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493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王亮

【摘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经济战略,但习惯于高歌猛进的新能源光伏企业,在2011年上半年却迎来“跌声一片”,陷入出货量及产品价格双双走低的困境。

究其原因,光伏市场已进入“供远大于求”的买方时代,产业洗牌猛然启动,同时也暴露出了产业发展失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目前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硬伤。

因此认清供需关系迅速逆转的成因,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用技术进步替代产能扩张,应对突发多变的国外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及新兴市场,加快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光伏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光伏政策技术市场创新

【目录】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二、光伏产业的问题

三、光伏产业的发展对策

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供应还主要依靠传统的燃料能源,伴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多及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之传统的燃料能源的储量不断减少,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按照目前全球使用常规能源的趋势,本世纪中期全球的能源形势和生态环境可能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

面对如此严峻的能源危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能够解决传统能源产生的诸多问题,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展最快,世界各国都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如中国英利、无锡尚德、常州天合等国际知名光伏公司,这些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并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中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公司存在核心技术落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因此为了能够使中国光伏产业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整个产业在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油荒、煤荒、电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凸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伴随着传统能源的利用,我国的环境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常规能源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规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但消耗量却在持续增加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曾经说过,一直以为中国地大物博,其实,物却是稀薄的“薄”,而不是广博的“博”。

按人均资源拥有量计算,中国的资源状况确实令人心忧,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资源消耗仍在超速增长。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从表1可以看出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储量的预测。

 

表1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储量的预测

剩余使用年限(自2000年开始计算)

能源种类

世界

中国

太阳能

无穷大

无穷大

石油

约45年

约15年

天然气

约61年

约30年

约230年

约81年

约71年

约50年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以致全世界的常规能源储量不足,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于人口的庞大需求规模又严重不足,同时为了眼前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盲目开采,我国绝大多数矿产资源面临在近期枯竭的局面。

(二)常规能源的开采及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现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便给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种种影响,引起森林、土地的破坏,大气、水的污染,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主要的能源需求指煤炭和石油,煤炭和石油是当代人类开发利用量较大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例如开采100万吨煤燃烧过程的环境污染及吨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见表2、3:

 

表2100万吨煤燃烧过程中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表3100万吨煤燃烧时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吨/吨)

 

目前煤炭的大量使用使66%的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含量和22%的城市的SO2含量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冬季这些污染物的浓度更大。

环境专家估计,大气中90%的SO2和70%的烟尘来自于燃煤。

近期发生在我国渤海湾的康菲公司原油泄漏,对我国的海洋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上述的问题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常规能源的使用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常规能源出现的问题,全世界各国正在寻找可再生的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可有效缓解常规能源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优势:

1.太阳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未来最有前途的能源之一,具有普遍、

无害、巨大、长久等优势;

2.光伏产业的开发利用很少或几乎不会产生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的气体,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十分有利的。

3.光伏产业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人力、物力和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4。

光伏发电系统可在荒漠戈壁和偏远地区安装,维护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难的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对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可再生的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二、光伏产业的问题

得益于欧洲光伏市场的拉动,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

2007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4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目前已有数十家光伏公司分别在海内外上市,据估算,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

中国光伏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并涌现出尚德、晶澳、英利、天合等国际知名光伏公司,这些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

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

但我们要清楚的看到中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核心技术落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受到技术、政策、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链尚未达到平衡,各环节利益分配呈现失衡状态,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和投资门槛都较低,投资回报率较高,回报周期较短。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过于集中在中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环节,同时由于前期对新建及扩建项目的审批力度不严,导致一些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同时出现了一批高污染、高成本的制造工艺和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生产规模较小,且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公司的介入,导致光伏产业出现了恶性竞争等问题。

同时我们要看到进入上游多晶硅环节困难重重,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居世界第三,但多晶硅原料和市场大部分都在国外,面对多晶硅紧缺的局面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利润空间,国内企业争先恐后地上马多晶硅项目,地方政府也是摇旗呐喊,大有当年大炼钢铁之势。

大部分项目没有长远规划,甚至是先做后想,一哄而上似乎成了一种“中国病"。

盲目的跟风扩产,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忧,最后能真正产生经济效应的项目寥寥无几,同样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1]。

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线工艺设备落后,物料和电力消耗过大,三废问题较多,与国际相比,国内多晶硅生产的物耗能耗高出1倍,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2].

我国光伏产业大部分原材料还是来自于欧美,电池和组件的制造,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台湾,高端产业链的分布仍然在欧美.一旦欧美国家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光伏产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不利于产业发展

就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光伏产品的价格和需求的主要因素见下图:

可以看出决定市场走向最主要的力量还是多晶硅的供应和政府政策变化,但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发展速度,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缺乏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问题,国际供货合同的价格迅速攀升,由于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硅原料缺乏对我国的影响尤为严重.尽管晶硅组件的价格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逐步向自由市场化靠拢.但是由于技术壁垒、供求关系、政策因素等种种原因导致原料市场——多晶硅的价格指数大幅动荡.以多晶硅环节为例,2010年中国用于光伏行业的多晶硅仍存在约50%的缺口,导致多晶硅市场价格较高。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多晶硅进口数量分别达到22727吨和47549吨。

从2010年开始,光伏产品使用大国,尤其以德国、意大利、法国为代表,对上网电价进行了大幅度下调,以德国为例,2010年7月份下调了15%,10月份还要另外下调3%,2011年下调了10%左右,对于销售渠道主要在外的中国光伏市场无疑是重大打击,出口量的急剧下滑,而生产厂家的大规模扩产,使得光伏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在2011年上半年光伏市场迎来“跌声一片”,出现了出货量及产品价格双双走低的问题。

(三)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仍未完全打开,相关的扶植政策相对保守

我国已经是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大国,但国内市场仍没有完全打开,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是太高,影响了大规模推广.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为1。

3元/度-2.0元/度,远高于普通火电平均不到0.30元/度左右的发电成本15倍.如此高昂的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内市场前几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尽管我国政府近几年来的一系列光伏激励政策促进了中国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年度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60MW,超过了截至2008年底的累计安装总量。

2010年实际新增装机量超过500MW。

中国光伏市场近几年的增长速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国的光伏装机量从全球角度看仍然相当小,2009年中国光伏安装量占全球总安装量的份额约为2%,2010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达3%。

国外住宅多为单层或多层建筑,我国大中城市则多为高层或多层建筑,这对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安装太阳能光伏屋顶系统向用户供电,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目前我国此方面的科普宣传做得不够,示范工程比较少,没有形成应用太阳能电池的市场氛围。

太阳能电池虽然优点很多,但制造成本较高,发电成本远高于不计环保成本的燃煤火力发电成本,为促进行业发展,日本、美国,欧盟都有发展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连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有自己的扶植政策,我国近年来也颁布了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扶植政策,但政府的这些激励政策被业内视为中国政府对光伏应用的试探性摸底.在国内,政府仍然认为急速成长的光伏市场处于试验性阶段,有关工程项目的目的仍然是用于示范.总体来说对光伏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显得相对保守.

同时在光伏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主要表现在补贴水平和项目收益率较低,系统经营方常常发现很难将工程项目维持下去。

结果,工程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有时甚至无以为继。

针对补贴不足,部分公司会以低劣产品用于工程中。

(四)创新能力不强及人才壁垒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在技术层面,光伏应用中存在系统效率低、可靠性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光伏系统专用蓄电池的研发成本高,技术进步不明显,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很少等问题,除少数企业外,产品的总体质量不如日、欧洲、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设备制造的总体技术水平始终与发达国家相差一段距离[3].

光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半导体、化工、机械等领域的相关人才,面对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会对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目前来看专业人才的自身技术及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科研方面,我国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新型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性较小,并缺乏对常规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研发,同时作为新兴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人员缺乏相关的经验,对于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总体来看行业内有经验的技术、研发及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光伏产业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障碍。

三、光伏产业的发展对策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全世界各国对于发展核能的警示。

日前,德国迫于安全性考虑和国内民众的压力,宣布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根据计划,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被暂时关闭的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将永久性停运,其余的10座核电站原则上都将于2021年前关闭,这给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解决光伏产业的现有问题,成了当前的关键。

我认为解决当前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

我国的光伏企业应该进行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向下游和上游齐聚进攻,淘汰落后、高污染、高成本的制造工艺和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技术节约型企业.实施企业间的联合,着重发展不同企业的特长,使成本最低化、效益最高化.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大家齐头并进,共同度过这场寒冬。

同时要强化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工作,避免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建设,防止行业内的无序恶性竞争,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和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大新建及扩建项目的审批力度,合理控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选择少量多晶硅材料生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减少条件不成熟项目的盲目启动现象,加快太阳能电池及其材料制造设备的开发速度,尽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二)加大对产业的指导与扶持力度

建议可将包括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列为国家专项,加大政府对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太阳能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制造及应用成本,为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减少一次性资源的消耗。

利用电子发展基金等调控引导手段,重点支持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生产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等管理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研发已产业化,增强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保障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中的优秀项目,为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

扩展融资渠道,推进骨干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进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多晶硅材料的产业化

加大对多晶硅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工艺完善、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尽快突破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形成节能、低耗、环保、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多晶硅材料生产体系,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提高我国多晶硅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开发国内市场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评估光伏发电的潜能,扩大其目前的光伏发展计划,并采取新措施支持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新措施应结合更多的市场机制,有清晰的执行细节和评估程序。

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以及光伏发电配额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国家及地区电力组成中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能源所占比例。

配额制度可对电网运行者提出购买一定比例光伏电力的要求;也可以要求电力公司在其产品中提供一部分来自光伏发电的电力。

建立更有效的补贴方案,补贴水平(包括上网电价补贴和资本投入补贴)应根据光伏的实际成本结构决定,而不是采取简单的低价者中标,以确保中标价格的合理性和竞争的公平性。

为了光伏产业的健康成长,我国需要开发对国有、私营、甚至跨国公司均具吸引力的更加多样化及开放的市场.从全球经验来看(尤其在欧洲),上网电价补贴体系在推动光伏应用市场的过程中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它能够有效避免滥用投资补贴,确保工程质量和系统实际利用率.当前,我国政府对国家范围的上网电价补贴方案并没有清晰的决定,这是值得政策制定者认真关注和考虑的。

有理由相信,上网电价补贴方法能够帮助我国光伏市场实现健康成长。

(五)加快培育新兴市场

据Solarbuzz最新发布的三份“地区性下游光伏市场报告"预测,光伏市场的重点将从欧洲市场转移,而被美国、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取而代之.由于欧洲几大光伏市场调整了补贴政策,预计2011年欧洲将占全球光伏需求量的65%,而2010年占81%。

下图为Solarbuzz的2010年和2015年的市场占有率预测:

 

图12010年和2015年的市场占有率预测

2010年光伏市场占有率分布2015年光伏市场占有率分布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未来光伏市场占有率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进入美国市场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个市场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法律法规的稳定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4],面对未知的欧洲市场环境,加快培养新兴市场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设备、原材料先进技术的研发,鼓励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国内产业的薄弱环节,优选部分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目前占主流的晶体硅电池的制造技术仍然基于硅二极管的制造技术,未见有重大突破,为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转换效率,应在重视集成创新、引导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加强原始创新工作,加强对新一代低成本工艺技术基础性及前瞻性的研究,建立太阳能电池创新体系,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太阳能电池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鼓励太阳能电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从长远利益来看,光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出发,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与再生机制;发挥行业协会、骨干企业、专业院所的优势,积极开展太阳能电池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合理利用国内这方面的人才资源,加大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5]。

同时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与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计划相配套,制定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规划,把人才培养作为部门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员工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其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企业高级人才不会流失,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七)加强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是全球合作的主要领域之一.在这一点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有着共同的出发点。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面临许多类似的挑战,能从这些问题的国际合作中多多获益。

作为光伏制造大国,中国在利用自身的光伏制造能力为国内光伏市场提供安全的设备供给的同时,也能够从国际合作中获得其他益处.例如,中国缺乏开发和运行大规模联网光伏系统的实际经验,仍然要对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及其对电网的影响作深入研究,从领先的全球市场和公司学习更多的东西。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在国际合作中往往遇到诸多壁垒,例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潜在的贸易欺诈问题等.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引导国内外企业及机构进行健康、公正、公平的合作与交流,保护贸易双方的合理利益,实现“共赢”。

我们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基于光伏发电和常规电力的高价差,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通过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以及光伏发电配额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国家及地区电力组成中可再生能源目标。

加大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的资金扶持力度,择机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等方面相关的法律。

随着光伏产品成本的下降,大家对光伏产业的认知越来越多,市场应用率会越来越广。

正视光伏产业的现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对策。

光伏市场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翟书斌,张全红:

《发展经济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2]《2010版多晶硅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2010年,第165页.

[3]李致平,徐德信:

《现代微观经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7页。

[4]陈钊,陆铭:

《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5]吕荣华,路琳:

《微观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