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9079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3分)

1.(6分)读拼音写字、词。

fēnfù 吩咐 

wǎn尔一笑 莞 

qín勉 勤 

duàn炼 锻 

洗zǎo 澡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答案为:

吩咐莞勤锻澡

【点评】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的基础知识,一般在检测题的第一题,完成的关键是要在平时学习中重视生字词的掌握。

2.(4分)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骆驼咀嚼(jiáojué) jué 的样子看起来确实有点奇怪,不过它这样不停地慢慢嚼(jiáojué) jiáo ,总会吃饱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多音字的每个音所表示的意义选择正确读音。

【解答】嚼:

jiáo用牙齿咬碎:

细~慢咽。

jué义同

(一),用于某些复合词:

咀~.iào〔倒(dǎo)~〕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

故答案为:

juéjiáo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平时学过不少的多音字,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3.(3分)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B.古为今用、举一反三、千里迢迢、坚贞不曲

C.文质彬彬、神彩奕奕、大摇大摆、语重心长

D.张冠李带、恍然大悟、饱经风霜、囫囵吞枣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全对。

B.坚贞不屈:

坚:

坚定;贞:

有节操;屈:

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坚贞不曲”错。

C.神采奕奕:

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神彩奕奕”错。

D.张冠李戴:

指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张冠李带”错。

故选:

A。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4分)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负荆请罪 A 

A、背B、亏欠C、背弃D、辜负

(2)安居乐业 A 

A、住B、居然C、在(某种位置)D、当

【分析】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

【解答】

(1)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负:

背着;荆:

荆条。

故选A。

(2)安居乐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居:

住。

故选A。

故答案为:

(1)A;

(2)A。

【点评】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

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喝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B.虽然时间很宝贵,但是我们要十分珍惜它。

C.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课外知识和写作水平。

D.这段时间,弟弟老是不听话。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用词、及结构特点,找出没有语病的选项。

【解答】A.“喝”与“一块蛋糕”不能搭配,将“和”改为“吃了”。

B.关联词运用不当,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将“虽然……但是……”改为“因为……所以……”。

C.搭配不当,将“和”改为“提高”。

D.正确。

故选:

D。

【点评】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

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6.(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句是(  )

A.未(没有)闻孔雀是父子家禽(qín)

B.弈(yú)秋,通(通过)国之善奕者也。

C.及日中则如盘盂(yí)。

D.收篙(gāo)听棹(船帆)坐船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了文言词的注音和解释。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解答】A.译文:

我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鸟。

未,没有。

禽,qín。

B.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弈:

yì;通:

整个,全部。

C.译文:

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

及,到了。

盂:

D.译文:

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篙:

gāo;棹:

船桨。

故选:

A。

【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下面说法,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3分)

7.(1分)我国的五岳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为课外拓展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五岳的了解,结合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或通过搜集资料完成。

【解答】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故答案为:

√。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课文后资料袋中课外知识的积累,以此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

8.(1分)《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印度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 (判断对错)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能力,出自课文《渔夫的故事》,写了一个渔夫在捕鱼时,下了三次网都没收获,第四次捞到了一个胆瓶,从中放出了魔鬼。

可魔鬼恩将仇报,要杀了渔夫。

最后,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

【解答】错,《渔夫的故事》节选自《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也叫《阿拉伯之夜》它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

故答案为:

×

【点评】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

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9.(1分)《狼王梦》是作家沈石溪的代表作。

 √ (判断对错)

【分析】考查了名人名著作品及相关文学体裁的积累,平时多读书,熟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

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

【解答】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1952年10月生于上海亭子间,祖籍浙江慈溪,汉族。

中共党员。

大专文化。

职称文学创作二级。

沈石溪最擅长动物小说。

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代表作品有:

《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野犬女皇》、《鸟奴》、《混血豺王》《雪豹悲歌》等。

故答案为:

【点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让中学生享受到优秀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

10.(5分)诗词名句填空。

(1)在古诗词中“月”经常被用来作为诗人寄托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2)书让我们在华美的诗词中漫步,领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爱国情操;懂得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人生哲理;享受孟浩然“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的怡然自得。

【分析】考查了古典诗词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在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

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的意思:

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

故答案为:

(1)明月何时照我还千里共婵娟

(2)留取丹心照汗青为有源头活水来把酒话桑麻

【点评】诗句默写中需要注意的七点:

①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②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③要注重同音异义词;④要关注同义异形词;⑤要留意具体语境;⑥要留心语句顺序;⑦要注意语句出处。

11.(4分)语文实践。

小学即将毕业,请为你的老师送上一句临别赠言: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今年九月你又将步入中学,你想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和运用,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解答】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桃和李的果木遍植天下,春光明媚辉耀四方。

是说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各有所成,遍布天下天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

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

劝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故答案为: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点评】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让学生在熟读熟记中,感受道理,受到教育。

二、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12.(3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

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

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劫犯劫持人质向外突围。

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

最后竟成了痛苦的呐喊。

②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惊吓之下马上要生产。

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

情况十分危急。

③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zhézé),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

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nánnàn)的。

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fànfànɡ)的一举一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liánɡliànɡ)。

④终于,劫犯缓慢地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

警察急速一拥而上。

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⑤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

“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

”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⑥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的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

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

他的脸上挂着职业的满足和微笑。

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⑦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

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⑧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1)给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征服 

(2)用“√”给第③自然段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在第④自然段中找一组反义词,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缓慢 ﹣﹣ 急速 

(4)给第⑤自然段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自然段中带点的词语。

呻吟:

 由于痛苦,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6)当人们听到洪亮的啼哭声时,出现了什么情景?

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7)短文是按照 事情发展 的顺序来写的。

起因是 有一个抢劫犯劫持了一名人质 ,经过是 这个人质是一名即将临产的孕妇,劫犯被良心与生命所征服。

 ,结果是 劫犯选择放弃,并帮助孕妇顺利产下婴儿 。

(8)第⑦自然段写道“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这句话的含义是:

 B 

A、劫犯很强大,不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

B、生命的价值大于一切,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

C、劫犯很伟大,征服了一个幼小的生命。

D、幼小的生命争取了生存的权利。

【分析】文章写了一个劫持了孕妇,这位孕妇即将临产,孕妇和胎儿危在旦夕,很可能一条鲜活的生命将不能来到世上,他将备受良心谴责,艰难的抉择后,他决定放弃,他被被良心与生命所征服了。

【解答】

(1)考查了如何为文章加合适的题目。

文章结尾段“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

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揭示了本文的中心。

故题目可为:

征服。

(2)考查了汉字读音。

“责”读zé,组词为谴责。

“难”读nán时意思是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如艰难。

读nàn时意思是灾祸,困苦。

如灾难。

根据意思应选“nán”。

“犯”读fàn.组词为逃犯。

“量”读liànɡ时意思是能容纳、禁受的限度。

如较量。

读liánɡ时意思是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

如测量。

根据意思应选“liànɡ”。

(3)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

缓慢:

徐缓;不敏捷。

故反义词为“急速”。

(4)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表示直接引用用冒号与引号。

表示疑问语气时用问号。

即: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

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

“请等一等,好吗?

我是医生。

(5)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

呻吟:

由于痛苦,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6)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的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

”可知,当人们听到洪亮的啼哭声时,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

(7)考查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熟读文章,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一个抢劫犯劫持了一名人质,接着写这个人质是一名即将临产的孕妇,劫犯被良心与生命所征服。

最后写劫犯选择放弃,并帮助孕妇顺利产下婴儿。

(8)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

从“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可知,在某些情况下,劫犯的责任心(善)战胜了恶,他在生命和坐牢中选择了第二者,不是因为幼小的生命战胜了他,而是他心中的善战胜了他。

所以说生命的价值大于一切,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

故选B。

故答案为:

(1)征服;

(2)zé;nán;fàn;liànɡ。

(3)缓慢﹣﹣急速;

(4)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

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

“请等一等,好吗?

我是医生。

(5)由于痛苦,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6)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

(7)事情发展有一个抢劫犯劫持了一名人质这个人质是一名即将临产的孕妇,劫犯被良心与生命所征服。

劫犯选择放弃,并帮助孕妇顺利产下婴儿。

(8)B。

【点评】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是做题关键,题干都是与理解文章内容有关的,所以做阅读题必须学会归纳总结。

三、第三部分:

习作(35分)

13.(35分)根据下列的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300字左右的习作。

提示:

培根说过: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

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的选择一两件事写下来。

要求:

1、请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自拟题目,并写到作文的方格中;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写出自己真情实感;3、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4、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分析】一、审题立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通过阅读题目要求可知,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关于分享的习作。

二、选材指导:

选材要抓住题眼“分享”二字。

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你曾经和别人分享过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有怎样的体验,是快乐还是忧愁?

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分享经历去写。

如以“分享的喜悦”为题写一篇习作。

三、构思指导:

1、开门见山,引出主题。

2、选取典型事例﹣﹣和同学分享奖品,进行叙述,通过描写这一场面,说明和别人分享成果是一种快乐。

注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最后可总结全文,提出要“学会分享”。

【解答】范文:

分享的喜悦

  分享是一道简单的公式,只要你解开了,便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前几周,两位去参加“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即席征文竞赛的同学凯旋归来,还带回了两包诱人的糖果﹣﹣那是二等奖的奖品。

见到这两包糖果,同学们的眼睛纷纷亮了起来,口水在嘴巴里不停地打转。

两位同学开始分享她们的战利品,你一颗我一颗,分了一轮又一轮。

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而分享糖果的两位同学也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嘶啦嘶啦”一声撕开糖果包装袋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随后,那声音竟像接力棒一样在班里传开来。

“嘶啦嘶啦”“嘶啦嘶啦”同学们都品尝了起来,首先开吃的是那些早已饿到头昏眼花的同学,他们没等前一颗糖果吃完,就又塞进了一颗糖,好像他们几天都没吃饭一样。

更有一些“饿狼”,他们那碎纸机一般的嘴巴三下五除二就把入口的糖果给嚼成了碎块,看他们那意犹未尽的样子,似乎这点糖果还不够他们塞牙缝啊!

还有一些同学十分“大方”,他们对这些糖果不屑一顾,把他们都分给了其他的同学,这下可让那些“饿狼”们捡了个大大的便宜,班上处处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最特别的是我们班的小周同学,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狼吞虎咽或是不屑一顾。

只见他像一位美食家一样品尝着糖果,脸上满是享受二字,吃完一颗后,他又把剩下的糖果像宝物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里当作后几天的口粮,最后,还不忘跟我们解释到:

“食物亦可得手,吾要的是享受!

是享受!

”哇,好深奥的一句话!

  同学们分享的不仅仅是糖果,还有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一份快乐如果乘以十三亿,就是更大的快乐。

一份悲伤如果除以十三亿,就是渺小的悲伤。

  分享,多么美丽的一个词!

学会分享吧,它能令你的生活更加缤纷。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突出了分享就能感受到喜悦这一中心。

作者写了两位去参加“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即席征文竞赛的同学和大家分享糖果的事情。

描写具体,结尾点题,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