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257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docx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

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征:

(一)了解中国近代史研究动态的主要途径

《中国近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出版社

《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五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广泛借鉴和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若干方法。

传统的实证研究(乾嘉史学)方法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得以复兴。

2、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传统的政治史的研究相对减少,而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了大量的史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史、文化史学、心理史学、城市史学、家庭史学、比较史学、口述史学、新政治史学等。

3、研究的热点发生新的转移。

晚清史的研究相对冷寂,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渐成热点;对革命运动、革命者的研究相对减少,而更多关注统治阶级、统治集团人物的研究。

4、研究成果有重大突破。

特别是对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研究,对近代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问题

1、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评价标准误区

★“革命与反动”的标准

★“彻底与妥协”的标准

★“价值与情感”的标准

★单一的政治化标准

★“现实生活”的标准

2、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应建立的评价标准

★任何评价都必须尊重历史

★历史的标准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

★历史评价中的现代化标准

★所有评价标准都必须统一于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理论

(一)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

1.50年代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

1)“三次革命高潮说”。

胡绳提出,认为1840-1919年的传统近代时期历史的基本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

2)“两个过程说”。

范文澜持此说,源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3)“反帝反封建说”。

黄一良提出,认为“应该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考虑”。

2、1980年李时岳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说”,认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上升,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80年代主要提出的观点:

1)“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提出,认为1840-1919的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

2)“近代化说”。

徐泰来提出,认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则是内在的,是进步的,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三个阶梯说”。

戚其章提出,认为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因此,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才能够体现基本线索。

4)“新陈代谢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

陈旭麓提出,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进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他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和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

中国近代历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胡绳提出的三次,而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

3.90年代后,学者们继续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1)“资本主义现代化说”。

丁日初提出,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独立和近代化说”。

李华兴提出,认为传统的两个过程说不能全方位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是否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3)“三部历史说”。

彭明提出,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

4)“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

张海鹏提出,认为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

但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5)“两个基本问题说”。

刘大年提出,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但在理论上分歧一部分学者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而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在这些见解中,最大的争论是关于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是资本主义社会,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近年来,有些学者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提出了质疑。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2、殖民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促进了近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无碍于近代化。

有学者提出,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近代中国所受的军事侵略,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外国在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以上新观点,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

其次,对于随侵略而来的近代文明的影响和作用,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并确定其主导方面。

3、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学者提出的新见解突出地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性质上看,中国人对侵略的抵抗,实质是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排斥,不利于中国的进步,违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因为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近代历史的基本矛盾,这是在世界近代史范围内的先进对落后、文明对野蛮、进步对保守、革命对反动的矛盾。

其次,从实力上看,落后的中国也无力抵抗西方的侵略。

故此,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忍辱负重,维持和局,努力实现近代化。

有些学者强调,落后就要挨打,每次失败的抵抗,都给中国招致了更大的灾难。

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认为:

首先,不能以资本主义文明先进为由,否定落后的封建国家对西方入侵的抵抗。

其次,抵抗侵略不等于排斥文明。

第三,不能盲目颂扬主“和”论而贬低抵抗。

(三)关于革命与改良

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

首先,肯定近代的改良活动,特别是统治阶级所进行的改革。

认为从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末新政的实行,到北洋政府的统治政策的实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其次,对近代的革命提出批评和否定。

近代革命是激进主义的产物;孙中山等革命者不顾中国的国情,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陷入了理想主义和革命的误区。

其结果不仅导致了社会的长期混乱,而且开启了20世纪中国政治浪漫主义的先河。

认为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

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上述对革命和改良的评价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一,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反抗。

有学者指出:

对革命和改良,不能作抽象的价值评估。

第二,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许多学者肯定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扫清了历史前进的障碍,带来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进步。

历史证明,靠封建统治阶级自身的改革,是不可能完成中国的近代化任务的。

只有走革命的道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才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打开了新的天地。

(四)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问题

如何运用、评价马克思主义及其史学理论,学者们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历史研究方法必须根本变革。

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理论都早已过时,对其坚决捍卫的结果,就是被世界学术潮流所抛弃。

对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已经形成的中国近代史学体系,有人提出应进行全面的反思和突破。

理由主要有这样几点:

其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质是一种“战时史学”,其特点是学术听从于政治,缺少学术价值。

在进入和平年代后,它自然也就随之过时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二,毛泽东是革命家而非史学家,他对中国近代史的论述有着很大的局限和不足,对此应该重新检讨。

其三,以往近代史研究的最基本的理论原则、体系框架等,都是值得从新的角度去检讨和推敲的。

还有人彻底否定建国以来的史学研究,并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一种观点认为,史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因为只有它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阶级斗争学说等,才能最清楚、最全面地解释历史。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但决不能从根本上予以否定。

学者们还特别强调并澄清了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提倡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并不是要搞教条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史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并不矛盾,应该力求建立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由多角度、多层次、相互联系交叉并互为补充的多样化统一的史学方法体系。

其次,历史研究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和出发点。

现在许多新的观点,是建立在一系列对历史进行假设的基础上的。

我们可以也应当在既定的历史背景下,客观评价各种历史事变的功过得失,但不能也不应当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臆测和情绪,去重新假定历史的发展道路。

第三,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的,以史为鉴,是史学的一项重要功能;现实的发展,又常能给立足当代而回首从前的史家以新的灵感。

现实和历史不能割断。

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随意混淆,把现实中的某些观念硬往历史上套。

第四,注意创新与求真的统一。

科学进步有赖于不断的创新,但创新的本质是为了进一步的求真。

在史学研究中把创新与求真相割裂甚至对立,将严重损害创新的价值与意义,甚至导致对历史的编造和歪曲。

所谓创新,一种是通过对前人某种不科学认识的纠正来达到新的科学认识;另一种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往前进。

(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60年形成说(北京条约),赵希鼎提出

2、1864年形成说(天京陷落),孙守仁提出

3、1895年形成说(甲午战争),胡绳提出

4、1900年形成说,金冲及提出

5、1901年形成说(辛丑条约),胡思庸提出

四、鸦片战争史研究

(一)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1、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1)封建社会内部因素决定说。

戴逸认为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的产物,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清政府顽固坚持闭关政策,还由于它和广大人民群众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2)内外双重因素决定说。

胡思庸认为,闭关政策一方面是外国侵略者逼出来的,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内在因素决定的,具体而言:

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是封建政府被迫自卫的一种简单手段;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隔绝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利于专制统治。

2、闭关政策的评价:

(1)基本肯定说。

刘大年提出,认为,清政府初期,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禁海政策的实施,是清政府与早期殖民势力斗争的一种手段,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认为闭关政策不是造成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原因。

闭关政策也并不妨碍中国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2)全盘否定说。

戴逸认为,闭关政策是一种反动、落后的政策。

一是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二是妨碍了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三它既束缚了中国人民,又不可能限制外国侵略者。

胡思庸认为闭关政策是封建专制和蒙昧主义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特征;阻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一分为二说。

(二)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1、清政府腐败说。

胡绳提出,认为从道光皇帝到大多数的官员、将领,都是生活腐化、愚昧无知。

2、社会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说。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中投降活动的猖獗,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胡思庸等持此说。

3、敌强我弱情况下采取盲目冒进政策所致说。

杨维持此说。

4、昧于敌情而战略方针反复多变所致说。

张一文持此说,认为不了解敌情,对敌情判断失当;和战方针不定、战略被动多变;清政府军政素质的极度低下,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5、迷信导致战争失败说。

王玉德提出,认为清政府派出执掌军务的高级官员因迷信而每每贻误战机。

(三)鸦片战争的评价

所谓新观点认为:

西方的大炮也是一身兼二任,它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又是在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西方的科学知识、宗教、社会政治学等学说精神范畴的东西和办工厂、修铁路、架电线等物质范畴的东西相继输入祖国。

这是事实。

但是有几点必须认识清楚:

第一,这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声音,如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使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种种手段,竭力把中国变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受制于它们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说,是居于次要的地位。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输入,首先是为了自身侵略中国的需要。

第三,若干近代文明的输入中国,主要是由于列强要以之为他们的侵略服务。

第四,西方近代文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必须加以区分。

五、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研究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

1、单纯农民战争说。

刘大年等为代表,认为太平天国时期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主要矛盾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仍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平分土地是农民的要求而不是市民的要求;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

2、单纯农民战争兼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说。

章开沅等为代表,认为从其革命的动力和斗争方式来说是单纯农民战争,但由于所处时代的特点,又带有若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一是中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萌芽,而清政府统治严重阻碍其发展;二是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大举入侵,实际上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任务)

3、资产阶级性的农民革命或市民运动说。

郭毅生为代表,认为,从社会背景看,发生于开始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从革命纲领看,《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从领导和参加革命的人员看,太平天国领袖是萌发无产阶级分子杰出代表。

4、宗教革命说。

简又文为代表,运动的意识和组织来源于基督教,运动的原动力、推动力、支配力和全部理想均来自于基督教。

5、反满运动说。

台湾学者吴相湘等为代表。

(二)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1、农民革命政权说。

罗尔纲为代表,认为判断政权性质的决定因素是阶级构成。

2、封建政权说。

孙祚民等持此说,认为判断政权性质最本质的标准是政权构成形式、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和土地关系三个方面,而太平天国政权构成从职官制度、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看基本沿袭封建专制政权;从掌权者的转化看,基本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占统治地位;始终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本没有实行过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徐泰来教授认为,如果说,两个政权,清王朝与太平天国都是封建政权,我认为,消灭哪一个都是一样的!

巩固哪一个也都是一样的。

太平天国既然已经转化为封建政权,甚至还加上了神权统治,我们就不必因它源于农民,就予以特殊同情。

3、农民政权封建化说。

王天奖为代表,

4、“两重性政权说。

吴雁南等为代表,认为既代表农民利益的革命政权,又带有一定的封建性。

(三)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

侯外庐等认为《制度》本质是反封建的,是进步的、革命的;董楚平等认为《制度》是洪秀全的一个复古方案,是完全反动的;范文澜、金冲及待认为对《制度》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

2、《资政新编》。

(1)苑书义等认为《资》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案,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政治方案、带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法制主张、服务于近代经济、政治的文化教育主张和外交路线;

(2)侯外庐等认为《资》的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想,没有一个字提到土地制度,反而提出了和后来的洋务运动相合拍的方案。

并没有跳出封建主义的藩篱;(3)李竞能等认为《资》是适应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但又又致命缺点,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但又脱离实际的改革方案。

3、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1)罗尔纲等持基本肯定说。

主要是保证供应的需要,巩固新生政权的权宜措施,体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没有额外的勒索和征收。

(2)茅家琦等持基本否定说。

认为太平天国一直没有按人口平分地主的土地,照旧交粮纳税是一项长期性政策,是不触动地主的土地,按旧章向地主征收田赋的政策,是太平天国政策的一大倒退。

(3)一分为二说。

蔡少卿等认为此政策是一种既打击封建地主所有制又未根本变动封建政权,既减轻农民负担又沿用旧田赋的政策。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1、时代决定说。

范文澜等持此说,

2、没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领导说。

陈庆华、苑书义等。

3、军师负责制遭破坏的结果。

罗尔纲提出(天京事变后实行君主专制)。

4、缺乏第一流的战略家、谋臣或武将说。

茅家琦提出。

5、宗教的狭隘性和虚伪性所致。

朱杰勤等持此说。

六、洋务运动研究

(一)洋务运动的目的。

1、镇压革命目的论。

牟安世等。

2、反侵略目的论。

徐泰来等。

3、双重目的论。

李时岳等。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关系

1、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形式和途径。

林庆元等

2、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李金奎等。

3、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

徐泰来等。

4、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主要的。

黄逸峰等。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

1、彻底失败说。

戴逸、姜铎、李时岳等,认为无论从它的主观目的、客观要求,以及洋务派自己得出提出的自强求富的目标,都是以破产和失败而告终的。

2、非彻底失败说。

孔令仁、戚其章等,认为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航道是由洋务运动打开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抵制和反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转变了社会风气,是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

(四)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牟安世等,所练军队的所办工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性质,在此时期,商埠由5口发展到36口,总税务司控制中国财政大权都表明半殖民地化加深。

2、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李时岳等,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具有进步意义,所办事业前期具有较多的反动性,但后期具有明显的抵御外侮,防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势力的作用,延缓而不是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七、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茅海建)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1、改良主义运动说。

范文澜、胡绳等,是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政治运动,含有进步性,但不是革命的范畴。

2、政治改良运动说。

金德群、邓广铭等,认为它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应视作改良主义,而应看着是改革或改良运动。

认为戊戌变法是要改变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制度,而不是为了维护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新派在名义上维护清王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性质上发生了变化的资产阶级政权。

不是主张阶级调和的改良主义。

有人还强调维新运动不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同时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救亡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3、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说。

陈庆华等,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要求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代替封建专制,主张用和平手段,但也没有排除使用暴力。

效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4、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说。

季云飞提出,认为维新运动是带有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与封建统治阶级部代表光绪帝相结合,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民族自强运动,其性质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改革,更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而是一场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

(二)戊戌政变的直接原因

1、袁世凯告密说

2、杨崇伊上训政密折说

3、伊藤博文来华说

4、多原因说,左舜生认为,礼部六堂官的黜陟、顾问官的决意设置、以及对袁世凯的轻信是促成政变之三件导火线。

(三)戊戌政变失败的主要原因

1、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说。

范文澜、胡绳为代表,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封建顽固势力是资本主义的死敌。

2、封建势力强大说。

叶林生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势力的顽固和强大,加之改良者的软弱和脱离群众,在除旧布新过程中有几件事特别为旧派反对,一是废八股,无异于使读书人失业,二是变法与变人,三是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四是设制度局,五是裁撤绿营和让满人自谋生计。

3、物质条件不成熟说。

徐泰来等,认为不成熟的中国资产阶级在不成熟的物质基础上企图仿照成熟的西方资产阶级在更高的物质基础上演出的喜剧进行演出,又没有偶然的历史良机相助,结果使喜剧变成悲剧。

也即是说,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阶级力量弱小是构成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

4、低估反动势力,主观准备不足说。

李侃从维新派自身角度来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认为在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都不充分,把维新变法看得过于简单。

5、理论缺乏说服力、变法行动操之过急说。

孔祥吉提出,

6、民族冲突扼杀说。

马勇提出,主要指满汉冲突和中外冲突,民族政治意识不成熟。

(四)戊戌维新运动的作用

1、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说。

范文澜、汤志钧为代表,认为一般说来,改良主义运动是具有反动性质的运动,但在戊戌那个时期,变法运动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赋有进步意义。

2、民族觉醒的里程碑说。

李时岳、金德群等为代表,认为戊戌变法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冲破了清政府的例禁,初步争取到言论、出版、结社等民主权利;促成了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进步的爱国的运动,是近代中史上中华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

3、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说。

李侃等为代表,认为就戊戌变法的直接结局来看说,在新旧政治势力的搏斗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失败者;而在新旧思想文化的较量中,维新派却是披荆斩棘的先驱者和胜利者,戊戌时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时期,是近代科学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使中国的科学文化开始从封建传统思想文化中挣脱出来,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时期。

4、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社会动员说。

虞和平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