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290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13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

13 苏州园林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的情感,促进务真、向善、求美的价值观的形成。

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难点

1.学习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2.研讨式。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练读磁带。

2课时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关于桥的课文,今天,我们从桥下走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的园林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就让叶圣陶先生带着我们走进苏州,走进那里的园林。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叶圣陶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慨然允诺。

叶圣陶在序文中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

后来这篇序文就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原文的第1自然段,篇名也改成了“苏州园林”。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共同特征来写?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教师提示,可从每段的中心句入手)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

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整体: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3)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以图画美。

(4)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以景致美。

局部:

(1)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2)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

(3)极少用彩绘给人以色彩美。

1.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印象: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两个“到过”而来。

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第2自然段。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之处?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下文也是按这个顺序来说明的。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第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

“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第7~9自然段)从细部概略说明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特征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景色的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2.讲析第二部分。

(1)提问:

第二部分可分几层?

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第二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第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

这两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第3~6自然段)。

①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②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

也就是说,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

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③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加以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

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嶙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

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这句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④学习第6自然段。

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

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指导分析第二层(第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

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

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

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2自然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

明确:

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小结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第一部分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3.讲析第三部分。

(1)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

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2)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并体味文意。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尽管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也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不仅如此,读者还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能有如此效果,这都得归功于作家选取了不同的艺术角度、具有精湛的语言功底和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一同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1.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

第一段:

结合“标本”(指榜样、模范、典范)、“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2.课文第3、4、5、6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2自然段是总说,第3、4、5、6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

3.课文第7、8、9自然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个自然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是细部介绍,非重点,但决非可有可无,通过细微处给人的美感,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4.结尾有何特点?

用寥寥数语作结,留有余地,引人回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5.讨论本文说明的顺序。

从全文看:

整体—局部。

从部分看:

主—次,大—小。

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各段中也都有显示。

6.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应怎样写说明文,如何才能写好说明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课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

我们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应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学以致用。

1.说明方法多样化。

在这篇序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作比较。

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

在介绍布局的时候,把苏州园林跟宫殿、一般住房进行比较,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

(2)打比方

作者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如: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又如: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在作者文字说明的指导下,园林和画,游览者和园林似乎已融为一体,而我们,也深深地陶醉在这一幅幅画中。

(3)分类别

作者在总述园林特色的七个自然段(第3~9自然段)文字中,就是从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和廊子、角落、门窗、颜色等方面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各个侧面,使我们对园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图片的角度和线索。

2.情文并茂。

文中词语表现力极强。

如“重峦叠嶂”写出了园中假山突兀,层层叠叠的景象;“蔓延”一词写出了爬山虎或蔷薇的繁茂,且颇有“红杏出墙来”的诗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则突出了园林生意盎然的典雅风韵,只几笔便勾勒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意境,情文并茂,意蕴深远。

     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

本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增加了信息交流量,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浓厚,最大限度地激励了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7 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

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

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

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

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难点

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1.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

2课时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夕日欲颓:

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

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

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

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

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

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

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

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

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

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

“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

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

“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

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

一是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二是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四是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

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

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学著称,而他的成就最大。

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即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

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

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

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

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答谢中书书》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

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

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

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如竹柏。

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

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

前半部分写景,中间部分抒情,最后三句叙事(即写人)。

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记承天寺夜游》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

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

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

本堂课我仍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诵读为主要方式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同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让学生区分这两篇短文在叙事写景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

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营建的人、事、物、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