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964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docx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

 

雨水处理利用工程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

1.1设计依据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0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参数和图纸等资料。

1.2设计原则

1.安全性: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弃流系统进行合理的高程设计,避免暴雨倒灌,保证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

2.经济性:

合理进行雨水弃流和处理的工艺设计,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智能控制,提高雨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体现雨水利用的经济性。

3.可靠性:

选择稳定可靠的工艺,保证处理后水质达标,实现用水的安全、可靠。

4.简便性:

雨水弃流、处理处理设施应能自动运行,操作、维护简便,以减少劳动强度。

二、雨水利用系统分析

2.1项目概况

雨水处理利用工程主要收集屋面雨水及路面雨水,前期雨水做弃流处理,后期雨水收集,雨水经处理后主要回用于绿化灌溉及道路清洗。

2.2雨水利用量计算

日用水量最大为

地块Qd=16430×3×10-3≈49.3m3/d;

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雨水作为杂用水水源和补水水源具有不稳定性,则清水池上部应设置自来水补水设施。

2.3设计范围:

根据现有资料,本方案主要针对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初期雨水的弃流处理、雨水蓄水、水质净化。

不包含雨水收集管网、雨水回用管网和雨水入渗等系统的设计。

2.4系统处理能力分析

根据上述水量计算,本方案相关设计水量如下:

1.雨水蓄水池容积:

目前尚无规范对雨水蓄水池容积计算做具体规定,一般认为,该池容积设计需综合考虑可收集雨水量、雨水利用需水量和建设方的投资能力,本项目收集面积分别为9000平米,根据降雨一年重现期,收集水量远大于绿化日用水量38m3,雨水蓄水池容积应根据用水量进行设计,应保证至少3d的绿化日用水量,从经济合理性角度考虑,建议蓄水池容积按100m3设计。

2.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雨水作为杂用水水源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绿化用水应考虑设置自来水补水设施。

3.雨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根据用水量计算结果,雨水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应按日用水量38m3/d设计,处理设施小时处理雨水量可按10m3/h设计,最长每天运行约4h。

 

2.5系统工艺流程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图2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图

3.工艺流程说明及设计

雨水利用系统由初期雨水弃流、调蓄存储和净化处理三部分组成,弃流部分主要由安全分流井、雨水弃流控制器和复合流过滤器组成;调蓄存储主要为蓄水池;净化处理部分根据雨水的用途和用量,选择混凝、反应、过滤、消毒的物化法处理工艺。

3.1初期雨水弃流部分

由于降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冲刷屋面、道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砂,水质较差,应对其进行弃流处理,使其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对于后期较为清澈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后经适当的处理回用,以减少处理工序和降低运行费用等。

一般建议以初期2-3mm降雨径流为界,进行弃流和收集。

雨水水质应以实测资料为准,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中的经验值:

雨水弃流前的雨水水质为CODCr、SS均达到两千多,污染较高,雨水初期径流弃流后的水质为CODCr70-110mg/L、SS20-40mg/L、色度10-40度,连续降雨时径流水质较好。

3.1.1安全分流井

安全分流井井底标高低于雨水弃流管,雨水汇集管与弃流管标高相同。

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连接至弃流控制器。

井内设有水质传感器,水质信号传输至弃流控制器用以控制雨水收集管道的开闭。

分流井内雨水收集管距井底有一定高度(但低于雨水汇集管),作为沉泥空间;井底可渗水(或预埋钢套管),便于降雨结束后清理。

3.1.2弃流控制器

弃流控制器前端具有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悬浮物,栅条间距3mm,雨停后将提篮格栅取出倾倒即可。

弃流控制器附带控制箱,控制箱内具有雨量传感器。

弃流控制器无须人工控制,完全由内置PLC控制程序进行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可对降雨的雨型、频次、雨量、pH值、暴雨倒灌等进行记忆处理,根据测试数据调整弃流时间和流量,收集优质雨水。

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点位包括:

根据汇流面积、汇流时间,确定弃流初期2-3mm降雨径流的时间(常规值);

根据雨频确定收集时间(动态值);

根据雨水水质在线监测结果,确定弃流时间(监测值);

根据分流井内水位,确定是否收集(报警值)。

设备性能参见下表。

弃流控制器直接置于安全分流井之后,尽量缩小其间距离。

3.1.3复合流过滤器

复合流过滤器采用折流、逆向流的复合流原理,不间断对雨水进行分离过滤。

其结构顺畅、工艺完善,从根本上克服了过滤器的前期过滤堵塞问题及反洗结淤的弊病,保证在降雨过程中,无人操作状态下,雨水不堵塞、不结淤、过滤顺畅。

设备过滤精度为1mm。

设备性能参见下表。

复合流过滤器置于收集管路末端,进入蓄水池之前。

设备性能表

弃流控制器

复合流过滤器

材质

碳钢、玻璃钢

默认:

钢制(内外防腐)

钢制、不锈钢、玻璃钢

默认:

钢制(内外防腐)

功耗

220V、50Hz、300W

工作压力

小于0.05mH2O

小于0.05mH2O

联接方式

与雨水管插接

与雨水管插接

控制方式

现场控制与远程控制相结合

3.1.4弃流过滤过程功能分析

(1)安全方面

本系统必须保证建筑区域的排水安全,利用安全分流井,进行分流收集和初期雨水弃流、过大流量弃流,相当于未在雨水排水支管或干管上加装阀门等阻断、截流设备。

当降雨径流量超过设置的用来收集优质雨水分流管的最大流量,或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余的径流量可继续通过安全分流井中的弃流排水管排出,避免在暴雨时由于系统失灵或人为误操作造成溢水事故。

同时,该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信号可传输直值班室。

复合流过滤器采用折流、逆向流的复合流原理,不间断对雨水进行分离过滤。

其结构顺畅,可保证在降雨过程中,无人操作状态下,不堵塞、不结淤。

(2)水质保障方面

系统设有弃流控制装置,该装置采用多点信号控制弃流水量,选取最佳弃流量,收集优质的雨水。

弃流后雨水经过复合流过滤器,有效减少了雨水中夹带的杂质进入蓄水池,从而减少了对优质雨水的二次污染。

(3)经济方面

安全分流井的设计既可保证系统排水安全,又可减少系统投资。

安全分流井可以实现弃流排水管与雨水收集管之间的管径差异,降低管网和后续弃流装置的投资。

另外,通过弃流、初级过滤等措施从源头控制进入处理设施的雨水水质,防止优质雨水的二次污染,降低水质处理的负荷,节约投资与运行成本。

3.2雨水的调蓄储存

3.2.1蓄水池容积

根据本项目水量平衡分析结果

雨水蓄水池容积建议按雨水汇集全额收集设计,即

V=100m3。

蓄水池采用混凝土结构,尺寸:

L×B×H=6000mm×4500mm×4000mm。

3.2.2蓄水池功能设计

雨水经初期弃流后进入蓄水池,蓄水池兼具沉淀功能,进水和出水都需要避免扰动沉积物,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流程。

进水可采取淹没式进水,且进水口斜向上或水平。

进水可采取淹没式进水,且进水口斜向上或水平,出水通过设于池内的过滤提升泵送至雨水处理系统。

此外,蓄水池要设有排泥装置,以免过量沉淀。

3.3雨水净化处理

3.3.1雨水水质

此次项目收集的雨水为屋面雨水,雨水水质应以实测资料为准,本项目无实测资料,因此方案设计中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中的经验值:

其中,屋面雨水初期径流弃流后的水质:

CODCrr70-110mg/L、SS20-40mg/L、色度10-40度。

本项目按弃流后的雨水水质进行设计

3.3.2用水水质

本项目计划将雨水回用于绿化,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的规定,回用水的CODCr、SS指标应满足表2的水质标准。

表2雨水处理后CODCr、SS指标(GB50400-2006)

项目指标

循环冷却

系统补水

观赏性

景观水

娱乐性

景观水

绿化

车辆

冲洗

道路

浇洒

冲厕

CODCr(mg/L)≤

30

30

20

30

30

30

30

SS(mg/L)≤

5

10

5

10

5

10

10

3.3.3处理工艺

雨水当中的污染物主要以无机物为主,并含有大量的泥砂。

雨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一般不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且避免引起细菌总数的增加。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的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应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水量:

根据用水量计算,日用水量38m3/d。

雨水净化处理能力按10m3/h设计,平均每天运行约4h。

雨水处理工艺采用混凝-过滤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雨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混凝反应:

本项目为雨水回收系统,雨水中含大量空气中的粉尘,在水中形成大量的悬浮物,而粉尘形成的悬浮物粒径非常小,单纯使用填料式过滤器(石英砂、活性炭、浮动床均属于填料式过滤器)难以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故我司为本项目配备混凝反应器以提高过滤效率。

混凝过程利用混凝剂对悬浮物质的聚合作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聚集起来后形成较大直径的絮状物质,通过过滤装置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混凝剂可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效果较为明显,混凝剂与雨水混合后进入反应器,药剂与污染物反应生成较大混凝体,经过滤器滤除。

加药装置的作用是向处理水中定量投加混凝药剂。

加药装置由加药罐、搅拌机和计量加药泵共同组成,加药罐储存药液,搅拌机用于加药罐内药液的搅拌,使之药液中药剂均匀分布不形成沉淀,计量泵用于药液的定量投加。

加药装置性能参数:

①加药罐

材质:

PE(聚乙烯),耐腐蚀性强

外形尺寸:

直径710mm、高980mm。

有效容积:

300L

②搅拌机

功率:

0.37kW

③计量加药泵

最大输出流量:

10L/h

最大输出压力:

0.6MPa

电机功率:

42W

混凝反应器性能参数:

材质:

钢质,内外防腐;

外形尺寸:

直径1200mm、高2200mm(有效高度,不包括搅拌电机);

主要结构:

反应罐体、进水口、出水口、泄水口、排气口、吊装环;

搅拌电机:

1.1kW;

水力停留时间:

15min;

药剂主要成分为聚合滤化铝(PAC);

投加浓度:

10%

投加方式:

粉末型药剂,按10%浓度配制人工溶药,注入加药罐,计量泵自动投加。

应在调试时根据来水水质进行调整,确定实际投加量。

(2)过滤——浮动床过滤器

传统的过滤器存在着过滤流速较小,设备占地面积大,使用周期短,反冲洗水量大等缺点,我公司所研制的浮动床过滤器恰恰弥补了传统工艺的不足。

浮动床式全自动过滤器融合全新的设计理念,是采用最新的专利技术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水处理设备。

该过滤器针对所采用的过滤介质的悬浮特性,采用了逆流过滤、无压力顺流再生的工作方式,解决了传统过滤器设备容易堵塞和介质再生效果差、自耗水量高、排污水量大等问题,同时比石英砂、多介质等粒料型过滤器的过滤流速提高了2-3倍,且设备体积、重量大大降低,是粒料型过滤器的替代产品。

该过滤器实现了过滤精度与进水压力及流速的自适应性,进水压力增大时,流速加快,过滤层的紧密度增强,相应的过滤精度也提高。

设备过滤流速高达40-60m/h,体积较通用类过滤器减小近1/3。

本设备具有压力损失小、过滤反洗效果好、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设备运行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PLC控制单元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各阀门的通断完成正常过滤状态到介质再生状态的切换,过滤介质的再生过程及相关的时间参数是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设定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再生过程的重复次数。

性能参数:

材质:

钢质,内外防腐

外形尺寸:

直径800mm、高2240mm。

滤速:

35m/h

排污水量:

0.25t/次

压力损失:

0.03-0.08MPa

设备净重:

450kg

设备运行重量:

970kg

气源强度30-50L/m2·s-1

设备特点:

设备过滤速度高,最大可高达40m/h,体积较通用类过滤器减小近1/3。

以松散的多规格比重小于1的圆球形粒径介质代替了传统的石英砂介质,实现了过滤精度的自适应,可以达到很高的过滤精度,可以完全替代石英砂、多介质、纤维球等通用过滤器。

实现了过滤精度与进水压力及流速的自适应性,进水压力增大时,流速加快,过滤层的紧密度增强,相应的过滤精度也提高。

过滤介质再生的过程是一个无压力、稀释性的溶解过程。

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松散过滤介质进而扩充污物存在空间的过程,从而使大量的污物从介质中溶出并分层,最后排出。

本设备具有压力损失小,过滤反洗效果好,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设备运行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3)消毒

对处理后的回用水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以保证回用水的细菌指标达到要求。

加药装置由一个储药罐和一台加药计量泵组成,储药罐采用PE材质,计量泵采用进口隔膜泵。

该工艺成熟稳定,污染物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且运行操作简单,完全自动化控制,降低劳动强度。

(4)清水池

消毒反应的场所,并存储一定容积处理后的清水,以备绿化回用。

采用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40立方。

设自来水自动补水设施一套。

 

四、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明细

4.1构筑物列表(土建部分)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mm)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安全分流井

Ф=1500

1

深度与雨水管

埋深有关

2

雨水弃流器

检查井

L×B=2000×1360

1

3

复合流过滤器

检查井

Ф=1400

1

4

雨水弃流器

基础

L×B×H=1500×860×250

1

5

复合流过滤

器基础

Ф×H=1200×500

1

6

蓄水池

L×B×H=6000×4500×4000

1

7

清水池

L×B×H=2500×4000×4000

1

8

集水坑

L×B×H=1000×1000×500

1

位于设备间

地面以下

4.2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雨水弃流

分离器

DN300

1

含电控系统、格栅

室外地埋

2

复合流过滤器

DN300

1

全自动过滤

室外地埋

3

过滤提升泵

Q=10m3/h,H=33mN=3kW

2

1用1备

4

混凝加药

装置

Q=10L/hP=0.6MPa

V=300L

1

含搅拌机、加药

泵、加药桶

5

混凝反应器

Ф=1200mmH=2.2mN=1.1kw

1

含搅拌器

6

浮动床过滤器

Q=15m3/hФ=800mmV=40m/h

1

含气动阀、电控柜

7

罗茨风机

Q=0.7m3/minH=49kpaN=1.5kw

1

8

消毒加药装置

Q=3.8L/hP=0.6MPaN=25w

V=200L

1

含加药泵、加药桶

9

蓄水池排泥泵

Q=10m3/h,H=10mN=0.75kW

1

室外蓄水池内

10

电控柜

1

位于处理机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