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613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

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

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

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

(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

(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

(请幼儿举手回答:

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

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

(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

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

你会包粽子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

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三、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四、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

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

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

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设计意图: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即将开展“粽子飘香”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进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赏课件,长条状的纸条与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

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

(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

(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长条形的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

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

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与缅怀之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的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的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的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的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的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插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进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

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

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

(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

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

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

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

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

(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小结: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

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

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

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

这是什么?

你们吃过粽子吗?

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二、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

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

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三、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四、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

(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

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

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

你们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哪些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四】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吃粽子,吃咸蛋、吃“五黄”,戴五色线,佩戴香囊,赛龙舟等。

为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单薄的现代儿童重新认识、接受、喜爱过传统节日,并希望从小为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奠基,扎下传统文化的根。

我们小班年级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各班开展了实践动手操作活动《打扮蛋宝宝》。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吃

学习用“滚贴”的方式,大胆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参与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整理物品,注意个人整洁。

三、活动准备

1、空蛋壳、记号笔、油画棒、即使贴、剪刀

2、装饰好的三个彩蛋。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师:

小朋友,你们马上要什么节日到来了?

(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很特别,大家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像吃粽子、咸鸭蛋等……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有三个打扮一新的鸭蛋宝宝也来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二)欣赏彩蛋,了解装饰彩蛋的方法。

1、出示三个彩蛋,幼儿欣赏

提问:

你喜欢这些彩蛋吗?

它们分别是怎么打扮的?

2、尝试用“滚贴”的方式装饰蛋

a:

交代要求:

(1)第一步,在蛋宝宝的身上滚上胶水,要求每个地方都要沾上胶水,但不能太多。

(2)让蛋宝宝躺在装满彩色纸头的盘子里,翻个身,滚一滚跳个舞,让彩纸均匀地贴在蛋宝宝的身上。

b: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彩蛋展览,相互评价。

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

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一】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

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一直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

(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

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

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

你们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哪些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

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三、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

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们煮一煮,好不好?

幼儿园端午节折粽子教案【三】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引导幼儿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感受家里过端午节的气氛,激发学习端午节习俗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端午节PPT课件

2、端午节相关视频链接

3、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景导入,用粽子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探索端午节的乐趣。

(1)看!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PPT出示粽子。

(2)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

(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3)教师描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就把五月初五屈原跳江这天定为端午节!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划龙舟视频,讲解端午节划龙舟的意义,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链接[需要联网])

(2)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

(在划龙舟)

(3)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端午习俗》,感受端午节带来的快乐气氛。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请幼儿细细感受和倾听。

端午习俗

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

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

(2)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

(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

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

(老师请幼儿随机点击问号,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习俗照片)。

4、教师再次朗诵端午习俗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加深印象。

四、活动延伸

1、一起画雄黄妆

今天老师想请你们能不能帮助一个小朋友,他要去参加端午晚会,他不会画雄黄妆,也不会画香囊想请你们帮助她,你们愿意吗?

幼儿人手一份材料,用画笔给香囊和脸谱上色化妆。

2、包粽子。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

(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

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

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

你们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哪些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二】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

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一直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三】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

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

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

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四】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

这是什么?

你们吃过粽子吗?

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

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

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的粽子里面有什么?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

端午节是xx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