大(小)值:

方法一:

不等式组思想:

的最大值⇔,求得n的值再求.的最小值⇔,求得n的值再求.方法二:

利用项的单调性求解.判断哪些项为负数,哪些项为非负数,从而求的最值.方法三:

(函数思想)利用:

由,利用二次函数,数形结合,求得最大(小)值时n的值.

的最大值⇔的最大值。

的最小值⇔的最小值。

方法四:

利用差比或者商比【判定的单调性】

从而判定的单调性.

END

3、智囊例题

【例1】【2014高考湖北文第18题理第18题】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或.

【解析】

试题分析:

(1)设数列的公差为,根据成等比数列求得的值,从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

(1)中求得的,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解不等式求出满足条件的的.

 

【例2】【2014高考湖南卷文第16题】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

(1)

(2)

【例3】【2015高考安徽文18】

已知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n项和.

(Ⅰ)由题设可知,又,可解的或(舍去)由得公比,故.

(Ⅱ)又

所以

.

例4】【2015高考山东理18】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I)求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满足,求的前n项和.

【解析】

所以,

,又适合此式.

【例5】【2013浙江18理文19】

在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已知,且成等比数列.

(1)求;

(2)若,求

【答案】解:

(Ⅰ)由已知得到:

(Ⅱ)由

(1)知,当时,,

①当时,

②当时,

所以,综上所述:

 

四.智客习题

A组(夯实基础)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1年福建泰宁调研)已知等比数列{an}中有a3a11=4a7,数列{bn}是等差数列,且a7=b7,则b5+b9=(  )               

A.2B.4C.8D.16

2.(2011年福建泰宁调研)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n-n2,则a4=(  )

A.-6B.-8C.-12D.-14

3.若数列{an}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且a1=2,则数列{log2an}是(  )

A.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B.公差为lg2的等差数列

C.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D.公比为lg2的等比数列

4.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成等差数列,最小角为40°,则最大角为(  )

A.140°B.120°C.100°D.80°

5.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是(  )

A.3B.4C.5D.6

6.(2011年辽宁)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

A.2B.4C.8D.16

7.(2010年浙江)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8a2+a5=0,则=(  )

A.11B.5C.-8D.-11

8.数列{an}中,a1=1,an,an+1是方程x2-(2n+1)x+=0的两个根,则数列{bn}的前n项和Sn=(  )

A.B.C.D.

9.(2011年安徽)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n·(3n-2),则a1+a2+…a10=(  )

A.15B.12C.-12D.-15

10.(2011年四川)数列{an}的首项为3,{bn}为等差数列且bn=an+1-an(n∈N*),若b3=-2,b10=12,则a8=(  )

A.0B.3C.8D.11

11.(2010年北京)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  )

A.9B.10

C.11D.12

12.已知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1=2,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Sn等于(  )

A.2nB.3n

C.2n+1-2D.3n-1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2an-1,则an=________.

14.(2010年福建)在等比数列{an}中,若公比q=4,且前3项之和等于21,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an=________.

15.已知数列an=则a1+a100=________,a1+a2+a3+a4+…+a99+a100=________.

16.(2011年江苏)设1=a1≤a2≤…≤a7,其中a1,a3,a5,a7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2,a4,a6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________.

B组(能力提升)时间:

20分钟

1.【2015高考湖北文19】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当时,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014高考大纲理第18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为整数,且.

(I)求的通项公式;(II)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