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docx
《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A1、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脑脊液D、组织液E、血浆
D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控制
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反馈E、前馈
D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分娩过程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E、动作电位去极化期的Na+内流
C5、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E、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B6、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正反馈D、前馈E、自身调节
A7、人体内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
B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A、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单纯扩散E、入胞
C9、下列离子中,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其通透性最大的是:
A、Cl-B、Na+C、K+D、Ca2+E、Mg2+
B10、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
A11、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态状态称为:
A、极化B、去极化C、倒极化D、复极化E、超极化
A1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增高B、静息电位降低C、静息电位增高而峰电位降低
D、静息电位降低而锋电位幅值增高E、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增大
C13、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全或无)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C1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E、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
C15、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变B、加大C、减少D、先加大,后减少E、先减少,后加大
B16、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化为-100mV时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除极化
B17、常用的K+通道阻断剂是:
A、河豚毒B、四乙基铵C、哇巴因D、异搏定
D18、下列对局部反应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位大小随刺激强度而改变B、可进行空间总和C、可进行时间总和
D、是全或无的E、有电紧张性扩布
D19、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是:
A、单向传导B、传导速度慢C、衰减性传导D、跳跃式传导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
B20、可兴奋组织对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称为:
A、反应性B、兴奋性C、兴奋D、反应E、反射
A21、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阈电位B、峰电位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E、局部电位
C22、连续刺激不能使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
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存在不应期
D、细胞能量不足E、离子分布的恢复需要时间
C23、绝对不应期为2ms的蛙坐骨神经,每秒最多能传导的冲动次数是:
A、1000B、750C、500D、250E、50
B2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
B25、运动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是:
A、M受体B、N2受体C、α受体D、β受体E、H2受体
C26、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C、出胞作用
D、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E、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C27、当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B、K+通道关闭C、Ca+通道开放
D、K+和Na+通道开放E、Cl-通道开放
B28、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
A、不释放乙酰胆碱B、有少数囊泡随即释放C、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每秒钟约有107个乙酰胆碱分子释放E、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B29、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B、胆碱酯酶C、单胺氧化酶D、磷酸二酯酶E、腺苷酸环化酶
D30、简箭毒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由于其:
A、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量B、增加胆碱酯酶的活性C、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D、占据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E、加速乙酰胆碱的重提取
C31、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B、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胆碱酯酶活性增强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E32、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A、肌膜B、肌质网C、横管系统D、纵管系统E、三联管结构
C33、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B、K+C、Ca2+D、Cl-E、Mg2+
C3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引起:
A、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B、红细胞皱缩C、组织液生成增多
D、组织液生成减少E、尿量减少
C35、正常人血浆pH值为:
A、6.35~6.45B、7.05~7.15C、7.35~7.45D、7.65~7.75E、8..35~8.45
C3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温度B、运输激素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使血液呈红色E、提供氧
C37、血小板少于50*109/L的患者,皮肤、黏膜呈现出血点主要是由于血小板:
A、不易聚集成团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减少C、不能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D、血块回缩障碍E、不易粘附于内皮下组织
D38、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因子ⅦB、血小板的膜磷脂表面(PF3)C、Ca2+
D、组织因子(因子Ⅲ)E、凝血酶原
E39、内源性凝血途径一般开始于:
A、激活因子ⅩB、红细胞凝集C、血小板聚集
D、血管损伤后组织细胞释放出因子ⅢE、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
B40、柠檬(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B、与血浆中Ca2+结合成不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E、加强纤溶酶的活性
C4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的受体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4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此人的血型为:
A、A型B、B型C、AB型D、O型E、无法判断
B43、输血时应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D、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E、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A44、输血原则是:
A、输同型血,且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和次侧都不发生凝集反应
B、紧急情况下可大量输O型血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C、只要交叉配血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就可以输血
D、只要血型相同,可不交叉配血试验
E、第一次配血相合输血顺利,第二次接受同一供血者血液不必做交叉配血试验
D45、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流包括:
A、Na+内流,K+外流B、Ca2+内流,K+外流C、K+内流,Ca2+外流
D、Ca2+、Na+内流,K+外流E、Ca2+外流,Na+内流
E46、心室肌细胞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B、1期复极化的速度C、平台期形成的机制
D、3期复极化的机制E、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
D47、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去极化速度快B、前者有较大的幅度C、前者复极化时间短暂
D、前者动作电位有平台期E、前者有超射现象
E48、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静息电位仅为-60至-65mVB、阈电位为-50mVC、0期去极化速度快
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去极速率快
B49、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心房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浦肯野纤维E、心室
E50、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组织是:
A、窦房结B、心房优势传导通路C、房室交界D、心室肌E末梢浦肯野纤维
E51、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B、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D、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
E、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C52、兴奋在心室内传导组织传导速度快的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B、避免心房、心室收缩重叠C、有利于心室肌几乎同步收缩D、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缩短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E53、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性收缩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B54、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
E55、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等容收缩期缩短B、快速射血期缩短C、减慢射血期缩短D、等容舒张期缩短E、心室充盈期缩短
D5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开放B、半月瓣关闭C、房室瓣开放D、房室瓣关闭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C57、心输出量是指:
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B、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
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E、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同时射出的血量
E58、射血分数的概念与下列哪个因数有关:
(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A、回心血量B、心输出量C、等容舒张期容积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B59、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A、3.5~4.0L/minB、4.5~6.0L/minC、7.0~8.0L/minD、9.0~10L/minE、11~12L/min
E60、心指数等于:
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E、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
A61、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
A、等容收缩期延长B、射血期延长C、等容舒张期延长D、心室充盈期延长
E、每搏输出量不变
D6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D、大动脉血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B63、外周阻力主要来源于:
A、弹性贮器血管B、微动脉C、毛细血管D、微静脉E、容量血管
C64、关于心室射血和动脉血压,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
B、心室肌收缩时可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和势能
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与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
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
E、左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而动脉血流是连续的
E65、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心室开始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
C、在减慢充盈期末动脉血压达最低值
D、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压加大
E、其他因素不变时,搏出量增加使脉压加大
D66、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C、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D、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E、全身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D67、微静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维持循环血量的相对稳定B、促进散热C、提供血液回流通路D、物质交换
E、贮存能量
D68、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组织液静水压降低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E、淋巴回流受阻
D69、长期蛋白尿患者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淋巴回流受阻B、静脉回流受阻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70、动物实验时,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A、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B、颈动脉体受刺激增多C、心迷走紧张增强D、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E、血压升高
E71、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
A、心率加快,传导加速,不应期缩短B、心率加快,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C、心率减慢,传导加快,不应期缩短D、心率减慢,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E、心率减慢,传导减慢,不应期缩短
C72、肺通气是指:
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E、肺泡中CO2排至外环境的过程
E73、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运动B、胸内压的变化C、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D、肋间内肌与外肌的收缩程度E、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B74、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为地造成: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C、腹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D、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E、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
B75、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C、在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无变化D、胸膜腔内压大于肺回缩力E、气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A76、胸膜腔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肺回缩力B、肺泡表面张力C、气道阻力D、吸气肌收缩E无效腔的存在
C77、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B、呼气肌收缩C、胸膜腔密闭D、肺内压高于大气压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D78、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E、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
D79、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引起:
A、肺栓塞B、休克肺C、肺炎D、呼吸窘迫综合症E、肺泡蛋白质沉积病
E80、肺活量等于:
A、补吸气量+潮气量B、补呼气量+潮气量C、深吸气量+残气量D、补吸气量+残气量E、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E81、能较好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A、潮气量B、功能残气量C、肺活量D、补呼气量E、时间肺活量
A82、若呼吸频率从12次/分钟增加到24次/分钟,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泡通气量减少B、肺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增加E、肺通气量增加
E83、下列部位中,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动脉血B、静脉血C、组织细胞D、毛细血管E、肺泡气
C84、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肺换气D、通气/血流比值减少不利于肺换气
E、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C85、设某人潮气量为500ml,无效腔容量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心输出量为5L/min,其通气/血流比值:
(500-150)*12/5
A、1.2B、0.6C、0.84D、1.8E、3.0
C86、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
D、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
C87、下列有关发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A、1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量达50g以上时,可出现发绀B、CO中毒时不出现发绀C、贫血时一定出现发绀D、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发绀E、肺原性心脏病时可出现发绀
E88、横断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的平面是:
A、脊髓与延髓之间B、延髓与脑桥之间C、脑桥中、下部之间D、脑桥上、中部之间E、脑桥与中脑之间
A89、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CO2B、H+C、O2D、OH-E、NaHCO3
A90、实验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表现为:
A、幅度加大,频率减慢B、幅度加大,频率加快C、幅度减小,频率减慢D、幅度减小,频率加快E、幅度和频率均无明显变化
二、论述题:
1、在实验中分别电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与外周端,动脉血压有何变化?
机理如何?
电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血压下降,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血压不变。
动脉压力感受器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兔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自成一束,称减压神经。
因此,减压神经为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传入神经。
刺激完整减压神经或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传入冲动增加,延髓的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
结果心脏活动受抑制,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最后导致血压回降。
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兴奋不能上传,血压不变。
2、腹外分别叙述动脉血中CO2增多、H+浓度增高和PO2降低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理。
(1)CO2增多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
一是CO2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H2O结合生成H2CO3,后者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再经神经联系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强;二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2)动脉血H+浓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由于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其刺激呼吸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3)Po2降低时呼吸加深加快。
低O2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其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
名词解释:
吸收水利尿脊休克应急反应
简答:
1.血液凝固的3个基本环节
2.内脏痛的特点
3.牵涉痛?
常见3个部位举例
4.突触传递的特点
5.为什么胰液是重要的消化液
6.静脉注射速尿,高渗葡萄糖机体反应如何?
机理是否相同
论述题:
1.在实验中分别电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和外周端,动脉血压有何变化?
机理如何?
2.分别叙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增多,氢离子浓度增高,PO2降低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理
1、何谓血浆渗透压?
晶/胶体渗透压的区别
2、临床常见的贫血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3、何谓动脉血压?
其影响因素如何?
4、简述呼吸的基本环节
5、简述血液凝固的两条途径与三个基本步骤
6、简述胰液、胃液的主要成分与生理功能
7、简述水利尿、渗透利尿的发生机制
8、感觉投射两大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9、何谓牵张反射?
脊休克?
去大脑僵直?
10、何谓M样作用?
胆碱受体还有哪些类型?
其作用与阻断剂。
11、N纤维传导兴奋与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1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3、应激与应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