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532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判断预防接种规划免疫试题及答案汇编

判断题

1.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主要为前瞻性、抽样、对照、干预。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07

2.描述性研究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40

3.某孕妇在怀孕初期因车祸进行了输血,不久后发现婴儿HBV阳性,婴儿感染的最可能为医源性传播(×)。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202

4.公共卫生监测主要包括疾病监测、症状监测、行为及危险因素监测等。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96

5.队列研究的主要偏倚包括: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测量或信息偏倚、混杂偏倚等。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44

6.疾病第一级预防措施包括:

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合理影响、早期治疗。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76

7.筛检或筛查主要应用于出现早期症状的病人。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31

8.正态分布N(μ,σ2)的密度曲线下,横轴上,μ+σ右侧面积是0.1587。

(√)

来源:

卫生统计学第7版,P72

9.正态曲线是一条高峰位于中央,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形曲线。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71

10.t值的分布与自由度(

)和标准差(S)有关。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91

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的自由度(

)为组数(k)-1。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131

12.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市根据样本数据在最小二乘原则下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最小二乘原则是指各实测点至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235

13.Posson分布的观察结果有可加性。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P68

14.淋巴结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定居部位。

(√)

来源:

医学免疫学,P15

15.即使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其免疫原性也不相同。

(√)

来源:

医学免疫学,P33

16.成熟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

(√)

来源:

医学免疫学,P86

17.抗原加工是APC将摄取入胞的抗原降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

来源:

医学免疫学,P96

18.类毒素是用细菌的内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

来源:

医学免疫学,P205

19.风疹、甲肝减毒疫苗接种一次就可以引起保护性抗体反应。

(√)

来源:

疫苗学,P103

20.口服活疫苗可以和灭活疫苗或注射的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也可以在其之前或之后的任一时间接种。

(√)

来源:

疫苗学,P104

21.最近一个月内,如使用过丙种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儿童,活疫苗的接种应至少推迟4周。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101

22.主动免疫是指通过主动免疫接种获得针对接种抗原的免疫能力过程,但会在数周或数月内很快消减。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55

23.IgG类抗体是唯一能够从母体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70

24.记忆B细胞既不产生抗体,也不提供保护作用。

(√)

来源:

疫苗学,P30

25.疫苗的收货、验收、出库检查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

来源: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26.乙肝疫苗可以放置在冰衬冰箱底部。

(×)

来源: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7.疫苗稀释液可在常温下保存和运输。

(√)

来源: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储存疫苗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过期、失效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

(×)

来源: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29.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

来源: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0.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

来源: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1年备查。

(×)

来源: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32.预防接种时,应该用75%乙醇或2%碘酊对皮肤进行消毒。

(×)

来源: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110

33.免疫成功率是指接种某种疫苗后,获得免疫保护水平的人数占接种该种疫苗总人数的百分比。

(√)

来源: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148

34.应急接种是指预防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程序和预防接种服务周期,为适龄儿童提供的预防接种。

(×)

来源:

河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5.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36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

(×)

来源:

河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6.未用完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应废弃。

(√)

来源: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110

37.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是第一类疫苗。

(√)

来源:

疫苗流通和管理条例

38.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叫做第一类疫苗。

(√)

来源:

疫苗流通和管理条例

39.省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和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

(√)

来源:

疫苗流通和管理条例

40.两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不同部位接种。

(√)

41.在接种操作过程中,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该将针头再盖上。

(×)

来源: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121

42.人和动物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自然宿主。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58

43.脊灰疫苗衍生病毒阳性的病例或携带者,应每间隔7天采集1次便标本,直至连续3次采集的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

(√)

来源:

应急处置技术指南

44.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归属于报告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

(×)

45.来源:

AFP监测方案急性弛缓性麻痹异地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的病例,如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0天以上,则不属于异地病例。

(×)

来源:

AFP监测方案

46.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47.麻疹的诊断必须用实验室诊断。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48.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49.麻疹好发于6个月至5岁小儿年龄组。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50.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无免疫力。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79-82页

5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79-82页

52.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例主要是一侧性腮腺肿大。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79-82页

53.风疹病例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

来源:

传染病学(第6版)58-60页

54.麻疹属于丙类传染病。

(×)

来源:

流行病学(第7版)202-224页

55.若疑似麻疹患儿1月1日出疹,1月4日采血,麻疹风疹抗体均为阴性,且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可以直接排除。

(×)

来源: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14年版)

56.麻疹病毒一般只有一个血清型。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57.麻疹感染后一般有无免疫力。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69-74页

58.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79-82页

59.病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唯一传染源。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79-82页

60.风疹病毒主要侵犯上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

来源:

传染病学(第6版)58-60页

61.我省信息化系统客户端上传服务器参数设置中省、市服务器地址必须相同。

(×)

来源:

信息化系统基本操作

62.我省信息化系统客户端可自行新增联合疫苗替代原则。

(×)

来源:

信息化系统基本操作

63.信息化系统客户端无法显示接种地点。

(×)

来源:

信息化系统基本操作

64.省平台儿童状态“在册”等同与客户端中儿童在册情况“本地”。

(×)

来源:

信息化系统基本操作

65.可以通过接种率考核模块查询某种疫苗具体未种儿童。

(√)

来源:

信息化系统基本操作

66.根据《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无症状的抗-HAVIgM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暂不纳入本方案规定的监测对象。

(√)

《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

67.根据《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与48小时内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并进行实验室核实诊断。

(√)

《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

68.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是抗HAV阴性者(√)

《传染病学》P28

69.根据《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流行的定义是某地区甲肝发病水平达到近3年同期平均水平的3倍及以上(不包括暴发年数据)(×)

《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

70.流脑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是,疑似病例基础上,病例皮肤。

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

(√)

《河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71.学校、托幼机构发生首例流脑病例后,应开展晨检工作;最后一例流脑病例发病10天后,没有出现续发疑似流脑病例可停止监测。

(√)

《河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72.流脑带菌者和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其中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

(×)

《传染病学》P201

73.荚膜是肺炎链球菌的毒力主要决定因素,是其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有荚膜肺炎链球菌的毒力比无荚膜的强。

(√)

《儿科疫苗学》P25

74.在我国,猪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传染病学》P92

75.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染病学》P92

76.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染病学》P92

77.乙脑病人的脑脊液外观呈混浊米汤样改变(×)

《传染病学》P95

78.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比接种乙肝疫苗重要(×)

79.医疗机构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需要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80.世界肝炎病日为每年的7月28日(√)。

81.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鉴定组可以根据需要,提请医学会邀请其他专

家参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

来源: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二十四条

82.县级疾控机构应当根据AEFI调查诊断进展和结果,随时对AEFI个案信息和

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订正和补充。

(√)

来源: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P10

83.受种者出现AEFI死亡的,尸检费用由提出尸检的一方先行垫付。

经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导致死亡的,尸检费用从省财政安排的免疫规划专项经费中支付;因接种二类苗死亡的,尸检费用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支付。

经尸检确认不是预防接种引起死亡的,尸检费用由提出尸检方承担。

(√)

来源:

河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

84.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AEFI病例做出结论后,如果受种方对诊断结论有异议,可以向市级疾控中心申请组织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重新调查诊断。

(×)

来源: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8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定期发布本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并及时公布重大不良反应事件处理信息。

(√)

来源:

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

86.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后,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将接种信息计入

预防接种底册、接种证,并录入信息化系统。

每月将水痘疫苗接种情况汇总到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6-2进行报告。

(√)

来源:

《河南省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

87.张某在狂犬病暴露后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第5剂次接种2周后再次暴露,

无需再次伤口清创。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494

88.HPV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病毒侵入人体后停

留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粘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494

89.狂犬病疫苗接种剂量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需接种1个剂量。

(√)

来源:

《儿科疫苗学》P493

90.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平均7天。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195

91.新生儿破伤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者所用工具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

(√)

92.百日咳杆菌主要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粘膜的损害。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195

93.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食管白喉中,一般鼻白喉症状最重。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191

94.感染百日咳后一般会有明显的肺部体征(×)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195

93.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65

94.接触流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不会引起感染(×)

来源: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95.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2-14天,多数为7天左右(×)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63

96.流感的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发热与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63

97.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

来源: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98.金刚烷胺对乙型流感无效。

(√)

来源:

传染病学(第7版),P65

99.流感病毒咽拭子标本48h内不能能进行检测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

来源: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附件2,P2

100.流感病毒咽拭子采集需使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

来源: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附件2,P2

101.流感病毒生长液需加入TPCK胰酶。

(√)

来源: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附件2,P24

102.复苏细胞的原则为慢速解冻,以避免冰晶重新结晶对细胞造成伤害,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

来源: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附件2,P21

103.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绝大多数流感嗜血杆菌是有荚膜的。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58

104.肺炎链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大叶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菌。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07

105.脑膜炎奈瑟菌有鞭毛、无芽胞,可产生自溶酶,涂片检查常见破碎的菌体。

(×)

来源:

计划免疫学,P461

106.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流脑病例时,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若已使用抗生素治疗,标本则不再采集。

(×)

来源: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P4

107.鲍特菌属是一类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共有8个菌种。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75

108.采用鼻咽拭子培养法培养百日咳鲍特菌,培养越早阳性率越高,卡他期培养阳性率可达90%,发病第3-4周阳性率仅50%。

(√)

来源:

传染病学,P201

109.白喉棒状杆菌形态、菌落和毒力均可发生变异。

当无毒株白喉棒状杆菌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时,便可称为产生白喉毒素的产毒株并能随细胞分裂遗传下去。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73

110.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有周鞭毛和荚膜,芽胞呈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41

111.M蛋白是镶嵌在乙脑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在pH6.0-6.5范围内能凝集雏鸡、鸽和鹅红细胞。

(×)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79

112.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78

113.乙脑病毒E蛋白与其他黄病毒成员如圣路易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有交叉抗原性。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84

114.乙脑病毒最易感动物是BALB/c小鼠,病毒经脑内接种后,出现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性增高、肢体痉挛等,最后因麻痹而死亡。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84

11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是炭疽杆菌(√)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190

116.神奈川现象可用于螺旋体的β溶血现象检验(×)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175

117.白喉棒状杆菌感染人后可引起败血症和局部发炎(×)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185

118.G实验可用于检测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检测(√)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01

119.克-雅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98

120.玫瑰疹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引起的(√)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74

121.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04

122.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临床的意义是乙肝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

(×)

来源:

临床微生物检验,P360

123.丁肝属于缺陷性病毒,必须在嗜肝DNA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

(√)

来源:

临床微生物检验,P361

124.目前无法进行HBV的体外培养。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73

125.目前的基因疫苗共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血源疫苗,第二代是基因工程疫苗,第三代是CHO疫苗。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76-277

126.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69

127.甲肝是自限性疾病,感染后不会造成慢性肝炎(√)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69

128.甲肝属于肠道病毒(×)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69

129.甲肝是DNA病毒(×)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69

130.适用于风疹病毒分离的病原学标本包括咽拭标本和尿标本。

(×)

来源:

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2013版),P18

131.一个合适的斜面试管单层细胞(Vero/SLAM细胞系)在传代后1周形成。

(×)

来源:

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2013版),P18

132.分离腮腺炎病毒时,如果出现污染现象,用0.2μm的滤膜过滤临床标本去除真菌和细菌。

(√)

来源:

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2013版),P20

133.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中草药有一定治疗效果。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53

134.单纯疱疹病毒(HSV)唯一自然宿主是人。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97

135.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的传播途径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相同。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99

136.EV71是一种不耐热、不耐酸的小RNA病毒。

(×)

来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P349

137.轮状病毒经胰酶作用后,感染性增强。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65

138.青霉素杀菌的机理是竞争性参与细菌肽聚糖合成。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15

139.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个芽胞发芽可形成多个菌体。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1

140.微需氧菌在氧压10%-12%时生长最好。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1

141.病毒一般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1

142.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性感染。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30

143.温度敏感性突变株属于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24

144.细胞转化是肿瘤形成的第一步,也是形成肿瘤的必经步骤。

(×)

来源:

医学微生物学,P234

145.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必须是不易刺破的,绝对不能丢弃在垃圾场。

(√)

来源《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第3章

146.病原微生物在我国被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

(×)

来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47.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

来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48.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

来源《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第二条

149.在运输过程中,被运输的感染性物质只分为A类和B类两大类,A类比B类危害大。

(√)

来源《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150.消毒是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而且一定可杀死其孢子。

(×)

来源《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第14章

151.实验室里所有HEPA过滤器必须按照成可以进行气体消毒和检测的方式。

(√)

来源《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第10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