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271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docx

教育学考试题目与答案

《简明教育学》测试题

《绪论与教育概念》章节思考题

 

一、选择题DBBDB6ADE7ABCD8C9B10D11D12B13B14A

 

1、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D)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4、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D)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中介系统E.教育形式

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

A.模仿性B.目的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

6、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ABCD)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

8、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

9、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10、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D)。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

11、“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D)。

A.强迫性B.民主性C.基础性D.阶级性

1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13、学校教育产生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4、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A)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二、判断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对)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错)

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两大教育思潮。

(对)

4、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所以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错)

5、“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对)

6、一般所说培养人才,就是指培养大专毕业以上的专门人才。

(错)

7、我国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对)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科学。

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

3、《学记》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学生乐正克著4、现代教育流派

5、学校教育(狭义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受教育者指接受教育的人7、教育内容

8、教育活动方式

 四、简答题

1、古、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校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的异同:

(1)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囿(yòu)于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2)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促使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教育是从古代教育发展来的,与古代教育有某些共同特征。

但现代教育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形成发展的,具有区别于古代教育的特征;同时由于现时代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差别,因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在商品经济占主体地位、科技高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因而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生产性→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民主性→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性→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发展性→现代学校教育更注重智力发展,重视人各方面的潜能,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2、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免费性、普及性、法制性加强了。

2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平等性增强,均衡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

4制度化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形成阻碍。

3、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

 五、论述题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

(2)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与学校生活的中心,就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第二章教育功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DBCCA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D)

A、正向功能B、筛选功能C、协调功能D、社会发展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和(B)

A、正向功能B、协调功能C、负向功能D、社会发展功能

3.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

A、社会发展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D、协调功能

4.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不符的是(C)。

A、教育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B、教育使人追求真善美

C、教育不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D、教育能让人获得幸福

5.下列不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有(A)。

A、谋生B、传递C、更新D、创造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产生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人的需要,使个体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4、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来为政治服务。

三、简答题

1、教育对文化发展有哪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具有保存、传递功能,还有创造和更新功能。

(展开)

2、论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1、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一种不同于军事和政治的精神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传承性。

如尊师爱生思想、班级授课制,有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

3、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发展不同步。

教育落后于生产力发展。

3、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

1、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四、论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看待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

个体谋生功能指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的人力资源。

人们对生存的需求直接诱发了教育的产生,也就是说教育的起源是为了满足个体和社会生存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体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必须接受教育。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个体从中获得幸福和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教育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应,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1、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

1.《新疆,你怎么了?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地操作。

一些人以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

请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新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观看《“神童”流浪记》,思考:

是什么让董元元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流浪儿?

从这个教育案例中,你有何感悟?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ADDADDBADACBA

1.(A)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D)。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B.《戊戌变法纲要》

C.《天朝田亩制》D.《奏定学堂章程》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5.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状B.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B)。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方法C.教育的效益D.教育的规模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

10.素质教育是以(B)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2.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A)。

A.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B.理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C.感性价值观、个人本位D.社会本位、感性价值观

二、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个人本位论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展示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三、辨析题×√√√√√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或社会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各学科)教学目标(单元的或课时的)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激励功能2、指导功能3、评价功能。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p49

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论述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当今中国能实现吗?

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 

问题:

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

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六:

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

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

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

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思考题

一、选择题BDABABBDAACCC

1.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B)

A.教师中心B.民主平等C.授受关系D.教学相长E.尊师重教

2.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D)。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3.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

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B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和合作交流D包括以上三者

4.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专门职业的观点,是(B)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

A1959B1966C1985D1969

5.我国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始于( A)年。

A.1985 B.1989 C.1993 D.1995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

A.《学记》B.《师说》 C.《论语》D.《春秋》

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D)。

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二是教育技巧,三是教育研究素养。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C)特点。

A.创造性B.复杂性 C.示范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二、判断题√×√√

()1.教师是在学校中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教育专业人员。

()2.教师专业发展只有职前教育和入职培训两种途径。

()3.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4.教师的劳动,首先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三、名词解释

1、教师受过专门训练的在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的教育素养的,按照国家社会要求,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主要职责的人。

2.教师权利

3.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竭诚的相互关系。

4.教师专业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基本特征。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和间接性。

2.简述教师专业化?

3.简述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1、劳动保障的价值。

教师的劳动报酬比较稳定,有优越的劳动环境,条件。

2、教师劳动的精神损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的劳动作息时间内得到比较好的补充。

3、自我实现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也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实现的自我价值。

4、怡情的价值。

教师的劳动是鱼学生相处之中进行的,能够享受师生情谊,有利于调节心理状态,保持青春活力。

4.简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1、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帮助者。

3、教师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

4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的研究者。

五、论述题

 试述新时期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教师要拥有职业道德。

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教师要具备知识结构。

一是本体性知识,指学科知识,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理解和掌握。

二是条件性知识。

教师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教师要具备能力结构。

指的是教师的从教专业能力。

要有理解学生的能力,表达能力,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能力。

4、教师的身心素质。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健康和娱乐习惯。

六、案例分析

案例1:

分析案例《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

》,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并谈谈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

“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

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

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

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案例2:

《两个孩子·两个老师》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及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字,以示”训诫”。

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

”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

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

”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桌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

”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

”讲台呀!

,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

”有的说:

”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

”王老师最后总结说:

”大家讲得很好!

讲台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

”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

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的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

改了就行了。

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摘自《中国青年报》1999年7月12日)

[问题]:

你更喜欢哪一位老师?

为什么?

你心目中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第六章课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CBBABBCB9ABCD

1.请在下列与教育目的相关的范畴中,选出顺序正确的一组(c)。

A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课时目标

B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时目标

C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D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2.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类为:

(B)、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A知识目标B认知目标C事实目标D知道目标

3、隐性课程是(B)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课程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课程

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4、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主要包括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和(A)

A、综合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本位课程D、发展主义课程论

5、“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B)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卢梭

6、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B)

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7、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杜威

8、泰勒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步骤是(A)。

A、确定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B、确定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综合课程、进行课程评价

C、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设计、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D、确定教育目标、选择课程标准、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9、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信息技术教育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D、劳动技术教育

三、名词解释

1.课程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2.课程方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3.学科课程

4.课程标准

5.校本课程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课程,课程有什么作用?

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分量、进程的总和

2.课程的文本形式主要包括什么?

P123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4.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5.如何开发和设计校本课程?

第七章教学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BCBDCDABBDAC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是(B)

A布鲁纳B布卢姆C赞可夫D夸美纽斯

2首先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思想的教育家是(C)。

A布鲁纳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3.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

A上课B教学C智育D考试

4.学校工作应以(D)为主。

A上课B后勤工作C行政工作D教学工作E提高升学率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我国教学论专家(C)在其他代表作《教学论稿》中提出的观点。

A、李秉德B、吴文侃C、王策三D、滕大春

6、苏联著名教育家(D)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A、凯洛夫B、维果斯基C、斯宾塞D、赞科夫

7、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A)在1980年提出的。

A、巴班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戈里

8、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B)。

A、最优化原则B、反馈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9、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原则是(B)。

A、教学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最优化原则D、巩固性原则

10、下列直观手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