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7477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

(人教版)

尹华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单元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

《燕子专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3课时

《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简介翠鸟:

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世纪领,所以人们又称它“钓鱼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翠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PPT出示教师总结出的三点:

  

(1)、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二、尝试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能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

3.检查字词:

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

 4.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

①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②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三、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

你看到了什么?

它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你觉得翠鸟哪儿最漂亮?

2.出示尝试试题。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

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各方面有何特点?

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②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

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③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3.小组讲座尝试题,师生交流

  板书:

    红色的爪子

    羽毛 (颜色鲜艳)

    翠鸟 (小巧玲珑)

    眼睛 (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4.重点段落理解,幻灯出示: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①读这段话,完成思考题。

   这段话共有()句,主要讲(),课文从()、()、()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句是总起句。

   ②师生分读:

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句。

   ③理解“鲜艳”一词:

   A、头上的羽毛怎么鲜艳?

(区分橄榄色与翠绿色)为什么用“绣”而不用“画”?

(出示手绢比较“绣”与“画”的不同效果(板书:

橄榄色、翠绿色)

   B、背上的羽毛怎么鲜艳?

认识浅绿色。

(板书:

浅绿色)

   C、腹部的羽毛怎么鲜艳?

认识赤褐色。

(板书:

赤褐色)

   D、理解“鲜艳”是什么意思?

   E、这是些什么句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个人读,学生领读、齐读)

 5.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一张画有翠鸟的图片,请同学动手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动手贴。

  

(2)说话训练:

看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像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

  (3)练习背诵。

  ①做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基础。

  ②试背诵第一自然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5、总结。

介绍其他种类的翠鸟并作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捕鱼动作迅速,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重、难点】:

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模仿第二、三段写动物捕食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绣满了____________。

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_。

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__。

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_的嘴。

  二、学习第二、三段。

  1.自由读课文第2、3段。

  2.你读了之后,明白了什么?

(叫声清脆、眼睛锐利、捕鱼动作迅速……)你从哪儿看出捕鱼动作迅速?

(刚刚……箭一样……刹那间……)

  3.读“只有那苇秆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你从中看出什么?

(动作快,早已飞远了,苇秆还晃)

  4.指导朗读。

  “疾飞”要让人听了感到迅速。

“轻轻”要读轻读慢,让人感到很轻。

“只有那苇秆……”读得慢,给人留下想象余地。

  5.、背诵第二、三段。

  6.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课文第4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翠鸟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3、齐读体会“愿望、失望、希望”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4、选词填空。

     愿望  失望  希望

  

(1)我有一个美好的__________,长大了当一名飞行员。

  

(2)老师对同学们说:

“《翠鸟》的第一段写得很精彩,__________大家背下来。

  (3)我们一定不辜(gū)负家长的__________,做一名好学生。

  (4)李平满怀__________,在学校运动会上得跳高冠军,可是只得了第三名,他很__________,哭了。

  四、小练笔。

  _______捉__________的本领可真大呀!

_______________

 五、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背诵,学习字词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

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

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

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

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

上边是“土”字。

  希:

注意上边“”第一笔为撇“”,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

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附:

板书设计:

   外形:

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翠鸟疾飞……一眨眼……

动作:

蹬开……像箭一样…  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工具】  多媒体、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交流

1.背诵第一课《燕子》

师: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

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

(人类)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

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

面积413万平方公里。

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

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

城市绿化率约61%。

首都在伯尔尼。

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

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

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

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

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

钟表王国。

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

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

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5.归类结合

(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

“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

“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2)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

“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1.抽读、齐读、默读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

(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

2.分组读文

(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

(2)相机渗透:

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生词。

六、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交流解决。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互解,归纳整理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二、教师组织讨论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1)自读自悟课文

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

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A、是谁拯救了它们?

政府:

读书第二自然段。

人们:

读书第三自然段

一个小姑娘:

读书第四自然段

B、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三、学生分组学习

(1)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

(2)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四、全班交流,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

联系题目:

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

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出示: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

一是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

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

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

“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4)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

出示:

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

五、总结,升华体会

1.师述:

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六、课堂训练

小练笔:

练笔:

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致谢:

“”

仿佛在向致谢:

“”

仿佛在向致谢:

“”

七、作业建议

1.抄写词句,积累语言。

2.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附:

板书设计:

6燕子专列

结果运送特殊客人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起因长途跋涉非常疲劳

饥寒交迫频临死亡

经过政府呼吁人民行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村庄变化的原因;理解重点句子,并力图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板书:

故事)。

同学们喜欢听或看故事吗?

老师也喜欢。

其实许多故事里都蕴藏着或多或少的人生哲理,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补充课题)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读了题目,你脑海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这个小村庄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来,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把课文读一读。

边读边想:

这个小村庄曾经是怎样的?

2.师:

我想,你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肯定在书中找到答案了,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村庄曾经是怎样的?

(美丽)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三、感受小村庄的美丽和惊人变迁

1.哦,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就藏在第一自然段里,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咱们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

(齐读)

2.生回答,师画词语:

3.课文又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1)树——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

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

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2)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这样能体现出清澈见底吗?

怎么才能体现?

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

清澈见底)

(4)天空——深远湛蓝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

(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吧

(生自由读。

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

指名读,评价,再读)

5.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你们喜欢吗?

那我们就用喜欢的的语气再来读出小村庄的美吧!

学生自由练读。

6.小村庄是多美啊,同学们还想去看一看吗?

……(出示小村庄的美景,感受其美。

过渡: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可是——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已经被(出示课文插图3)咆哮的洪水冲得无影无踪了。

7.引导质疑:

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过渡:

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2——4自然段。

四、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把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找出来,(合作交流:

1、读一读:

2—4自然段;2、画一画:

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3、说一说:

从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出示课文2—4自然段)来,哪位同学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消失原因是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A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砍了很多树。

B那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指导读)

C就这样,山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裸露是什么意思?

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

2)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

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

(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黑板)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

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多媒体点句子)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

(一栋栋、大大小小、各式各样)

B是呀,村民们用树木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

可是树木的作用仅仅是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吗?

树木还有什么作用?

(遮风挡雨)

表演:

(师说:

一阵猛烈的风吹过,生演,师说:

看,几棵小树长高了,生手拉手站在一起,风吹不动)

3.小结:

你们看,树木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

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

(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指导读)

4.、不管怎样,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什么叫“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为什么只是“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是呀,小村庄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乱砍树木,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使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洪水冲走了。

5.看,一场洪水就这样把小村庄给毁了(出示课文插图2)

想像一下,你们听了心情会怎样?

6.小结:

什么都没有了。

五、了解小村庄的结果: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

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

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

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板书:

消失)。

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手是什么?

(板书:

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

(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六、课外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

保护环境)只要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

2.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5)宣传环保知识

六、总结:

是啊,小村庄的消失可以重建,可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却只有一个,所以(出示作业)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让我们携手起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附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郁郁葱葱的森林

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保护环境)

小村庄清新甜润的空气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筑路工人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通过想象,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欣赏宽阔笔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同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2.揭示课题。

3.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公路和橡树的?

2.交流讨论: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拔

(随机板书这些词,让学生读一读)

3.默读课文,看看公路与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汇报:

在修筑一条公路时,延伸过去的地方,遇到一棵高大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工程师和工人们经过精心设计,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完成了筑路计划。

(图示了解马蹄形的意思。

5.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了一棵树而拐了一个弯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6.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看法。

7.那么过往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

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