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591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译文.docx

《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译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译文.docx

译文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

“我忘了带尺寸。

”就返回家拿尺寸。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

“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 

  他回答说: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就急忙在船边刻下记号,说: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幼时记趣》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细心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峡》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声调凄凉怪异。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以虫治虫》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了,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论语》八则翻译,

   孔子说: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会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于说:

“仲由!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子贡问道:

“孔文子凭为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

“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

《赵普》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他读书。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过分谨慎拘于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

过些日子把旧奏章修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后任用了那个人。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文去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询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距离人近,而中午时距离人远。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中午时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子说:

“太阳刚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中午就小得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刚出来时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等到了中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近处的热而远处的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黄鹤楼》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据《图经》记载):

“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返回时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来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远望这矗立着的黄鹤楼,巍然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飞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高高地翘在楼的上面)。

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优美的)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于园》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前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水阁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黔之驴》

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个爱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了神物。

(老虎)于是藏在树林中偷偷看它。

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来咬自己,十分恐惧。

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在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扑击(驴)。

(老虎)渐渐又靠近了(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驴的本领,心想:

“(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

《爱莲说》

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都很喜爱牡丹。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晏子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侍臣回答说:

“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

‘(他)是干什么的?

’(我就)回答说:

‘(他)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

‘犯了什么罪?

’(我)回答说:

‘(他)犯了偷窃罪。

’”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公差)回答说:

“(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

“我听说这样一件事: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楚王笑着说: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人琴俱亡》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

“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小石潭记》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各种状态),(有的)成为坻,(有的)成为屿,(有的)成为堪,(有的)成为岩。

(四周)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接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相互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望过去,(溪身)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石潭上,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于是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

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

(我)解开衣服想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治水必躬亲》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便衣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够,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收发室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活板》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方法是:

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准备同一板里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核舟记》

明朝有个有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幼小圆形木头,雕刻出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约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

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子,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黄鲁直位于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

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

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幅,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着,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和尚极像佛教里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二人不相类似。

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名撑船的人。

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

位于左边的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楚楚,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方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嘻,这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口  技》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一天正赶上(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了。

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啼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

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

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

“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已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又担心没有教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

到了学校,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仪器味道的享受。

和我在一个学校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

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应,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

坐在大房子里面读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

我到京城进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拜见我。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

同他辩论,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

他自已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

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将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

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

陈涉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

(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心中愤愤不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