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069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docx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

一、罪犯基本信息

安某某,男,40岁,离异,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刑期自2009年7月起,身体情况较差。

二、罪犯的基本特点、改造中的优势、难点和潜力,罪犯自我认知情况

(一)罪犯的基本特点

1.认罪悔罪,但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犯罪,法院判决过重。

2.文化水平较低,性格较为内向、自卑,为人比较计较,和同犯常为写小事争吵,对改造中一些不公平的事很在意,情绪容易激动。

3.该犯入狱后曾因胃出血住院治疗,身体一直不好,多次申请调到老弱病残监区养病。

(二)改造中的优势

1.纪律意识强,服从管理,遵守监规,入狱后未因违规受到过处分。

2.服从工作安排,虽然身体不适,但每月仍能完成劳动任务。

3.该犯十分重感情,自诉自己和妻子原都在外打工,收入不错,小孩生活条件较好,现在妻离子散,儿子生活都没着落,自己不能照顾好儿子,感觉很伤心,对儿子十分牵挂,可以从帮助该犯儿子入手,对该犯进行感化。

(三)改造中的难点

1.该犯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砍死妻子情人陆某是事出有因,妻子不忠在先,且陆某先对其拳打脚踢,自己是正当防卫,才把对方砍死,应该算防卫过当,从与其个别谈话中可感觉出仇视法院、仇视社会的扭曲心态。

2.刑期长,死缓刚改判无期,常感叹很难活到出去,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有亲生厌世思想。

3.该犯体质较差,又因病住过院,冬天常穿两件棉衣还不觉得暖,自认为符合老弱病残犯的条件,多次申请调老弱病残犯监区改造,不安于现状。

4.家庭经济困难,家人无力给其汇款加菜,狱内生活比较清苦。

(四)改造中的潜力

利用该犯对儿子的感情和牵挂,通过监狱的“帮扶行动”,让其儿子来监探视,同时联系爱心企业和个人对其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资助,解决该犯后顾之忧,缓解该犯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安心改造,同时可以藉此转变该犯对社会的仇视心态和对思想改造的抵触。

(五)罪犯的自我认知情况

该犯原和妻子在外打工,因妻子与他人有染,商量离婚及财产分配问题不合,一怒之下持刀将妻子脚砍伤,将其妻情人陆某砍死。

该犯与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女儿14岁;儿子9岁。

入监后该犯与妻子离婚,妻子带大女儿回娘家生活,儿子跟随该犯妹妹生活,自诉妻子对儿子不闻不问,也不给抚养费。

自己家里很穷,家里只有80岁的老母亲,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已去世,两个妹妹出嫁后也很困难,儿子跟大妹生活,大妹夫是残疾人,家里也有小孩,担心儿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自己和妻子原都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小孩生活条件都不错,现在妻离子散,儿子生活都没着落,自己不能照顾好儿子,感觉很伤心,对儿子十分牵挂。

自己现在坐牢,体质较差,又没有钱加菜,面对漫长刑期,感觉很难坚持,对所犯罪行感觉很后悔,表示自己会努力改造,洗刷罪恶,也希望有社会爱心人士能在生活和教育方面帮助其儿子,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三、罪犯服刑改造计划

该犯为死缓罪犯,刑期较长,现根据该犯特点,结合监狱改造工作实际,经该犯认可,为其制定下列服刑改造计划:

(一)近期计划(时间段为6个月内)

1.督促该犯严格遵守各项监规纪律,认真参加“三课”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技能,完成劳动任务。

2.牢固树立身份意识,尊重警官、服从管教,讲究文明礼貌,团结同犯。

3.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监狱改造环境。

4.通过对其儿子的帮助,解决该犯的后顾之忧,缓解该犯心理压力,使其能安心改造。

5.根据该犯病情,合理安排其到卫生所、新康医院复查及治疗,在生活上对该犯区别对待。

6.个案小组成员及承包警察多找该犯个别谈话教育,加强沟通,注意倾听该犯心声,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改变易冲动的个性,树立改造信心,增强受挫能力,消除或降低焦虑水平,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宣泄,肯定其积极方面,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

(二)中期计划(时间段为半年至改判有期徒刑后)

1.给该犯讲解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和量刑幅度如何确定,以及监狱的减刑政策,对该犯进行引导。

2.通过无期的改判,帮助该犯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在经济上给予该犯适当困难补助,同时鼓励该犯努力劳动,争取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来改善生活。

(三)较长期计划(时间段为改判有期徒刑后至刑满释放)

1.改判有期徒刑后,帮助该犯树立改造目标,激发动力,争取超额完成劳动任务,多获奖励分,早日减刑回归社会。

2.通过思想教育,使该犯认识到要告别旧我,认清并改掉自身陋习和错误思想,用辛勤劳动汗水洗刷心灵的污垢,走向新生。

3.督促该犯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健康心理,多学习法律知识和新技能,化解对法院和社会的仇恨,把刑期当学期,等重返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对罪犯服刑改造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个案小组首先对该犯进行心理测试

1.RW检测,以下是检测报告:

系列

平均值

稳定值

相对稳定值

危险值

实测值

结论

指标

D

0.3

<0

>=0<5

>=5

0

相对稳定

-

E

8.42

<7

>=7<10

>=10

4

稳定

-

F

24.81

<20

>=20<30

>=30

22

相对稳定

-

X

4.71

<4

>=4<6

>=6

7

危险

*

Y

2.54

<0

>=0<5

>=5

3

相对稳定

-

Z

11.76

<9

>=9<14

>=14

18

危险

*

合计

52.54

<42

>=42<63

>=63

54

相对稳定

-

2.90项症状清单测试报告,以下是测试结果:

维度名称

平均分

标准分

参考诊断

均分+标准差

总分

221

129.96+38.76

总均分

2.46

1.44+0.43

阴性项目数

46

24.92+18.41

阳性项目数

44

65.08+18.33

阳性症状均分

3.98

2.60+0.59

躯体化

33

2.75

1.37+0.48

强迫状态

21

2.10

1.62+0.58

人际关系敏感

19

2.11

1.65+0.51

抑郁

26

2.00

1.50+0.59

焦虑

29

2.90

1.39+0.43

敌对

14

2.33

1.48+0.56

恐怖

19

2.71

1.23+0.41

偏执

12

2.00

1.43+0.57

精神病性

24

2.4

1.29+0.42

其他

24

3.43

3.罪犯个性分测验,以下是测试报告:

维度名称

原始分

标准分

维度名称

原始分

标准分

外倾

6

51

聪敏

2

42

同情

7

47

从属

1

38

波动

5

52

冲动

5

54

戒备

4

54

自卑

4

54

焦虑

7

63

暴力倾向

9

63

变态心理

6

68

犯罪思维

7

56

说谎指标

0

0

认真指标

1

1

4.心理测试分析:

(1)依据RW检测,总分为54分,总体相对稳定,其中心理和生理状态、自然状态处于危险区。

(2)依据90项症状清单测试报告,总分为221分,所有因子均呈阳性。

(3)依据个性分测验报告,显示该犯思维略显迟钝,焦虑感较强,暴力倾向较强,有很强的变态心理倾向,犯罪思维程度严重,表露出轻生思想,可能存在未检出的抑郁情绪。

(4)比较固执己见,改造难度大,可能具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尤其在面临冲突事件或存在潜在隐患时,可能具有较高较深的主观恶性和反社会意识,加强预防监控与矫正力度。

(二)根据对该犯的分析,结合罪犯改造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1.第一阶段(时间为6个月内)

确立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理念,消除对立情绪,达到沟通互动的目的。

罪犯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心理测试可以看出该犯存在着对法律、社会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消除,任何教育都难以渗透进去。

方法一:

关心该犯的病情,用行动感化该犯。

该犯目前虽无大病,但胃溃疡、胃出血病史导致其营养吸收不好,冬天常感觉全身发冷,身体易劳累。

监区根据其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就诊的同时,在生活上也给予该犯优待,批准其在冬天每周洗三次热水澡,并多发了一套棉被和盖被给他使用;对其在生活上的需求也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满足。

方法二:

我们运用倾听法提示他谈家庭,谈社会经历,并表示出必要的同情和关心。

愿意倾诉是沟通的开始,我们在这一阶段没有对其错误观点做过多的批评,而是以倾听他的想法为主,经过几次交谈,逐渐了解到该犯是如何一时冲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及对家人的牵挂和愧疚,谈到入监后监狱的严格管理让其很不适应,联想到漫长的刑期和困窘的经济条件,心情十分压抑,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易激动,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然后,我们和该犯开始相互交流,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政策进行教育,用真情进行感化,该犯感谢警官的关心,认识到警官的工作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在帮助他、拯救他。

经过多次接触,该犯理解了警官的良苦用心,建立了对警察的信任,树立了积极改造才有出路的思想。

方法三:

通过监狱的“帮扶行动”为其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达到感化该犯的目的。

通过监狱的安排及该犯的同意,某电视台《法制最前线》栏目组制作了一期关于该犯的警示节目,来监采访该犯并到该犯老家进行家访,同时呼吁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对该犯儿子进行帮扶。

节目播出后,随即有企业愿意提供助学金进行资助,为该犯解决了实际困难。

通过个案小组成员的努力,该犯增强了对管教民警的信任,表示要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报答好心人。

2.第二阶段(时间为6个月以上)

方法一:

运用教育学原理消除其自卑心理,达到增强改造信心的目的。

自卑是人内心的一种自我贬抑意识。

特别是生活在困难家庭的罪犯,经常受到挫折、打击,对人生态度消极,缺乏自信心和内动力。

教育学中的赏识教育主要是运用人的尊重需求,采用必要的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帮助树立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潜意识。

自卑往往和自暴自弃相联系,而自暴自弃是因为希望彻底破灭,自暴自弃的结果就是自我放任,自我堕落。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

对该犯,我们肯定他的存在价值,发现他值得肯定的方面,激发他转变消极的人生态度,有了进步就表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一段时间后,该犯话语、笑容明显增多,自卑心理得到缓解,自信心有所增加;然后,我们为他规划改造蓝图,肯定他还是能够改正恶习,重新做人,只是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他路不怕远,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到达新生彼岸的一天。

该犯对人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看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该犯建立起了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再接再厉,对该犯开展经常性的人生观教育,肯定其优点,指出其问题,教育他要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使他明白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争斗的过程,没有困难,就没有人生,只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努力的人是不会失败的。

方法二、进行法律知识专项教育和心理辅导,消除其仇视社会心态。

个案小组成员给该犯讲解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和量刑幅度如何确定,以及监狱的减刑政策,对该犯进行引导,使其看到希望。

同时安排该犯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其培养健康心理。

五、对罪犯服刑改造过程进行总结的情况

(一)改造的成果

罪犯安某某总体上能配合警察进行个别矫治工作,通过一年多的专项矫治,该犯的改造态度大有转变,对法院和社会的仇视、敌对心态得到纠正,在控制情绪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坚定了改造信心,每月均能超额完成劳动任务,12年全年得到40多分奖励分,获评为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

(二)存在的问题

1.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