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763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值与文化 李德顺.docx

价值与文化李德顺

好,我们开始。

这一讲的题目是价值与文化。

价值与文化涉及两个大的理论领域,一个是哲学上的这个价值理论,一个是文化学和文化理论的问题,两个都比较大。

这两个问题,我分别都写过书,都是很厚的,

内容也都很复杂的。

今天我们因为是一次课的时间,我想讲一下以价值论的方法来研究和处理文化研究的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讲,所以题目叫价值与文化,我们搞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人,应该注意这样一个现象,

就是二十世纪结束的时候,人类在思想、理论,在社会发展方面,留下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问题。

因为无论是经济的问题,政治的问题,军事、外交的问题,还有科学技术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人类发展到20世纪以后,成就是非常伟大,但是,又接触了比以前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汇总起来,给人的一个总的感觉,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能够各自分离的,孤立地加以研究和处理,必须对它们有一个更深层的,综合的理解和把握。

就是说有形的东西,直接的,看得见的,技术性、规范性、操作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当然都要一一处理,但是在处理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或者在它的前提当中,有一些不是那么显形的,不是那么直接的,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历史流传下来的,

沿革下来的一些更基础,更原始的,更基本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文化问题,就是文化问题。

我在那个《文化论纲》,就是叫《家园——文化建设论纲》那本书里面,一开头就是分析了好多资料,认为这是我们20世纪人类留下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包括思考方式,

想问题的方式,包括我们人类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到底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样是应该的,到底应该怎么样,特别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当中,这个世界怎么样,各个民族,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怎么样交流,怎么样共处,在这个前提下来解决经济、政治,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

所以文化问题成为各种问题的一个综合的基础或者焦点。

为什么这个亨廷顿他预言,如果下一次再打世界大战,可能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不是因为领土问题,而是会可能因为文化问题,因为文化的冲突会导致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他把这个问题看得很尖锐,

也看得很重,但是是不是会因为这个而发生大战,这个本身也是个文化问题,所以我们先不做这样的结论,先具体地思考一下当代的这个文化问题。

所以我今天讲的主要就是这样一个内容,从文化问题入手,以文化问题为对象,以价值分析的方法为手段,

来谈一谈几个有关的文化问题。

首先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文化,怎么理解文化?

大家知道这些年,文化这个概念很流行,而且用的,感觉用的也很滥,有的人说,这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任何一个名词后面,都可以加上文化两个字,说吃饭嘛,叫“饮食文化”,

穿衣服叫“服饰文化”。

然后北京有一阵子,大家反映,外地人到北京来旅游,发现这个厕所难找,所以说,就开始说要建厕所,探讨“厕所文化”,政治什么三大文化体系嘛,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所以说,这个文化是个筐,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到底是什么?

从学界来讲,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于文化,当然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人类学家,人类学家发现和强调出来的,但是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都注意到了文化问题,因为对于文化究竟是什么呀,查一查这个,像《百科全书》,像大权威的辞典、教科书等等这些东西,

发现这个文化定义有三百六十多种,定义很多,那么各种各样的定义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抠它的字眼,因为不同学者从不同条件,不同角度出发,所理解的文化各有各自的特征,其实这三百六十多种表述是大同小异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些各种不同表述当中把握它的共同点,我们把它叫做文化的本质这个怎么描述它,我们可以不太细嚼,但是我们说的文化究竟是指什么?

它本质上,或者说它精神,文化它的一种精神上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个不难形成我们自己的回答,所以对于文化是什么呀,

我们给它的一个回答,我们给它的回答,用最简单、最概括的方式回答,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

从文化这个概念的起源上看,我们知道它就已经是制造这个文化的本,文化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最初的来源是什么?

在拉丁文里头它是指耕种,它是指耕种,它这个拉丁文的原意,这个词是耕种的意思,

那么耕种是什么意思呢?

耕种就是你改变一块天然的土地,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改变一块天然的土地,把它犁一遍,翻一遍,然后洒上种子,让它长出庄稼,这样一种行为就是文化的起源,文化的起源。

文化的这个起源告诉我们,文化这个概念,首先它是和这个,要讲文化是什么呀,就要明白文化这个词,它是区别于什么而言的,它不是什么。

那么文化这个概念,它相对的是指天然的、自然的、原初的、世界的原初的原本的状态而言的,土地原来就有,

光有土地不叫文化,人们去种地开始有文化,叫文化,那么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呢,它是相对于天然的、自然的、世界的、原始的、原初的、原本的状态而言的,那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就是一种人工的状态,或者叫人化的状态。

所以文化这个概念

从哲学上来理解它的最深层的,最一般的本质呢,我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人化”,“文化”即是“人化”,就是人,人类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的本性,人类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的本性和尺度的这样的行为,它的全部方式,全部过程和全部结果的,成果的总和就叫文化,

人类改造世界,使之适合人的,就是带有人的特征,适合人的尺度,这样的活动,活动的方式,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这些东西总体上就是我们应该所说的文化这个概念它的本意,文化这样。

文化在西方,在国外的一些语言当中,“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不区别,就是一个词。

因为在汉语当中,

我们现在逐渐形成了对这两个词的区分,“文化”是个中性词,是个描述性的中性词,它就是指这样一个人化的过程和结果,人化过程和结果。

“文明”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有效的、积极的成果,在我们中国的语言当中,“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是这么区别的,它俩略微有点儿分工,

就是说“文明”,它是一个带评价性的概念,是指一种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造就的一些有效的或者积极的、合理的成果,我们把它叫“文明”,把它叫“文明”。

咱们现在讲,讲两个文明,两个文明,两个文明就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指在物质建设方面,在精神建设方面,取得的应有的、有效的一些成果,

而讲“文化”,文化里头就包含着,可能好的东西也是文化,坏的东西也是文化,两个词,在中文里面略微有这么一点区别,但是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这个概念,它本质上就是指“人化”,有了人,才有文化,人用自己的,按照自己的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世界,使世界处处都打上人的烙印,

这就叫“文化”。

这种行为,它的活动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就叫“文化”。

梁漱溟先生综合各家的关于文化这个(理论),他给一个中国式的说法,他说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生活样式,人的生活样式,用我们现在更简单的说法,我说就是叫“活法”,人的活法,包括人怎么生产,

怎么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也包括人的生活,人到底怎么消费,这些物质的、精神的财富,所以总起来就叫“活法”,就叫“活法”。

实际上从人这个角度来讲,“文化”就是人的活法,这个后面我还会进一步解释。

那么“人化”,文化就是人化,

这个“人化”,在一般意义上是讲对一切对象的人化,是对一切对象的人化,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自身,也包括人自身,那么对人的人化,也是文化的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对人的人化,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叫做“化人”。

“化人”的含义,就是用人类改造世界的

物质精神成果,去哺育人,去塑造人,去提升人,从而使人成为更具现实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这就像那个,说那个用芝麻榨油似的,先用一点儿芝麻榨出一点儿油来,然后把芝麻泡在这个油里面,更多的芝麻泡在这个油里面,这样榨出来的油就更多,榨的油更多。

就是用人类自己创造的东西来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这样就使人更人,更成为现实的、社会的、文化的、具体的人,更像人。

所以文化这个概念,它的本质的理解,我们要用一个词来解释它的本质,就叫“人化”,而它的本质就是人化,如果再多一点儿就包括“化人”,

重点的“化人”,“人化”和“化人”。

所以这是广义的文化的定义,我们理解文化,撇开那些各种层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那些细节上的差别,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概括为广义的文化,

就是“人化”和“化人”,这个提法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来以后,在学界,在国内外学界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大家比较认同,简单地说文化的本质,广义文化的本质。

所以各种形式的文化,它最终最根本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从它的起源和从它的表现来看。

当然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当中,使用文化,有时候概念不那么明确,特别是人们很少会用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理解文化,咱们现在说的文化很多都是狭义的文化,文化还有一个狭义,还有一个狭义的界定,狭义的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层面,或者一个社会领域,指的是跟经济、跟政治

相对而言的,咱们现在一般都讲经济、政治、文化,经济、政治、文化,那么跟经济、政治相对而言的那个文化,实际上就是特指精神文化领域,特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人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样式,人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他的这个方式、过程和结果。

人类的精神生产大体上,像这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像文学艺术创作,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像这些东西都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有一些像教育、像文化休闲娱乐,

像我们这旅游了,什么,现在这个文化形式,非常具体的文化形式非常多,而且现在搞文化产业,很多东西都可以,这个精神生活的东西都可以搞成产业,那么就属于这个,大部分属于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层面的现象。

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就叫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这是指精神文化的领域,

精神文化的内容,我想大半就是在精神层面就这么三个字,叫“知、情、意”,“知”是知识,人类的科学研究提供的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情感和意志,那么就是属于人的价值意识,属于人的价值意识。

像信仰、道德,

这个宗教、艺术等等,这些东西,主要是反映和表达人的情感和意志,在知识的基础上,人们对世界,对生活形成的情感和意志的各种形式,表达情感和意志的各种形式。

所以总的而言,狭义的文化,就是作为精神文化,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就是人化和化人的这种精神方式,或者再具体一点讲,就是符号、语言、文字、精神化的这种人的生活样式。

人的生活样式可以分为物质的、实体的、制度的社会结构型的,也可以有个人精神式的。

狭义的文化往往侧重于讲人的精神文化。

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就在于它是一套主体性的价值体系。

文化都是一套主体性的价值体系,刚才我们讲,这个文化的精神内容,它包括知、情、意,就是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各个方面当中占主导的,占更主要地位的,是人的价值理念,价值诉求,价值取向,价值的选择,价值的信念、信仰等等这样一些东西。

所以文化,它的核心和灵魂是一套价值体系,是一套主体性的价值体系,是一套主体性的价值体系。

我们讲为什么要用价值论的方法来研究文化问题,就是因为文化现象特别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了文化的本质,再看在文化的结构当中,如果我们把它分成

人类了解把握世界的这样一套知识、方法、科学、技术这个体系,和人的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就是关于道德、关于审美、关于信仰等等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念,价值意识体系的话,如果把这个分成,进一步分成这样两个体系的话,那么作为文化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是它负载的这套价值体系,人类的知识和科学,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的基础部分,但是知识和科学的成果,只以人类为主体,它没有具体的主体的差别,就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知识、科学、真理的这些东西,它没有民族之分,没有阶级之分,

没有这个差别,它不是决定文化多样性的根基。

而决定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恰恰是那个主体性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个体,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人化和化人的那些因素,那些方式,这是构成文化个性、

特殊性的方面,构成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所以,文化负载的,文化是以各种各样的人化和化人的形式,负载的一套主体性的价值体系,一套价值体系,这是对理解文化,更深层的,更关键的所在。

所以这个文化的冲突,像亨廷顿讲文化的冲突,

他讲文化冲突,他实际上就是讲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系统,人们的信仰,人们的价值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不同,这样才会发生,他不会讲,因为科学知识认同不认同某项,某个科学原理,某个科学结果而打仗。

过去,在宗教神学统治下,地球是不是圆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像这样的问题,

可以导致杀人,烧死人,把这个布鲁诺送上火刑架,把伽利略关起来。

但是,那个东西不管怎么对待科学家,那个事实它改变不了,而且后来人们也不再这上面去争了,一加一到底等不等于二,像这样的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科学所揭示的那些事实和真理,它都是普遍性的,

超越阶级和民族的,超越阶级和民族的,不是成为争论的焦点,真正争论的焦点,就是人们认为什么是好的,怎么样做是应该的,我们要追求什么,坚持什么,接受什么,排斥什么,这是一套价值体系。

既然是价值体系,那么价值这种现象,价值这种现象,它就有一个鲜明的本性,

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叫主体性,价值也有现象,它是主体性的,因为是主体性的,它才是多元的,我们现在大家都已经这个概念在八十年代最初提出来的时候,有些人还很不理解,很害怕,甚至坚决反对,反对我们说这个价值是多元的,

反对价值是多元的。

而现在,大家都已经承认了,当然我们官方到现在还没用多元,现在用什么多样、多维、多相、多级,都说了,就是不说多元。

其实“多元”就是一种彻底的、实质性的多样化,多元属于多样,但是多样性有两种,

一种就是能够在一个主体上统一起来的那种多样性,比方说,我说我这个杯子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有它的形状、材质、颜色等等很多属性,但是这些属性,最终它们合成一个杯子,它们统一在这一个杯子里面,你不能,它哪一个属性都不能脱离开这个杯子

单独存在,这是一种能够在一个主体上统一起来的这种多样性。

还有一种多样性,它是不能在一个主体上统一起来的,没法统一起来的。

比方说两个球队赛球,踢足球,这个球往哪个门里踢,踢进去我的门就是我输了,踢进你的门就是你输了,这咱俩不能统一,统一成往哪儿踢,往天上踢,

那就不叫足球赛了,这就是,比方说同一个主体,同一个人,它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性等,有许许多多方面的利益和属性,它的这些属性,在它本身都能统一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但是他的利益和他的利益,这两个不能统一,不能互相代替。

一样,我吃饱了,你饿着,

咱俩能统一成两个半饱,这种统一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什么有人写文章说,有些东西不能用平均数,人均多少,人均收入多少,你年收入一百万,我这一年失业,一分钱没挣,然后咱俩平均五十万,那对我没有意义的,对社会也没有意义的,是吧?

所以价值这个东西,是不能那样统一的。

这种不能在同一个事物,同一个主体上统一起来的这种多样性,就叫“多元”,因为它的主体和根据,因为它主体性和根据是多样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是不同的,这种多样性叫“多元”。

因为价值,它就是一个多元的现象。

为什么价值是多元?

价值它是以主体为根据的,主体,同一个事物对象本身可能是统一的,我们讲那个科学、知识、真理,它都以对象的事实为根据,而对象是一个的话,那么关于这个对象的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和真理,它就是一元的,对吧。

那就像一个事物的存在,对谁来说,它都是它的存在,

它的本性都是它的本质,谁来看都一样,这个是一元的。

但是价值就不一样,价值,它不是事物本身的存在,它是事物同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关系质,关系态,关系质。

价值就像信息一样,它是以信宿为尺度的。

我们知道信息,什么叫信息?

这个信息论刚一出来的时候,维纳说了一句话,说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弄得很多人头疼了好多年,问他,那它到底是什么?

说信息就是信息,这跟没说一样。

信息其实就是一种关系态,关系的状态,从信源那里发出的物质和能量,经过信道传递到信宿这里,

那么在信宿这里是否消除了某种不确定性,如果帮助信宿消除了不确定性,这就叫信息,如果没有消除,或者增大了不确定性,这就叫噪音,这话听着挺费劲,是吧?

挺繁琐,其实不难懂吧?

它是以信宿,同样的发出,比方说当初这个信息论的创立,

和这个宇宙学的关于宇宙射线背景辐射的这个发现很有关系。

最初就是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它那个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通讯当中发现不管怎么弄,总有一种干扰,总有噪音干扰,既然叫噪音,那就是对于通讯来讲,它是个增大不确定性的那种效果,是一个坏东西,

但是科学家就注意到,这个是不能消除的噪音,它本身到底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科学家就在研究这个噪音的来源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而这个发现,对于天体物理学,对于宇宙学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现。

所以同样是在通讯当中造成噪音的东西,在科学家(眼)里面那是重大信息,看对谁来说。

就是它那个,有这个电波传来,这是个事实,这个电波是噪音还是信息,那就是看对谁来说,对通讯来讲就是噪音,对吧,对于研究宇宙来讲,就是信息。

一个自然界的现象是信息还是噪音,取决于信宿,在信宿那里是不是消除不确定性。

而价值,我说那个信息,就是前价值现象,就是自然界里的价值现象。

而我们说的价值,它是以人为主体的,这种关系状态,以人为尺度的这种关系状态。

所以我们把它叫价值,我们现在讲价值,讲价值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以人,以一定的主体,以一定的人为主体的,判断这个是消除不确定性,还是增大不确定性,是好还是坏,是善还是恶,是美还是丑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这叫“价值”,价值在自然界当中

有它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到人类这里,因为以人为主体,人,他有一种能动性,他自觉地、主动地,以自己为尺度来区分世界上的各种现象,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害虫,什么是益虫,自然界本身哪个生物长出来是为了做害,还是有利的,自然存在的东西没有好坏之分。

它的存在就是它的存在,它的相互作用就是它的相互作用。

只有站在人的立场上,站在人的立场上才会划分,才会对它作出价值判断,作出价值判断。

就是这个价值论,揭示这样一个基本的就是价值是主体性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的道理,在哲学上曾经走过很长的路,到现在有些人也未必承认这个。

像咱们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关于儒学和道家的思想,就不太一样,我是觉得,在哲学上看,这个老庄要比孔孟高明一些,哲学水平要高一些,像在人性这个问题上,在价值属性,价值这个问题上,儒家一般主张人性善、人性恶,这都是儒家的观点。

而这个道家认为,就是事物本身没有这个善恶属性,善恶都是人给它画出来的,要用庄子的话说,“物固无美恶”,事物本身并不固有什么好和坏,“皆因人之心诚而识之”?

就是都是人在自己在实践中,认识和了解它,把它划分出来的。

这个思想就比那个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就是事先作判断的这种思维方式,我觉得要高明一些,它是哲学,而且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哲学。

但是像人性善,人性恶,像这种命题,流传了几千年,人们一般的,很难从这个哲学层面上,从前提思考上超越这个。

前些年不是,

这个大学生国际辩论赛,咱们那个复旦大学代表队到新加坡,就是舌战狮城。

当时决赛的时候,抽到的辩题就是人性本善,而对方抽到了人性本恶,抽到了以后辩论,咱们这个复旦队就赢了,很高兴,这个记者来采访他,就是说,问他,问个问题,说你们要是抽到人性恶呢,

他们说,我们也能赢,那就是说,到底人性是善还是恶呢?

一下子答不出来了,答不出来,他们领队的那个俞吾金教授,跟我是好朋友,后来他就,有一次到北京来,跟我们聊,他说你怎么看这事,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因为现在以人性善为基础构建各种理论体系,和以人性恶为基础构建各种理论体系都特别多,

很实用,但是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两者能不能统一起来,这个问题始终没人正面回答,他就问我说,你搞价值问题,你当然应该回答这个,你认为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我给他回答,我说,善恶非性也,人性到底是善,作这个判断,还是作恶这个判断,这两个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角度的问题,

这是一个糊涂了两千多年的一个假命题,假命题。

而善恶本身从来它就不是什么事物可能固有的属性,善恶不是属性,善恶是一种关系状态,人有本性,人的本性是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的本性,

人的社会关系的本性,这个本性本身它是存在,你不能随便给它加上价值判断,那才能真正认识人的本性。

一般小孩生下来就吃奶,这是人的本性,是天性吧,吃奶是善还是恶呢?

那是取决于人们看这个问题的

立场、角度、方法,有的人就说,吃奶是善,是美,吃奶多好,孩子吃奶乖乖的,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一幕多么温馨的场景,孩子懂得好好吃奶,赶快长大,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善,“善莫大焉”,那有很多艺术家,用各种形式,画画、绘画、音乐,还有舞蹈什么的,表演、表现这个,哺育婴儿的那个场景,把那个看作是善的,是美的;但是也有的人就说,你看这人一生下来,就只知道往自己肚子里吃,人性自私,从生下来就自私,自私是本性。

这两种观点都可以推演出管理学、经济学中经济人本性假设,政治人本性假设的许多东西。

其实这里的善恶已经是价值判断了,我的观点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评价,是说明评价者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或者用什么眼光看问题,从来都是如此。

韩非曾经举例说糖稀,孔子和盗跖(强盗头子)都说糖稀是好东西,孔子说这东西可以养生,看中了它的价值;盗跖也说是好东西,它可以用来粘门闩,好偷东西。

两人都认为是好但用的地方不一样。

这两张判断说明什么呢?

并不说明糖稀怎么样,是善还是恶的,而是说明孔子和盗跖这两个人怎么样。

在评价问题上,价值是主体性的,所有的评价都说明评价者自己是什么人就会用什么角度去看别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善良的人看别人充满同情心,诚实的人对别人耍花招,施诡计老不提防,有的人自己很消沉,看问题也会阴暗,老看问题的负面效应。

有时候评职称,像评职称有的人评不上,很生气,很苦恼,找我谈,我说这个评职称,你自己的水平,你自己的成绩就在这里,不会因为别人认可你、不认可你而改变,你自己要心里有数,你追求什么,你要什么。

别人理解和认同你,那是他的一个角度,一个认识过程,如果你的东西真有用的话,

你不要伤心,社会会逐渐认识你的,如果他们评价得很不公,我说那你也就蔑视他们一下就是了,那有眼无珠,你也不用太伤害自己,不用太伤害自己,你把握这个东西。

有时候这个,一方面,是,有很多是这个评委,因为我当过多年的评委,评级的时候找谁来当评委,这是决定性的,

找谁来当评委,找到真正的内行,评出来的可能,学术上就比较可信,比较可靠,找一些外行来评,像我说他们,想要编一套国拳,把少林、峨眉、武当派什么都(召集来),高手叫一块儿,要编一些拳叫“国拳”,费了很大劲,弄出来,然后找一些唱歌跳舞的人来审,行不行?

那这个事情它就非得乱套不可。

有一些是社会问题,是公共价值体系问题,是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理解价值的多元和价值的主体性这个特点,凡是价值评价这个问题上,它的根基在于主体性。

而文化,文化它作为价值的负载者,它的主要特点恰好也是一种

具体的、历史的主体性,具体的、历史的主体性。

这个文化作为主体性价值体系的负载,它的这个主体性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个,当我们说文化的时候,总不能够脱离是谁的文化,因为现实世界当中,主体是多元的,

因此作为人的生活样式,活法,这个文化是多元的,是多样的,因此在讲文化的时候,总不能脱离文化是谁的文化,文化这种现象,一般的它很难是个人的,它一定是一定群体的,而文化最主要的主体,最重要的主体是民族,

最稳定的,最坚实的,最特有的文化一般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是以民族,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长期地共同生活,他们的生活样式构成了文化。

当然在细的,在小的某些范围内,也会有一些不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比方说行业,我们那个行业,特别是比较资深的行业,

行业文化也很有特征。

比方说医生,医生的,好像气质、举止、作派,好像有医生的特点,对不对,越是老医生,恐怕大伙儿越能看得出来。

像这个军人,有些人不穿军装,他那个举止、作派、气质,你也能看出来他是军人。

还有艺术家,艺人,当然现在有些当官的那个“文化”就更鲜明了,

前凸后撅,看对谁了,对上头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