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306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略》.docx

《《三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略》.docx

《三略》

三略

上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

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译文:

担任军队主帅的要诀,在于务必笼络英雄豪杰的心,重赏那些有功的人,使部下通晓明白自己的志向。

因此,与众人同喜好,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与众人同憎恶,就没有摧不垮的敌人。

国治家安,在于任用了有才干的人;国亡家破,在于失却了有才干的人。

人类众生,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军谶》曰: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者,德也;刚者,贼也。

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

  译文:

兵书《军谶》上说:

“柔的能制服刚的,弱的能战胜强的。

”“柔”而适中,是一种美德;刚愎不仁,就是残暴。

弱小的,常常获得他人的帮助;强暴的,一定会遭到他人的攻击。

  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

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译文:

“柔”有它起作用的时候,“刚”也有它的用途;“弱”有它的用处,“强”也有它施用的时机。

关键在于对“柔”、“刚”、“弱”、“强”要因时制宜,适当地加以运用。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

天地神明,与物推移。

变动无常,因敌转化。

不为事先,动而辄随。

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

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译文:

事物还没显露出头尾,人们也就无从正确了解它。

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根据时间的运转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的。

与敌作战,要根据敌人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

不要事先制定僵死刻板的作战模式,要因敌方的变化而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制服敌方,立于不败,从而树立君主的权威,安定天下,宾服四海。

能够如此出谋划策,真可为帝王的老师。

  故曰:

莫不贪强,鲜能守微。

若能守微,乃保其生。

  译文:

所以说,人没有不贪求强大的,却很少有能够持守微弱力量的。

如果能持守微弱的力量,就能保住生存以图将来的发展。

  圣人存之,动应事机。

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

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译文:

圣人胸中怀有“刚、柔、强、弱”相互转化的道理,并能巧妙地运用它,以适应事物的千变万化。

将它们施用起来,可放之四海而皆准,将它们收藏起来,又不会充塞整个胸怀。

不需要用房宇安置它,也用不着用城池来守护它,只将它们藏于一胸之间,敌国定然俯首称臣。

  《军谶》曰:

“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

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译文:

《军谶》上说:

“既能用柔又能用刚,刚柔相济,那么国家就如日照天,遍地光明;既能守弱又能用强,强弱不怠,那么国家就会愈益彰显,繁荣昌盛。

如果一味柔弱,国家必然衰败;如果纯然刚强,国家必定灭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

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

  译文:

治理国家的方法,在于依靠贤士与民众。

信赖贤士要视若心腹,使用民众要如同使用自己的四肢,只有这样,自己的政策才不会有过失。

  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

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译文:

君主凡有所行动,贤士、民众就好像不可分割的肢体一样紧相随从,也像每个骨节一样相互补助。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运行的规律,其工巧奥妙,无懈可击。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译文:

统帅军队、治理国家的要诀,在于审察民众的心理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译文:

岌岌可危的,要扶持他使之安心。

感到畏惧的,要使他心情欢畅。

对反叛的,要设法使他归服。

对有冤屈的,要给他平反。

对来申诉的,要为他详审明察。

地位低微的,让他逐渐得到尊贵。

争强好胜的,要对他进行抑制。

与我为敌的,坚决消灭他。

贪财的,要使他能够得到满足。

想做官的,给他官做,让他听任驱使。

胆小怕事的,不让他抛头露面。

有计谋的,使他亲近我,为我筹划。

受到谗言侵害的,给他洗雪纠正。

遭到毁谤的,给他恢复名誉。

有反叛之心的,废弃不用。

骄横无理的,要挫败他的锐气。

得志自满的,要使他有所损害。

愿意归顺的,则将他招抚。

已经服从的,则使他安居。

愿意投降的,则赦免他所有罪过。

  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

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

  译文:

有了坚固的阵地要尽心把守,占住险隘之地要尽力阻塞,遇上艰危的地方要屯兵驻守,夺取的城池要封赏给人,获得土地要分封给人,有了丰厚财物要散施给人。

  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

  译文:

顺应人心,对敌人采取行动,就能将它打败,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对敌人发动攻击,就能战胜它。

虚张声势,呼号狂言,使敌人产生错觉。

将敌四面包围,一举而歼灭它。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

为者则已,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

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

令土自处。

  译文:

获得战利品,不要自己一人独吞。

占领敌国,只可稍作停留,不要长期据守。

攻打城池要迅速,不可拖延。

敌方已立君主,再就不要去攻取它了。

运筹谋划在自己,有了功劳归士卒,谁能说你贪图了功利呢?

封有功的人为诸侯,自己当君主,让他们各保城池,让官吏自己去管理。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

  译文:

世人多能以礼祭祀他的祖辈,而少有以礼爱护下民的。

尊祀祖辈,那只是敬亲;爱护下民,却能做一国的君主。

  下下者,务耕桑,务守其时:

薄赋敛,不匮其财:

罕徭役,不使其劳。

则国富而家娱,然后选士以司牧之。

  译文:

爱护民众,就是要使他们努力耕作,想方设法不误农时;要减轻赋税,不要匮竭民众日用的财货;要尽可能减少徭役,不要使民力劳困。

能够做到这些,国家就会殷富而民众也会感到欢娱。

然后,选用有才智的人去管理民众。

  夫所谓士者,英雄也。

故曰:

罗其英雄,则敌国穷。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民无怨。

  译文:

所谓“士”,就是那些才智杰出的人。

所以说,将敌国的豪杰网罗过来,敌国缺少了谋划、管理的人,自然而然要走向衰败。

英雄豪杰,是国家的主干;平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笼络了“主干”,获得了“根本”,政令自然会得到施行,而民众也无怨言。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

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

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

  译文:

用兵的关键,在于尊崇礼义和给予丰厚的俸禄。

尊崇礼义,有才智的人就会争相奔附;有丰厚俸禄,重节义的人就会视死如归。

所以说,赐禄给贤人不要吝惜钱财,奖赏有功的人要及时,这样,部下就会同心协力,而敌国的力量则会削弱。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译文:

用人最重要的是,封以官职使他尊贵,给他财物使他能养家活口,这样,有能力的人就会自动归附;以礼仪接待他,以大义勉励他,那么,有才智的人就会效死力。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

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囚。

  译文:

做将帅的,必须与士兵同甘共苦、同安共危,才可与敌作战。

只有这样,作战才可以大获全胜,敌人会全军覆没。

  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

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译文:

从前,某良将带兵打仗,有人送他一壶醉酒,他叫人将酒倒进河里,并与士卒一起就河而痛饮。

当然,一壶酒不能使一河的水都变得有酒味,但全军将士却因此愿意效死力战,就是由于将帅士卒能够同甘共苦的缘故。

  《军谶》曰:

“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

  译文:

《军谶》上说:

“军井还未挖好,将帅不要说口渴;幕帐还未搭成,将帅不要说困倦;军灶还未做饭,将帅不要说饥饿。

同时,将帅在寒冬不要穿皮服,在炎夏不要操扇子,大雨之中也要张雨盖,这就是将帅所要遵循的礼法。

  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

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

故曰:

“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译文:

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军队就会团结一致而不分离,士卒的力量可以充分的得到发挥而不会懈怠,这就是平时将帅注重恩养士卒、想法向来也一致的缘故。

所以说:

“经常给士卒一些恩惠,战时士卒就会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军谶》曰:

“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

如天如地,乃可御人。

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译文:

《军谶》上说:

“将帅之所以能够树立威信,就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作战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就因为有廾鞯恼睿皇孔渲?

所以能够勇于作战,就因为能听从指挥、服从命令。

”所以,将帅发出命令不可反悔,赏有功、罚有罪必须讲信用。

能够做到像春夏秋冬一样不失期、生长收藏不失时,则可以统御众人。

士卒能够听从将令,才可以出境作战。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

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

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

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

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

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译文:

统帅军队,把握作战形势,是将领的职责;打败敌人,夺取胜利,是士卒的使命。

所以,胸无谋略的将领,不能让他统帅军队;纪律松懈的士兵,不能让他们打仗。

倘若攻打城池不能夺取,图谋城邑不能占有,二者都不成功,那么士卒就会感到疲惫、厌倦。

士卒疲惫、厌倦,将帅就会受到孤立,士卒就不会听从指挥。

以这样的军队来防守,必然不稳固;以它来作战,必然遭到失败。

这就叫做士气衰落、毫无斗志的军队。

士气衰落,则将帅无威信;将帅无威信,则士卒轻视刑罚,士卒轻视刑罚,则整个军队就失去了章法;军队失去章法,则士卒会逃离;士卒争相逃亡,则敌人会趁机发动进攻;敌人趁机发动进攻,军队必然遭到大败。

  《军谶》曰:

“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

”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

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译文:

《军谶》上说:

“好的将领统帅军队,时时以爱己之心爱护士兵、管理士兵,并给他们恩惠,那么,军队的力量就会一天比一强大,作战起来就如同暴风骤雨般迅疾,进攻如同黄河决口般猛烈。

”所以,敌人只能对你远远观望而不能正面抵挡,只能乖乖投降而不能战胜你。

将帅能够做到身先士卒,那么军队就会所向无敌。

  《军谶》曰:

“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

”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译文:

《军谶》上说:

“军队以奖赏和惩罚互为表里。

”赏罚分明,将领的威信就得以树立;授官得当,士卒就会心服口服;所任用的都是有才德的人,敌国就会感到害怕。

  《军谶》曰:

“贤者所适,其前无敌。

”故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伸而不可疑。

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

以此攻伐,则致乱。

  译文:

《军谶》上说:

“贤明聪慧的人所归向的国家,将会是天下无敌的国家。

”所以,对才智之士,应当以礼相待,但不可以骄纵;对将帅,要使他经常保持心情欢畅,不能使其有忧惧之感;制订计谋,要周密细致、考虑深远,但不要随意产生动摇。

如果骄纵有才智的人,属下将不顺从;将帅有忧惧之心,君主和将帅之间就不能互相信任;对计谋常起疑心,敌人就会乘机发动进攻。

在这种状态下去进攻敌人,必然为自己招致灾乱。

  夫将者,国之命也。

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军谶》曰:

“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

”故曰:

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译文:

为将帅的,是国家的命脉。

将帅能够控制、战胜敌人,那么国家就安定平静。

《军谶》上说:

“将帅要能清正廉洁、宠辱不惊,要能公平无私、严于律己,要能接受谏言、裁决是非,要能容纳人才、采摭建议,要能了解一国的风俗礼仪,能画出一国的山川形势,掌握一国的险要之地,要能执掌全军的统率大权。

”所以说,才德之人的智慧,圣哲之人的谋略,下层人民的言论,上层统治者的建议,历史上成败兴亡的大事,都是做将帅的应该了解的。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

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

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

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译文:

为将帅如果能思贤如渴,那么就会采纳贤人的谋略。

如果将帅听不进规劝,英雄则会远离他;如果将帅从不采纳贤士的谋略,那么出谋划策的人会背离而去;如果将帅不赏善、不罚恶,有功之臣就会消极怠慢。

如果将帅独断专行,下级遇事就会推卸责任;如果将帅爱自我夸耀,下级则不会积极主动去争先立功;如果将帅喜听谗言,则从人会身心离散;如果将帅贪图财物,奸恶贪婪的人则不能禁止;如果将帅迷恋女色,士卒就会淫乱无度。

将帅若有以上诸情形中的一条,士卒就不会依从顺服;果有两条,军队则会失去章法;如果有三条,士卒就会背叛而去;如果有四条,整个国家就会大祸临头。

  《军谶》曰:

“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

”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

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

  译文:

《军谶》上说:

“将帅的谋略要高度保密,官兵之心要团结如一,攻击敌人要勇猛迅疾。

”将帅的策略如果保密很好,敌人刺探军情的奸细就无从下手;军兵团结一致,全军就会凝成一股绳;迅猛攻击敌人,敌人则根本来不及设防。

军队能够做到这三条,自己的作战计划就不会被敌人破坏。

  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

将有此三者,军必败。

  译文:

将帅的谋略泄露了,军队就不可能占有优势;敌人刺探到内部的军情,祸患就不可遏制;来路不明的财货进入了军营、奸佞的小人就会勾结在一起。

将帅如果不能杜绝这三种情况,所带领的军队必败无疑。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

《军谶》曰:

“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

”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译文:

将帅若不能深谋远虑,智谋之士将会远离而去;将帅若不勇猛,官兵就会畏缩不前;将帅如果轻举妄动,全军将会惊慌失措;将帅迁怒于人,全军将士一定惊恐畏惧。

《军谶》说:

“深谋远虑,威武勇猛,是将帅重之又重的最基本的素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举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发怒,将帅应该合理采用。

”这四条,为将帅者应当时时牢记并告诫自己。

  《军谶》曰: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军谶》曰: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

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

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

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译文:

《军谶》说:

“军中无资财,勇士不前来归附;军中无重赏,勇士不死战。

”《军谶》还说:

“钩上挂香饵,一定有愿意上钩的鱼;军中悬重赏,一定有乐于效死的人。

”所以,待人有礼,才会有人来归附;悬以重赏,才会有人来拼命效死。

如果真诚地以礼相待招人归附,悬以重赏招人效死,想得到的人自然会前来归附或拼命效死。

因此,待之以礼而后又反悔,归附的勇士也不能被留住;给以重赏而后又反悔,招来的勇士也不会受驱使。

礼、赏不断地施行,勇士就会争相效死力。

  《军谶》曰:

“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

”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

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译文:

《军谶》说:

“国家将要兴兵打仗,一定先要厚施恩泽于人;国家将要发动战争,一定先要以财货抚养其民。

”能够以少胜多,是对士卒厚施恩泽的缘故;能够以弱胜强,是平素以财货抚养民众的结果。

所以,良将平时对待士卒,就像爱护自己一样,因而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致,以此进行战争,必然大获全胜。

  《军谶》曰: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

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

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

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译文:

《军谶》说:

“用兵的要道是,务必先侦探敌方的情况,探明其储藏物资的虚实,估算其粮食储存的多少,预测其兵力的强弱,察明其天时地利的优劣,摸清其兵力薄弱的地方。

所以,国家没有战事,却在忙于运粮,肯定是内部空虚;老百姓面有饥色,肯定是国家穷困。

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老百姓一定要挨饿;打柴割草之后再做饭,军队一定不能顿顿吃饱。

  “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

是国虚。

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

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译文:

“向千里之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一年;向二千里之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二年;向三千里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三年。

这就表明国家空虚。

国家空虚,民众就贫困;民众贫困,君民就相怨恨。

外有敌人进攻,内有民众发难,国家一定崩溃。

  《军谶》曰:

“上行虐,则下急刻。

赋重敛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

是谓亡国。

  译文:

《军谶》说:

“君主施行暴政,则下级官吏就会跟着施行苛政。

赋税沉重,苛捐繁复,严刑酷罚,滥用无止,民众因而会相互残杀。

如果这样,国家必然灭亡。

  《军谶》曰:

“内贪外廉,诈誉取名。

窃公为恩,令上下昏。

饰躬正颜,以获高官。

是谓盗端。

  译文:

《军谶》说:

“暗中贪婪无度,表面却装出清正廉洁,以骗取殊荣,盗得虚名。

窃取公家的财物以换取私人的恩德,使得君臣下是非不分。

乔装打扮,假作正经,以猎取高官,获得重用。

如果这样,那就是祸乱的源头。

  《军谶》曰:

“群吏朋党,各进所亲。

招举奸枉,抑挫仁贤。

背公立私,同位相讪。

是谓乱源。

  译文:

《军谶》说:

“百官帮结派,各自引进、任用所亲信的人。

结果,选拔举的都是奸邪不正的人,而压制排斥的却都是有才有德的人。

背弃公道,树立私恩;同事之间,互相诽谤。

这就是祸乱的源头。

  《军谶》曰:

“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

葛雃相连,种德立恩,夺在位权。

侵侮下民,国内华宣,臣蔽不言。

是谓乱根。

  译文:

《军谶》说:

“豪门大族结党营私,没有官位而妄自尊大,擅立威势而人人怕他。

培植的党羽如藤缠葛绕,积蓄私德,给人小恩小惠,意在夺取朝廷大权。

侵害欺压平民百姓,引起国内舆论大哗,而做臣子的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就是祸乱的根由。

  《军谶》曰:

“世世作奸,侵盗县官。

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

是谓国奸。

  译文:

《军谶》说:

“世化相沿,作恶为奸,图谋皇位。

凡事都要谋取便利,变换花招,玩弄法令,以危害君主。

这就叫作国家的奸臣。

  《军谶》曰:

“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

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译文:

《军谶》说:

“官多民少,贵贱不分,强弱相欺,没有人去禁止。

这种情况蔓延下去,以致影响到好人,国家将要遭受灾祸。

  《军谶》曰:

“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译文:

《军谶》说:

“喜爱的好人却不能进用,憎恶的坏人却不能将他清退,有才德的人隐居不出,无能的人在位当权,国家将要遭受祸害。

  《军谶》曰:

“枝叶强大,比周居势。

卑贱陵贵,久而益大。

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译文:

《军谶》说:

“地方藩属强大,结党营私的人占据重要职位。

地位卑微下贱的人欺凌尊贵的人,长久下去,也将强大起来。

君主不忍废止这种现象,国家将要遭受败亡。

  《军谶》曰:

“佞臣在上,一军皆讼。

引威自与,动违于众。

无进无退,苟然取容。

专任自己,举措伐功。

诽谤盛德,诬述庸庸。

无善无恶,皆与己同。

稽留行事,命令不通。

造作奇政,变古易常。

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译文:

《军谶》说:

“巧言谄媚之臣当权,全军都会愤愤不平。

倚仗权势,自夸其能,动辄违背众人的意志。

不用贤人,不去庸人,苟且为政,只求取悦君主。

态度专横,只相信自己,凡事都夸耀自己的功劳、才能。

以恶言伤害品德高尚的人,以虚妄诬蔑有功的人。

不分善恶,只求与自己的意见相合。

遇事拖延,使政令不能及时得到推行。

任意制造不合常规的政令,完全变更了古制、改易了常道。

君主如果任用了这样的奸佞之臣,国家一定要遭受灾祸。

  《军谶》曰:

“奸雄相称,障蔽主明。

毁誉并兴,壅塞主聪。

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故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

谋久负薪,功乃可述。

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译文:

《军谶》说:

“为奸作恶的人相互吹捧,使君主不能分清好坏。

诋毁、赞誉的声音一齐而来,使君主听不出是非。

各自袒护所私爱的人,使君主得不到真正忠心的人。

”所以,只要君主明察不同的意见,就可以看清事物发展的苗头;君主聘用有才有德的人,奸邪霸道的人就会远离而去;君主任用德高望重的人,纷繁的政事就能得到有条不紊的处理;君主能招请隐士出山从政,隐士才真正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不是徒有虚名。

处理军国大事能征询平民老百姓的意见,君主的功绩才足以称道。

不失众人之心,君主的德行才可以在天下广为传颂。

中略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

  译文:

远古三皇为政,没有什么说教,天下的人心风俗依然良好。

所以,天下的人也不知道将功劳归于。

  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

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

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

  译文:

上古五帝,效法自然,既有说教,又立法令,使天下太平无事。

君臣相互谦让,没有人争夺功劳,四海之内统一教化、同一风俗,平民百姓也不知道为什么天下如此化一。

所以,在当时,驱使臣下,不必礼请,也不必赏赐有功之人,君臣相处,完美和谐,没有丝毫利害关系。

  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

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

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

家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

  译文:

到了三王时代,用人与人之间相亲的常道来管理天下百姓,人们甘心受法律的约束、服从统一的管理。

建立法规以防止世衰民乱,天下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这样君主的权力就不会衰落。

因此,虽然设有军队武装,但并没有战争之患。

君主信任大臣,大臣也不怀疑君主。

国家太平,君权也很稳固,大臣以国家利益为重,到时候告老致仕,这也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政治。

  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

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译文:

到了诸侯争霸的时代,主要以权术来驾御士人,用信誉来团结士人,用赏赐来驱使士人。

如果君主不守信用,士人就会疏远他;如果君主赏赐太少,士人就不会听从命令。

  《军势》曰: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

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译文:

《军势》上说:

“军队出兵作战,将帅应有独立的指挥大权。

如果军队的前进后退、一举一动都受君主控制,那么就很难夺取战争的胜利。

  《军势》曰: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

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译文:

《军势》说:

“将帅既要使用善长谋略的人,又要使用勇猛的人,既要使用贪财的人,又要使用头脑简单的人。

因为,有谋略的人,喜建功立业;勇猛的人,乐于实现他的志愿;贪财的人,急于追逐财物;头脑简单的人,打仗不怕牺牲。

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使用他们,这是统率军队的奥妙权术。

  《军势》曰:

“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译文:

《军势》说:

“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方的长处,因为,那样会迷惑军心;不要让仁慈的人主管财物,因为,他会过多地施与财物而渐渐靠近下边的人。

  《军势》曰:

“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译文:

《军势》说:

“要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