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9742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docx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4.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

A.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C.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E.外资

2.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E.以后要消灭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本的垄断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E.企业管理者决定的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B.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D.科学发展观的实质E.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

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3C4B5C

二、多项选择

1ABCD2BCD3AB4AD5ABC

三、简答题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机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四、论述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变化:

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应该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虽然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然占优势,并且通过改革,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国有经济比重尽管有所减少,但始终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控制力增强。

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为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公有制经济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并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一、单项选择

1.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比较了中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后,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各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

C.民主联合政府的国家

D.以工农为主的工农民主政权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E.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全作的政治基础是

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F.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G.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H.人民民主专政

I.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J.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K.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L.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M.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N.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O.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P.人民当家作主

Q.人民民主专政

R.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S.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二、多项选择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T.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U.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V.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W.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X.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Y.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ZZ.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BB.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CC.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3.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DD.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EE.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FF.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GG.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HH.中国的政体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II.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JJ.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KK.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LL.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MM.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5.邓小平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NN.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OO.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PP.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QQ.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RR.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三.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论述题

1.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的内容、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A5A

二、多项选择题

ABC2ABCD3ABC4ABCD5ABCDE

三、简答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体现政治文明的进步。

党的领导主要通过执政来实现,没有依法治国,党作为执政党就无法执政,就无法坚持党的领导。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落实宪法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能。

2).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反映各方面意见,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3).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自身组织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

要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使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四.论述题

1.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其次,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共同奋斗,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挑战,也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2.内容: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法治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单项选择题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SS.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TT.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UU.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VV.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WW.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XX.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YY.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ZZZ.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AA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B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C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D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EEE.爱国主义

FFF.集体主义

GGG.社会主义

HHH.为人民服务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III.为人民服务

JJJ.集体主义

KKK.诚实可信

LLL.爱国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这段话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B.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D.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E.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实践、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A.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

B.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C.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E.为人民服务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论述正确的是().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E.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

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依据是().

A.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B.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D.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E.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建立的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

C.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E.与普世价值相接轨

三.简答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是什么?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C4D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BCD4ABCD5ACD

三.简答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四、论述题

首先,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三,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第四,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单项选择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MMM.以人为本

NNN.以民为本

OOO.社会公平

PPP.公平和正义

1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QQQ.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RRR.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SSS.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TTT.实现共同富裕

13.文明是文化现代化。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14.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

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15.“十一五”规划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其含义().

A.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不断推进共同富裕

C.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不断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二、多项选择

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A.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

B.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把促进入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D.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

E.要围绕经济建设的发展

2.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人自由的发展

B.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C.人与入的全面协调发展

D.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

E.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

3.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D.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E.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建设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指().

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D.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E.守望相助

5.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经济发展

B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C.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UUU.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迸发、注重公平的社会,你认为注重公平应该具体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A5C

二、多项选择

1ABCD2BCDE3ABC4AB5BCDE

三.简答题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的发展。

2.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但近年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2)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使个人收入呈现多样化的复杂现象,也必然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支持和引导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新时期解决城乡差距又不能只靠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必须搞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

四.论述题

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调整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行为等是否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谓效率,是指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比率。

公平与效率密不可分,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潜力;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在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下,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