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070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举例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DavidG.Myers,2005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Ellwood,CA.The

我们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包括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变化、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分歧

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早期为大群体后期为小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专门方法论(方法原则)1.客观原则2.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3.交往原则4.伦理原则

具体方法1.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3.系统观察法4.调查法

四、实验室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

(1)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

(2)能够在各种场合随机地分配被试(3)操作检验虽然实验者能够控制自变量,但是确信被试是否察觉了实验者打算进行的操作是很重要的

缺点:

(1)实验室环境的无关可能性。

即指实验室条件的人为性,以及实验室环境与人周围的显示环境相距甚远这一事实。

(2)实验者的期望(3)被试在实验室环境的反应。

这些反应主要是需求特征和评价恐惧

五、现场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

(1)有较好的外部效度

(2)有较高的反应真实性(3)仍保留了对自变量的控制和随机原则,能够说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

(1)变量不易控制

(2)容易引发道德问题(3)较低的精确性和复杂性

六、问卷和访谈法优缺点

优点:

首先,它可使研究人员在长时间跨度和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检验假设。

而其它方法只能在当前的时间和地点中,根据有限的一小群人的情况检验假设。

因此,这种方法能使研究人员更了解假设的普遍有效性。

其次,因为资料最初是为其它目的而留下的,故无反应倾向性。

缺点:

常找不到检验假设所需要的数据。

第二章

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A·Schaffla)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Ross)同时出版了专著:

《社会心理学引论》和《社会心理学》

有记载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美国的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做的

奥尔波特(F·Allport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一、社会心理学三大来源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社会经验论阶段、实验分析阶段。

二、自杀的几种类型及解救方法

(1)利己自杀(2)利他自杀(3)由社会混乱造成的自杀(失范的自杀)。

重新使个人与集体整合。

唯一有利于个人与集体融合的社会组织是行业,也即行会组织。

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从描述转变为实证2.从定性转变为定量3.从理论转变为应用4.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5.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四、当今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方向

1.社会认知研究的影响2.应用研究增强3.多元文化观点被采纳:

全面认识社会差异4.生物因素的潜在作用和进化论观点备受关注

第三章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一、社会化是什么

传统认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认为通过社会化得到发展的不仅是人(更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经验及社会本身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一)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

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二)个体内化,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三、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包括

(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4)主观认同(5)自我强化

四、.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一)社会化的内容1.政治社会化2.道德社会化3.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类型1.早期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它主要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儿童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人建立感情,了解他人的思想与观点,以使儿童与其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2、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3、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须有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在比较顺利的社会过程中,新近学到的东西对原来已经学到的东西加以补充、改组,并融为一体4、反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

5、再社会化是个体舍弃过去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

五、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一.以遗传素质为基础二.具有独特的个性三.具有普遍的共性四.具有能动性五.贯穿人生全程

六、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家庭的影响三.学校的影响四.同辈群体的影响五.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七、自我的结构有五个层面

?

1.物质自我?

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

?

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八、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

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

2.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

不同个体可能有相同经验,但他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

3.决定期待?

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他们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九、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

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始于出生第八个月,三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这阶段大致从三岁到十三四岁,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

3.心理自我?

?

?

?

这阶段需时十年,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十、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2.行动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第四章

社会认知:

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印象的一致性人们倾向于对他人不同的特征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

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heuristic)根据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

可用性启发根据我们从大脑提取特例的容易程度而产生的判断方法即是可用性启发

锚定与调整性启发在拿不准的情况下作判断时,我们有时通过使用一个参照点或锚定

态度性启发根据人们的态度而产生的判断方法叫态度性启发

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原因)作出解释和推断的理论

对比效应:

当任何事物与相对不好的同类事物作比较时,会比实际上看起来更好、更美、更高

先入为主最近的或经常被激活的想法最有可能被大脑捕捉到,因而会被用来解释社会事件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Tversky&Kahneman,1984。

卡尼曼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注意到,人们不喜欢失去而总是试图避免受到损失。

卡尼曼的理论:

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

稀释效应中性和非相关信息容易减弱判断或印象,从而产生稀释效应原因:

关于一个人的非相关信息使该人似乎与他人相似,因此更普通,更与他人别无二致。

一、社会认知可分为三个步骤:

1.对他人的知觉2.对他人的评价和判断3.对他人行为表现进行归因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认知者本身的心理特点3.认知的情境

三、印象形成的方式

1、平均方式2、累加方式3、加权平均方式

四、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指当我们对一个人做了某些判断或评价后,我们往往据此对该人的其他品质进行推论的现象

3、投射效应亦叫假定相似性,即人们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

4、宽大效应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是积极性的评价多于消极性的评价的现象

5、刻板印象对某一类人或事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就是刻板印象

五卡日耳曼的前景理论

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

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六、布鲁尔(M.B.Brewer)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thedualprocessmodelofimpressionformation):

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category-basedprocession),其特点是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注意的加工,所需的加工资源很少,无需人们多大的努力;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attribute-basedprocessing),它需要意识的参与,需要较多的时间与努力

七、何时运用启发式判断?

(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

(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

(3)当手中的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定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

八、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2、行为者—观察者偏见3、自我保护偏见是指人们有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个人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倾向4在不明确的情境中,人们的归因往往与其信仰和偏见保持一致。

第五章

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Myers,1993)。

偏见从技术上讲,偏见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但无论是生活还是研究,偏见是指消极的那一种。

因此,偏见(prejudice)是人们根据错误或不完全的信息概括而成的对人、对事的敌对或负面的态度

富兰克林效应在伤害某个人之后,人们变得更不喜欢那个人;在帮助某个人之后,人们变得更喜欢那个人;只有在奖赏很少或没有奖赏的情况下,人们才会相信自己的谎言

睡眠者效应劝说者的可信性的影响在其信息刚刚传递后的效果最大,时间一久,就逐渐变小,而原来低可信性的传达者的效果却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

预防注射通过实验麦圭尔发现,经过预防注射的态度最不容易改变,经过支持援助的态度较易改变,而没有经过任何体验的态度最容易发生改变

一、态度具有如下的特征:

(1)态度总是有一定的对象。

(2)态度常常发生矛盾。

态度矛盾是指我们对同一客体持有正面和负面的评价,这样,我们对该客体的态度就是矛盾的。

(3)态度是一种内部心理的准备状态。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二、态度的构成(态度的ABC模式)

(1)认知(cognition)成分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及其意义

(2)情感(affection)成分

(3)行为意向(behaviorintention)成分

三、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达功能

(4)认识功能(态度有助于组织和解释社会信息)

四、偏见的原因

1)偏见的社会根源▲政治、经济的竞争▲社会的不平等▲社会习俗(如对女性的偏见)

(2)偏见的认知根源▲特殊个案的劝说能力▲类属化▲归因偏差▲刻板印象▲公平观念

(3)偏见的情绪根源▲偏见的替罪羊理论即挫折和侵犯会导致偏见▲人格动力学他们信仰坚定,往往持有“传统”的价值观念,不能容忍自己和别人的脆弱,喜欢严厉地惩罚,多疑,极端仰慕权威。

五、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和恢复调节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认知无关;

(2)认知协调;(3)认知不协调。

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是处于第三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受到不愉快或紧张,并力求减轻或解除。

并且,认知因素之间关系的失调程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认知失调最强烈而且最令人不舒服的情况,是一个人的行为威胁其自我形象时

恢复协调的办法有三:

第一,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第二,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第三,引进新的认知因素,以弥补认知失调的鸿沟。

六、劝导的两个主要途径

1)中央途径(centralroute)所谓中央途径是指信息接受者在进行信息加工时的动机和能力都很高,对信息本身很在意并且进行精细的加工,其态度的改变或形成是其有意识地、认真考虑和整合信息的结果。

2)边缘途径(peripheralroute)所谓边缘途径,是指信息接受者缺乏信息加工的能力或动机,他们对劝说信息不作精细的认知加工,他们在形成或改变态度时依赖于与劝说信息相配合的“边缘线索”。

七、单面论证和双面论证

①对文化程度低的人而言,单方面宣传的效果较好;而对文化程度高的人来说,双方面的宣传效果更好。

②目标靶原来的态度和宣传者所强调的方向一致时,则单方面的宣传比较有效;若目标靶原来的态度与宣传者强调的不一致时,双方面的宣传效果较好。

③受众获得的相关信息越多,受单方面宣传影响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可能性越大

第六章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报复性侵犯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

侵犯的目的就是要使对方遭到不幸。

工具性侵犯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强盗拦路抢劫)。

2.根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言语的侵犯与动作的侵犯。

言语侵犯是使用语言、表情对他人进行的侵犯;动作侵犯是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的侵犯

二、侵犯行为的性质

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可以确定为不同的性质。

1、反社会侵犯行为(antisocialaggression)凡具有上述侵犯行为的三个特点,并且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都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

2、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aggression)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3、被认可的侵犯行为(sanctionedaggression)是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

如自卫行为、教师和家长教训孩子等

三、洛伦茨的侵犯本能论

他认为,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四、简述侵犯行为的动机论

该理论把挫折视为侵犯行为的动机,即挫折引起侵犯。

动机论认为,挫折并不总是引起侵犯行为,是由于人们对造成挫折原因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之时,如果认为这是由他人故意造成的,则其挫折感很可能引起侵犯行为;如果认为这是由偶然因素而遭到挫折,则其挫折很可能不引起侵犯行为。

动机论认为侵犯行为的目标可能转移,即找所谓替罪羊,而替罪羊一般是弱者

四、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的起因

  班杜拉认为,并非挫折导致了侵犯,而是令人反感的情绪体验导致了情绪的唤起,而情绪的唤醒乃是诱发侵犯行为的因素之一。

此外,当个体通过其他途径不能实现他所向往的目标时,也就是当个体别无选择而只有侵犯这一出路时,个体才会采用侵犯行为来达到目的。

这就是说,侵犯行为是被自己预期的结果所推动的。

五、本能论、动机论、社会学习理论在侵犯行为起因方面观点的差异

本能论→侵犯本能→侵犯行为

动机论→挫折→侵犯动机→侵犯行为

                   顺从依赖

    令人反感的体验        追求成就

社会学         情绪唤起   畏缩后退

习理论         诱发动机   侵犯行为

    预期的后果          心因性病痛

                   吸毒酗酒,自我

             麻醉

                   建设性解决问题

六、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的1、遗传因素(如染色体为XYY的男人更富攻击性)。

2、神经因素

二、社会和环境的1、痛苦。

痛苦往往引起愤怒。

2、侮辱。

3、否定性评价4、环境压力

七、失禁论。

认为电视里的暴力会起到激发和榜样的作用,使人的内在的侵犯性失控而爆发出来,特别是对于判断力和自控力较差的儿童更是如此。

此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第一,暴力电视为侵犯行为提供了榜样。

第二,暴力电视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

第三,暴力电视影响了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八、侵犯行为的控制

一、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

二、惩罚侵犯行为

三、说服教育通过说服教育,能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严重的危害性认识

四、恰当的宣泄

五、控制暴力电视

第七章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

特点个人性2、直接可感性3、情感性

人际关系成分及原则活动、满意感、原则、技巧1.真诚原则2.交互原则3.功利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5.情境控制原则

社会交换社会交换是甲方自愿地将资源转移给乙方,以换取另一资源。

这一交换受自我利益——从他人身上谋取回报的倾向——的指导,其结果或者是希望为自己最大限度地获取扣去代价的回报,或者是将自己的回报与代价和他人的回报与代价联系在一起考虑

社会回报有六类:

个人魅力、社会接受、社会认可、有效服务、尊敬/声誉、服从/权力

曝光效应一再地与某一刺激物接触、靠近,可以增加我们对该刺激物的良好态度,由生疏到熟悉,而熟悉往往可以引起良好的感受,从而导致了人际吸引

阿伦森的“增—减效应”(gain—losseffect):

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我们尤其喜欢那些对我们由不喜欢逐渐转变为喜欢的人,即使这种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我们的人的总量大时也是如此

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能力非凡可以使人富有吸引力,难免犯错误的证据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

犯错误效应”最适用于男性。

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女性往往喜欢没有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而不考虑此人是男性还是女性。

有些小缺点而才能卓越的人对两种人缺乏吸引力。

另一种是能力强而自尊心也高的人,他们对于才能出众而连一点小缺点也不能克服的人感到失望

一、自我暴露的层次

人们的情感兴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属于自我的最表面水平

属于第二层次的是人们的态度。

属于自我的第三层次的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隐私

二、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相互性、相似性、互补性、外貌、人格特征

第八章

利他行为(altruisticbehavior)亦称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利他主义行为(altruismbehavior),是指一种不期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冷漠行为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冷漠行为的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因他人在场对人们的救助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

一、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取向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取向另一种是受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二、Schwartz等提出的利他行为的过程

注意→动机→评估→防卫→行为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个人因素(认知、移情、情绪、其他身份年龄等)

2环境教育因素(电视、宗教、)

社会文化因素

四、认知决策的认知到行动的过程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首先必须注意到发生了什么情况;

(2)对紧急事态的判断:

即判断它是否为紧急事态;

(3)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

判断和决定自己是否有责任采取行动;

(4)介入方式的决定:

自己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如找警察或其他的人);

(5)介入的实行:

实际地介入。

五、产生冷漠行为的原因分析

1干涉的代价(人们在救助之前,首先要估量一下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大,越有可能不救助。

代价包括时间、精力、安全等)。

2他人受伤害的严重性(他人受到的伤害越严重,越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受害者的求助线索4、当时的情境

第九章

从众(conformity)是由于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顺从顺从(compliance)是表面的从众,并非发自内心,而且不相信自己的从众行为是合适的

接受接受(acceptance)是指行动上和信念上均发生从众行为

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明确的要求下发生的

依从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登门槛技术(thefoot-in-the-doortechnique)在一个实质性的要求提出之前,先提出一个很小的、人们肯定会顺从的要求,就会增加别人对实质性要求的顺从。

这即依从的登门槛技术

低球技术开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向某人提出一些要求,之后将整个的情况都告诉给这个人,这种策略被称为低球手法

.留面子技术(thedoor-in-the-facetechnique)使实质性要求紧跟在一个很大的、人们肯定不会顺从的要求后面,会增加别人对实质性要求的顺从的技术

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effect)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人本主义:

作为人,我们总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行为主义:

我们是被外在的奖惩所控制,自由仅仅是我们臆想中的虚构

一、阿希的从众实验中选择错误原因、实验评价

知觉歪曲、判断歪曲、行为歪曲

1.从众行为实验中的群体,是由互不相识的个体临时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