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813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

 

1.概述

使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限于在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2项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

编制说明

根据国标GB50496-2009的规定,本工程中有部分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地建成。

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2项工程施工图纸

结施-B01、结施-B02

2

施工组织设计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

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0

9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2010

1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496-2009

2.工程概况

工程情况简介

本工程为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2项工程基础工程,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部位集中在后浇带东侧,底板厚度为1300~1400mm米,。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最大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于2000m3。

工程特点

本工程施工面积大,筏板基础厚度变化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有部分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砼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除了必须满足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砼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大体积砼顺利施工。

涉及到大体积砼浇筑,砼连续测温工作尤为重要。

3.施工程序

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对现场的施工工人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交底重点在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等。

施工之前要做好钢筋原材料和试件的取样检验和试验,并且检验结果合格。

支设好模板并对模板进行预检验收,做好相应的钢筋、预埋件的隐检(经监理方签认)。

混凝土浇筑(必须有资料员、质检员、项目工程师、现场经理确认)、开盘鉴定等相关准备资料签认完毕。

检查模板接缝、阴阳角平整度和支撑情况,模板工艺和混凝土综合效果密切相关,格外关注模板的阴阳角,防止出现板面不平整、阴阳角漏缝等现象的出现,避免出现浇筑后混凝土线角不顺直方正的现象。

钢、木支撑要保证牢固稳定,避免出现胀模后导致混凝土变形的质量问题出现。

编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预算,计算出施工中所需的混凝土量。

浇筑混凝土之前,相应的标高要投射到模板上并做好标记。

浇筑前要搭设好浇筑混凝土所使用的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

由于本工程一次浇筑量大,浇筑混凝土前须先行做好详细周密的计划。

届时由专人(配备对讲机)在现场入口道路处和现场内进行混凝土罐车的调配。

4.施工方法

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

本工程结构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选择资质、社会信誉好、拥有较强的混凝土供应能力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采用泵车。

在商品混凝土的供货合同之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规定和检验方法,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

其中主要的要求如下:

对于原材料的要求:

A、商品混凝土必须满足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的规定。

B、水泥: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C、骨料:

石子:

应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优先选用的级配碎石)。

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

砂:

应为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含泥量小于3%。

D、水:

采用自来水。

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A、外加剂的品种、掺合料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B、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C、耐久性要求较高或严寒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混凝土出罐温度:

出罐温度不高于25度。

混凝土初凝时间4h。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和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配合比的原则如下:

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

150-180mm。

水灰比要求:

宜保持在~,水灰比过小,则和易性差,流动阻力大,易引发堵塞,水灰比过大,则易产生离析,影响泵送性能。

砂率要求:

砂率应保持在38~42%左右,不得超过50%,砂率过小,砂量不足,则容易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脱水,造成堵塞,砂率过大,骨料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本方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和本方案的配合比原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把试配结果及记录提前2天报到项目总工审核方准使用。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罐车间隔时间宜为10-15分钟。

应满足现场全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60m3,满足两台地泵同时施工和连续施工的要求,为防止施工冷缝,混凝土每小时的供应量Q≥(66m3)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车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洞口的净高和净宽,选择畅通的交通路线,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1h。

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搅拌筒反转卸料。

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对沾在进料斗、搅拌机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混凝土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

要求记录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

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注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及入模温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应由搅拌站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

底板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法,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

浇筑时“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

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倍;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

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

振捣方向为:

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

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1-2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作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部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

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集水坑内,然后用泵将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得粗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着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

振点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

振捣时禁止碰到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随时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三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

在木抹子压第三遍时,麻面纹路要顺直,以东西方向为纹路方向保证纹路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

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混凝土浇筑流向,要用水泵及时抽除混凝土表面泌水(见下图),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的方法。

砼浇注排除泌水示意图

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免产生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根据混凝土的先后浇筑时间记录,该部位的浇筑开始时间、浇筑完时间,并根据混凝土的缓凝时间,确定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插入时间,避免出现混凝土冷缝。

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

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混凝土站,严禁使用。

质检人员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易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

如和易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混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混凝土,决不能迁就使用。

对所供应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搅拌站通知停止供应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终止供应合同。

混凝土施工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

混凝土养护

为了减少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差,在混凝土表面压实搓毛后,顶部覆盖不易掉色的毛毡等覆盖。

待混凝土表面收干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及不易掉色的毛毡等遮盖。

集水坑等位置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进行养护,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对于不好覆盖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养护液养护。

养护液在正式工程前要进行试验,如果养护液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色差的,则不得使用;在没有合适的养护液时,上述部位要使用双面胶粘结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12h内要及时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

混凝土的测温

本工程测温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它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和有关技术规范研制的专业测温仪器,可直观、准确、快捷地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可靠性好、使用范围广、宽温操作环境、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

它由主机和测温线组成,主机为便携式仪表,设有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插座和液晶显示屏,可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值,测温线为预埋式,由插头、导线和温度传感器制成,每支测温线可测一点温度。

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测温线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显示屏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工艺流程:

布置测温点确定测温点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测温线预埋测温线

浇筑混泥土进行测温

施工时,每支测温线的插头都有贴有相应长度规格的标签

测温点布置

A、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B、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具体见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确定测温点的深度:

深点深度距离底板50mm,中点深度为H/2(H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50mm。

如下图所示:

选择合适的测温线:

测温线的长度=测温点的深度+200mm

预埋测温线:

将测温线帮在支撑物(支撑物采用圆8钢筋加垫块)上,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帮好测温线的支撑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温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线。

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温度监控指标如下:

内外温差:

小于25℃

降温速度:

小于1~℃/d

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

小于15℃

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3天内:

每2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4~15天:

每4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16天:

每24小时测一次。

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

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温不大于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

混凝土出罐温度:

在罐车卸料处安排专人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出罐温度小于28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入模。

水化热温度计算

应力计算

应力计算是指混凝土浇筑nD内外温差和累计温降应力理论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3天内达到最高温度,只要保证其内外温差小于25℃,即可有效控制砼裂缝的出现。

A、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

T(t)=WQ/Cρ(1-e-mt)

式中:

?

T(t)—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一般在3天达到最大值;

Q—水泥水化热,377kJ/kg;

W—每立方米混胶凝材料用量,按配合比取325kg;

m—经验系数,取;

C—混凝土的比热,kg·k;

ρ—混凝土的密度,2400kg/m3;

由此可得:

T(3)=(*3)325*377/×2400=℃

B、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

Tmax=T(3)+T0

式中:

Tmax—混凝土最高温度(℃);

T(3)—混凝土3天的绝热温升;

T0—混凝土浇筑温度(8℃);

Tmax=T(3)+T0=+8=℃

C、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b(t)=Tq+4h'(H-h')△Tt/H2

式中:

Tb(t)—龄期t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Tq—龄期t时,大气的平均温度(-2℃);

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h+2h';

H=+2*=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2m;

h'=k×λ/β

h'—混凝土的虚厚度();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m·k

k—计算折减系数,取;

β—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取w/m·k

△Tt—龄期t时,混凝土绝热温升值与大气温度的差值。

△Tt=(-2)=℃

带入公式计算

h'=k×λ/β=

Tb(t)=Tq+4h'(H-h')△Tt/H2=-2+4*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T=Tmax-Tb(t)=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D、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

T'=Tb(3)-(-2)=+2=℃温差较大,故需要采取保温。

保温计算

保温层厚度按下式计算:

δ=.γx(T2-Tq)Kb/γ(Tmax-T2)

=***((-2))*2*()

=****2*=

采用200mm厚保温层(防火草帘被)完全满足保温要求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

h——混凝土厚度()

γ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T2——混凝土浇注体表面温度(℃)

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浇注后3d~5d的大气平均温度(℃))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

γ——混凝土导热系数,W/~之间取2)

Tmax——混凝土浇注体内达到的最高温度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砼试块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在浇筑地点入模前随机取样制作(而不应在泵车旁边),在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次取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量的倍且不少于。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件,并留置适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于结构实体检验及确定拆模时间。

抗压试块制作100mm×100mm×100mm的标准试块,并标准养护28天。

养护条件20±2℃,相对湿度95%以上,

留置数量

一次性连续浇筑不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作一组,一次性连续浇筑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作一组。

应急保障措施

如因特殊情况发生停电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或在早上~时、下午~车辆高峰期,除了在初凝前在接槎处进行二次振捣外,还必须控制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泵送时间,即每台泵车留一车混凝土,每隔4~5min泵送一次,及时对浇筑面进行覆盖和润泵防止泵管阻塞。

5.质量保证措施与主要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底板混凝土施工防裂缝小组。

成立底板混凝土施工领导小组,对底板混凝土施工进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负责。

职能小组名单

职能小组

成员

职责

现场管理小组

徐建国

张金才

负责砼现场施工管理与组织工作,负责指挥现场砼的浇筑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保证商品砼的及时供应及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负责砼入模时的测温工作。

质量监控小组

刘凤斌

李星红

控制砼施工质量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板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浇灌振捣顺序,检查和监控预埋螺栓的位置和标高。

技术管理小组

王文睿

马海利

张卫华

牛义伟

负责砼施工的技术问题,控制配合比,原材质量及试块制作,负责底板砼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安排混凝土测温工作,负责对测温数据进行整理验算。

材料设备

供应小组

刘军

杨涛

负责材料供应,及时提供所需其它与施工有关的机具材料,保证质量、数量,并提供材质单及各种材料合格证,搞好材料的保管及发放,负责收集商品砼到场小票。

交通协调小组

王建友

负责协调混凝土施工时的交通情况、协调混凝土罐车禁行时段现场罐车停靠场地,协调与周围居民关系。

安全后勤小组

魏俊喜

张志华

负责安全施工管理,保证文明安全施工,检查门口道路的疏通及电路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做好后勤保障、食堂管理。

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图: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靠搅拌站,项目部根据搅拌站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外观的检查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搅拌站需要提供混凝土的材质、原材复试报告、出厂合格证、准用证、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报告、碱含量计算书。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工人的教育,抓住关键的混凝土振捣作业,来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漏振和过振,使混凝土内部密实、表面光滑。

对到场不合格的混凝土由项目工程师退回搅拌站,并记下车型、车号。

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步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交班人员推迟交班半小时撤岗(有一小时共同工作时间)。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由混凝土小票和试验报告计算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分层浇筑和振捣。

对于小截面部位以及钢筋密集区必须要加强振捣。

混凝土的抗裂措施

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外界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

加强混凝土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升温速度。

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从采取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温升、减少温差等方面,以及改善施工操作工艺。

采用低热水泥,如优先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或缓凝剂等。

掺入膨胀剂,在最初14d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

改善骨料级配,如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可掺加15%块石;

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4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主要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检查按照施工段进行划分检验批,同一检验批内抽查10%。

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满足国优工程标准要求。

主要构件的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5mm

尺量检查

2

标高

±5mm

用水平仪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3mm

2m靠尺和塞尺

4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偏移

2mm

尺量检查

5

基础尺寸

±5mm

尺量检查

8

角、线顺直度

3mm

拉线、尺量检查

措施

危险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措施

风险因素识别

项目部依据公司程序文件,在项目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施工的各道工序、作业场所、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危害识别,参加识别的人员为:

项目部总工程师、HSE经理、施工部、HSE部、施工班组长及富有经验的班组成员等。

项目部风险评价小组对已识别的危害和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危害发生的频率和后果,按顶端事件顺序进行排列,找出主要危害,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后才可施工。

安全工作分析和降低风险讨论会

在特定的工作开工前,项目部HSE监督员应使通过全体人员的参与识别所从事作业的风险。

在每一个班组开工前以及在班组施工中遇到工作内容调整时,要进行工作安全分析和降低风险讨论会。

HSE监督员要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安全工作分析和减低风险讨论会目的并积极参与,并将其视为在工作计划制订时和经验,教训总结时一个重要工具。

风险评估、控制措施

序号

评价对象

危险源及潜在危险

人员暴露

于风险中

的频率E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后果严重性C

危险性D

风险评价结果

建议采取的

控制措施

备注

1

工地场内道路

工地内道路没有设置限速等交通标识,容易出现超速行驶而造成交通事故。

6

1

7

42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做好交通标识,确保车辆按规定要求行驶。

物理性因素

2

外来运输车辆

车辆没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停放,容易给员工造成伤害

6

6

7

252

高度危险,需要注意。

要求外来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停放

3

施工临时用电

施工人员操作失误易引起漏电、触电事故;

用电设备不符合要求或没有规范布置,易引发触电;

电线乱接乱拉,易引发事故。

6

6

15

54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按照施工临时用电规范要求安装用电设备;

安装人员或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加强用电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施工用电重点部位需布置防雷设施。

4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质量、规格不合规范要求,引起触电事故

电线乱接乱拉,引起触电事故

工人操作失误,造成触电事故;

6

3

15

27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用电电器、设备进场必须经过进场设备报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电箱、电线安装必须由持证电工接线,电线要架空;

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用电制度;

用电设备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工人操作;

工地实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物理性因素

序号

评价对象

危险源及潜在危险

人员暴露

于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