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时期,书画家给作品强势注入自己的“意”“态”。
标志着书画从此走上以媚妍为特征的漫漫长途。
作为“意”“态”反叛之前奏,书画家开始追寻媚妍以外审美元素匡救其弊。
缘此,“南北之画“应运而生,进而在后代产生了“南北之论”。
明朝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提出“画分南北二宗”,强调“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
他虽没有在地域上给绘画强加分类,但从禅宗教义上认为南派重“顿悟”常“寄乐于画”,北派重“渐悟”而绘画“精工之极”。
在书法上,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以正史、《金石略》以及南北朝《水经注》《公颜氏家训》为据,在地域上将书法鲜明地分为南北两派。
认为南派属江左风流。
疏放妍妙,北派尊中原古法,拘谨拙陋;南派适宜于启牍,北派适用于碑榜。
“南北之论”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媚妍,双方归结点却迥然有别。
董其昌推崇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生命意识,不为物役、不为世俗、无不融洽才是画派“正宗嫡传”。
而阮元则一味尊崇北派书法,呼请“振拔流俗,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
可见,董其昌和阮元为艺术新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线路图。
当然,这种线路图的提出与时代际会与个人境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时代际会来看,媚妍被书画家嗤之以鼻。
董其昌所处时代盛行以商养画,模仿之风泛滥,绘画品质充斥流俗之风,虽然也有不少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等创作了不少闪耀历史光泽的优秀作品。
为此,董其昌提出“集其大成,自出机籽”,执意追求“淡远”求其耳目一新。
他认为,造成媚妍的根本原因是缺少笔墨风趣,与山川自然太过真实,愈真而愈加媚妍;只有用笔“空灵”才能走出媚妍的陷阱,才能使绘画具有生机无穷和气贯势满之可能。
与此相似,阮元所处清乾嘉之际,书法帖学鼎盛,此时虽也出现诸如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帖学大师,但总体上帖学流于单调和僵化,特别是科举考试与官场使用“馆阁体”,字形方整、点画光洁,结体均匀日益成为教条,钝化、疲劳人们的审美感官。
这迫使阮元等书法家选择魏晋以前碑刻那充满稚拙原始,粗犷雄悍的风格,以金石气来盖过、冲走媚妍气。
然而,历史没有给董其昌以拙朴的机缘,也没有给阮元以淡远的恩赐。
从个人境遇来看,董其昌身处明朝后期,虽为官一生,却总在授官与退仕之间徘徊,散淡与世故使他皈依禅宗找寻到心灵依托,但他看中的是禅以色为空、虚静怡淡的思想,彰显绘画审美愉悦功能。
其禀赋、才情和特性,不会也不可能使他从北派绘画磅礴、苍茫中吸取营养,开辟一条拙陋。
雄浑之路来革除媚妍之风。
他的绘画取道董源、巨然、米芾,所作山水树石皆烟云流动,秀逸潇洒,具有文人画的显著特色。
所以与其说董其昌选择了淡远,不如说淡远契合了董其昌。
而阮元则不一样。
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酷爱金石文物,主张实事求是。
“实”“用”思想贯穿其一生,这就决定了他在拯救书法方式、途径上不会也不可能凭借淡远来弥缝其阙,兴碑抑帖,贬南褒北的重任就这样如约而至落在他的双肩。
(选自嵇绍玉《书画“南北之论”何以同途殊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书画界出现了被书画家们鄙弃的媚妍之弊,为革除此风,“南北之画”便应运而生。
B.董其昌和阮元提出书画“南北之论”的目的相同,都在地域上给书画进行了鲜明的分类。
C.董其昌所处时代盛行以商养画,模仿之风泛滥、绘画品质充斥流俗之风,毫无笔墨风趣
D.董其昌和阮元为艺术新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线路图,前者是淡远之路,后者则是拙朴之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B.文章先谈书画“南北之论”产生背景,后谈其同途殊归的主要原因,条理清晰。
C.文章论证兼顾了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有对当下创作的忠告。
D.文章综合运用例证、引证,在比较中说理,阐述了明清书画家对避免媚妍的积极探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反叛“意”“态”,书画家就不会去追寻其他审美元素,“南北之论”就无从产生。
B.用笔“空灵”,是使绘画走出媚妍的误区,产生无穷的生机和气贯势满魅力的重要途径。
C.书画要做到不媚不妍,或走向淡远空灵之境,或走向拙朴雄浑之魄,这些都是合理的选择。
D.董其昌和阮元所提出的路线图不同,其原因一是时代背景不同,二是个人阅历不同。
【答案】1.D2.C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唐代书画界出现了……”错误,时间错误。
原文是:
“晚唐时期,书画家给作品强势注入自己的‘意’‘态’,标志着书画从此走上以媚妍为特征的漫漫长途。
作为‘意’‘态’反叛之前奏,书画家开始追寻媚妍以外审美元素匡救其弊,缘此,‘南北之画'应运而生”。
B项,以偏概全。
根据文意可知,董其昌只是就绘画而言提出“南北之论”,但“没有在地域上给予绘画强加分类”;阮元则是就书法而言提出“南北之论”的。
C项,说法过于绝对。
原文说当时“也有不少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等创作了不少闪耀历史光泽的优秀作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无中生有。
选文没有兼顾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只分析了书画“南北之论”同途殊归的原因,并无“对当下创作的忠告”。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说法过于绝对。
艺术发展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没有对“意”“态”的反叛,没有对媚妍的摒弃,书画家们同样会探寻不同的审美元素。
故选A。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市民政局老龄办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76.42万人,老龄化率为22%。
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不仅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更成为最现实的社会问题。
重阳节前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文艺汇演、走访慰问、评选敬老爱老模范、摆设敬老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
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是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动、安度晚年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老人们文体两开花,共享惠民之乐。
如今,养老品牌“眉山康养”日益响亮,农村养老的“眉山模式”在全国推广,市、县、乡镇、村老年体育协会已实现全覆益,健身操、空竹、门球、柔力球、骑游、钓鱼等项目在全省处在前列。
低龄老人照顾年长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这种“爱心储蓄”方式不仅让老年志愿者的服务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人人终会老去,老年志愿者现在提供的服务最终会反哺到自己身上。
如今,互助养老不仅成为解决日渐突出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更让提供服务的老人们发挥余热,乐在其中。
目前,我市已有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1.5万人,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提供爱心帮扶、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
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我市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居家为基础、杜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的愿景已逐渐成为现实。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到老年大学继续学习“充电”,乐享晚年生活。
(摘编自梁昊《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
材料二:
图1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图22000~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数据《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老年人的状态与家庭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抵可分为能自理、部分失能、失能三类,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年人,需求也不尽相同。
助餐配餐、医养结合、生活照料,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
长期或临时托养、助餐配餐、上门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多样的养老需求,催生多样的养老服务,也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广州共有11个区级、153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超过18.4万名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者服务,占老年人总数的10.87%。
“这几年,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说,“社会力量的进入,意味着政府力量能够有效解放出来,更多地放在兜底保障与引导监管方面。
”
政府能兜底,群众心里才有底,才能避免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养老公平问题。
除了兜底,政府还注意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广州对养老产业发展进行有效引导。
从一开始降低准入门槛,到给予多项资金支持,再到出台用地规划、出台政策、出台标准、评定星级,这对市场的发展方向,既是鼓励,也是规范。
通过广州市券老服务数据监测中心这个平台。
全市的养老服务情况能够被精准掌握,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合理整合服务资源,均衡分配补贴资金,同时能够规范管理、防范造假,让监营更加细致高效。
“大城市养老,必须依靠多个主体共同发力。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把大养老的工作做实做细。
把长者大配餐、医养结合、家改养老、嵌入式养老、养老机构提质增效等民生品牌做深做精。
完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摘编自罗艾桦、姜晓丹《大城市养老多主体发力》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年满60周岁为老年人的标准,我国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增至3亿人。
B.本世纪前20年我国人口逐渐进入平缓老化期,从明年开始约20年间我国人口将步入快速老化期。
C.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者为老年人,而我国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可见中国人衰老得更快。
D.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预计我国2020年后将步入深度老龄化,2040年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不仅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更成为最现实的社会问题。
B.农村养老的“眉山模式”以居家为基础,而广州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政府兜底保障与引导监管方面。
C.广州探索多元化养老方式,社会力量已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最,而大数据让监管更加细致高效。
D.眉山、广州都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
6.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C5.D
6.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文娱体育活动;
(2)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3)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4)做好兜底保障和引导监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分析材料二的图表和文字,并与选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中国人衰老得更快”错误,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者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这只是划分的标准不同,并不能由此推断中国人衰老得更快。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眉山、广州都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错误,选项以偏概全。
从材料一可知,眉山初步建成的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原文并未说广州的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然后浏览材料,圈出成功的案例,根据这些案例概括,可以圈出直接点明该如何去做的内容。
如材料一“重阳节前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文艺汇演、走访慰问、评选敬老爱老模范、摆设敬老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
如材料三“助餐配餐、医养结合、生活照料,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
长期或临时托养、助餐配餐、上门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多样的养老需求,催生多样的养老服务,也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由此概括出第三点;如“政府能兜底,群众心里才有底,才能避免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养老公平问题。
除了兜底,政府还注意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指杨
王荀
画家启凡与妻子金菊香走出武陵源景区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
吃过晚饭,回到网上预订的农家乐酒店。
意独未尽的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的诗句。
启凡这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
一是想领略张家界集秀、幽、野、险于一体的自然风光,写生创作;二是想走访画坛怪才六指杨。
启凡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旅游照片,窗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而且声音愈来愈高。
“你说,你的小孩把我的画弄毁了,怎么办?
”
“老板,小孩不懂事,她不是有意的。
”
“那也不行!
”
启凡实在坐不住了,趿上拖鞋,走出房间,来到一楼大厅。
原来,老板刚画好一幅山水,还没有落款,展放在大厅的地板上,被一个游客的女儿踩得模糊不堪。
——也许是小女孩对这幅画感到好奇,就直接跑过去,兴奋地在画上走来走去。
本来老板用水墨就重,加上国画颜色未干,瞬间那幅画彻底被小女孩毁了,成为一张废纸。
“老板,我女儿雯雯,五岁,癌症,先天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医生说,雯雯最多有三个月的寿命。
”游客抱起雯雯,乞求老板原谅,目光干涩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雯雯喜欢看电影《阿凡达》,喜欢看影片中的山水云雾。
我东借西凑一千元钱,带她来张家界游玩。
”
“你说这些,跟我有啥关系?
”老板没有被游客的不幸打动,几乎是在吼,“我这是订单画,每幅两万元。
好了,我同情你,赔偿一万元就行。
”
“老板,”游客语音哽咽,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别说一万元。
我现在连一千元也没有。
”,“别在我这儿玩套路了。
这种把戏,我见得多了。
”老板恶狠狠地瞪了游客一眼。
游客从行李包中找出医院诊断证明;“老板,你看。
”
“我不看!
”老板转过身去,不屑一顾。
启凡接过诊断证明,仔细看看。
又递到游客的手中,心平气和地说:
“老板,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
“不行!
”老板言之凿凿,没有让步的余地,“你能替他交钱,明早我就放他走。
”
“这样吧,我给你画幅山水画,弥补一下小女孩的过失。
”启凡想到一种补救措施。
不知老板能否同意。
“你是画家?
”老板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启凡,“明早看过你画的东西再说。
几个朋友约我喝茶,我现在出去一趟。
”
翌晨,启凡和金菊香吃过早餐,在酒店门前散步,老板看到启凡,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地握住启凡的手,与昨晚简直判若两人:
“您就是国画大师启凡?
您画的《武陵源风光》,真是一绝。
这幅山水画笔墨大气流畅、立意独特,色调对比强烈,个性突现,能使人对景区产生无限的向往。
”
启凡微笑着,没有作答。
“我是六指杨,久闻启凡大师大名,真是幸会啊!
”
“你是六指杨?
”启凡吃惊地反问。
六指杨伸出右手,显示六个指头,笑容可掬地说:
“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
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
”
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咱俩在这儿见面,真是缘分哪。
”六指杨呵呵地笑着,脸上的皱纹乐开了花。
“我还没见过你画画哪。
”
“现在就画给你看。
”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
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画,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
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从没见过这种画法的启凡,心中暗暗称奇。
六指杨名不虚传。
这时,那位游客背着行李,拉着女儿雯雯的手,从二楼走下来。
六指杨主动迎上前去:
“兄弟,对不起,昨晚我心情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你现在可以走了。
”
“谢谢,谢谢!
”游客紧紧地握着六指杨、启凡的手,含着泪千恩万谢而去。
六指杨热切地对启凡说:
“先生准备住多久?
我想好好跟先生学习一下。
在我这里,一切免费,恳请先生多留几天。
”
启凡笑了一下,说:
“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
我们马上退房,去下一个景点。
”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10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启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后面便一一实现——画了国画《武陵源风光》,也认识了六指杨。
B.小说主要以言行描写揭示人物性格,文中写启凡劝告老板,六指杨为难游客、即兴作画等,都很传神。
C.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既表达了自己做人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
D.小说运用巧合的写作技巧,让两个互相倾慕的画家在农家乐酒店不期而遇,他们演绎了一场令人遗憾的邂逅。
8.小说中有两处画线句子,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刻画了两个画家,作者却以“六指杨”为题,这样写有何用意?
.
【答案】7.C8.
(1)一是明白六指杨得名的缘由,二是明白六指杨只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画商。
(2)表面意思是说了解了六指杨独特的作画技法,实际上是对六指杨卑劣的人品表示厌恶,不屑与之为伍。
9.示例:
(1)情节发展需要:
以寻找“六指杨”为开端,偶遇“六指杨”索赔为发展,“六指杨”展示画技,启凡拒绝他的邀请为高潮结局,小说围绕“六指杨”展开情节,使情节紧凑。
(2)人物塑造需要:
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形象就是六指杨,他不仅手指畸形,心灵也是扭曲的。
他一边绘画一边经营酒店,浑身散发着铜臭味,所以才会为小女孩踩坏他的画而大发雷霆并索要巨额赔偿。
(3)主题表达需要:
塑造“六指杨”的形象,是为了说明生活中有的人打着高贵艺术的旗号,却做着卑劣丑陋的事情,这与国画大师启凡先生悉心钻研绘画艺术,同时低调淡泊、宽厚为人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突出“比艺术更可贵的是高贵的心灵”这一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错误。
从文中来看,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是针对老板对游客一事,与艺术创作的追求无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到文中找到画线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内涵。
第一处,“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此处需要理解“明白”什么,结合六指杨的介绍“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
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可知,启凡明白了六指杨得名的缘由;再结合上文六指杨对待游客的事件可知,此处启凡明白的还有六指杨这个人的为人。
第二处,“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这是启凡对六指杨的挽留做出的答复,结合前面六指杨的作画“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
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画,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可知,启凡通过六指杨的作画了解了他作画的技法,而启凡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拜访六指杨,此处的拒绝流露出对六指杨只认钱财的人品表示厌恶,不愿意与之为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小说刻画了两个画家,作者却以‘六指杨’为题,这样写有何用意”,然后分析标题的命题形式,再分析这一命题与小说情节、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联。
首先分析标题,“六指杨”是文章的人物之一,从文中来看,文中的六指杨画技虽独特,却心灵扭曲,“六指”是他肢体的畸形,而面对踩坏他的画的身患癌症的小姑娘,他表现出的