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223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docx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1948年,五十一岁的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

他遗下的诗、、论评、共为26册,约19O万字。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和新文学,他的诗并传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

三十年来,《》、《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已经成为中学国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

近在今年5月号的《幼狮文艺》上,王先生发表《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更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远”。

朱自清真是新文学的散文大师吗?

  朱自清最有名的几篇散文,该是《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们不妨就这几篇代表作,来讨探朱文的高下。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

“他文如具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但是风华、幽默、腴厚的一面似乎并不平衡。

朱文的风格,论腴厚也许有七八分,论风华不见得怎么突出,至于幽默、则更非他的特色。

我认为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爽,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

至于郁达夫的评语,尤其是前面的半句,恐怕还是加在徐志的身上,比较恰当。

早在20年代初期,朱自清虽也发表过不少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虽也引起文坛的注意,可是长诗也好,小诗也好,半世纪后看来,没有一首称得上佳作。

像下面的这首小诗《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已经算是较佳的作品了。

至于像《别后》的前五行:

  我和你分手以后,

  的确有了长进了!

  大杯的喝酒,

  整匣的抽烟,

  这都是从前没有的。

  不但大散文化,即以散文视之,也是平庸乏味的。

相对而言,朱自清的散文里,倒有某些,比他的诗更富有诗意。

贪许我们应该倒过来,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他的诗是出于散文之笔。

这情形,和徐志正好相反。

我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也就是说,在诗和散文之间,朱的性格与风格近于散文。

一般说来、诗主感性,散文主知性:

诗重顿悟,散文重理解;诗用暗示与象征,散文用直陈与明说;诗多比兴,散文多赋体;诗往往因小见大,以简驭,故浓缩,散文往往有头有尾,一五一十,困果关系交待得明明白白,故庞杂。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当然是。

里面尽管也有因果,但因字面并无明显交待,而知性的理路又已化成了感性的形象,所以仍然是诗。

如果把因果交待清楚:

  假使东风不与周郎方便,

  铜雀春深就要锁二乔了。

  句法上已经像散文,但意境仍然像恃。

如果更进一步,把形象也还原为理念:

  假使当年周瑜兵败于赤壁,

  东吴既亡,大乔小乔,

  就要被掳去铜雀台了。

  那就纯然沦为散文了。

我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当然不是说朱自清没有诗的一面,只是说他的文笔理路清晰,困果关系往往交侍得过分明白,略欠诗的合蓄与余韵。

且以《温州的踪迹》第三篇《白水》为例:

  几个朋友伴我游自水。

  这也是个瀑布:

但是太薄了,又大细了。

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

从前有所谓“雾”,大就是这样了。

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

当那空处,最是奇迹。

白光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

有时微风吹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

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

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__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这是朱自清有名的《白水》。

这一段拟人格的写景文字,该是朱自清最好的美文,至少比那篇浪得盛名的《荷塘月色》高出许多。

仅以文字而言,可谓圆熟流利,句法自然,节奏爽口,虚字也都用得妥贴得体。

并无朱文常有的那种“南人北腔”的生硬之感。

暇痴仍然不免。

“瀑布”而以“个”为单位,未免太抽象太随便。

“扯得又薄又细”一句,“扯”字用得太粗太重、和上下文的典雅不相称。

“橡皮带儿”的明喻也嫌俗气。

这些都是小疵,但更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毛病,却在交待过分清楚,太认真了,破坏了直党的美感。

最后的一句: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画蛇添足,是一大败笔。

写景的美文,而要求证因果关系,已经有点“实心眼儿”,何况是个“老大的证据”,就太杀风景了。

不过这句话还有一层毛病:

如果说在求证的过程中“诱惑”是因,“依恋”是果,何以“也许”之因竟产生“老大的证据”之果呢?

照后半句的肯定语气看来,前半句应该是“幻网里定是织着诱惑”才对。

  交侍太清楚,分太切实,在论文里是美德,在美文、小品文、抒情散文里,却是有碍想象分散感性的坏习惯。

试看《荷塘月色》的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

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节奏,更显得交待太明、转折太露,一无可取,删去这一段,于《荷塘月色》并无损失。

朱自清忠厚而拘谨的个性,在为人和教学方面固然是一个优点,但在抒情散文里,过分落实,却有碍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放不开”。

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

且以溢美过甚的《荷塘月色》为例,看看朱文如何用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人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朗珠,又如碧空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微风过处,迭来缕缕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7.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8.丛生的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如鬼一般。

  9.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炯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1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11句中一共用了14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

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也许第三句的譬喻有韵味,第八句的能够寓美于丑,算上小小的例外吧。

第九句用小提琴所奏的西洋名曲来喻极富中国韵味的荷塘月色,很不恰当。

14个譬喻之中,竟有13个是明喻,要用“像”、“如”、”仿佛”、“宛然”之类的字眼来点明“喻体”和“喻依”的关系。

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

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

唯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朱自清散文里的意象,除了好用明喻而趋于浅显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好用女性意象。

前引《荷塘月色》的一二两句里,便有两个这样的例子。

这样的女性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

“舞女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今日的读者的想象,恐怕只有负效果了吧。

“美人出浴”的意象尤其糟,简直令人联想到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至于说白莲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则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三种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

用喻草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含意,这样的譬喻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朱氏另一篇小品《春》的末段有这么一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句活的文字不但肤浅,浮泛,里面的明喻也不贴切。

一般说来,小姑娘是朴素天真的,不宜状为“花枝招展”。

《温州的踪迹》第二篇《绿》里,有更多的女性意象。

像《荷塘月色》一样,这篇小品美文也用了许多譬喻,14个明喻里,至少有下面这些女性意象:

  她松松地皱颖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那醉人的绿呀!

我若能载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揭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

我怎舍得你呢?

我用手拍着你,抚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类似的譬喻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有不少:

那晚月儿己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稍头……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扬树,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也偶然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一电灯的光射到水上,婉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

小姑娘,处女,舜女,歌妹,少妇,美人,仙女……朱自情一写到风景,这些浅俗轻率的女性形象必然出现笔底,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

而这些“意恋”的对象,不是出浴,便是起舞,总是那几个公式化的动作,令人厌倦。

朱氏的田园意象大半是女性的,软性的。

他的譬喻大半是明喻,一五一十,明来明去,交待得过分负责:

“甲如此,乙如彼,丙仿佛什么什么似的,而丁呢,又好像这般这般一样。

”这种程度的技巧,节奏能慢不能快,描写则静态多于动态。

来自清的写景文,常是一幅工笔画。

  这种肤浅的而天真的“女性拟人格”笔法,在2O年代中国作家之间曾经流行一时,甚至到70年代的台湾和香港,也还有一些后知后觉的作者在效。

这一类作者幻想这就是抒情写景的美文,其实只成了半生不熟的。

那时的散文如此,诗也不免:

冰心、刘大自、俞平伯、康白情、汪静之等步泰戈尔后尘的诗文、都有这种“装小”的味道。

早期新文学有异于5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这也是一大原因。

前者爱装小,作品近于做作的童活重诗,后者的心态近于成人,不再那么满足于“卡通文艺”了。

在意象上,也可以说是视觉经验上,

  早期的新文学是软性的,爱用女性的拟人格来形容田园景色。

现代文学最忌讳的正是这种软性、女性的田园风格,纯情路线。

70年代的台湾和香港,工业化已经颇为普遍,一位真正的现代作家,在视觉经验上,不该只见杨柳而不见起重机。

到了70年代,一位读者如果仍然沉迷于冰心与朱自清的世界,就意味着他的心态仍停留在农业时代,以为只有田园经验才是美的,所以始终不能接受工业时代。

这种读者的“美感胃纳”,只能吸收软的和甜的东西,但现代文学的口味却是兼容酸甜咸辣的。

现代诗人郑愁予,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似乎是“纯情”的,其实他的诗颇具知性、复性和工业意象。

《夜歌》的首段:

  这时,我们的港是静了

  高架起重机的长鼻指着天

  恰似匹匹采食的巨象

  面满天欲坠的星斗如果实

  便以一个工业意象为中心。

读者也许要说:

“这一段的两个譬喻不也是明喻吗?

何以就比朱自清高明呢?

”不错,郑愁予用的也只是明喻,但是那两个明喻却是从第二行的隐喻引申而来的:

同时,两个明喻既非拟人,更非女性。

不但新鲜生动,而且富于亚热带勃发的生机,很能就地(港为基隆〕取材。

  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

一面好用女性意象,另一方面又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

每一位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都扮演一个角色。

或演志士,或演浪子,或演隐者,或演情人,所谓风格。

其实也就是“艺术人格”,而“艺术人格”愈饱满,对读者的吸引力也愈大。

一般认为风格即人格,我不尽信此说。

我认为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风格(亦即我所谓的“艺术人格”),往往是他真正人格的夸大,修饰,升华,甚至是补偿。

无论如何,“艺术人格”应是实际人格的理想化:

琐碎的变成完整,不足的变成充分,隐晦的变成鲜明。

读者最向往的“艺术人格”,应是饱满而充足的;作家充满自信,读者才会相信。

且以《》为例。

在前赋之中,苏子与客纵论人生,以水月为喻,诠释生命的变即是常,说服了他的朋友。

在后赋之中,苏轼能够“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鸽之危巢,俯冯夷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纵焉”。

两赋之中,苏轼不是扮演智者,便是扮演勇者,豪放而惆他的个性摄住了读者的心神,使读者无可抗拒地跟着他走。

假如在前赋里,是客说服了苏轼,而后赋里是二客一路攀危登高,而苏拭“不能从焉”,也就是说,假使作者扮演的角色由智勇变成疑怯,“艺术人格”一变,读者仰慕追随的心情也必定荡然无存。

  朱自清在散文里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

这种风格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很好,但出现在“艺术人格”里却不见得动人。

《荷塘月色》的第一段,作者把自己的身份和赏月的场合交持得一清二楚。

最后的一句半是,“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俏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全文的最后一句则是: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这一起一始,给读者的鲜明印象是:

作者是一个大夫,父亲。

这位大夫赏月不带太大,提到太太的时候也不称她名字,只同一个家常便饭的“妻”字。

这样的开场和结尾,既无破空而来之喜,又乏好处收笔之姿,未免太“柴米油盐”了一点。

此外,本文的末段,从“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到“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为止,约占全文五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引经据典,仍然不脱国文教员五步一注十步一解的趣味。

这种趣味宜于抬学,但在一篇小品文中并不适宜。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的后半段,描写作者在河上遇到游唱的歌妓,向他和俞平伯兜揽生意,一时窘得两位老大子“不安”,欲就还推,终于还是调头摇手拒绝了人家。

当时的情形一定很尴尬。

其实古典文人面对此情此景当可从容应付,不学“载妓随波任去留”,也可效之既赏琵琶,复哀旧妓,既反映社会,复感叹人生。

若是新派作家,就更放得下了,要么就但然点唱,要么就一笑而去,也何至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但在《桨》文里,歌妓的七板子去后,朱自清就和俞平伯正正经经讨论起自已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来了。

一讨论就是一千字:

一面觉得押妓不道德,一面又觉得不听歌不甘心,最后又觉得即使停船听歌,也不能算是呷妓,而拒绝了这些歌妓,又怕“使她们的希望受了伤”。

朱自清说:

  一个平常的人像我的,谁愿凭了理性之力去丑化未来呢?

我宁愿自己骗着了。

不过我的社会感性是很敏锐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而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

我于是有所顾忌了,尤其是在众目昭彰的时候。

道德律的力,本来是民众赋予的;在民众的面前,自然更显出它的威严了。

  这种冗长面琐的分,说理枯燥,文字累赘,插在写景抒情的美文用,总觉得理胜于情,颇为生硬。

《前赤壁赋》早也在游河的写景美文里纵谈哲理,却出于生动而现成的譬喻;逝水圆月,正是眼前情景,信手拈来,何等自然,而文字之美,音调之妙,说理之圆融轻盈,更是今人所难企及。

浦江清在《朱自清先生传略》中盛誉《桨》文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王瑶在《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中说此文“正是像先生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两说都失之夸张,也可见新文学一般的论者所见多浅,又多么容易满足。

就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能向《赤壁赋》、《》、《归去来辞》等古文杰作“示威”吗?

  前面戏称朱、俞二位做“老夫子”,其实是不对的。

《桨》文发表时,朱自清不过二十六岁;《荷》文发表时,也只得三十岁。

由于作者自塑的家长加师长的形象。

这些散文给人的印象,却似乎出于中年人的笔下。

然而一路读下去,“少年老成”或“中年沉潜”的调子却又不能贯彻始终。

例如在《桨》文里,作者刚谢绝了歌舫,论完了道德,在归航途中,不知不觉又陷入了女性意象里去了:

“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婉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膀。

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

”在《荷》文里,作者把妻留在家里,一人出户赏月,但心中浮现的形象却尽是亭亭的舞女,出浴的美人。

在《绿》文里,作者面对瀑布,也满是少妇和处女的影子而最露骨的表现是:

“我用手拍着你,抚着你,如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人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用异性的联想来影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但在20年代的新文学里、似乎是颇为时的笔法。

这种笔法,在中国古典和西方文学里是罕见的。

也许在朱自清当时算是一大“解放”,一小“突破”,今日读来,却嫌它庸俗而肢浅,令人有点难为情。

朱自清散文的滑稽与矛盾就在这里:

满纸取喻不是舞女便是歌姝,一旦面临实际的歌妓,却又手足无措。

足见众多女性的意象,不是机械化的美感反应,便是压抑了的.欲望之浮现。

  朱文的另一暇疵便是伤感滥情(sentimentalism),这当然也只是早期新文学病态之一例。

当时的诗文常爱滥发感叹,《绿》里就有这样的句子:

“那醉人的绿呀!

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其后尚许多呢呢呀呀的句子,恕我不能全录。

《背影》一文久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

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大多了一点。

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学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我认为,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不必汇诵读这么哀伤的文章。

  最后我想谈谈朱自清的文字。

大致说来,他的文字朴实清畅,不尚矜持,誉者已多,无须赘述,但是缺点亦复不少,败笔在所难免。

朱自清在白活的创作上是一位纯粹论者,他主张“在写白话文的时候,对于说话,不得不作一番洗炼工夫……渣滓洗去了,炼得比平常说话精粹了,然而还是说话(这就是说,一些字眼还是口头的字眼,一些语调还是口头的语调,不然,写下来就不成其为白话文了);依据这种说话写下来的,才是理想的白话文。

”这是朱氏在《精读指导举隅》一书中评论《我所知道的康桥》时所发的一番议论。

①接下去朱氏又说:

“如果白话文里有了非白话的(就是口头没有这样说法的)成分,这就体例说是不纯粹,就效果说,将引起读者念与听的时候的不快之憾……白话文里用人文言的字眼,实在是不很适当的足以减少效果的办法……在初期的白话文差不多都有;因为一般作者文言的教养素深,而又没有要写纯粹的白话文的自觉。

但是,理想的白话文是纯粹的,现在与将来的白话文的写作是要把写得纯粹作目标的。

”最后,朱氏稍稍让步,说文言要入白话文,须以“引用原文”为条件,例如在“从前董仲舒有句话说道: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一句之中,董仲舒的原文是引用,所以是“合法”的。

  这种白活文的纯粹观,直到今日,仍为不少散文作家所崇奉,可是我要指出,这种纯粹观以笔就口,口所不出,笔亦不容,实在是划地为牢,大大削弱了新散文的力量。

文言的优点,例如对仗的匀称,平仄的和谐,词藻的丰美,句法的精练,都被放逐在白话文外,也就难怪某些“纯粹白话”的作品,句法有多累赘,词藻有多寒,节奏有多单调乏味了。

十四年前,在《风·鸦·鹑》一文里,我就说过,如果认定文言已死,白话万能,则“啭”、“吠”、“唳”、“呦”、“嘶”等字眼一放逐,只能说“鸟叫”、“狗叫”、“鹤叫”、“鹿叫”、“马叫”,岂不单调死人?

  早期的新文学的幼稚肤浅,有一部分是来自语言,来自张口见喉虚字连篇的“大白活”。

文学革命把“之乎者也”革掉了。

却引来了大量的“的了着哩”。

这些新文艺腔的虚字,如果恰如其分,出现在话剧和的对话里,当然是生动自如的,但是学者和作家意犹未尽,不但在所有作品里大量使用,甚至在论文里也一再滥施。

遂令原应简洁的文章,沦为浪费唇舌的叽哩咕噜。

朱自清、叶绍钧等纯粹论者还嫌这不够,认为“现在与将来的白话文”应该更求纯粹。

他们所谓的纯粹,便是笔下向口头尽量看齐。

其实,白话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拿来朗诵或宣读用的,那当然不妨尽量口语化;另一类是拿来阅读的,那就不必担心是否能够立刻人于耳而会于心。

散文创作属于第二类,实在不应受制于纯粹论。

  朱自清在白话文上既信奉纯粹论,他的散文便往往流于浅白、累赘,有时还有点欧化倾向,甚至文白夹杂。

试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1.有些新的词汇新的语式得给予时间让它们或教它们上口。

这些新的词汇和语式,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自然就会上口;可是如果加以诵读教学的帮助,需要的时间会少些。

(《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2.我所以张皇失措而觉着恐怖者,因为那骄傲我的,践踏我的,不是别人,只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

(《自种人——上帝之骄子》)

  3.桥砖是深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口》)

  4.我的心立刻放下,如释了重负一般。

(同上)

  5.大中桥外,本来还有一座复成桥,是船夫口中的我们的游踪尽处。

(同上)

  6.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荷塘月色》)

  这些例句全有毛病。

例一的句法欧化而夹缠,两个“它们”,两个“给予时间”,都是可怕的欧化;后面那句“加以某某的帮助”也有点生硬。

例二的“所以……而……者”原是文言句法,插人口语的“觉着”,乃沦为文白夹杂、声调也很刺耳。

其实“者”字是多余的。

例三用抽象名词“长久”做“表明”的受词,乃欧化文法。

“他昨天不来。

令我不快”是中文:

“他昨天的不来,引起了我的不快”便是欧化。

例三原可写成“桥砖深色,显示悠久的历史”,或者“桥砖深,显然历史已久”。

例四前后重复,后半硬把四字成语薄、拉长,反为不美。

例五的后半段,欧化得十分混杂,毛病很大。

两个形容片语和句未名词之间,关系交待不清;船还没到的地方,就说是“游踪”,也有语病。

如果改为“船夫原说游到那边为止”或者“船夫说,那是我们游河的尽头”,就顺利易懂了。

例六之病一目了然:

一路乱“的”下去,谁形容谁,也看不清。

一连串三四个形容词,漫无秩序地堆在一个名词上面,句法僵硬,节奏刻板,是早期新文学造句的一大毛病。

福罗贝尔所云“形容词乃名同之死敌”,值得一切作家玩味。

除了三五位真有自觉的高手之外,绝大部分的作家都不免这种缺陷。

朱自清也欠缺这种自觉。

  于是桨声——,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这正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何》首段的未句。

仔细分,才发现朱自清和俞平伯领略的“滋味”是“秦淮河的滋味”。

而秦淮河正晃荡着一样东西,那便是“历史”,什么样的“历史”呢?

“蔷薇色的历史”。

这真是莫须有的琐,自讨苦吃。

但是这样的句子,不但琐,恐怕还有点暖昧,因为它可能不止一种读法。

我们可以读成:

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也可以读成:

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昧”了。

总之是琐而不曲折,很是困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二年余了。

  《背影》开篇第一句就不稳妥。

以父亲为主题,倡开篇就先说“我”,至少在潜意识上有“夺主”之嫌。

“我与父亲不相见”,不但“平视”父亲,而且“文”得不必要。

“二年余”也太文,太哑。

朱自清倡导的纯粹白话。

在此至少是一败笔。

换了今日的散文家,大会写成:

  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

  不但洗净了文白夹杂,而且化解了西洋语法所赖的主词,“我”,句子更像中文,语气也不那么越了。

典型的中文句子,主词如果是“我”,往往省去了,反而显得浑无形迹,灵活而干净。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用新文学欧化句法来写,大会变成:

  底床前明月的光阿,

  我疑是地上的霜呢!

  我举头望着那明月,

  我低头想着故乡哩!

  这样子的欧化在朱文中常可见到。

请看《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