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688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docx

五年全国新课标选修一三高考生物选做题分册题库

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选做题分册题库

《选修1》

(2010年)37.(选修1)(15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蒸馏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较低减少挥发;(5)a;(6)能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而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次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2011年)39.(选修1)(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原油选择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

(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解析】⑴该同学筛选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可以将样品稀释液置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功能上属于选择培养基。

⑵菌株的接种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⑶菌株分解周围的营养物质,出现分解圈,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⑷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培养要求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避免周围其他细菌的污染。

(2012年)39.(选修1)(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

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  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  0~0.5mg/L(3)1(4)6-BA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植物组培知识的考察,提问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是为“选修可以考察必修”一说的集中体现。

第(1)问第一空考察必需元素的分类(可分为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必修一的基础知识,选修一教材上亦有原句。

第(1)问第二空考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知识。

中学生物必修一提及植物体内5大植物激素,分别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要求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称;常见选修一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又重点分析了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要求识记二者比例对植物脱分化的影响(生长素多有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多有利于长芽);由表格易知IAA比例上升抑制长芽,为生长素(吲哚乙酸),故6-BA为细胞分裂素。

(2)问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自变量是IAA(6-BA浓度不变),取值范围是0到0.5;因变量是丛芽数(即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第(3)问直接从表格中可读出。

第(4)问参阅第(1)问第二空解析

(2014年Ⅰ)39.(选修1)(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__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杀灭杂菌增加乳酸菌数量⑵无氧呼吸细胞质

⑶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

⑷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本题以制作泡菜为背景,考查泡菜制作相关的技术知识。

以及识记能力和相关知识的判断能力。

⑴制作泡菜加入盐水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煮沸可杀灭杂菌,制作泡菜加入陈泡菜液,其含有大量乳酸菌,可增加乳酸菌数量,加快制作泡菜进程。

⑵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即乳酸发酵,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中。

⑶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高、时间短、食盐用量低都会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⑷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关系是竞争,乳酸菌大量增加时,会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原因是乳酸菌更为耐酸。

(2013年Ⅱ)39.(选修1)(15分)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试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答案】

(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耐药性(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1)微生物的纯化的方法主要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对其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再适宜条件下培养。

(3)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可以抑制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等致病菌的一类物质,试题中透明圈的大小反应了不同抗生素对该致病菌的作用。

对含A的滤纸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有抗生素A的地方该致病菌受到抑制;B的周围没有透明圈说明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通过C的透明圈要比A的透明圈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D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D敏感,但是在透明圈上出现一个菌落,又排除杂菌污染,判断此菌落的微生物对抗生素D产生了耐药性。

(4)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抗菌的目的,最好选择抗生素A。

(2013年Ⅰ)39.(选修1)(15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答案】

(1)纤维二糖葡萄糖

(2)红色透明圈

(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不能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如下图: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位固体培养基,且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2013年Ⅱ)39.(选修1)(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

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

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

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答案】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10

(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⑷、溶解氧营养物质

【解析】

(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

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

 

(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3)由题图可知B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菌落相对均匀分布)。

(4)震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另外震荡培养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选修3》

(2010年)38.(选修3)(15分)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

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

免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而与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答案】⑴遗传性、快、遗传信息;

(2)微生物;(3)下生根、细胞分裂素、2,4-D;(4)逐渐减小先增加后下降、不能;(5)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了组织培养的技术。

需要学生对选修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和熟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进行的,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在操作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因为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营养物质丰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诱导试管苗生根,而如果要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芽,则需要与细胞分裂素配比,促进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应使用2,4-D。

(2011年)40.(选修3)(15分)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

曝气池

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解析】⑴在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中,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⑵生物群落包括该环境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在食物网(或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⑶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⑷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012年)40.(选修3)(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

有   和   。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答案】

(1)平末端和粘性末端

(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3)T4 Ecoli(4)mRNA单链DNA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5)动植物病毒  λ噬菌体的衍生物

(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将DNA分子切成两种类型的末端,平末端和黏性末端。

两种不同酶切割之后便于相连,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EcoliDNA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两种末端,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先合成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基因工程中可以选用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做载体。

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为了增大导入的成功率,常用Ca+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

(2013年Ⅰ)40.(选修3)(15分)阅读如下材料:

资料甲:

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资料乙:

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资料丙:

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__________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工程范畴。

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______________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______________序列发生了改变。

(3)资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

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________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_________体,兔乙称为________体。

【答案】

(1)显微注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DNA连接酶农杆菌可以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

(2)蛋白质现有的蛋白质新的蛋白质氨基酸(3)同供受

【解析】本题通过资料分析,考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常规性技术和方法,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1)资料甲考查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酶。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一般用显微注射法,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农杆菌的作用是通过感染植物,介导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到的两种工具酶:

限制酶用于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DNA连接酶用于连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

(2)资料乙考查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蛋白质工程主要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合成相应基因,最终合成具有相应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改造原有蛋白质或合成新的蛋白质,新蛋白质的特征为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特有的空间结构。

(3)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具有相同生理状态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由于资料显示:

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所以兔甲为供体,兔乙为受体。

(2013年Ⅱ)40.(选修3)(15分)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

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3)这处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

(1)纤维素酶(1分)果胶酶(1分原生质体(2分)愈伤(2分)再分化(分化)(2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1分、答对其中一个即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染交技术及相关应用。

同时,从侧面考查了必修教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

此题难度不大,多数是教材中的关键名词填空。

(1)该新型药用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

要获得有活

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物理方法:

离心、振动等)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整合。

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

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如果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

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

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

(3)人工种子生产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等因素限制,而且可以避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等优点,因此,植物细胞工程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制备人工种子,用到的核心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2013年Ⅰ)40.(选修3)(15分)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