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563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docx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勘察试验段B5工区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防汛抗洪预案

一、编制依据

(1)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勘察试验段子午试验段B5工区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现行的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2015);

(4)玉楚高速勘察试验段B5工区施工组织设计;

(5)当地以往天气情况经验汇总及当地天气预报;

(6)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地形及现场调查情况。

二、编制目的

云南地区6月至8月为雨季时期,降水量较大,根据我标段内山坡陡,地质、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施工中人员及设备安全,加快玉楚高速公路的建设,防止在雨季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为核心,做好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工程防汛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努力维稳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把防洪防汛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全面做好预警预测及预警响应工作,努力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坚持以施工单位为主的原则。

防洪防汛实行施工单位负责制,项目经理是防洪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由施工单位对所辖项目及施工队实施统一协调。

建立施工单位、施工作业队和施工班组三级联防应急指挥机构,形成项目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防洪防汛体系。

四、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点位于双柏县西北侧李家村,起点里程K150+140,以隧道形式展开,经过秧田冲,杨家村、李家村、杜家村、段家村,终点止于陈家村,终点桩号为K153+300,线路全长3.16km。

主要工程量包括隧道1座(左幅全长997m,右幅全长995m)、桥梁4座(单幅全长2071.58m)、涵洞和通道2座,路基挖方75.12万方,填方1.1万方。

五、组织安排及职责

1、防洪防汛领导小组

组织安排是保证工程安全渡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项目经理部组建了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书记、副经理为副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安全监察部部长武英兼主任,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

吴敦彬

副组长:

张建国、冯代林、王宗亮、董守斌、陈鹏飞、雷雪东

成员:

马超、武英、张虎、梁肖杰、黄立峰、贺礼强、杨华、娄玉廷、曹敬、史志鹏、刘国朋、郝上文、闫卓、李晋生、纪鹏飞、王淑婷、各作业队负责人、班组长

2、职责分工

组长:

负责事故的决策和全面指挥,调动各作业队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

副组长:

配合组长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具体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

成员:

人员分工具体细分至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医疗卫生救护、安全保卫、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负责指导协助事发工区抢救排险组和技术保障组等工作,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时的后勤保障及善后处理工作,负责联系护送受伤人员到就近医院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散救援现场闲杂人员及疏导交通,引导救援人员、物资、车辆、设备进入救援现场,保护好现场,负责拨打医疗救助120或110、119等。

负责现场施工各道工序、环节的具体监督检查工作及隐患排查,督促施工作业队落实项目部制定的各项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措施。

3、主要联系方式

领导小组主要联系方式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吴敦彬

马超

张建国

武英

冯代林

张虎

王宗亮

梁肖杰

董守斌

黄立峰

陈鹏飞

贺礼强

雷雪东

杨华

娄玉廷

李晋生

六、主要施工部位

本标段施工部位有:

1、桥梁工程:

左幅K151+328桥、右幅K151+321桥、左幅K151+876桥、右幅K151+883桥、左幅K152+286桥、右幅K152+295桥下部结构、T梁预制、T梁架设施工。

2、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开挖、防排水施工。

3、隧道工程:

蚕豆田2号隧道洞门、开挖、仰拱、二衬施工。

4、施工作业队的生活及生产区(位于山区里)。

七、技术保证措施

1、雨季及洪水期间,与当地的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合理安排和指导旗,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

2、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要及时排除积水,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石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

对洪水可能是淹没地带的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长时间在雨季中施工的工程,搭设防雨棚。

暴风雨天气停止施工。

3、施工现场防洪防汛措施

(1)施工便道

①施工便道顶层采用砂砾铺设,顶面设置2%的路拱,以利及时将雨水排出路面,避免下雨道路泥泞。

施工便道两侧设排水沟,将雨水引至低洼地段。

②填方段便道做好边坡防护,每隔20至30米留流水槽,雨季时使用便道积水能够及时排除,在便道坡脚使用石块;开挖段便道,经常巡查,发现危石、松动的石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或清除硬质松散破碎处。

③雨季前加强临时施工便道的维护及整修,确保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2)生产、生活区

①生产、生活房屋应修建在地势高、基础稳固的地方,房屋屋后必须设排水沟,且沟沟相连。

②生活区、拌和站、存料场、钢筋加工场、半成品加工场等地面要做硬化处理,且表面做好坡度,四周设排水沟;靠近山体修建时,顶部设截水沟。

③生产、生活区附近的大面积汇水区域要做好疏导管涵,以便及时将水流引、排入低洼地段。

(3)主体工程

①桥涵工程

基坑开挖尽量安排在晴天施工,开挖完后及时进行每道工序的施工,近快完成砼的浇筑,同时准备抽水机,以防下雨浸泡基底。

②路基工程

路基施工不宜安排在雨季。

路堑施工应先做好堑顶截水沟,堑底做好拱度。

两侧挖好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以免浸泡基床,靠近山体一侧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山体防护,防止山体滑塌、掉块。

通过岩堆、危岩落石地段,应先对其进行治理,待加固后再进行路基施工。

路基填筑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

每层填筑表面做成2%-4%的横坡,并填平,雨前或工前将铺填物碾压密实,并在填筑前做好路基两侧排水。

填筑期间,做好路基表面及边坡的临时排水措施,确保填筑表面不积水,不浸泡。

雨季填筑跃进,不宜全面铺开,应分段分片,集中力量,快速突击,填层表面横向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路基施工应遵循“完成一段,防护一段”,路基主体完工后及时进行防护工程施工,以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加强对深基坑、深路堑边坡观测及邻近公路施工等雨季汛期安全巡查。

现场中、小型设备按规定加防雨罩或雨棚,机电设备要安装好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确保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埋入地下,外露的电杆、电线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前对现场设备做绝缘检查。

对停用的机械设备以及钢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避雨防潮措施,现场物资的存放台等均垫高,防止雨水浸泡。

雨季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深基坑、深路堑、高填方路基边坡的观测,及跨河、跨路等施工的安全巡视,并派专人对施工区、生活区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通畅。

八、安全保证措施

1、交通保证措施

(1)场内交通主要靠道路连接,各洞口附近的坡面上残留的危石应清除干净,严禁在道路上乱堆乱放,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汛前应对道路靠山体内侧的排水沟及横贯道路的涵管、涵洞进行清理、疏通,针对已损坏的沟段或涵管、涵洞盖板进行修补或重新填筑加固,保障排水畅通及交通安全。

(3)对道路沿线破损的路面及路基侧墙及时修补或填筑加固,确保交通安全。

2、供电系统保证措施

汛前应认真检查本标段各施工变压器及驻地变压器的避雷设施是否完好,并定期采用手摇式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杜绝雷击事故的发生。

在汛前全面进行检查供电设备的完好状况,配备足够的易损件和消防器材,同时检查施工现场的线路是否埋顺,电闸要有防雨措施,避免短路,处理好线路接头,以免漏电。

3、边坡防护保证措施

(1)沿线山体边坡陡峻,大雨或暴雨天气,受雨水冲刷容易发生垮塌或掉块,将危及下方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因此,雨天应加强巡视检查,对过往行人、施工人员采取引道措施或拦截禁止通行,并设置明显安全标识,如“边坡危险、禁止通行”等措施。

(2)为避免边坡上方的冲沟山洪暴发或危石悬石坠落导致事故发生,禁止在边坡下雨天作业或逗留。

(3)加强沿线边坡的安全巡查工作,如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开挖或清理、疏通高边坡截、排水沟,并保持过水畅通。

4、施工道路保证措施

施工便道的路基应碾压坚实、硬化处理,开挖或清理、疏通排水沟,确保雨期道路循环通畅,不淹不冲、不陷不滑。

施工场地排水坡度应不小于千分之三,并尽量防止四邻地区的水流入。

凡有可能积水的区域,应事先填筑平整。

5、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1)清理疏通各施工现场排水沟及排水涵管,针对已损坏的沟段或涵管进行修补,保持排水畅通。

(2)增加各项临边安全防护措施,消除边坡落石、塌方造成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的安全事故隐患。

(3)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按规范要求的安全步距及时跟进支护,对已支护的及时开展仰拱、二衬施工。

(4)加强对已支护洞段的安全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整改和治理,确保万无一失。

(5)应加强对边坡的巡视,发现危石、裂隙张开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建管处及监理单位。

并对裂隙进行封闭处理,防止地表水渗入顺向坡、裂隙危及边坡稳定。

九、预警系统的运行

1、事故预测监控

项目部加强本标段工程排洪通道的监控,完善监控体系,开展风险分析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2、事故预警机制

各工区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干部值班制度,按国家标准明确事故预警级别的原则、条件和信息发布程序及时发出警报的方法和方式。

使所有人员明白正处于什么状态。

预警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3、预警信息发布

(1)信息沟通

项目部加强同工区之间的联系,项目部主管领导及工区主管人员的手机应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做到险情可以及时,准时上报防洪抢险有关部门,同时,也利于上级领导对下面防洪抢险工作的掌握。

(2)事故报告

发生洪水灾害的工区,在第一时间内立即报告项目部领导,项目部领导接到报告后,根据灾害的严重性,再向相关上级单位报告。

十、事故的应急响应

项目部防汛工作划分为四个响应等级,响应后坚持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灾害发生后,每24小时必须上报一次灾情,即使灾情没有变。

也必须坚持上报情况,直至灾害过程结束。

四级响应等级各有标准:

四级响应:

日降雨量为10-25毫米。

检查和疏通工地和驻地的排水设施。

三级响应:

日降雨量25-50毫米。

加固和增设排水设施

二级响应:

日降雨量50-100毫米组织项目部防汛抢险人员对现场低矮地方挡上沙袋。

重大财产加设进行防护,加固驻地临时房屋。

一级响应:

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达到危及到生命的洪水位,组织全体人员准备撤离危险地段。

十一、灾害事故应急处置

1、根据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及灾情实行分级管理,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作业队自身应急处置力量,项目部密切配合协助。

发生事故的作业队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有效地实施先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势态,防止事故扩大而引发第二次人员伤害。

2、根据势态发展和变化的实际情况,如果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可依据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及时果断地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3、应急处置程序基本决策过程如下:

项目部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紧急会商,分析灾害的范围、程度、影响及发展趋势,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在诸多问题中分清轻重缓急,选择解决、处理最紧迫、最重要的、对全局最有影响的问题。

控制灾情险情,防止灾情扩大。

(2)具体布置有关部门及抢险救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