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的动机.docx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多元化的动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
——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
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
原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标题注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
作者感谢南京大学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春季和秋季班的MBA学员,感谢汕头大学林丹明教授提供多元化文献目录,尤其感谢第一作者的导师徐淑英(AnneTsui)教授在研究方法上所给予的指导。
文责作者完全自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内容提要】本文选择了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以及当今中国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言论为研究样本。
首先,分别对3个样本的文本资料进行定性的开放式编码和定性的因子分析,试图开发适用于中国情景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初步量表。
其次,运用相似分析,比较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认识的异同。
第一,虽然两者都比较着重从资源和资产组合角度来考虑企业多元化动机,但是西方理论界更强调资源、交易费用和代理因素,中国企业界更强调资产组合、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
第二,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当企业面临威胁时进行多元化,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强调当企业有实力时进行多元化。
第三,西方理论界非常强调所选产业的关联性,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平衡地考虑关联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多元化/动机/时机/产业选择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化战略成为风靡全球的经营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壮大,很多中国企业也把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西方文献汗牛充栋,但针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实证研究还刚刚起步,在综述了大量多元化文献基础上,Hoskisson&Hitt(1990,)给出了“多元化动机→多元化战略→企业绩效”的研究范式。
如果在中国情景下研究该范式所描述的关系,一些受文化、制度影响较大的概念,如多元化动机以及多元化时机、产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必须要在中国情景下检验其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本文选择了3个研究样本:
一是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二是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三是当今中国企业界中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评论和言论。
研究目的有二:
一是基于演绎(样本1)和归纳(样本2、3)得到测量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量表条目,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二是运用定性因子分析法,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3个概念,分别对3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此3个概念的认识之间的异同。
一、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一)多元化动机
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
现有文献给出6个主要方面的理论解释。
(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在一个管理框架组织下的生产性资源集合体”(Penrose,1959,),企业成长(如多元化、购并)都应该寻求现有资源的利用与新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Wernerfelt,1984,、178)。
能力理论是资源论的发展,意欲成为能力领导者的企业倾向于围绕核心能力进行水平多元化,而非垂直一体化(Hamel,1994,)。
在实证研究中,资源被分为有形资源(厂房、设备、技术等)、无形资源(经验与诀窍等)与资金资源(流动性最强的资源)。
有形资源的共享能导致多元化,无形资源同样也促进多元化(Hoskisson&Hitt,1990;Chatterjee&Wernerfelt,1991;Farjoun,1998;Kochhar&Hitt,1998)。
(2)交易成本理论。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认为,企业多元化的理由是利用内部资本市场。
由于高交易成本而存在不确定性和市场失败,企业往往内部化使用其资产,而非外部化使用其资产或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某些服务。
对那些高专用性的资产和服务,企业尤其如此。
其结果是,企业建立用于有效地分配资本的多分部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
但是,可能由于操作性困难,关于市场失败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很少。
(3)资产组合理论。
组合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投资能够平衡风险和稳定收益。
Markham(1973)认为,只要多业务公司的各业务现金流不完全相关,公司总体的现金流的变动性,即总的风险,就由于多元化而降低。
Lubatkin&Chatterjee(1994)研究发现,公司多元化与股票收益风险间是U型关系,因此,公司最小化经营风险的方法是相关多元化而非专业化或无关多元化。
(4)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代理人会采取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的行为(Jensen&Meckling,1976)。
Amihud&Lev(1981)是这方面实证研究的开创者。
管理者进行多元化也许并不从资源、市场失败、政府政策或资产组合等方面出发,而考虑降低自身就业风险和提高自身报酬水平(Hoskisson&Hitt,1990;Lane,Cannella&Lubatkin,1998;Amihud&Lev,1999;Rose&Shepard,1997)。
(5)政府政策论。
政府政策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主要是反托拉斯法和税法。
Ravenscraf&Scherer(1987)、Markides(1995)等研究表明,在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限制水平和垂直购并的反托拉斯法导致60~70年代混合多元化的盛行;但是到80年代,这些限制放松时,企业又盛行回归主业的购并。
Auerbach&Reishus(1988),Turk&Baysinger(1989)等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及早期美国股利税、公司税政策与企业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转引自Hoskisson&Hitt,1990,~473)。
(6)制度学派论。
在研究转型经济或新兴经济的国家或地区企业多元化时,普遍采取制度理论解释(Guthrie,1997;Khanna&Palepu,1997;Li&Wong,2003;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
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虽然市场机制发挥一定作用,但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市场机制获取资源。
这可能说明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动机和战略时,要考虑制度因素。
(二)多元化时机
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时,总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的分析,以判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特征以及企业所拥有的实力情况。
这便是“长处—短处—机会—威胁(SWOT)”分析(Anthony,1965;Ansoff,1965;Andrews,1971)。
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和实力的判断,以确定多元化战略,这种时机的认识和选择是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和选择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也是战略分析过程的基本范式。
(三)多元化的产业选择
多元化是通过“企业所经营的行业数目的增加”(Gort,1962)来实现企业成长或扩张的一种经营方式。
所以产业选择是多元比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大多数的多元化文献中,产业选择都是从产业间的相关性来考虑的,如Rumelt(1974)根据各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比例,将多元化类型分为单一业务、主导业务、相关业务和不相关业务四大类,其中主导业务细分为纵向主导、控制主导、联系主导和无关联主导4种,相关业务细分为控制性相关和联系性相关两种,不相关业务细分为多业务型和不相关资产组合型两类。
还有一种判断相关性的方法是,根据产业分类标准(SIC)的位数。
波特明确给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双重指导原则(Porter,1985,):
一是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interrelationship),二是新产业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
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产业选择时,仅仅考虑产业间的关联性是不充分的,还应该考虑新产业的吸引力。
关联性分为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对手关联。
有形关联源于所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共享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有采购关联、技术关联、基础设施关联、生产关联、市场关联(Porter,1985,)。
无形关联源于所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价值活动的相似性,如相同的基本战略、相同的买方、相似的价值链结构、相似的重要价值活动等,从而可以转移管理经验和诀窍(Porter,1985,)。
竞争对手关联源于竞争对手进入了或准备进入自身所没有进入的产业(Porter,1985,)。
吸引力是由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供方、买方和现有竞争对手这5种力量所决定的产业竞争状况和利润水平(Porter,1980,),具体表现为产业的利润空间、市场空间、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固定和库存成本、政府政策等因素。
二、研究样本
(一)样本1
我们从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等10本管理学、经济学一流学术期刊,搜集了1981~2000年期间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共140篇(见附表1)。
近80%的文献来源于SMJ和AMJ(见附表2)。
对多元化研究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并在1986~2000年期间研究非常活跃(见附表3)。
在JSTORE和EBSCO两个数据库中,我们获得了所有140篇文献的全文电子版本(pdf.格式)。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篇论文,摘录文中有关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论述,共得到字号,单倍行距的40页,共计18000英文单词的论述资料。
这是下一步编码的资料。
附表1 140篇多元化文献的作者、年代和来源期刊(样本1)
Christensen&Montgomery,1981,SMJNayyar,1990,SMJHall&StJohn,1995,SMJ
Bettis,1981,SMJKeats,1990,JMBuchko,1994,AMJ
Rumelt,1982,SMJHoskisson&Turk,1990,AMRWiersema&Liebeskind,1995,SMJ
Montgomery,1982,AMJHoskisson&Hitt,1990,JMRobins&Wiersema,1995,SMJ
Bettis&Hall,1982,AMJHitt,Hoskisson&Ireland,1990,SMJMarkides,1995,SMJ
Montgomery,1985,AMJGinsberg,1990,AMRLi,1995,SMJ
Palepu,1985,SMJFryxell&Barton,1990,JMIto,1995,SMJ
Bettis&Mahajan,1985,MSFombrun&Ginsberg,1990,SMJCampbell,Goold&Alexander,1995,HBR
Silhan&Thomas,1986,SMJDess,Ireland&Hitt,1990,JMBettis&Prahalad,1996,SMJ
Reed&Luffman,1986,SMJChatterjee&Lubatkin,1990,SMJTallman&Li,1996,AMJ
Montgomery&Wilson,1986,SMJSchleifer&Vishny,1991,SMJSharma&Kesner,1996,AMJ
McGee&Thomas,1986,SMJRusso,1991,AMJSambbarya,1996,SMJ
Fahey&Christensen,1986,JMLubatkin&Chatterjee,1991,SMJMarkides&Williamson,1996,AMJ
Prahalad&Bettis,1986,SMJHoskisson,Harrison&Dubofsky,1991,SMJLubatkin&Lane,1996,AME
Porter,1987,HBRHill&Hansen,1991,SMJLei,Hitt&Bettis,1996,JM
Napter&Smith,1987,SMJDatta,Rajagopalan&Rasheed,1991,JMSKim&Kogut,1996,OS
Johnson&Thomas,1987,SMJChatterjee&Wernerfelt,1991,SMJChen,1996,JMS
Hopkins,1987,JMRumelt,1991,SMJChang,1996,SMJ
Hopkins,1987,SMJWiersema&Bantel,1992,AMJCarroll,Seidel&Tsai,1996,SMJ
Dubotsky&Varadarajan,1987,AMJRusso,1992,SMJBrush,1996,SMJ
Buhner,1987,SMJNayyar,1992,SMJArgyres,1996,SMJ
Williams,Paez&Sanders,1988,SMJLundauist,1992,HBRAnslinger&Copeland,1996,HBR
Smith&Cooper,1988,SMJJudge&Zeithaml,1992,AMJStimpert&Duhaime,1997,SMJ
Keats&Hitt,1988,AMJHoskisson&Johnson,1992,SMJStimpert&Duhaime,1997,AMJ
Jones&Hill,1988,SMJGomez-Mejia,1992,SMJRowe&Wright,1997,SMJ
Hoskisson&Hitt,1988,SMJDavis&Duhaime,1992,SMJMerino&Rodriguez,1997,SMJ
Hill&Snell,1988,SMJChatterjee&Blocher,1992,AMJMarkides,1997,HBR
Grinyer,McKieman&Yasai-Ardekani,1988,SMJAmburgey&Miner,1992,SMJKrishnan,Miller&Judge,1997,SMJ
Grant&Jammine,1988,SMJSeth&Easterwood,1993,SMJHitt,Hoskisson&Kim,1997,AMJ
Grant,Jammine&Thomas,1988,AMJNayyar&Kazanjian,1993,AMRFarjoun&Lai,1997,SMJ
Grant,1988,SMJNayyar,1993,SMJChen,1997,RJE
Capon,Hulbert,Farley&Martin,1988,SMJMiles,Snow&Sharfman,1993,SMJBusija,O’Neill&Zeithaml,1997,SMJ
Balakrishnan,1988,SMJLubatkin,Merchant&Srinivasan,1993,SMJBergh&Holbein,1997,SMJ
Amit&Livnat,1988,SMJKim,Hwang&Burgers,1993,SMJBergh,1997,SMJ
Reed&Reed,1989,JMSHoskisson,Hitt,Johnson&Moesel,1993,SMJAnand&Singh,1997,SMJ
Ramanujam&Varadarajan,1989,SMJHoskisson,Hill&Kim,1993,JMLane,Cannella&Lubatkin,1998,SMJ
Nayyar,McGee&Thomas,1989,SMJHarrison,Hall&Nargundkar,1993,AMJKochhar&Hitt,1998,SMJ
Lubatkin&Rogers,1989,AMJOllinger,1994,SMJFarjoun,1998,SMJ
Kim,Hwang&Burgers,1989,SMJLubatkin&Chatterjee,1994,AMJBethel&Liebeskind,1998,OS
Ginsberg,1989,JMSLamont,Williams&Hoffman,1994,AMJBergh&Lawless,1998,OS
Geringer,Beamish&daCosta,1989,AMJMitchell,Shaver&Yeung,1994,SMJLanei,Cannella&Lubatkin,1999,SMJ
Chang&Thomas,1989,SMJMarkides&Williamson,1994,SMJAmihud&Lev,1999,SMJ
Baysinger&Hoskisson,1989,AMJKoch&Cebula,1994,JMSGeringer,Tallman&Olsen,2000,SMJ
Varadarajan&Ramanujam,1990,JMSKashlak&Joshi,1994,SMJPalichi,Cardinal&Miller,2000,SMJ
Simmonds,1990,SMJIto&Rose,1994,SMJShaffer&Hillman,2000,SMJ
Seth,1990,SMJIngham&Thompson,1994,SMJKim,HoskissonandWan,2004,SMJ
Nguyen,Seror&Devinney,1990,SMJHitt,Hoskisson&Ireland,1994,JM
注:
SM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AM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JM=JournalofManagement;JMS=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HBR=HarvardBusinessReview;AMR=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OS=OrganizationScience;AME=AcademyofManagementExecutive;MS=ManagementScience;RJE=RandJournalofEconomics.
附表2 140篇文献的来源期刊分布情况(样本1)
来源期刊(10)个SMJAMJJMJMSHBRAMROSAMEMSRJE
文献篇数902196533111
附表3 140篇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样本1)
年代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
区间
文献8494537
篇数
注:
另外还有2004年SMJ上的1篇文献。
(二)样本2
2003年和2004年,作者担任南京大学2002级MBA春季和秋季班、2003级MBA春季和秋季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讲授工作。
两个年级MBA学员共260人。
在授课期间,作者以课程作业形式请学生完成一份开放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形式为:
您可能亲身决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或可能非常熟悉身边某企业一次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实例。
请您具体到某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实例,详细谈谈该例中企业实行该项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
我们收到了252份有效的回答问卷(每份问卷都有回答者的个人背景资料)。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份回收问卷,根据四个标准对问卷进行筛选:
(1)所讲多元化是实际事例而非虚构的;
(2)不是从网上、现成资料、或书本上直接摘录而来;(3)对所讲多元化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分析不是直接摘录现成资料的;(4)从回答者个人背景资料中,回答者是基层或以上的管理者。
通过比较、讨论,最终确定114份问卷作为研究样本。
114位回答者分布于企业管理各层级、企业管理各职能,并且75%以上回答者的年龄在31~45岁,在企业实践中,他们具有较好代表性。
同时,企业分布于各行业,也具有不同所有制形式(现在,不少这些国有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独立公司和子公司数目差不多,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平均人数2500多人),平均成立时间较长(将近16年,平均差不多于1988年成立),这些也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见附表4)。
附表4 114位MBA学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
人数%企业数%
性女23企业性质国有企业66
别男91私营企业26
小计114中外合资14
年25-3022外商独资7
龄31-3565其他1
36-4521小计114
46以上6是否另外是60
小计114一家公司否54
职高层31的子公司小计114
位中层51能源/公用事业17
基层32制造业17
小计114通讯/高科技13
职一般管理22房地产/建筑13
能市场营销21金融/保险13
项目管理17咨询/服务11
生产管理13企业所属运输/分销11
研究开发12行业医药卫生4
后勤11零售2
信息管理4娱乐/传媒2
人力资源管理3餐饮/酒店1
财务/会计5外贸4
其他6其他6
小计114小计114
续附表4 114位MBA学员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
企业数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
企业成11282
立年数
企业职114550000
工总数
整理114份开放式问卷,我们得到80页、10万余字的资料,用于下一步的编码。
(三)样本3
我们选择了30位有影响的中国企业总经理,如海尔张瑞敏、联想柳传志、春兰陶建幸、娃哈哈宗庆后、万向鲁冠球、华为任正非、步步高段永平等。
这些企业家平均年龄51岁,平均在1989年成为企业的总经理,其所经营的企业2004年的平均销售额高于174亿人民币。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私营制造业、通讯高科技产业(见附表5)。
附表5 30位CEO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3)
人数%企业数%
企业私营25企业广东620
性质集体310总部浙江620
国有2所在北京5
小计30100省/市上海310
企业制造业19江苏2
所属通讯/高科技8山东2
行业房地产/建筑业310陕西2
小计30100其他4
小计30100
续附表5 30位CEO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3)
企业数最小值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