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418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docx

备考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

2019年备考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2分)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导电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    

C.金刚石和石墨都很名贵    

D.金刚石和石墨的外观很相似    

2.(2分)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C.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物质    

D.二氧化碳做灭火剂,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3.(2分)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过氧化氢的俗名--双氧水

CH3COOH----酸

CaO-----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活性炭有吸附性

涤纶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纯碱-------加食醋

A.A       

B.B       

C.C       

D.D    

4.(2分)“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

A.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5.(2分)(2011•桂林)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A.CuOCuCuO    

B.CaCO3CaCl2Ca(NO3)2    

C.FeFe2O3FeCl3    

D.Al2O3Al(OH)3AlCl3    

6.(2分)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B.生活常识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人体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C.安全知识

D.物质与微粒构成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      

B.B      

C.C      

D.D    

7.(2分)(2014•贵港)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2无毒,CO有毒    

8.(2分)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    

B.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    

C.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    

D.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4题;共19分)

9.(4分)现有下列6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石墨      B.小苏打      C.氧气

D.氢气      E.熟石灰      F.聚乙烯塑料

(1)________  可作高能燃料用于航天        

(2)________ 可用于制轻轨电刷

(3)________ 可用于制造保鲜膜            (4)________ 可用于涂刷越冬树木

(5)________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6)________ 可用于炼钢、气焊.

10.(2分)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

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 (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11.(5分) 工业上用硫铁矿石(主要成分FeS2)在沸腾炉中焙烧,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硫酸。

焙烧后的矿渣用于炼铁。

其转化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出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 (填化学式)。

(2)FeS2中的铁元素是+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写出②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若用2000t含杂质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 t。

(4)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SO2。

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淋洗,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2.(8分)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

(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7分)

13.(4分)同学们都知道CuSO4溶液呈蓝色,那么,你们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蓝色吗?

基于初中所学知识,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说明:

以下溶液皆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无色.)

(1)思路一:

采用归纳法,由具体事实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

图一请比较A,B,C,D,E五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粒,进行分析.

①对A,B,C的分析是:

A,B的溶液中均含Cu2+,均显蓝色,说明________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显蓝色.

②对________ D,E分析,可以说明,在水溶液中,Na+是无色的.

对A,D的分析是:

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无色,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说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显蓝色.对B,E分析同理.

对A,B,C,D,E还可推理:

水是无色液体,作为溶剂,溶解CuSO4、CuCl2等物质时,溶液的颜色主要受溶质的影响.

(2)思路二:

采用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的方法.

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是保持溶液中的Cu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请选择一种试剂与CuSO4溶液反应,除去溶液中Cu2+的存在.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总体思路仍然是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14.(3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当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成分是        .

A.五氧化二磷    

B.主要成分为氦气和氧气    

C.纯净的氦气    

D.主要成分为氮气的混合气体    

(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小?

【进3行猜想】

(1)装置漏气;

(2)___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3)________;…

(4)【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凤九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鳞进行该实验,用测定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两个结果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5)【实验探究1】东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

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用于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

(6)【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东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8)【拓展延伸】

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

四、综合题(共1题;共3分)

15.(3分)3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

(2)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答出一点)

(3)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填空题(共4题;共19分)

9-1、

10-1、

11-1、

12-1、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7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四、综合题(共1题;共3分)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