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059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7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docx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教师版1029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20121029

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B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A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选项D可以说明。

分解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和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因此A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水变化的,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C也可以说明。

答案选A。

2.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H2)=2v(NH3)B.3v正(H2)=2v逆(NH3)

C.3v(N2)=v(H2)D.2v正(N2)=v逆(NH3)

【答案】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所以如果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就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选项D正确。

3.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当C(g)+D(g),下列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2v(B)正=V(D)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

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B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都是不变的,因此CD不正确,答案选B。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平衡时有50%的Y转化为气体Z,若X的转化率为25%,则起始时充入容器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3:

2B.2:

3C.1:

3D.1:

2

【答案】B

【解析】设起始时充入容器的X与Y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根据方程式可知0.25x︰0.5y=1︰3,解得x︰y=2︰3,答案选B。

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c1的取值范围为0.04mol/L<c1<0.14mol/L

D.X、Y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

,解得c1∶c2=1∶3,即二者的起始浓度之比恰好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X、Y的转化率相等,A不正确,D正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B不正确;如果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c1-0.1)×2=0.08-c3,解得c1<0.14mol/L。

如果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1只要大于0即可,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答案选D。

6.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g)

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

A.a=3B.a=2

C.B的转化率为40%D.B的转化率为60%

【答案】C

【解析】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即a=1。

设平衡时消耗A和B都是x,则生成C和D都是x,所以有

,解得x=1.2mol,所以B的转化率是1.2÷3=0.4,答案选C。

7.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相当于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选项C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

8.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H1<0;x(g)+3y(g)

2z(g)△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答案】A

【解析】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则容器容积扩大,物质的浓度减小,前者平衡不移动,后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反应放热,因此温度升高,所以导致前者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增加,A不正确;等压时,通入z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反应放热,因此温度升高,B正确;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正确;等容时,通入z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y的浓度增大,D正确,答案选A。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鼓入过量空气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C.高压对合成氨有利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平衡体系。

氨气的合成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高温不利于氨气的合成,所有答案选D。

10.可逆反应:

3A(g)

3B(?

)+C(?

)(△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B和C只能有一个是气体

C.B和C一定都是气体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答案】D

【解析】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由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如果BC都是气体,则可能正确。

如果BC都不是气体,则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如果C是固体,B是气体,也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11.在可逆反应:

X(g)+2Y(g)

2Z(g)(△H>0),为了有利于Z的生成,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答案】A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要有利于Z的生成,应该是高温高压,答案选A。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答案】D

【解析】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的瞬间,B的浓度是原来的50%。

但最终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这说明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即a小于b,所以答案选D。

13.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X(g)+bY(g)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

A.平衡正移B.(a+b)>(c+d)

C.Z的体积分数变小D.X的转化率变大

【答案】C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的瞬间,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2倍,但最终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因此选项C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C。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2(g)+Y2(g)

2Z(g)。

已知X2、Y2、Z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A.Z为0.3mol/LB.Y2为0.35mol/L

C.X2为0.15mol/LD.Z为0.4mol/L

【答案】D

【解析】由于是可逆反应,转化率达不到100%,所以选项ABC都是可能的,选项D不可能,因为此时物质X2的浓度为0,答案选D。

15.某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

【答案】A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熵值增大的。

由于正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所以根据△G=△H-T·△S可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选A。

16.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A.CO2(g)+2NH3(g)

CO(NH2)2(s)+H2O(g);  △H<0

B.CO2(g)+H2(g)

CO(g)+H2O(g);△H>0

C.CH3CH2OH(g)

CH2=CH2(g)+H2O(g);△H>0

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H<0

【答案】A

【解析】A中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水蒸气的含量越高,正确、B中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不正确。

C中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蒸气的含量增大,不正确。

D中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含量降低,不正确,答案选A。

17.反应2X(g)+Y(g)

2Z(g)ΔH在不同温度(T1、T2)及压强(P1、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ΔH<0

B.T1<T2P1>P2ΔH>0

C.T1>T2P1>P2ΔH<0

D.T1>T2P1<P2ΔH>0

【答案】C

【解析】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Z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相同时,P1大于P2。

当压强相同时,温度为T1的首先平衡,说明温度是T1大于T2。

但温度越高,Z的量越少。

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选C。

18.反应A(g)+2B(g)=C(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

D.该反应的焓变△H=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因此是放热反应,A不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因此C正确,B不正确;反应热是419kJ/mol-510kJ/mol=-91kJ/mol,D不正确,答案选C。

1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 ΔH<0,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B.图Ⅱ是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D.图Ⅲ一定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条件不变的、放热的可逆反应。

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B、C都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20.如下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

【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其反应热是-393.5kJ•mol-1+395.4kJ•mol-1=+1.9kJ•mol-1,A正确。

B不正确,该反应是化学变化。

由于能量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不正确。

1.9kJ表示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热量1.9kJ,所以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21.将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此装置称为甲烷燃料电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③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2O2+4e-=CO2+2H2O;

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8e-=CO32-+7H2O;

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甲烷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所以甲烷在负极通入,氧气在正极通入。

由于溶液显碱性,所以选项②④⑥正确,答案选B。

22.银锌电池(钮扣式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

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减小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答案】B

【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锌失去电子,作负极,负极区pH降低。

氧化银得到电子,作正极,正极区pH增大。

根据总反应式可知,溶液的pH不变,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23.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H2和Cl2B.Cu和Cl2C.H2和O2D.Cu和O2

【答案】B

【解析】考查电解产物的判断。

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

根据离子额放电顺序可知,最初阴极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阳极是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答案选B。

24.微生物燃料电池因具有原料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清洁高效和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等特点而被人们所重视.以用葡萄糖作底物的燃料电池为例,其正负极反应式如下:

正极反应:

6O2+24H++24e-12H2O

负极反应:

C6H12O6+6H2O-24e-6CO2↑+24H+

则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工作环境是高温条件

B.作为负极的葡萄糖(C6H12O6)在变化中失去电子,被还原

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强酸性溶液,如浓硫酸或硝酸等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D

【解析】高温容易使蛋白质变性,A不正确;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B不正确;强酸浓硫酸或浓硝酸也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5.为使反应:

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作负极,石墨电极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B.用铜片作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答案】C

【解析】铜和水不反应,是非自发的。

因此要实现该反应,需要通过电解法。

铜失去电子,所以铜作阳极。

由于要产生氢氧化铜,所以电解质选择氯酸钠,答案选C。

26.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2=CH3COOH+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O2+4e-+2H2O=4OH-

【答案】C

【解析】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不正确;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所以B中消耗氧气应该是2.24L,B不正确;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正极反应式应该是O2+4e-+4H+=2H2O,D不正确,答案选C。

2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池反应为2Ag++Cu=2Ag+Cu2+的原电池中,铜作负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精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铜作阳极

D.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作阳极

【答案】C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如果铜作阳极,则铜失去电子,而不是溶液中的氯离子失去电子,因此阳极应该是石墨,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28.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不正确,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B不正确,粗铜精炼时,粗铜和电源的正极相连;C不正确,铁镀锌时,铁作阴极,锌作阳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29.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作负极

B.电子经外电路流向

C.

极移动

D.正极反应:

【答案】C

【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锌是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银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所以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因此只有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30.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答案】D

【解析】出现红色字迹,说明溶液中有OH-生成,所以铅笔端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是电源的负极,b是正极,所以答案选D。

31.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NiO2+2e-+2H+=Ni(OH)2

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

Ni(OH)2-2e-+2OH-=NiO2+2H2O

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值减小

【答案】AD

【解析】放电相当于原电池,根据方程式可知,铁失去电子,所以铁是负极,A正确;电解质是显碱性的,所以选项B不正确;充电相当于电解,阴极得到电子,C不正确;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Ni(OH)2-2e-+2OH-=NiO2+2H2O,D正确,答案选AD。

32.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A不正确,锌应该是负极,铜是正极。

B不正确,锌电极应该插入到硫酸锌溶液中,铜电极应该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C不正确,纯铜精炼时,粗铜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正确答案选D。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1×10-7mol/L的溶液一定是酸性

B.水本身电离出的c(H+)=1×10-13的溶液,可能是0.1mol·L-1的盐酸或0.1mol·L-1的NaOH溶液

C.BaSO4难溶于水,所以是弱电解质

D.NH3·H2O的水溶液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答案】B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只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系,A不正确;水本身电离出的c(H+)=1×10-13的溶液,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酸或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B正确;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C不正确;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D不正确,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答案选B。

3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Na+)=c(Cl-)+c(ClO-)+c(OH-)

B.pH=8.3的NaHCO3溶液:

c(Na+)>c(HCO3-)>c(CO32-)>c(H2CO3)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D.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2c(O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A:

电荷守恒:

c(Na+)+c(H+)=c(Cl-)+c(ClO-)+c(OH-)

B:

NaHCO3溶液水解大于电离程度,故:

c(Na+)>c(HCO3-)>c(H2CO3)>c(CO32-)

C:

常温下pH之和等于14的酸碱等体积混合,“谁弱呈谁性”,故溶液最终显碱性:

c(OH-)>c(H+)

D:

由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守恒:

C(CH3COO-)+C(CH3COOH)=2c(Na+)、电荷守恒:

c(Na+)+c(H+)=C(CH3COO-)+c(OH-),将后式代入前式可得:

2c(H+)-2c(OH-)=C(CH3COO-)-C(CH3COOH)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Fe2O3

B.25oC时CH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