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267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测量方案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

钢结构测量方案

第1章前言2

1.1编制说明2

1.2编制依据2

第2章工程概况3

2.1工程基本概述3

2.2钢结构工程概况3

2.2.1工程总体概况3

2.2.2截面规格与典型节点4

第3章钢结构测量准备工作6

3.1钢结构测量整体思路6

3.2钢结构测量前准备工作6

第4章控制网的建立8

4.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8

4.2标高控制网的建立8

4.3注意事项8

第5章测量控制10

5.1柱脚螺栓施工测量10

5.2钢柱测量控制11

5.3刚架梁测量控制13

5.4测量精度控制保证措施13

 

第1章前言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工程概况、钢结构测量准备工作、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测量控制等内容,目的是为了该项目的钢结构测量工作在组织上有保证,在施工工序、安装流程、检查监督等方面有章可循、有序运作,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工期进度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和得力的措施,用高水平的施工管理、科学的施工技术,做出让业主称心、满意的工程。

1.2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施工图纸

/

2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3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8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9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693-2011

1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

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55-2012

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1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14

测绘基本术语

GB/T14911-2008

第2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概述

工程名称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

工程地址

浙江省金义都市新区内

建设单位

金华市传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部门

金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监理单位

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合同工期

262日历天

总包单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功能及用途

用地内主要由四幢单层产业用房(即仓储库房)、门卫、动力车间等辅助用房组成。

仓库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其余配套用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2钢结构工程概况

2.2.1工程总体概况

基本概况

工程名称

中国智能骨干网(金义)1-2期大仓项目

建设地点

浙江省金义都市新区内

建筑概况

建筑层数

地下

/

地上

单层+局部夹层

建筑面积

地下

/

地上

约88444m2

建筑高度

基底标高

-2.5m(最大)

檐高

10.2m

建筑防火

耐火等级与类别

一级(丙类)

耐火极限

钢柱3.0h,钢梁2.0h,檩条1.5h

围护系统

墙面

ALC板

屋面

单层金属复合屋面:

镀铝锌压型钢板+保温玻璃棉

结构概况

结构形式

主体

门式刚架(最大跨度27m)

构件连接

钢梁、柱

M20,10.9S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支撑构件

普通螺栓

整体效果图

2.2.2截面规格与典型节点

主要构件截面规格

截面名称

截面示意

截面规格

材质

钢柱

H300~700X220X6X12

H300~600x340x6x14

H300~900X300X8X14

H300~700X220X6X12++T300~700X180X6X8

Q345B

钢梁

H(950~700)X200X6X8

H700X200X6X10

H(1000~600)X350X8X14

Q345B

系杆

∅165x3.0

∅114x3.0

Q235B

水平撑

∅25圆钢

HPB300

檩条

XZ300x80x20x3.0

XZ300x80x20x2.2

XZ300x80x20x3.5

XZ300x80x20x2.5

Q345B

拉条

∅16圆钢

Q235B

典型节点

柱脚节点

边柱与梁节点

梁梁节点

中柱与梁节点

第3章

钢结构测量准备工作

3.1钢结构测量整体思路

本工程属于轻钢厂房,如何保证本工程的整体垂直度及整体结构精度控制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

根据工程的的施工特点及重点,测量校正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验收平面控制基线及标高基准点。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施工范围广,施工测量控制区域大,施工控制网布设的好坏、合理与否至关重要。

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及工程结构特点建立矩形轴线控制网,控制钢柱的安装精度。

3、钢柱、钢梁的测量校正:

采取用经纬仪校正垂直度和全站仪校正轴线偏差相结合的跟踪测量控制方法。

3.2钢结构测量前准备工作

1、据本工程测量工作量,初步拟定选派一名有经验的测量专业工程师全面负责现场所有测量协调工作,配合安装施工。

测量人员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2、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准备齐全,其中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卷尺等计量仪器必须统一送有资格的第三方计量单位检定,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保证在计量检测的有效期内,严格按规定统一定期送检,保留相应的检验合格证备查。

经监理单位查验合格后才能准予工地使用。

仪器配置如下: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精度指标

1

全站仪

LeicaTC2003

1台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0.5″

1mm+1ppm

2

电子水准仪

Leica

2台

高程控制网的测量

0.3mm/km

3

水准仪

DSZ2

1台

标高测量控制

1mm/km

4

经纬仪

TDJ2E

2台

轴线测量

2″

5

塔尺

3m

6把

标高测量控制

6

皮尺

50m

2把

测量放线

全站仪

水准仪

经纬仪

3、熟悉和核对设计图中各部尺寸关系,发现问题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并解决。

4、了解施工顺序安排,从施工流水的划分、钢结构安装次序、施工进度计划和临建设施的平面布置等方面考虑,确定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各细部放线方案。

5、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放线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坐标,做到既便于大面积控制,周围视线通畅,又不易被机械碾压破坏,有利于长期保留应用,防止中途视线受阻和点位破坏受损,以保证满足场地平面控制网与标高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求和长期使用要求。

6、整理内业资料,土建测设的施工轴线控制网、水准基点、测量记录办理现场移交,对标志点作好明显标记。

第4章

控制网的建立

4.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建筑物轴线控制点,结合事先已计算好的控制网坐标数据进行钢结构平面控制网的测放,按工程施工要求及结构特点分别建立平面控制网。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采用外控法:

以建筑物的外轴线为依据进行施工放线建立矩形控制网,控制测量校正及轴线偏差复测。

库单体测量平面控制网

4.2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1、施工时将高程基准点引测至外围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上,标明记号,以进行钢柱地脚螺栓、钢柱、预埋件的测量。

2、标高竖向引测从结构钢柱往上传递,用钢尺向上传递并用水准仪检查标高控制点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若不超过±2mm,以平均值作为结果,若超过±2mm,则重新传递。

4.3注意事项

1、为保证工程测量精度,大风、日照等天气以及施工影响,采取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工作。

2、高程及平面控制网在垂直向传递中,每次点位迁移,必须对点位进行的复测闭合,自检合格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平面控制网测放时应对整个控制网进行角度和距离闭合。

当测角中误差达到±9",测距中误差在1/24000,直线度在±5"以内,则整个测量控制网满足规范及施工精度要求。

已完成的测量控制点分别用记号笔标出,并用防护栏进行围挡防护,避免控制点在的施工中的损坏。

4、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直接用红铅笔标出视线标点。

这样能提高精度1-2mm。

5、测设标高或水平线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

6、由±0.00米水平线向上量距时,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7、为防止标高偏差积累数使总高度偏差超限,要严格控制各节点标高偏差,不得超限。

均应以原始起点传距,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绝不能逐节点传递,避免积累误差。

第5章

测量控制

5.1柱脚螺栓施工测量

根据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预埋锚栓的定位尤为重要,否则将影响整个后期钢柱,钢梁及其他构件的安装,在埋件预埋前测量技术人员应认真分析图纸,掌握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尺寸。

由于螺杆不易固定,钢筋安装易松动,不便施工放线。

通过布置锚栓定位环板(在环板边刻画出定位轴线),固定锚栓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小锚栓预埋偏差。

柱脚螺栓预埋示意图

定位板及定位标记示意图

具体安装流程方法如下表:

序号

内容

1

用丝线对准轴网两头控制点拉直,将埋件定位标记对准丝线进行预埋。

2

用水准仪对螺栓顶部进行标高监测,待标高到位后,再由全站仪直接对预埋件进行精测。

3

测量完成后,型钢架与钢筋笼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在螺栓顶部及丝扣处涂上黄油,用布条进行包扎,以防止生锈和混凝土浇灌时碰坏丝扣。

4

在土建浇筑混凝土时要对螺栓三维坐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由于浇筑过程中碰撞到螺栓及环板以致整体移位,随时对螺栓进行校正。

柱脚螺栓预埋拉线定位示意图:

 

预埋拉线定位示意图

5.2钢柱测量控制

钢柱的测量校正是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1、钢柱的测量校正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依据每个库单体使用的平面控制网,在砼底板面上投测出钢柱底板就位中心点,再根据中点线弹出十字墨线,测出“十”字墨线交点的标高;

②根据轴线,校正预埋件偏差过大的螺栓,以利于钢柱安装后的柱底就位;

③根据基础面上的标高点修整基础面,根据基础面的实测标高与底柱面的高度算出垫板厚度,安放垫板时用水准仪配合抄平使其符合设计标高;

(2)钢柱的就位与校正:

①钢柱就位:

钢柱在基础上就位后应使柱中线与基础面上的中线对齐,柱底就位应尽可能在钢柱安装时一步到位,少量的偏差可用千斤顶和撬棍校正,柱底就位后轴线偏差应不大于2mm。

②钢柱垂直度校正:

钢柱柱底就位和柱底标高校正完成后,用经纬仪检查垂直度,在柱身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照准钢柱柱顶处侧面中心点,然后比较该中心点的投影点与柱底处该点所对应柱侧面中心点的差值,即为钢柱此方向垂直度的偏差值。

其值应不大于H/1000且绝对偏差≤10mm。

当视线不通时,可将仪器架设在偏离其所在的轴线位置,但偏离的角度应不大于15度。

③钢柱垂直度、标高校正:

初校完成后,钢柱处于独立状态时用两台经纬仪配合进行钢柱垂直的校正。

两台经纬仪分别观测钢柱的X、Y两个方向,经纬仪架设观测角度不超过15度,先通过观测钢柱上下中心轴线得到单节钢柱垂直度偏差值,然后指挥校正人员通过调整千斤顶的伸缩量来校正钢柱垂直度偏差。

钢柱的标高校正控制则通过调整固定于钢柱连接板上四个千斤顶的伸缩量来调整钢柱的标高偏差值。

如钢柱需调整钢柱的标高,则可通过调节柱底板的螺栓来达到调节标高的目的;钢柱的标高调节量不得超过±3mm。

⑤整体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完成后,当一个片区的钢柱、梁安装完毕后,对这一片区钢柱进行整体测量校正,局部偏差使用通过导链、缆风绳进行钢柱垂直度校正。

对于整体偏差则用多台仪器多根钢柱同时进行垂直度校正。

项目

允许偏差(mm)

图例

柱脚中心线定位轴线的偏移

5.0

柱基准点标高

无吊车梁的柱

+5.0

-8.0

挠曲矢高

H/1000

10.0

 

柱轴线垂直度△

单层柱

H≤10m

10.0

H>10m

20.0

柱顶标高△

≤±10.0

5.3刚架梁测量控制

刚架梁安装测量主要包括:

刚架梁与钢柱连接节点、刚架梁中部下挠监测。

典型刚架梁结构控制点布设示意图如下。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钢梁的偏差应符合下表所示要求:

5.4测量精度控制保证措施

1、根据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特制定高于规范要求的内部质量控制目标,允许偏差的减少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配置高精度的全站仪进行测量,该仪器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进行钢结构安装过程的监控。

2、在工程中所使用的制作和检测工具具有合格有效期和误差范围的标签后方可使用。

测量使用的钢尺、仪器首先经计量检定,核对误差后才能使用,并做到定期检校。

加工制作、安装和监督检查等几方统一标准,应具有相同精度。

3、根据平面形状与结构型式及安装机械的吊装能力,考虑钢结构安装的对称性和整体稳定性,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控制安装总体尺寸,防止焊接和安装误差的积累。

4、确保激光经纬仪投递轴线控制点的精度,测量中应严格对中整平仪器,投测时应采取全圆回转,每隔900投测一次,四次取中。

并避开吊装晃动、日照强烈和风速过大等不利观测的因素。

5、标高和轴线基准点的向上投测,一定要从起始基准点开始量测并组成几何图形,多点间相互闭合,满足精度要求并将误差调正。

6、对修正后的钢结构空间尺寸进行会审。

如果局部尺寸有误差,应调整施工顺序和方向,利用焊接收缩适量调整安装精度。

7、钢结构测量除了加强自检、配备专门人员监测外,尚要验线部门对主要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测,对钢柱焊接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以防误差的积累传递,保证测量精度满足施工验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