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
第五章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2.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3.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4.婴儿期的同伴关系
教学目标:
•识记:
1.角色采择;
2.气质
3.自我、主我和客我
4.自我控制
5.依恋
6.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
7.同伴交往发展历程
⏹领会:
1.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
4.婴儿情绪的功能及表达途径;
5.情绪的婴儿认知的影响;
6.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第一节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
二、行为主义学派
三、社会认知学派
四、生态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
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1、学前期性心理发展3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
②肛门期(1-3岁)
③性器期(3-6岁)
2、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子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
孩子在3岁到6岁期间,必然会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的一方。
儿子更依恋母亲,女儿更依恋父亲,这是多数孩子进入3~6岁阶段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时只能有四种可能:
恋父、恋母、全恋或者都不恋。
心理学家认为:
男孩的恋母心理必须适时淡化,甚至割断。
如果任其发展对男孩会造成不良影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仍然深恋着母亲,而不容易把感情移到别的女性身上,甚至不能顺利组成家庭;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影响日后的生活。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1、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又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和社会发展理论。
2、学前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三阶段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婴儿期:
出生-1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形成信任感。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婴儿适当、稳定和不断的关心、照顾、哺育和抚摸,满足婴儿需求,他们会形成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会变得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担忧,甚至变得孤僻和冷漠。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幼儿期:
1-3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主性。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尝试离开父母,独立处理事情。
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童在独立做事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人格。
如果父母限制过多,保护过多,甚至对儿童的独立行为批评、指责,儿童会对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羞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早期:
3-6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主动性。
由于身体的发展,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了,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
成人对于儿童的探索、主动行为,如果过多限制、批评,儿童会产生内疚感和失败感。
(三)华生和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强调对可观测到的行为的研究而不是意识,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儿童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决定,特别是父母如何对待儿童。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获得,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通过不予强化来忽视和消退儿童不良行为。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人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直接学习方式,而且还有间接学习方式;强调个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强调示范榜样和自我效能在个人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理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儿童可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并改变环境。
(五)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
赛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
1、阶段0: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
2、阶段1: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约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3、阶段2:
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约8-10岁)
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
4、阶段3:
相互性角色采择(约10-12岁)。
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
5、阶段4: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
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第二节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从个体角度看人要受个体气质、情绪和情感影响;从社会层面看涉及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一、气质
1、气质概念
气质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和我们平素所说的“脾气”、“禀性”的含意差不多。
•从本质上讲,气质是人的心理特性之一,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所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差异。
•比如说,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情绪的强弱、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固然和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则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
气质相同的人,往往会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性质相同的动力特征来。
2、气质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气质具有天赋性,气质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婴儿,有的爱哭、爱闹、爱动,有的安静、平稳、怯生,这说明,先天的生理机制构成了个体气质的基础。
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儿要比异卵双胞胎儿在气质上相似许多,即使把他们分别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培养,也仍能保持他们原来的气质特点,这说明,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一部分。
第二,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具有某一方面的气质特点,就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
比如爱激动的同学,在老师上课时会急不可耐地举手发言,在考试前会心神不定,在赛跑时会抢跑等,像这样并不因活动内容、动机、目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气质的现象,就是气质的稳定性。
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中学时代的同学,多年不见,偶然碰到一起,彼此之间会发现许多人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气质特征。
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也主要是人的气质。
⏹当然,气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说“禀性难移”,也并不是绝对的不能移。
换句话说,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
3、婴儿的气质类型
(1)托马斯和奇斯的气质九维分类模式
●活跃水平:
儿童的运动水平与程度;
●节奏性:
睡眠、饮食、排泄等行为的规律性;
●接近或退缩:
对陌生人或新的刺激的反应;
●适应性:
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反应的紧张度:
引起应答反应的强度;
●情绪品质:
情绪积极与消极;
●注意周期和坚持性:
从事活动的持久性;
●注意力集中度:
注意力受外界刺激改变行为程度;
●反应的最低限度:
对刺激的敏感性。
聚类分析后四类婴儿:
•第一型是容易抚育型(40%),这些婴儿,饮食和睡眠习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时间表、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后常笑,显得很愉快。
•第二型是缓慢型(15%),这些婴儿在第一次遭遇到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看起来总带点消极的心境,同时表现出低的活动水平。
•第三型是难以抚育型(10%),这些婴儿在睡眠和饮食习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心境相当消极,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哭叫,暴躁。
•第四型是混合型(35%),是以上三型各种特点的混合表现。
教养上的启示
•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
例如对于一个难以抚育型的孩子来说,要给他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家长的态度要保持心平气和,镇静自如,通过运动、游戏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行为来疏泄孩子过剩的精力,保证他充足的睡眠。
对一个缓慢型的孩子来说,可以用彩色玩具和悦耳的音乐使他对外界发生兴趣,保证一定时间和他玩耍和做游戏可以使他变得活泼起来。
(2)拟合优度模型
拟合优度模型:
Thomas和Chess首先提出“拟合优度水平”以描述气质与环境压力如何结合起来影响儿童的发展进程。
这种观点认为,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
当孩子的反应方式与环境要求和谐一致时,或者说达到一种“良好拟合”时,其发展前景往往是令人乐观的。
当两种力量存在较严重“不良拟合”时,结果可能导致扭曲的发展或适应不良。
为了确保“良好拟合”,成年人必须营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养育氛围,以激发其更多的适应性功能。
•在拟合优度模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是根据孩子的气质,而且受文化价值和生活条件的限制。
拟合优度模型的启示:
•每个婴儿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世上,气质无好坏之分。
家长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予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二、婴儿的情绪
(一)婴儿期儿童情绪表达的功能
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能力,向成人发出各种心理信息,使自己得以生存;在和成人各种情绪交流中得以成长。
孟绍兰将婴儿情绪功能归为四点:
1、情绪的适应功能
2、情绪的驱动功能
3、情绪的组织功能
4、情绪的交流功能
(二)婴儿基本情绪发生时间
第一阶段(出生一周内):
痛苦、快乐、厌恶和兴趣。
第二阶段(1-4月)愤怒、悲伤和惧怕。
第三阶段(6-9月)惊奇和害羞。
(三)婴儿的情绪表达
1、婴儿的哭:
显示了婴儿生理性和社会性信息。
(1)生理性啼哭
(2)心理性啼哭
2、婴儿的笑:
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1)自发的微笑,内源性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外源性笑(3-4周起)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月起)
(四)婴儿的情绪体验
1、婴儿主要情绪:
快乐和恐惧是婴儿最早的情绪体验。
婴儿的快乐,不仅来自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还在于婴儿的“成就感”;
⏹恐惧是一种最有害的情绪,6个月前的婴儿所感受到的恐惧多为自然原因,在此之前不会出现对陌生人的恐惧。
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恐惧情绪对认知起着严重的压抑作用;
●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强度对认知起着不同的作用,即当正面情绪是中等强度时,认知效果最好,而在惧怕的情绪背景下,负面情绪的强度越高,认知效果越差。
(五)婴儿情绪研究新进展
1、妨嫉
2、同情
3、辨认面部表情
4、亲子沟通
三、婴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
⏹自我意识整合、统摄个性的各个部分并推动着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
知即自我认识,主要指自我概念;情指自我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
意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1、开始意识到“主我”
2、开始意识到“客我”
3、自我意识和早期情感及社会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随着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将自已作为思考的对象,客我不断地扩展,幼儿逐步建立起自我概念,语言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8-30月的孩子开始发展类别自我,根据自己的外在特征把自己归为某一类,以区别自己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逐渐和孩子讨论一些规则和标准,包括对孩子的描述性评价性的信息,由此可使孩子获得更多关于自我的信息.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自我控制指的是对自己想做某事冲动的抑制和对自己不想做某事行为的坚持.
⏹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为自我控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我控制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道德发展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
⏹早期儿童自我控制最典型的表现是对父母指示的服从。
第三节 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一、依恋的产生和发展
(一)依恋的产生
(二)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比尔依恋行为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0-3月):
对人物不加区别的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第二阶段(3-6月):
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第三阶段(6月-3岁):
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处于陌生人焦虑期。
第四阶段(3岁后):
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关系。
二、对依恋的研究
(一)母子依恋的类型
安丝沃的陌生情景实验和依恋类型
1、回避型
2、安全型
3、矛盾型
•安全性依恋的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稳定的感情联结。
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他们能安静地玩玩具,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不时用眼睛看看母亲,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而且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当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宽慰、安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回避性依恋的婴儿对母亲并无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络。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会哭闹,继续玩自己的;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
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
⏹反抗性依恋的婴儿被称为“矛盾性依恋”。
具体表现为当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很警惕,甚至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当母亲回来时,他紧紧盯着母亲,希望得到母亲安慰。
但是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性依恋是良好、积极的反应,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是不良的、消极的反应。
安全性依恋有利于儿童认知、创造性的发展,有助于儿童稳定、愉快情绪的形成,对儿童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母亲们要注意母子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
三、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安全依恋是指母子、父与子有着安定的依恋关系,属于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安全依恋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养育者方面的因素,二是婴儿方面的因素。
(一)养育者的因素
养育者须有敏感性。
当孩子不适时要及时解除不适状态;面对孩子经常微笑或逗着玩;对孩子的咿呀学语能做出及时反应。
由此让孩子感觉到大人能为自己减轻痛苦与自己共离享快乐,对成人产生信任感。
(二)婴儿方面的因素
⏹在安全依恋形成过程中婴儿的气质也起着作用。
尤其是困难型婴儿与养育者难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
四、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那些与母亲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婴儿,更容易对母亲以外的人产生信任,也就是说有安全依恋的婴儿日后发展较好。
因此让婴儿获得安全依恋十分重要,将影响他们以后一生的发展,为此作为父母亲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母亲要给予婴儿积极的反应。
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多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充分满足孩子生理需要就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子依恋。
而有关研究表明,母子依恋不是建立在婴儿与母亲交往时间以及婴儿生理需求满足基础之上,而是取决于母子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怀。
研究人员(克拉克斯特瓦特)从反应性、积极的情绪表达、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考察了母亲与婴儿交往时的行为,结果显示安全依恋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得分最高,而回避性和反抗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都低。
因此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要作出积极的反应。
具体措施是:
(1)学会辨别孩子不同信号的含义。
如:
根据孩子哭声的长短、高低就能判断婴儿的需要;根据婴儿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
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是母亲对婴儿积极反应的前提条件。
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信号反应判断错误,孩子与母亲间就会缺乏正常的情感交往,那就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2)母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婴儿交流,鼓励、支持孩子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母亲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孩子知道母亲会回来的。
母亲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
如果母亲对孩子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孩子的态度变化无常,就会形在回避性依恋和反抗性依恋。
(3)多多关注孩子。
心理学家(谢弗和埃默森)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成人的身体接触。
不喜欢抱的婴儿通过寻求与母亲目光接触,使自己得到宽心。
不喜欢抱的婴儿和喜欢抱的婴儿一样都能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母亲在与这样的孩子交往中,目光是交流的无声语言。
当婴儿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注视婴儿,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儿童。
•其次,母亲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养育方式。
婴儿气质类型的不同影响着母亲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由于容易型婴儿易于教养,母亲就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抚爱,交往态度和方式也较积极、愉快,婴儿也会因此觉得自己被父母所关爱、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更加积极、愉快,从而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对于困难型婴儿,母亲通常会束手无策,或因照顾不好孩子感到内疚,或怨恨、责备孩子,要不就是在孩子的坏脾气面前让步。
对迟缓型婴儿,母亲往往失去耐心而责备他们,给他们造成压力。
这样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安全性依恋建立。
所以孩子出生后,母亲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特征,针对不同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于容易型的儿童,母亲可以制定一个周密的时间表进行喂养,但要注意逐渐训练他们自己玩耍。
•对于困难型儿童,母亲特别要有耐心、爱心。
母亲应该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由于这种类型儿童生活无规律,母子之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才能相互适应。
母亲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主观要求,不要强求孩子立即成为生活有规律的人。
因为气质是天生的,很难予以纠正,所以,对年龄较小的婴儿,母亲应该多迁就孩子。
但当孩子断奶后就要逐步训练他们生活要有规律。
当孩子发怒时母亲要想法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能对其态度粗暴。
总之,困难型儿童需要母亲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对于迟缓型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对新环境和新事物表现为退缩、紧张、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因此母亲对这种儿童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不能认为这些孩子“没出息”。
要想法逐步让他们适应新环境,不必强求快速达到成人所要求的目标。
如第一次到一个新环境,孩子往往会躲在母亲怀里或身后,有的甚至哭起来。
这时母亲就应紧紧搂着孩子,不断地说:
“别怕,别怕,宝宝真勇敢!
”第一次在新环境中呆的时间短些,以后逐步延长时间。
⏹总之,良好、积极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没有一套统一的模式。
母亲要有爱心、耐心,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抚养他们。
不管孩子属于哪种气质类型,母亲都要对孩子的信号作出敏感、积极的反应。
第四节 婴儿期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为儿童提供了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
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此外同伴关系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特独的影响。
一、群体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家很早就发现,社会文化的传递不是个体对个体的传递,而是群体对群体(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传递和群体内部的传递(同伴群体向每一个群体成员传递)。
•对于儿童而言,在家庭之外,总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他们在家庭之外的行为系统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的,这对他们今后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
同一家庭之间子女各不相同,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属于不同的同伴群体而造成的。
群体的同化现象,使得同伴群体而非家庭完成了社会文化的传递,直接促进了儿童在群体中的社会化。
二、同伴交往的作用
(一)有理利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二)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三)有利于儿童认知的发展
(四)有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
二、同伴关系的发生和发展
(一)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
1、客体中心阶段
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1、第一年:
注视中形成同伴意识
2、第二年:
互动中深化同伴关系
第六章幼儿的生理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脑机能的发展情况
2、掌握幼儿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情况
3、掌握幼儿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情况
4、了解:
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性别差异
一、幼儿脑机能的发展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关注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兴奋和抑制机能,二是条件反射。
1、兴奋和抑制机能的发展
进入幼儿期后幼儿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机能不断增强。
兴奋的增强表现在兴奋和抑制机能觉醒时间的延长,睡眠时间的相对减少。
皮质抑制的增长表现在幼儿已能较好地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物的分辩更加精确。
2、条件反射的发展
由于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幼儿的条件反射形成较快,并且比较稳定巩固。
3、两大信号系统的形成
第一信号系统是符号系统,幼儿在学会说话之前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即只能通过直接感觉通道来感知并认识事物,这是幼儿心理活动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的生理基础。
第二信号系统是言语系统,是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性和有意性的生理基础。
•随着儿童言语系统的发展,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形成。
•两种信号系统的诱导关系开始发生。
表现在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且能通过词的描述、讲解来认识更多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与此同时幼儿不但能通过成人的言语指导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由此幼儿的心理逐渐由具体形象性开始向抽象概括性发展,但其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尚未真正成熟,其发展还是不完善的。
在此期间还是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
两种信号系统还经常发生脱节现象。
二、幼儿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一)幼儿跑跳能力的发展
1、走路、跑步能力的发展
2、跳跃能力的发展
(二)借助器械进行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1、穿衣能力的发展
2、饮食能力的发展
(二)手动能力的发展
(三)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1、幼儿比婴儿有较快的反应
2、男孩比女孩稍微强壮,肌肉也较发达
第七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教学目标
⏹识记:
象征机能、表征、脚本知识、自我中心化、智力、社会智力、情感、智商、创造力
•领会:
1、象征性游戏发展变化;
2、想象思维特征的主要表现;
3、智力和智力理论
4、影响儿童目击记忆的因素;
5、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征;
6、高创造力儿童人格特征;
7、两种语言学习的差异;
•应用: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结构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2、家庭如何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4、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儿童表现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5、成人如何儿童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6、如何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一节幼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思维发展是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幼儿思维中,想象居于中心地位。
而在婴儿期儿童主要是感知觉的发展。
•婴儿期儿童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