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705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始自于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A

【解析】199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

略重点之一。

故选A。

2、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前三种都不是

【答案】C

【解析】A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B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

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C策略性知识,指如

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认知策略进行自我监控。

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

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策略性知识。

故选C。

3、“好职工”这个概念结合各种属性,如“工作努力,业绩好”、“热爱集体、关心同事”等等。

“好职

工”这个概念是一个()。

A、合取概念

B、析取概念

C、关系概念

D、自然概念

【答案】B

【解析】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

故选B。

4、下列()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A、多次偷窃

B、旷课、夜不归宿

C、吸食、注射毒品

D、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答案】B

【解析】ACD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故选B。

5、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周老师对本班学生学习的

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最后给出评价。

周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安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周老师

的做法属于形成性评价。

故选D。

6、“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

形式;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全社会盛行

“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身的主要门路。

故选D。

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利

C、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科的教学方法

【答案】A

【解析】选项中都是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的内容,但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故选A。

8、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德育工作应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正面启发引导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D

【解析】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

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品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各种影响形成一股合力将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

的言行一

9、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1980年颁布的。

《教育法》是1995年颁布的。

《教师法》是1993

年颁布。

《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

故选A。

10、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答案】C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故选C。

11、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

B、控告检举权

C、民主管理权

D、培训进修权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

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因此,该教师行使的是民主管理权

力。

故选C。

12、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班级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学习小组

【答案】A

【解析】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班级。

故选A。

1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D、收学费,不收杂费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故选B。

14、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

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A、能力与素质

B、教育与管理

C、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

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故选D。

15、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是()。

A、动机过程

B、动作再现过程

C、保持过程

D、注意过程

【答案】D

【解析】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故选D。

16、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的()。

A、内容

B、目的

C、手段

D、结果

【答案】C

【解析】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是一种教学的手段。

故选C。

17、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

不以师生关系谋

取私利。

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这属于教师的()。

A、思想行为规范

B、教学行为规范

C、人际行为规范

D、仪表行为规范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学生、同事以及学

生家长等。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象,教师都要保持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行为规范。

教师对待学生要永远保持

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

18、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答案】C

【解析】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健康至少应包含四个标准:

一是躯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

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二是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

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社会适应健康,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

协调;四是道德健康。

故选C。

19、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答案】C

【解析】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健康至少应包含四个标准:

一是躯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

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二是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

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社会适应健康,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

协调;四是道德健康。

故选C。

20、20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答案】B

【解析】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

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

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

他提出教学与发展理论的五条原则,即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故选

B。

21、在学习中,当小敏意识到她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

她会放慢速度,

这属于()。

A、调节策略

B、监视策略

C、谋划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故选A。

22、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

A、复习

B、研究教材

C、了解学生

D、写课时计划

【答案】A

【解析】备课内容包括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法。

而不包含复习。

故选A。

2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答案】C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

故选C。

24、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

B、费斯汀格

C、桑戴克

D、韦纳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

故选B。

25、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加里培林

B、加涅

C、安德森

D、华生

【答案】A

【解析】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l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

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五阶段理论,主要包括: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

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

故选A。

2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高中以()。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活动课程为主

D、经验课程为主

【答案】B

【解析】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故选B。

27、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指的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

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故选D。

28、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说教师应该()。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遵纪守法

D、教书育人

【答案】A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

巨大的影响,说明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

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故选A。

29、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故选B。

30、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是()。

A、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B、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C、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

故选B。

31、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

A、学会反思

B、加强理论学习

C、树立榜样

D、确立可行目标

【答案】A

【解析】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

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并改正;反思自

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周围其他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差距,完善自己;善于听

取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在别人对自

32、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答案】B

【解析】在心理学上,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被称作学业动机,故选B。

33、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

A、自我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答案】C

【解析】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

驱力三个方面。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其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

认知内驱力即了

解和理解的需要,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指为了保持长者们

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需要。

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显然属

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故选C。

3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A、斯宾塞

B、洛克

C、麦克费尔

D、科波菲尔

【答案】A

【解析】课程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

宾塞。

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故选A。

35、一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还是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

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故选C。

36、()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这个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

要特征。

A、个人示范

B、乐教勤业

C、教书育人

D、以人为本

【答案】A

【解析】人格示范(个人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

故选A。

37、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关爱,渴望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努力学习,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里学生的主导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C

【解析】人有七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体现为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关爱。

题中所述的“渴望得到老师

和家长的关爱,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归属与爱的需要。

故选C。

38、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

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这提示我们教学应贯彻()。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解析】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夸美纽斯的观点正是直观性

原则的体现。

故选B。

39、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D

【解析】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实质是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能单纯从提问和

讲授的多少来衡量。

故选D。

40、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

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人身安全

D、名誉权

【答案】B

【解析】学生的隐私权是指学生作为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

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

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尿床之疾属于李某的隐私,王

某在同学中广而告之,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故选B。

4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等方面。

故选D。

42、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

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

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故选

B。

4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规律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

以行”。

故选C。

4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

拉称这种现象是()。

A、自我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

【答案】C

【解析】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故选C。

45、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称

为第二信号。

故选B。

4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答案】C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

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故选C。

47、道德行为的依据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品质

【答案】A

【解析】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的依据,而道德行为方式则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通过

练习或实践掌握行动技能与养成习惯而形成的。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使这两者加以沟通并加以实现有赖于道德意志。

故选A。

48、在学制改革实验中,五四制实验的理论根据之一是:

小学()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

教育效益。

A、四

B、五

C、六

D、七

【答案】B

【解析】五四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制度。

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

行的实验。

1989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要积极推进五四学制改革实验。

之后,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很多

地区。

故选B。

49、对语法法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A、情境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B

【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興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语义记忆受规则、知识、

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外界干扰。

因此,语法法规、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

选B。

50、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发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张老师富有团结协作精神

B、张老师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

C、张老师具有循循善诱的品德

D、张老师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

【答案】C

【解析】张老师将个人心得与同事分享,这是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

参加培训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

专业品质。

题干没有体现张老师循循善诱的品质。

故选C。

5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

B、相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认知结构说

【答案】B

【解析】官能心理学提出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论由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提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泊尔。

52、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认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科学发展观

C、有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它把

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

依据。

故选A。

5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

其中,()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如语文中

的句子规则,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

A、策略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实用性知识

【答案】B

【解析】A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

B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

于“怎么办”的知识。

C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故选B。

54、“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不陵节而施”出自《学记》,指不能超过人的接受范围而施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故选

B。

5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答案】A

【解析】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

情境皆准的教条。

故选A。

56、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启发式

B、灌输式

C、谈话式

D、讲授式

【答案】A

【解析】启发式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故选A。

5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D、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