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七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能力层级为D级。
考点阐释
具体而言就是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归纳是提炼精华、梳理脉络的过程,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分析重在延伸,即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定向分析,包括文本材料的内涵、意义,问题的前因后果和解决办法;鉴赏主要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表现手法的判断与赏析的能力。
考情观察
在选材上仍应重点关注文艺评论类文本。
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仍是考查的重点。
各考点的赋分会相对稳定,而且题量也会保持稳定。
分析解读 考点(归纳、分析与鉴赏)呈现轮考和组合特征,可以是“归纳+分析”“归纳+鉴赏”模式,也可以是“分析+鉴赏”模式。
命题可能会要求考生归纳出文本具体段落和相关事物的要点,并根据要求对文本材料的艺术性进行鉴赏,也可能会要求考生在归纳出文本要点后,针对文本所论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观点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
从近年高考的实际命题看,一般是“归纳+分析”模式;从文本的选材看,以论述类文艺评论和时事评论为主;从设题的内容看,主要包括:
总结文本论述的观点,归纳事物的鲜明特征,理解特殊句子的含意,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试题难度不是太大,要求考生答题思维严谨细致。
命题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5分)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
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
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
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
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
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
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
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畅销的牙膏:
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解析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将词语或句子放到语境中整体考虑。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告诉我们,这里的“奢侈品”“牙膏”就是指“作品”。
“奢侈品”是高档难求的商品,“牙膏”则是平常易得的商品。
“滞销”,或因买不起,或是不受欢迎,从“宁愿”一词可以看出是指后者;而“畅销”则相反。
将这些意思连缀成句即可形成答案。
核心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短语的含义。
审题关键 ①“文中”说明需要结合文本理解;②明确短语的类型(指代型、概念型等),这两个短语属于概念型,其含义要扣住所指代的不同作品进行解说;③关注两个短语的修饰语以及喻体背后的本体。
解题方法 ①本体还原法,两个短语均是比喻性的说法,首先需要还原出本体,并分析作者这样比喻的用意;②修饰语分析法,要能分析出两个短语的修饰语所隐含的意义;③语境分析法,在“文中”的“含义”要求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可脱离文本。
易错警示 ①不会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导致缺乏针对性;②忽视修饰性词语,导致分析不到位;③不会还原本体,导致解释方向出错。
命题规律 江苏近几年高考在加考题中有对词语内涵(或含义)的考查,交错出现,且分值为5分或6分。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艺评论类文本理解能力;②能够理解文字的深层意思或比喻义,并结合文章内容表述出来;③具有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针对文本有关论题的关键性短语直接命题考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②所选短语为比喻性短语,需要学生认真揣摩其本义,有利于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
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不应掺杂文言。
解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从反面推断“纯净主义”,即“纯净主义”者认为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不应掺杂文言。
答案 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解析 材料第一句即“纯净主义”者的观点,所以“然而”“其次”“反之”等都引领了作者的观点;再加上“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一句从反面评判“纯净主义”。
综合以上信息就能概括出答案要点。
核心考点 定向概括。
审题关键 ①“‘纯净主义’的信条”即纯净主义者信守的准则;②“概括”要求回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解题方法 ①反向推断法,即从作者倡导的做法反向推断出“‘纯净主义’的信条”;②结合材料法,概括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由材料可知作者在谈“新诗是否可以使用文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正确答案。
易错警示 ①看不懂材料,不明白材料核心话题;②不懂得反向推断;③看不出作者对“纯净主义”的态度。
命题规律 ①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概括的方向可能着眼于整体,也可能着眼于某一具体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有针对文本某一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材料依然为文艺评论类文本,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②直接针对作者所批驳的对象进行命题,需要反推对方的观点,具有较高的技巧和难度,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真实的理解水平。
核心考点 筛选有效信息,并定向分析、归纳、概括。
审题关键 ①“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需结合全文进行筛选;②“有哪些”要求答案分条概括。
解题方法 ①定向筛选法,即根据“理由”,从文中筛选出有效信息;②归纳概括法,根据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如根据“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可概括出“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
易错警示 ①没有细读文本,导致看不懂材料,不会答题;②筛选信息不够全面,导致要点遗漏;③概括不够准确、简练。
命题规律 ①筛选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命题针对全文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备较高的文本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针对全文内容,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本,难度较大;②直接从作者的角度进行命题,有利于学生筛选答案;③本题和上一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只有理解了“‘纯净主义’的信条”,才能更好地解答本题,体现了命题的梯度和连贯性。
五年高考
模块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一、(2016江苏,26—28)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5分)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他们说:
“《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
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
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
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4分)
答: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答: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6分)
答:
一、
1.答案 《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答案 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3.答案 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二、(2015江苏,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
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
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
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
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
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
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
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
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
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
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1.“声”“气”分别指什么?
“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
(5分)
答:
2.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
(4分)
答:
3.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
(6分)
答:
二、
1.答案
(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
(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答案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3.答案 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三、(2014江苏,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
依我看则大可不必。
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
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
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
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
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
这只是“无我”的一解。
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
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
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就大大“脱俗”了。
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家。
前有梁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
(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
不败求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
(4分)
答:
2.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
(5分)
答: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
(6分)
答:
三、
1.答案 愚能胜智,弱能胜强。
2.答案 “不讲”是指:
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
“讲”是指:
随着情节推进,金庸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
3.答案 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入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
四、(2013江苏,24—26)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
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
人几乎这样想:
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
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
《四库提要》说: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
”又说:
“(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
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
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
“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
“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
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
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
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
1.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
请加以概括。
(4分)
答:
2.“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
(5分)
答:
3.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
(6分)
答:
四、
1.答案 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2.答案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某些评衡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
批评了某些评衡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3.答案 同意。
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
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
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不同意。
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花间》为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一、(2018徐州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阿城的处女作《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发表虽早,但文字简劲,结构精巧,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又有超于流派之外的内涵与趣味。
《棋王》里面最突出的两个意象就是“吃”和“象棋”,这两样都是人类的需要,缺一不可,正是因为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人才超越于兽,而人也不是神,因此生而为人也必定会有俗的一面。
似乎阿城有意强调棋王身上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的宣传。
“存天理,灭人欲”,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你死我活,这是阿城不屑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棋王》里面的“吃”就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阿城写的吃并不是吃本身,而是写对“吃”的需求,写饥饿感。
王一生的吃相很凶,对吃近乎“虔诚”,而且“精细”,有时简直有点儿“惨无人道”。
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
这不是对吃的向往,而是对饥饿的极度恐惧。
再往下想,这是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
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才有震撼力。
可是文学感动人的,毕竟是精神的力量。
“吃”是为了活,而活不只是“吃”。
王一生和好几人车轮大战,胜了后,他呜呜地哭着说:
“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
1.作者认为《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原因有哪些?
(3分)
答:
2.为什么说阿城写王一生的“吃”具有震撼力?
(6分)
答: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答:
一、
1.答案 ①文字简劲,结构精巧;②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③有超于流派之外作品的内涵与趣味。
2.答案 ①描写细致,生动传神;②体现了对饥饿的极度恐惧感和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③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
3.答案 “东西”指“精神需要的追求”;既要有物质的追求,还要有精神的追求,这才是完整的生命。
二、(2018宿迁、淮安期中,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批评家主张散文不得放弃“边界”。
即使古代散文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散文文类,现代散文也到了建章立制的时候。
然在我看来,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换言之,诗、小说、戏剧之外均可成为散文。
事实上,这就是我认定散文疆域的参照坐标。
诗的节奏、押韵以及铿锵语调具有严饬的形式感——这一切无不展现出摒弃世俗的美学高度;散文则是流水般的叙述话语,而且,这种叙述话语松弛、从容,直面琐碎卑微的日子,充满日常的烟火气息。
因此,散文与小说时常面目相近,甚至不分伯仲。
考察二者的区别,许多人聚焦于“虚构”:
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
为什么小说拥有虚构的特权而散文不得染指?
在我看来,与其说小说占有了虚构之利而将笨拙的纪实扔给了散文,不如考虑二者的分疆而治带来了什么。
小说必须有偿使用虚构,它通常以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回报虚构——即以想象打破庸常现实的平淡与乏味。
相反,散文不屑于虚构,它的自信是洞悟平淡背后的玄机与妙趣,以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
不言而喻,以上粗糙的概括忽略了许多例外,这犹如放弃细节的精雕细琢换取基本轮廓的浮现,仅仅列举几个有限的参照标识,散文的“边界”勘察远未精确。
王若虚的《文辨》曾经针对文体发表了一个睿智的观点:
“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意即各种文体规范并非僵硬的教条。
必要的时候,文学必须有勇气破门而出。
(选自南帆《文无定法》,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认为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
(3分)
答:
2.作者认为散文与小说有哪些异同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3.简要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答:
二、
1.答案 ①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体裁都可以成为散文;②散文的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具有世俗性;③各种文体的规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
2.答案 同:
散文和小说都具有世俗化倾向。
异:
①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
②小说的虚构具有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能打破现实的庸常;散文则洞悟平淡,用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
3.答案 ①文学发展到特定的时期,文体规范必须发生改变;②鼓励创作者去打破旧的文体规范的束缚;③号召创作者在文体上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2018苏州期中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
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
“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些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做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
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
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
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也就是说,没有神话,中国文学史不会重写;而没有六经,中国文学史则必须重写。
因而把神话定位为中国文学之根,是不能成立的。
将神话作为中国文学之源,是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的结果。
(摘编自《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的理由。
(4分)
答:
2.刘毓庆对上古神话有哪些看法?
(5分)
答:
3.请以东西方文学为例分析文学领域“源”与“流”的特殊关系。
(6分)
答:
三、
1.答案 ①六经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②六经对中国文学有规定性,能形成“源”的功能。
2.答案 ①上古神话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②文学史著作中的上古神话产生在战国以后;③真正的上古神话很有限,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3.答案 ①文学的源头一定要形成对后世文学的规定性作用;②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因为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③六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因为其影响并产生了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