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16 猫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很多人因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家里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今天,让我们随着大师郑振铎,走进这个爱猫的家庭,亲自去体验养猫的快乐与悲伤!
二、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曾与瞿秋白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
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2.文章写了几只猫?
重点写哪一只?
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
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3.再次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
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四、课文精读
1.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第一只猫的形态?
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气,懒惰郁闷。
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愿理会。
2.家里的人对第一只猫的态度怎样?
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3.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只猫最终病死了。
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有一缕的酸辛。
4.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5.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
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等。
6.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7.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的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8.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如“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9.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
“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10.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
写出小猫的调皮、机灵和好动。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11.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
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
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前两只猫都遭遇了不幸,此时又有了第三只猫的到来。
不同于以往的两只猫,第三只猫的到来似乎并不受大家的欢迎。
在大家眼中这只“可厌”的猫,将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
二、巩固理解
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不幸随之而来,猫被冤的“罪名”是什么?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
3.“凝望”是何意?
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目不转睛地看。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4.“我”的判断是否准确?
是谁咬死了芙蓉鸟?
根据是什么?
不准确。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
“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主观臆断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6.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
比之对于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要强烈得多。
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
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7.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愧疚,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
8.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细述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
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
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9.文章围绕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思考:
作者是怎样将这三个故事串联起来的?
每个故事都以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
永不养猫。
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10.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
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特点
1.抓住细节,描写逼真。
本文作者用生花妙笔,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三只小猫呼之欲出,各有特点。
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样的细节描写,读来生动有趣,小猫淘气、顽皮的情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远超过了前两只。
“我”对前两只猫十分喜爱,对第三只猫不喜欢,却对它难以忘记。
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是精湛的,使作者所欲彰显的部分更加突出、醒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2.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研究精神和热爱动物的品质。
重点
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小动物吗?
其实动物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今天,让我们走近《动物笑谈》去感受一下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二、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味生命的真谛。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
3.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
总写。
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
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
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四、课文精读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学生自主阅读,并作圈点批注,教师点拨指导,组织交流。
(1)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读来忍俊不禁。
(4)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状。
(5)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咬住”“飞”“打开”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五、主旨
作者为了研究动物行为、“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本文通过讲述“我”与小凫、可可的趣事,表现了作者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热爱、对自己事业的热爱,还让读者感受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
六、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诙谐有趣。
本文不像一般的科普文那样平实枯燥,而是语言生动,诙谐有趣。
文中既有水鸭子怎样辨别母亲的科学知识,又有作者亲自扮演水鸭子的妈妈体会到的辛苦。
当水鸭子的妈妈必须时刻不停地叫唤,否则,“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劳伦兹这样调侃。
2.运用修辞,形象生动。
“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跟在大白鸭后面高兴的样子,情态可掬;“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生了根似的”运用比喻,写出了人们对“我”的行为怪诞的惊异之情;“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引用布什的诗句,佐证了劳伦兹关于水鸭子靠声音来辨认母亲的结论。
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自然、亲切,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狼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
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
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
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
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三、知识补充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
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
▲重点实词
(1)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2)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原来)
(3)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4)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
(5)苫蔽成丘:
覆盖、遮盖。
(6)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7)意暇甚:
这里指神情、态度。
(8)屠暴起:
突然。
(9)狼亦黠矣:
狡猾。
▲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一词多义
(1)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止增笑耳(通“只”,只是)
(3)意:
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
(3)其:
积薪其中:
代词“它”,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4)之:
久之:
无义
亦毙之:
代词,指它,狼
(5)前:
狼不敢前:
向前
其一犬坐于前:
前面
(6)乃:
屠乃奔倚其下:
就
乃悟前狼假寐:
才
(7)以:
投以骨:
把
以刀劈狼首:
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来
▲古今异义
顾野有麦场(古义:
看,视;今义:
照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多少;今义:
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盖以诱敌(古义: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今义:
覆盖,盖子)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大腿;今义:
屁股)
▲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
名词用为动词,向前。
一狼洞其中:
名词用为动词,挖洞。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似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3.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重要语句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4.述一述:
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l)开端:
遇狼。
(2)发展:
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
毙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文精读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并走向结局的全过程。
3.《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叙述故事:
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
发表议论:
议狼。
4.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
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屠惧”。
“投以骨”。
5.狼得骨头后的表现怎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6.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
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
7.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
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中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8.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9.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且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不愿意惹是生非,于是,“投以骨”“复投之”,一再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消灾。
但狼步步紧逼。
屠户在“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感到十分窘迫。
此时,屠户对狼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对狼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于是选好有利地势,“弛担持刀”,决心拿起武器同狼搏斗。
最后,他抓准时机,主动出击,消灭了狼。
从妥协退让到被迫御狼,再到主动出击,屠户的勇敢性格逐渐显露出来,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的机警与智慧。
在“骨尽”而狼“仍从”的境况下,屠户终于看清了狼贪婪的本性。
他首先占据有利地势,拿起屠刀准备出击。
在只有一只狼在眼前“目似瞑”的一刹那,“屠暴起”,勇敢地杀了它。
杀了这只狼后,屠户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转视积薪后”,又将企图从背后偷袭的另一只狼杀死。
勇敢为智慧增添了亮色,智慧加重了勇敢取胜的砝码。
两方面有机结合,使屠户最终战胜了恶狼,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赞颂了人的智慧与勇敢。
10.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被制服的命运。
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却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这正是蒲松龄的这则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
11.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从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目标
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重点
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名言: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立意非常重要。
写作时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
2.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反复加以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
3.巧用技法,突出中心。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4.还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渲染烘托、抑扬对比等技巧,也可突出中心。
第二课时
一、写作实践
(一)
1.导语:
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分享。
3.文题妙解
(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范文:
书包里的故事
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
因此,我的书本经常被压折起来,我也无暇顾及。
好多新发下来的书本放到我这儿,几天后就会卷边折页,变成了一本“旧书”。
可是让我不解的是,原本有毛边的书本在第二天我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时候,竟整齐地排列着,一点毛边毛脚都没有。
让我很是诧异。
当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没心思考虑那书本是怎样变“新”的。
只是知道第二天早晨,书本就如被施了魔法般,整齐地放在我的书包里。
终于有一天,我心中出现了这个疑惑。
于是,晚上我便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